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翼那一边,那对德明关系带来的伤害将是巨大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如果我们骑墙守中立的话,德国也不会高兴。因为他们看到的是我们的冷漠。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冷漠,让我们选择了疏远英国、走近德国。”
朱佑榕低着头,盯着杯子中的茶,若有所思地转着茶盏,问道:
“那么,你的意思,我们应该支持西班牙右翼?”
“恰恰相反,我们应该表面上先表态,支持右翼,支持西班牙军队接管政权、恢复国家稳定,做出准备大力援助右翼的样子……但是暗地里,我们应该秘密的和苏联联络,试探一下,看看我们保持中立能换回多大的好处。”
朱佑榕飞快抬眼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去,转着茶盏,同时也转着眼睛,说道:
“哦!”
向小强缓缓说道:
“什么好处呢?那就是……要苏联在边境上大量增加驻军,这样,清军的大量精锐就会从南方长江防线上调到北边去……那么,当我们进攻满清的时候,就能够……”
朱佑榕没有说话,只是盯着自己的手。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来,望着向小强,犹豫着说道:
“这么说,我们大明真的应该进攻北方?”
向小强也凝视着她,一字一句的说道:
“这是一个几百年来都没有的好机会……而且陛下,你难道不想在我们这一代就看到中国统一吗?难道你不想让故国在你的手里收复吗?”
向小强凝视了朱佑榕片刻,又说道:
“而且,我们现在不正在做着北伐的准备吗?……明清战争结束半年了,而我们仍保持着战时的生产状态。我们仍然马不停地的升级军备……不只是人民卫队,整个明军都在积极的升级军备。汽车、坦克、飞机、装甲车、冲锋枪……每天都在大批的下线,送进陆军中……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上的自卫要求。
“陛下,在要塞演习之前,我曾经和张照先、唐云生两位元帅谈过北伐满清的想法。现在演习结束这么久了,虽然大家都没有在公开说这件事,但是我敢说,统帅部和陆总参的元帅、将军们,都已经接受了大明可以北伐、也必须北伐这种观点……陛下,这次陆军张口就是三万五千辆军车的订单,就能说明这个问题。陛下,你可不要说你认为这好几万辆军车,都是为了在长江防线后边防备清虏用的。”
朱佑榕哑口无言了。片刻后,她默默地点点头,说道:
“这个问题很大……只是我们说不行,肯定要经过内阁讨论的……那么眼下,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先明着支持西班牙右翼,但暗地里和苏联做试探、谈条件?”
“是这样。”
“那么……我们支持右翼,支持到什么程度呢?”
向小强说道:
“目前西班牙内战刚刚开始,局势还不十分明朗,各国都还在观望。我们也不必十分着急,也可以和其他国家一样,先看着。你可以放心,一周之内,无论是德意还是苏联,都不会明确表态,也不会开始动手支援。他们要先把局势看清楚。因为他们还不清楚,这场内战是很快会平息呢,还是会长久的打下去。只有后,双方才会有插手的价值。等到德国觉得有必要拉我们的时候,他们会让大使来主动找我们的。到了那个时候,苏联恐怕也会看清局势了。我们也就可以和苏联接触了。”
朱佑榕仍是有些担心:
“那如果我们真的和苏联达成了某种协议,如果从西班牙断掉支援的话,那么不是仍然会让我们和德国的关系受到打击吗?那样的话……”
向小强笑道:
“陛下忘了?我们是可以不援助弗朗哥了,但是我们和德国的经济合作关系还在啊。前面签署的那些协议还得履行啊。我们不是还得每个月派货轮,载着粮食、肉类、矿石等等,开往德国吗?陛下,德国往西班牙送东西,我们往德国送东西,这和我们往西班牙送东西有什么区别?希特勒难道会转不过这个弯来吗?”
今天仍是比较难受,坚持写了一章,但是有点少,大家见谅……
第六卷 厉兵秣马 第137集 大明的抉择
朱佑榕听了向小强的话,一方面觉得很有道理,另一方面也有些不放心。她点了点头,然后问道:
“嗯,挺之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我们停止了对西班牙政变军队的物资援助,却把这些物资改运往德国……苏联zf又不是小孩子,我们做的这样明显,他们岂会看不出其中的门道?”
