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葬明 >

第701章

葬明-第701章

小说: 葬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脱产的职业化军人,不管他们是战兵还是辅兵,全部都要接受最基础的军事训练,划分兵种之后,还要接受本兵种的专业训练,逐步的通过连年的征战,才打造出来的眼下的这支雄兵,相比一下对面的建奴军,他的大中军结构更加合理,兵种配置和各兵种的配合也更加严密,装备质量也更好,使用的战术也更加先进,而且眼下他的兵力很显然还强于对方,士气更是要超过对方,这样的仗如果打不赢的话,那么还真就是活见鬼了。

所以他这会儿心情很放松,只是微微将手中的那杆大枪朝前缓缓放下,指向了前方的建奴大军,张口说道:“按照既定计划,给朕打垮他们!”今天他少有的以朕自称,而且是加重了语气。

第六卷 终战 第七十四章 通州会战2

随着肖天健一声令下,中军之中立即便响起了一阵悠长的长号声,这种长号声声音低沉,但是却震人心魄,可以传至战场很远处,随着长号声响起,正在行进中的各个方阵,反倒是在军官们的命令声中开始一支接着一支的停了下来,相互之间保持着合理的距离,形成了鳞片一般的大阵,阵线也绵延开来,形成了数里宽的幅面,整个罩住了猬集在一起迎来的建奴军。

而随军的炮兵则被统一集结了起来,包括三磅炮在内的所有大炮,都被集结成了三个炮兵集团,在战线上呈品字形被摆设在了军中,形成了对整个战场的控制,而辎兵营的战车也在大军两翼位置停顿了下来,立即被横放,相互搭接了起来,迅速的在两翼形成了坚固的车营防线,大大的降低了建奴军骑兵对两翼冲击的威胁。

那些炮兵们这会儿恐怕是最忙碌的人了,他们在受命停止前进之后,以飞快的速度将牵引大炮的那些骡马摘下来,飞快的带至了炮队后面,交由专门的兵卒照看,同时将大炮从弹药车上摘下,马上推到了前面,摆在了军官指定的炮位上,有专门的炮手负责卸下弹药车上的弹药,以及各种大炮的附属配件,以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像是变魔术一般的便将一门门大炮摆放在了阵地上,仅仅是片刻时间,便做好了发射的准备。

虽然十二磅炮非常沉重,但是在二十多个炮手的伺候下,它也照样很快被放列在了炮阵后面,这样的大炮在战场上是非常可怕的大杀器,最远射程可以将实心炮弹打到四五里之外,有效射程也接近了二里左右,如果打散弹的话,一炮轰出去,就是几百颗弹丸,在三四百步的距离几乎可以覆盖几乎一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区域,所以这玩意一般情况下,都是被大中军作为攻城炮使用的,但是这一次也被肖天健特令随军一起行动,拉过来临时充当了野战炮使用,一旦它要是开火的话,简直就是建奴的噩梦。

好在十二磅炮这玩意儿即便是肖天健这会儿手头上也没有多少,他们的主力火炮,还是六磅和八磅炮,这两种火炮的威力比起十二磅炮要小一些,但是在作为野战炮使用的时候,同样也不是好招惹的货色。

至于三磅炮,则属于营一级的直属火炮,威力不大,射程也有限,但是那也看跟什么炮相比了,虽然三磅炮射程有限,但是三四百米的有效射程,还是远超过了一般的旧式的火炮,而且炮击精度很高,现如今大中军之中训练有素的炮手,可以在二百步的距离上,用这种三磅炮直接命中两扇门板大小的目标,几乎快可以对点精确炮击了。

作为战争之神,肖天健对他的炮兵建设可以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大中军之中武器装备消耗的银子之中,有相当一部分,便花在了这些大炮身上,使得他们的炮兵建设,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日臻完善,已经完全可以称之为战争之神了。

三个炮营展开之后,迅速的做好了炮击准备,而这个时候阿巴泰那边的建奴,则还在对面整队,这会儿仅有的少量火炮还没有完成布设。

说来肖天健这么偷偷的杀奔通州城,真是坑死了阿巴泰他们这帮建奴了,阿巴泰正在派兵攻打通州城,随军带来的有限火炮,也基本上都拉去炮轰通州城去了,这会儿一时间无法撤下来,所以在阿巴泰的军中,这会儿大炮根本就没有几门,可是就着几门大炮,展布开来也颇为费事,所以两军接近到数百步距离之后,建奴见到大中军主动停止前进,开始列阵,他们便也连忙开始布阵应战,可惜他们的布阵速度却赶不上本来就保持着工整的大中军布阵的速度,相比之下,显得要凌乱许多,这士气上一下就被大中军给压制住了。

