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葬明 >

第671章

葬明-第671章

小说: 葬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王承平认为,虽然建奴在威胁着山海关,但是从冯卫汉那里得知的情况看,吴襄连夜清除掉军中那些试图判降建奴的军将们,他们守住山海关几天时间,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虽然他率部先行赶来,但是为了不发生误会,并没有急于去一些地方接防,而是等候守军方面前来联络,然后再进行接防。

可是没成想时间到了下午的申时之后,王承平听到山海关一带炮火变得非常的密集,喊杀声更是振聋发聩,正在吃惊的时候,吴襄却派来了人,告知王承平,请他速速率部赶往西罗城以及西罗城以西的几处关隘一带增援,并且告知王承平,说建奴那边的奴酋多尔衮今天疯了,他调派了几乎所有大炮以及兵马,对山海关一线发动了不计代价的猛攻,现在山海关以西数处地方都已经是岌岌可危了,请王承平务必要赶快率部前往增援。

王承平这才大吃一惊,不敢再怠慢下去了,于是立即率兵赶往了吴襄所指的几处地方,当到达了这些地方之后,王承平才知道情况比他想的还要严重,一些关墙上的官军已经开始发生溃败,少量的建奴军已经开始出现在了城墙上,正在试图扩大战果,突破一些地方的关墙,去夺占出关的关门。

于是王承平不敢多想,立即便令部分兵将下马登上了城墙,不管他们付出多少代价,也要将这些已经登上城墙的建奴军给撞下去。

受命的大中军兵将们二话不说便领命而去,呼啸着冲上了城墙,随着他们这支生力军的到来,立即便控制住了形势朝着更恶化的程度发展,刚刚登上城墙的少量建奴军在对上了这些增援上来的大中军之后,只一个照面,便被这些大中军的兵将们给撞下了城墙,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大中军兵将赶来登上城墙,原本已经发生崩溃的官军看到了希望,士气重新复振了起来,开始跟着大中军援军掉头再一次加入到了战团之中。

好不容易建奴才取得的一点战果,随着王承平领兵到来,便当即化作了乌有,一些建奴兵将,本来还高兴着呢,可是当看到一批如狼似虎的大中军兵将杀上来的时候,有的建奴兵将惊慌失措之下,掉头便跑,跑的稍慢一点的便当即被砍杀在了城墙上,一些建奴甚至于来不及去攀上靠在城墙上的梯子,便被追到了屁股后面,情急之下不管不顾的“嗷……”的一声惊呼,便蹦出了城墙,直接跳到了城墙下面。

想想看明长城在山海关一带的城墙,低的有七米高,高的达到了十米左右,这么高的地方跳下去,下面可没有人给他们放置充气软垫,命好的跳下去摔断腿是轻的,命不好的跳下去当时便摔得血肉模糊眼看是活不成了,个别极其幸运的跳下去之后,摔在了成堆的尸体上,侥幸没有受伤,可是倒霉的眼看着落在了尸体上,却碰上了那些尸体之中的刀枪,当即便被戳死在了城下。

多尔衮本来远远的看着战况,眼见着山海关西面的一些地方已经取得了战果,部分建奴军已经开始登上了城墙,在城墙上逐渐的扩大战果,追杀那些明军的溃兵,眼看着一些地方的明军已经要彻底崩溃了。

可是没成想这才一眨眼,便看到已经登上城墙的那些建奴军兵将们如同下饺子一般的纷纷惊慌失措的跳下了城墙,而且城墙上还传出了一片欢呼之声,多尔衮便发现事情有点不太对头。

可惜的是多尔衮站的有点远,眼神虽好,可是却没有刑天军手中配备的千里眼,根本无法看清楚城墙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明军得到了支援,这种支援又是来自那里的呢?

多尔衮昨日还通过细作了解到关内的那支大中军时下为了避免和山海关守军发生冲突,尚在百里之外的抚宁卫驻扎,可是他们现在难道就能赶到这里吗?

总之多尔衮看着远处城墙上小蚂蚁一般不断落下的黑点,心中升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正待要调整部署,暂缓一下攻势,派人去查清楚关墙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在西罗城那边,却突然间传出了一片震天的喊杀之声。

紧接着他便看到在西罗城城门一带,他们建奴一方的兵阵随即开始大乱了起来,各种军旗倒卷着开始潮水一般的后撤,而且惊呼之声更是响彻了整个战场上,甚至于压住了双方的炮火声。

多尔衮的心一下便沉到了谷底,第一个念头便是“刑天军来了!”

