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庭的后现代生活 >

第66章

天庭的后现代生活-第66章

小说: 天庭的后现代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本行经》一部,八百卷;

《五龙经》一部,三十二卷;

《菩萨戒经》一部,一百一十六卷;

《大集经》一部,一百三十卷;

《摩竭经》一部,三百五十卷;

《法华经》一部,一百卷;

《瑜伽经》一部,一百卷;

《宝常经》一部,二百二十卷;

《西天论经》一部,一百三十卷;

《僧祇经》一部,一百五十七卷;

《佛国杂经》一部,一千九百五十卷;

《起信论经》一部,一千卷;

《大智度经》一部,一千八十卷;

《宝威经》一部,一千二百八十卷;

《本阁经》一部,八百五十卷;

《正律文经》一部,二百卷;

《大孔雀经》一部,二百二十卷;

《维识论经》一部,一百卷;

《具舍论经》一部,二百卷。

引唐三藏看完经书名目,阿傩、迦叶笑眯眯的对唐三藏道:“圣僧从东土大唐到此,有什么好处送给我们?赶快拿出来,我们好传经与你。”

唐三藏这些年降妖除魔见过不少,这收礼索贿还是头一回见到,愣了一愣,道:“弟子玄奘,来的匆忙,路途又远,什么都没带啊。”

阿傩、迦叶鄙夷道:“没钱还想传经,也不怕饿死后人!”

孙悟空性子最燥,见了阿傩、迦叶的嘴脸,忍不住叫道:“师父,别理会这两个贪污受贿的人渣,我们去找如来,叫如来亲自传经给我们!”

阿傩立刻摊手道:“别叫了,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灵山啊,知不知道,岂是你们能够撒泼放刁的地方。晦气!算了算了,到这边来接经吧!”

八戒和沙僧劝住了孙悟空,赶紧接了经卷,一卷一卷装进包袱里,驮在马上,又捆了两担,然后来到大雄宝殿,谢过如来,拜别众僧尼,径直出了山门,屁颠屁颠的往回赶。

天空上,乌巢禅师哈哈一笑,道:“道友,你的这几个徒子徒孙,取了这些无字之经,你不下去点醒一下?”

刘大贤耸耸肩膀,道:“混沌钟修好了,这点小功德,不稀罕!燃灯古佛闲着也是闲着,让他来沾沾光吧!”

(我一直以为大唐在东胜神州,今天才知道错了,是南瞻部洲,更正一下,呵呵……)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九九八十一难

却说唐三藏师徒扛着无字之经,屁颠屁颠的往回赶,全被燃灯古佛给看见了。燃灯古佛自然明白这场功德刘大贤不想抢了,于是按照事先安排,差遣白雄尊者前去吹了一阵狂风,将无字之经的本来面目吹出来了,全都是那一张张白纸。

师徒四人得了真相,去如来佛祖面前讨要说法,告阿傩、迦叶索贿,索贿不成就糊弄取经人。

结果如来佛祖却好整以暇的说道:“别叫嚷了,他两个问你要点好处费,我已经知道了。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曾经有一次几个僧尼下山,为一个姓赵的长者家里诵经,保他家生者安康,死者超脱,只讨回来三斗三升米粒黄金,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所以传了你白本,白本者,无字真经也,倒也是般配。只因你那东土众生,愚昧不悟,只可以此传耳。”

一通说教把唐三藏师徒几个说的是一愣一愣的,原来取经也不是件无本买卖啊,一分钱一分货,佛祖都不欺。最终还是唐三藏把唐王御赐的紫金钵盂拿出来,才换来三十五部经藏中的五千零四十八卷经书。

拜别如来佛祖后,有八大金刚亲自相送师徒四人回大唐,不提。却说灵山三层门下,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走向了观世音菩萨面前,起禀道:“弟子等向蒙菩萨法旨,暗中保护圣僧,今日圣僧行满,菩萨缴了佛祖金旨,我等望菩萨准缴法旨。”

虽然一路上的功德,有大半都落入了刘大贤私人口袋中,不过,刘大贤也不能时时看顾着,因此这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暗中紧紧跟随看护,也能分拨些功德。

观世音菩萨自从遭受了镇元子大仙的镇压,收敛了许多,没怎么敢继续抢刘大贤的功德,以及混沌钟。不过,终究佛门的安排都是他经营的,因此,这些人要向他缴法旨。功德没捞着几分,工作却还要做下去,观世音菩萨十分气结,语气也不禁冷淡了三分:“准缴。”

又装模作样的问道:“那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上心行如何?”