肖天健才不会跟建奴讲什么战争礼仪,大阵已经排开,便下令开始炮击,根本不给建奴军足够的反应时间,三个炮营便几乎同时开始发火,顿时大中军的炮营阵地上便如同火山爆发了一般,各种火炮开始此起彼伏的点火,将各型炮弹轰鸣着打向了建奴大军。

一些建奴兵脸色苍白的看着对面大中军的连番炮火,心中顿时便产生出了一种无力之感,他们几乎可以用肉眼看到大中军发射出来的炮弹,在空中疾飞划过天空,呈半弧形开始朝着他们落下来,但是他们却没有躲避的可能,一旦他们躲闪的话,整个大阵便会立即混乱,在军法严酷的建奴军之中,在阵中擅自活动者,乃是死罪,所以他们只有呆呆的看着炮弹落下来,重重的砸在他们的人群之中,顿时在他们的人群之中开出一条条的血胡同,炮弹落地之后去势不减,在建奴军的兵群之中,蹦跳着继续疾飞,因为长时间不下雨的缘故,此时通州城外的土地板结的厉害,正好为炮弹弹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结果炮击效果极佳,一轮齐射下来,便轰杀了过百名建奴兵将,最高的一个二等甲喇章京,也成了这第一轮炮击的牺牲品,被一颗炮弹直接削去了半个脑袋,一头便从战马上栽了下去。

阿巴泰和豪格都吓得不轻,他们都没想到大中军列阵发炮会如此之迅速,连给他们排布好大阵的时间都不给,便开始发炮轰击他们,而且对方火炮数量很多,这才第一轮炮击,便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于是阿巴泰急令两翼各出一支阿里哈超哈营,立即发动对大中军的冲击,牵制大中军的炮击,打乱大中军的阵脚,掩护他们主力朝大中军进攻。

阿巴泰不是笨蛋,他也看出来他们眼下正处于绝对劣势之中,真正的放列和大中军对拼的话,他们的那几门炮根本就不是人家的个,所以他们不能停下来和大中军正面对战,而要发挥他们突击能力强的优势,主动发动进攻,以图能冲垮对面的大中军阵线。

在阿巴泰看来,大中军的阵列虽然工整,但是却显得比较单薄,拉开的幅面太宽,以至于整条阵线显得比较薄弱,如果他能督军主动出击,直插入大中军阵线之中,便可以将大中军一下撕裂,然后近身搏战,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优势,这一战他们还是有希望能打赢的。

于是他不敢再耽搁,一边派两翼的骑兵出击,一边急令中央位置的步军,也开始结阵前行,冲击大中军右翼阵线,同时派人去命令其余的那些尚未集结撤离通州城下的建奴军,也速速集结朝战场开进,增援他的主力,争取发挥他们的优势,冲垮这条大中军的阵线。

阿巴泰的选择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历史上他们建奴在和明军交战之中,往往也是兵力处于劣势,但是建奴军的兵将却往往能发挥出他们骁勇善战的作风,集中兵力突击明军的大阵,而明军往往将心不一,士气不高,往往承受不住建奴的这种冲击,结果是在明军装备和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经常性的被建奴军突破,最终被建奴军打的是大败亏输,甚至于全军覆没。

所以阿巴泰习惯了用这种办法对付他们瞧不起的汉蛮子,认为既然他们这种战法对付明军有效,那么对付同样是汉蛮子的大中军应该也有效,更何况大中军的阵线明显比较单薄,更适合他们用这种办法去冲阵,最终撕裂大中军的大阵。

可是他却忘了,大中军和明军最大的不同之处,大中军的军官可不是明军的军将们,各自都是小军阀集团,会只顾着保全自己,便不顾大局擅自脱离战场,整个大中军是一个整体,没有小团体可言,虽然大中军眼下也已经以镇军为单位,分成了数镇,但是大中军的军官,绝不可能在肖天健设置的军制之下,发展成为一个个的军阀集团,即便是有可能,但是也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肖天健安定的注视着前方战场的炮击情况,对于第一轮炮击的效果表示比较满意,炮弹的落点基本上都覆盖到了建奴大军的兵阵之中,即便是有没有命中的炮弹,也多为近矢弹,没有太离谱。