向小强说道:
“至于这个手腕怎么玩,怎么让其看起来更有说服力,那就是那班大臣们的事情了。他们搞了半辈子政治,一个个老谋深算的……国家给他们高额的俸禄,就是在这种时候用他们的。……总不至于让我们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坐在这里,就替他们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吧?”
朱佑榕深以为是。这样,向小强就完全说服了她。
下午会议前,朱佑榕先把比较不起眼的海事大臣都悄悄找来,向他授意了这个主张,让他在会议上作为自己的主张提出来。
这样,朱佑榕就把向小强保护在了幕后,避免了让大臣们认为,这个主张就是午休的时候向小强又向自己进的“谗言”,免得让大家觉得向小强事事都来干政。
于是,在下午的会上,海事大臣把这个主张提出来后,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他的注意,没人猜想到这其实是朱佑榕和向小强这个“夫妻店”的出品。
但是因为海事大臣人微言轻,主张又涉及北伐这个“敏感问题”,所以反对的大臣很多。但是会议的灵魂沈荣却没有明确表态,而是若有所思地保持中立。内阁争论了一个下午,话题几乎从“哪一边”转成了“要不要北伐”。这个问题大了去了,别说一下午,真要争论起来,十个下午也没有结果。
但是一下午还是得出了一些结论。沈荣轩最后拍板:不管怎样,可以先按这个计划试行一下。首先是观望,因为现在大家都在观望,大明也没必要这么早的跳出来。但是,一旦西班牙政变军队没能很快地拿下政权,战争显露出了会打下去的迹象,那么意大利肯定会首先政变军队,德国肯定也得大力跟进。那么,德国也就会来联络大明了。那个时候,大明就可以一边和德国公开谈判,一边加大往德国的物资运量,先间接地帮助德国西班牙政变军队。
“这种时候,就要看苏联是否主动来找我们了,”沈荣轩说道,“苏联主动来找我们,主动权就在我们手里。我们一方面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没什么顾虑。但是如果我们主动去找苏联,那还不如不找。”
所有大臣都在望着他。朱佑榕也忍不住开口问道:
“沈阁老是指……”
听到陛下垂询,沈荣轩赶快朝向朱佑榕的方向,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道:
“陛下,臣的看法是,依照苏联这个国家、还有斯大林这个人的一贯作风,如果我们主动去找他,那等于是送上门让他敲诈,而且我们还不能奢望得到一点便宜。毕竟,我们一面和自己的合作伙伴德国联手援助西班牙政变军队,一面又偷偷主动找苏联谈出卖朋友的条件……这种做法太见不得人了,
“斯大林很可能会抓住我们这个把柄,不但不给我们好处,还会逼我们停止援助政变军队,否则就把这个把柄公布出来,毁掉我们和德国的关系,还有大明的国际形象……他甚至可能会更进一步,逼我们和苏联一起援助西班牙共和zf。因此,陛下,臣的意思是,我们主动去找苏联太得不偿失了。如果苏联不来主动找我们,那我们就一心一意的站在德国那边,援助政变军队。”
沈荣轩这样一说,无论是朱佑榕还是群臣,都没有人反对了。于是,一天的御前会议定下来了最后的结论,就是按照向小强的计划、也是沈荣轩的“修订版”行事。
7月18日,这是次把“北伐”的议题在内阁会议上正式提出。内阁大臣赞成和反对的比例是一半对一半。沈荣轩没有正式表态,朱佑榕也没有表态。
……
这是西班牙军队宣布接管政权、也就是西班牙内战正式开始的第二天。西班牙人尚武,危机时刻军人干政,被看作是一种光荣传统。整个西班牙陆军,有八成的官兵都站在圣胡尔霍将军、摩拉将军和佛朗哥将军这一边。至少在西班牙的陆军中,人心向背立竿见影。
随着7月17日那句著名的无线电呼号“天空万里无云”宣告政变开始,从西属摩洛哥到西班牙本土南部,各个兵营都同时爆发了政变。少数的坚定左翼zf的军官,时间就被处决了。狂热的右翼民众涌上街头,开始把那些平时就有名有姓的左翼人士拖出来杀掉。