众人道:“委实心诚志虔,料不能逃菩萨洞察。但只是唐僧受过之苦,一时说不完,他一路上历经的灾愆患难,弟子已谨记在此,这就是他灾难的簿子。”

观世音菩萨从头看了一遍,上面写着:

“蒙差揭谛皈依旨,谨记唐僧难数清:

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

出城逢虎第五难,折从落坑第六难,双叉岭上第七难,两界山头第八难。

陡涧换马第九难,夜被火烧第十难,失却袈裟十一难,收降八戒十二难。

黄风怪阻十三难,请求灵吉十四难,流沙难渡十五难,收得沙僧十六难。

四圣显化十七难,五庄观中十八难,难活人参十九难,贬退心猿二十难。

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难,宝象国捎书二十二难,金銮殿变虎二十三难。

平顶山逢魔二十四难,莲花洞高悬二十五难,乌鸡国救主二十六难。

被魔化身二十七难,号山逢怪二十八难,风摄圣僧二十九难,心猿遭害三十难。

请圣降妖三十一难,黑河沉没三十二难,搬运车迟三十三难,大赌输赢三十四难。

祛道兴僧三十五难,路逢大水三十六难,身落天河三十七难,鱼篮现身三十八难。

金兜山遇怪三十九难,普天神难伏四十难,问佛根源四十一难,吃水遭毒四十二难。

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再贬心猿四十五难,难辨猕猴四十六难。

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难,收缚魔王四十九难,赛城扫塔五十难。

取宝救僧五十一难,棘林吟咏五十二难,小雷音遇难五十三难,诸天神遭困五十四难。

稀柿衕秽阻五十五难,朱紫国行医五十六难,拯救疲癃五十七难,降妖取后五十八难。

七情迷没五十九难,多目遭伤六十难,路阻狮驼六十一难,怪分三色六十二难。

城裏遇灾六十三难,请佛收魔六十四难,比丘救子六十五难,辨认真邪六十六难。

松林救怪六十七难,僧房卧病六十八难,无底洞遭困六十九难,灭法国难行七十难。

隐雾山遇魔七十一难,凤仙郡求雨七十二难,失落兵器七十三难,会庆钉钯七十四难。

竹节山遭难七十五难,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难,赶捉犀牛七十七难,天竺招婚七十八难。

铜台府监禁七十九难,凌云洞脱胎八十难。

路经十万八千里,圣僧历难簿分明。”

观世音菩萨将难薄看了一遍,忽然眼珠一转,不动声色的道:“好,你们做的很好,都回去吧,待取经人回归大唐,完成交接,自然天降功德。”

众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大喜,各自回各自的家。观世音菩萨将难薄收回怀中,迈着小碎步,阴沉一笑,离开了山门处。

天空上的乌巢禅师和刘大贤,自然是将下面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只听陆压叹道:“这一量劫的第一步,终于算是完成了,只等日后四处弘扬佛法了!”

刘大贤却冷笑一声道:“只怕不见得,道友没看见观世音的小动作?”

“什么小动作?”陆压疑惑道。

“道友当初也是参与了取经项目的策划,当知道,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算是九九归真,真正的圆满。可是,观世音手中的难薄,却只有八十难,这要是到了大唐完成交接,那还圆满得了吗?”刘大贤解释道。

按照《西游记》剧本,观世音看完难薄,应该立刻派人再加一难,让取经圆满。不过现在观世音却忽略了这最后一难,刘大贤微微一想就明白了,观世音这是故意的。按照原来的策划,观世音能得到很多功德,可却被刘大贤抢了个精光,观世音难免心中不忿,索性就要坏了这桩大事!

听刘大贤这么一解释,陆压坐不住了,现在的大好局面,可不能被观世音搅和了,当下急道:“那还等什么,赶紧增加一难,不然取经不圆满,谁知道会引发这一量劫如何变化!”

刘大贤摆摆手道:“无妨,观世音的手段,早就在我所料之中。想必,这会镇元子大仙已经出手了。走吧,咱们先去大唐等着,交接之后,你的机缘也就到了。”

“如此,甚好!”