所以他微微点头对炮兵的炮击情况表示满意,但是要求下去,下一轮炮击必须要打的更狠更准一些。

但是马上他便发现,建奴军方面有所行动,于是立即朝建奴军再次望去,当看到两支建奴军的骑兵杀出来,直扑他大中军大阵两翼的时候,于是便笑了起来,这阿巴泰很可爱,很会按照套路出牌,但是他也不看看,大中军两翼有两个车营作为防线,他派出区区这么两支不足三千人的骑兵,便想要取得效果,这不是跟送死的一样吗?

于是他连下令都懒得,只管让下面的军将自行处置这种情况,两翼的李定国和彦书亭自会应付这种情况的。

第六卷 终战 第七十五章 通州会战3

果真这两个建奴的阿里哈超哈营的奴兵们,催动战马一个个大呼小叫的呼啸着杀奔向了大中军的两翼,一个个奴兵都从马背上摘下了他们的骑弓,擎在手中从撒袋中抽出了箭支,搭在了弓弦上,做好了骑射的准备。

建州女真的鞑子兵们,虽然不敢说各个都是神射手,但是他们这些常年生活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的半游牧半耕种民族,每个人从小就要学习使用弓箭,时常还要参加各种冲突,以至于他们自小便接受训练,使之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合格的弓箭手和骑士,这一点是他们生活所迫早就出了他们这样的本领,而且这些鞑子兵之中,还编入了不少蒙古人,这些蒙古人本身都是游牧民族,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所以在骑术和射术方面,也各个都是高手。

所以鞑子兵出战,不管是马甲兵还是步甲兵各个都是弓箭手,每个人都配有趁手的硬功,像他们的马甲兵更是每人配有两张弓,一张步弓,一张骑弓,骑在马上便用骑弓,下地作战的时候,马上便可以拿出步弓转化成合格的步兵弓箭手,所以奴兵们自称在战场上以一顶三,其实是有道理的,他们上马能战,下马也照样能战,不但可以冲锋陷阵,而且各个还都是合格的弓箭手,这一点是作为农耕民族的汉人无法与之相比的,汉人的军队之中,兵种的技能相对单一,骑兵就是骑兵,步兵就是步兵,弓箭手就是弓箭手,很少一人能包揽各种技能,真的有的话,也肯定是军中的猛人,但是这样的人在汉人军队之中却少之又少,根本没有建奴和蒙古人那样普及,这也是建奴军战斗力超强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点任何人都不能否认。

这些鞑子骑兵最善于使用的战术,其实并不是冲阵的战术,而是他们游牧民族使用了几千年并且是屡试不爽的袭扰战术,他们这些骑兵并不会轻易对阵型严密的敌人大阵发动拼死的冲击,那样做除非是他们已经穷途末路了,否则的话他们的军将便是脑残抑或是喝大了,要么就可能是活够了想要自杀。

骑兵除非是重装骑兵,一般情况下面对着结阵十分工整的敌人步军兵团,是根本无法轻易冲散敌人步兵集团的,单单是如林的长枪,就可以要了他们的命,所以只要他们不傻不疯,便会只采用袭扰的战术,来对付敌人的步兵大阵。

从最早的匈奴人开始,到所向披靡的蒙古大军,直至现在的建奴大军,他们起兵所用的主要战术,还是这种几千年来换汤不换药的战术,但是还真就别说,在对付中原汉人军队的时候,还真是屡试不爽,往往能取得奇效。

可惜的是今天他们选错了对象,他们今天选择的对象是在战术上远超过他们的大中军,而且大批量装备了火枪的大中军,他们这一招便不再那么灵验了。

两个建奴的阿里哈超哈营的奴兵门,一个个催动战马狂呼大叫着一边为自己壮胆打气,一边弯弓搭箭,只待冲近大中军阵线之后,便抛射他们的箭支,去杀伤打乱大中军的阵线,可是他们这种战法,大中军早就知道该如何对付了。

两翼的战车上,各有两个炮手,操作着战车上的两门小弗朗机炮,不断的调整着炮口,缓缓的对准向着他们冲过来的这些建奴兵,另有大批的火铳手,开始在军官的指挥下,鱼贯登上战车,将一支支燧发枪架在了战车的捱牌上面,以捱牌为依托,开始瞄准迎面扑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