也就在同时,左翼zf控制的土地上,杀戮也开始了。左翼zf先是把与天主教有关的知识分子一次性的斩尽杀绝,然后便不分青红皂白地捕杀社会上所有有亲右嫌疑的人。战后统计,被左翼zf杀害的有名有姓的教士、修士和修女,有一万六千八百三十二名。
作为社会公约的法律消失了。现在不论是在政变地区,还是zf掌控地区,社会秩序都被群众组织所左右。约束瞬间消失,人们得到长期未能获得的解放感觉,本来隐匿和压抑在内心的人性之卑劣残忍,一涌而出。西班牙人发现,他们曾经嫉妒、讨厌、不喜欢的人,甚至捏着自己借条的人,都可在“惩罚敌人”的借口下任意加害。杀人不再受法律惩罚,反倒是“正义之举”。双方都出现了一哄而起的滥杀无辜的高峰。
一时间,西班牙双方控制的国土上血流成河。而这时候战争刚刚开始,死在两派后方屠刀下的人,比死在战场上的人还多。西班牙进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时期。
……
左翼虽然控制着zf,但几乎没有像样的军队。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是全靠着狂热的左翼民众自发的拿着各种武器、走上街头,高唱着国际歌,高呼着口号“诺帕萨兰(他们不会得逞)!”,在一种巴黎公社式的、悲壮又充满浪漫色彩的情绪下,组成的军队,开赴前线同政变军队作战。
在马德里、加泰罗尼亚和阿斯图里亚斯,布尔什维克组建了“高尔基营”、“马克思营”,还有有名的第五团。一时间,《国际歌》响彻马德里的大街小巷,不但青年男子,就连老人、妇女、儿童也都拿着各种武器、工具,唱着歌涌上街头,编成一个个班、排、连、营、团、旅,然后向已经政变了的军营冲锋……
这种情形,感染了在马德里的大部分国际人士。各国记者们都被深深打动,向各自的国家发回了一篇又一篇感人的报道。这也是后来共产国际组建“国际纵队”之时,那么多国家的人士、不论党派都积极响应参加的原因之一。
因为政变头几天,政变军队只控制了西班牙南部的一些地方。而且政变军队的铁杆主力还是在西属摩洛哥的殖民地军队,也就是佛朗哥他们麾下的直属军队。这些主力需要从海上登陆西班牙。而这时候虽然陆军已基本叛乱,但是西班牙的海军和空军仍然忠于zf。他们把炮艇、潜艇等纷纷开进南部的各个港口,阻止摩洛哥的叛军登陆,同时炮舰上的叛军军营。这种情况下,很多响应政变的地区都得不到军队接应,政变失败。
7月19日,在马德里,武装警备队的政变被平定了。在巴塞罗那和整个加泰罗尼亚,左翼群众在两天的血战中战胜了政变军队。阿斯图里亚斯掌握在左翼zf手中,奥维亚多被包围,而希洪的兵营则被城市居民和矿工们冲锋攻下了。在马拉加、巴伦西亚、毕尔巴鄂、桑坦德及其他许多城市和省份,政变军队也都失败了。
在战争头几天,政变军队几乎陷入了绝望的困境。因为不仅西班牙绝大部分的土地控制在左翼zf手中,更要命的是,西班牙主要的工业中心、铁路、港口、矿山、交通枢纽等,都掌握在左翼zf手中。而且,国家的黄金储备还在马德里,也在西班牙左翼zf手里。而这时候,西班牙的黄金储备还在世界上排名第六,数量相当可观。这是zf抵抗政变军队的最雄厚的资本。
……
但是,当政变军队一心一意、心无杂念地打仗、和困境拼搏的时候,左翼zf内部却根本不团结。他们缺乏统一的军事指挥,相互间争权夺利,各派系之间存在着意见分歧。
左翼本来从天起就应该建立统一的武装力量,但结果每个派系都着手成立自己本派的军队。各派兵团之间的军事行动,往往又不一致,难以相互配合。民兵中许多个营虽然英勇作战,但各自为战,毫无明确的军事目的,也不知道前线邻近地段的情况怎样。
更夸张的是,左翼共和国的领土上居然一下子成立了好几个zf。它们分别是:马德里中央zf、加泰罗尼亚zf、巴斯克zf、阿斯图里亚斯和莱昂委员会。
战争初期,左翼zf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