第六卷 终战 第三十二章 英魂

在山海关西面的关墙上,此时关墙上面也是一片狼藉,本来整齐的城墙垛口,这个时候变得是残破不堪,城墙上到处是血,还有一些人身上的零碎,残肢断臂到处都是,一些人的肠子还挂在一些残垣断壁之上,显得是异常可怖。

几门明军的火炮歪倒倾翻在城墙的废墟之中,甚至有两门炮干脆炸成了破碎的喇叭口,掀翻到了城墙内部,显然是因为炮手情急之下,装填火药太多,又囤入了太多的弹丸,点火之后炸了膛,结果被掀翻了下去,而且在建奴大炮的轰击之下,这里的守军遭受到了重创,阵亡了不少的官兵,使得这里变成了人间地狱一般的景象,空气中不但弥漫着呛人的硝烟味,而且还掺杂着浓郁的血腥气息,令人中之欲呕。

许多伤兵躺在残垣断壁之中,还在大声的惨叫着、呻吟着、哭骂着,几个兵卒围在一个军官身边,哭喊着:“赵千总!你撑着点!援军来了!大中军的好汉们到了,建奴已经被撞下去了!咱们没事了!”

这些兵卒围着的这个明军军将不是旁人,正是刚刚被吴襄释放并且超拔起来的把总赵通,今日他接防了这段城墙,遭受到了建奴军的猛攻,而且因为他们在赵通的统御之下,抵抗的非常强烈,于是也遭受到了建奴重炮的重点关照,这一天激战下来,赵通麾下的兵将损失惨重,阵亡了数十人,还伤了过百,几乎彻底丧失了战斗力。

如果不是赵通始终都坚持在城墙上,不断的鼓动这些兵卒们死守这里,这里恐怕中午的时候便已经被建奴军攻破了,可以说这一批明军,在赵通的率领下,超常发挥了他们的战斗力,可以说功劳基本上都在赵通的身上。

攻城的建奴军下午多次攻上了城墙,和守军发生了数次短兵相接,但是都被赵通率兵给打退了下去,可是赵通本人也身负重伤,右手被一个建奴用刀生生的砍掉,身上还中了铳弹,浑身上下都是血,早已分不清是他自己的还是杀的建奴的了。

赵通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旧是站在城墙上坚持不退,呼号着令麾下兵将顶住建奴军的猛攻,如果不是他这样顽强的话,那些本不属于他手下的明军兵将们,恐怕早就弃了城墙,溃败了下去了,也正是他这种顽强,大大的感染了那些他刚刚接管的明军兵将们,才鼓舞他们拼死坚持到了大中军赶来这里。

而赵通在看到大中军冲上城墙的那一刻,才长松了一口气,当即晕倒在了城墙上。

这个时候几个兵卒看到大中军不但将建奴撞了下去,而且还开关冲了出去,开始对攻城的建奴军逆袭,于是这才赶紧围住赵通,一边为他包扎伤口,一边大声的呼唤着他,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于他。

赵通的血几乎快要流干了,但是在众兵卒们的大声呼唤之下,还是悠悠的苏醒了过来,兵卒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了一点水,擦干净了他的脸,可以看到他的脸色十分苍白,甚至可以说看着吓人,本来黝黑的皮肤,仿佛都要透明了一般,精神也十分委顿。

赵通想要伸手去扶着手下的肩膀站起来,这才发现自己的右手已经没有了,可是他仅仅是看了一眼断臂,却并未表现出任何的惊惧,只是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扶我起来!我要看看大中军逆袭建奴!”

几个兵卒都劝他道:“不可呀赵千总,你伤势太重了,咱们已经去请医官了!您还是躺下休息吧!医官一会儿便来!”

“不!扶我起来!快扶我起来!”赵通情绪开始变得激动了起来,坚持着用微弱的声音对几个手下兵卒说道。

几个兵卒都忍不住放声大哭了起来,他们知道赵通这么重的伤,恐怕是很难救回来了,而赵通这会儿很可能是回光返照,他要站起来看一眼关下,可能也是他最后的心愿了,于是这些兵卒不忍看着赵通带着遗憾而去,于是大哭着强忍着悲痛,将赵通架了起来。

虽然赵通带着他们其中一些人的时间不长,但是这一天下来,赵通的勇猛却得到了他们的敬重和认同,这时候更多的兵卒也开始汇聚了过来,围在了赵通的身边。

赵通强撑着在众兵的搀扶下,缓缓的“站了”起来,两眼用力的睁开,朝着关下望去,这个时候一批大中军的骑兵,正在呼啸着从附近的关门冲出去,喊杀震天的杀入到了关下的战场,直扑向了那些关下的建奴军。