第一百三十三章 封

却说东土大唐的太宗皇帝,自贞观十三年九月送唐三藏出城,至十六年,就命工部官员在西安关外建了望经楼接经,太宗皇帝年年都亲自前来。这一天,唐王又来了,忽然发现西方的天空霞光满天,阵阵香风,一朵彩色祥云由远及近,很快就飞到望经楼上空。

云彩上正是唐三藏师徒四人,不过,驾云送他们来的,不是那八大金刚,改换成了五庄观的道童清风、明月了,其中缘由,自然是补全最后一难所致。

清风、明月站在云彩上,道:“圣僧,此间已经是长安城了。我们不好下去,你们速速交接,老师有过交代,等你们交接之后,还要折回灵山,完成取经大功德的圆满之数。”

唐三藏拜谢道:“有劳镇元子大仙操心,弟子等一定速去速回。”

言罢,师徒四人下了云彩,来到望经楼。唐王太宗见了,立即同许多官员,下楼相迎,神情激动,颤声道:“御弟回来了?”

唐僧拜倒在地,想到这一番路上的种种经历磨难,自有一股感触萦绕心头,当下哽咽道:“陛下,臣回来了!”

太宗亲自将他搀扶起来,两人目光相视,有千言万语要说,却不知从何开口。恰见了唐三藏背后三人,模样丑陋怪异,因此问道:“这三个是什么人?”

唐僧道:“是途中收的徒弟。”

太宗听了十分高兴,对随行官员叫道:“将朕的御马迁来,请朕的御弟上马,同朕一起回朝!”

唐僧谢了恩,骑上马,孙悟空扛着金箍棒垫脚走路,猪八戒拎着九齿钉耙牵着白龙马,沙和尚则挑着担子跟在后面。一行人随着唐王进了长安城,当真是皆大欢喜的热闹场面。此时长安城已经知道了取经人归来的消息,满城的士农工商、和尚尼姑,都跑到街头,欢呼唐三藏的归来,一路簇拥着师徒众人,来到朝门之外,方才止步,依然激动不已的不肯离去。

到了大殿之后,唐三藏师徒拿出经卷,一卷一卷的递给唐王观看,唐王喜不自禁,问道:“多少本经书,怎么取回来的?”

“是这样的,臣一路上降妖除魔,行善积德……可谓是历经艰难,受够折磨……但是,臣秉着一颗向佛之心,一颗慈悲为怀之心……终于是跋山涉水,来到了西方灵山大雄宝殿……无奈之下,只能拿出陛下赐予的紫金钵盂,换来这些经卷……”唐三藏也是个有口才的人,滔滔不绝的将取经故事叙述出来,引得大殿之上的官员们,赞叹不已。

唐王听了之后,十分欣慰,道:“教光禄寺设宴,开东阁酬谢御弟一路之上的劳苦!”

忽地又注意到唐三藏的三个徒弟,笑问道:“高徒果真都是能降妖除魔的外国人?”

唐三藏隆重介绍道:“大徒弟孙悟空,小名孙行者,出生于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人氏,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主……二徒弟猪悟能,小名猪八戒,福陵山云栈洞人氏,本是天庭的十万水军统领天蓬大元帅……三徒弟沙悟净,小名沙和尚,流沙河里的妖怪,本是天上守卫凌霄宝殿的卷帘大将……就连臣的这匹马,都来历不凡呢。”

“如何不凡了,这不就是朕当年所赐的白马?”唐王奇道。

“陛下有所不知,白马到了蛇盘山,就被这匹马吃了。这匹马也不是神马,而是西海龙王之子,吃了臣的马,便被菩萨罚做臣的脚力。”唐三藏道。

“哎呀,真厉害!”唐王称赞不已,又问道,“此次西天取经,总共历经多少路程?”

“据说有十万八千里远,臣也没怎么关注,只知道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每天里不是露宿深山,就是流落河川,还经过几座国王,具有通关文牒对照。”

取出通关文牒,上面是贞观十三年九月十二日发放的,如今已经是贞观二十七年,整整十四年时光过去。牒文上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西梁女国印、祭赛国印、朱紫国印、狮驼国印、比丘国印、灭法国印,又有凤仙郡印、玉华州印、金平府印。唐王小心收了。

接下来几天,唐三藏师徒除了交际之外,就是为诵经传经。四天一过,清风、明月就找到了唐三藏,请四人一马启程返回灵山。

临行时,刘大贤现了身,看着拜倒在自己面前的几人,慨叹道:“玄奘,眼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