赵通的眼神突然间亮了起来,颤声叫道:“杀奴!杀奴……”

他的声音并不大,毕竟他已经是垂死之人了,但是这几声杀奴,听在诸军的耳中,却如同滚雷一般,所有人立即便振臂跟着他高呼了起来“杀奴!杀奴!……”

这种吼声立即便传了出去,四面八方的守军们渐渐的都汇入到了这片吼声之中,杀奴声可以说是响彻了整座山海关上空,如同惊雷一般的朝着四面八方滚去。

而赵通眼看着大中军骑兵如同悍虎一般的杀出关城,一下便撞入到了关下的建奴军之中,立即杀的建奴人仰马翻,开始发生溃败,于是他喊了几声之后,便嘴角带着一丝笑容,渐渐的合上了双眼,身体也立即软了下去。

这个时候架着他的几个兵卒,才发现赵通此时已经是撒手而去,永远的闭上了他的双眼,于是这些兵卒们顿时一个个全都放生痛哭了起来,一些人捏紧了拳头,更是发疯一般的狂叫了起来:“杀奴!……”

赵通,本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世居辽东的一个普通汉民,在建奴兴兵之后,全家被建奴所杀,后为报仇,投入关宁军之中,虽然小有战功,但是也并无太大建树,后积功升至把总,镇守山海关之中,生前投靠了大中军,在山海关亲领手下袭杀了建奴使臣,逼吴襄最终投靠大中军。

并与第二天被拔擢为千总,领兵驻守关墙,力战之下于当日阵亡于关墙之上,死前立于关墙上犹自大呼杀奴不止。

赵通死后其功绩被告知肖天健,肖天健下旨,以大中军营将之职,将其厚葬于山海关角山之上,让其永世以身躯镇守山海关,并将其灵牌移入大中军山海关忠烈祠之中,永世供后人供奉瞻仰,并且专门为其立碑,陈述他的功劳,使后世不少人都知道了他的名字,可谓是流芳百世,死得其所。

其在山海关角山上的墓地,后世也成了一个圣地,凡是到山海关旅游的人,无不都要去他墓前瞻仰一下后世之人为他立起的塑像,缅怀一下在这里发生的这场关乎全中国人命运的巨战。

第六卷 终战 第三十三章 骑兵逆袭

就在赵通死去的这个时候,关下的战况开始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本来无数建奴兵将,正如同蚂蚁一般的聚集在并不宽阔的关城下面,对山海关一线发动着猛攻,可是转眼之间,一支大中军的骑兵便冲出了关外,开始如同虎入羊群一般的对建奴军展开了一场逆袭。

多尔衮的猜测却是没有错,王承平在抵达山海关之后,一刻都没有耽搁,先是派出部分麾下骑兵下马登城,迎头将已经登上城墙的少量建奴军兵将一头撞下了城墙,重新稳固住了防线,使得这一带已经开始崩溃的明军士气再次复振起来,进而他稍作思考之后,便立即下令其余剩下的兵将,分兵从西罗城和另外两个长城上的关门突然间杀出了关外。

而此时大批建奴军正蜂拥在关外,正忙着对关墙和关城发动猛攻,而且建奴一方根本没有考虑过守关的明军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关逆战,而且他们也没有预料到大中军来的这么快,而且还如此凶狠,居然兵马一到,不做任何休息,便悍然杀出关城。

猝不及防的建奴军被突然间杀出关外的这些大中军骑兵,立即便杀了人仰马翻,骑兵的优势在这个时候被王承平发挥的淋漓尽致,几千大中军骑兵各个都如同悍虎一般,争先恐后的冲出关门,呼啸着连人带马的撞入到了建奴大军之中,一出关,这些大中军便纷纷拔出腰间的燧发手铳,劈头盖脸的便对着密密麻麻蜂拥在关下的建奴是一通横扫,建奴军当即便被成排的放翻了一片,阵型被扫的大乱,紧接着大中军骑兵们便收起打空的手铳,取出长枪,杀入了敌群,长枪在这样的密集人群之中显然是施展不开的,几下便卡在了敌人身体之中,骑兵们毫不留恋他们的长枪,撒手扔枪,便又抽出了马刀,一路上是刀劈马踏,直杀的这些攻城的建奴军们是落花流水。

骑兵对步兵,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不但速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