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地龙虎 >

第62章

草地龙虎-第62章

小说: 草地龙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及其附近地区;红二方面军之支队直出宝鸡以东;红一方面军不宜离开甘宁边境,可派兵 力协助红二、红四方面军的行动。并通报了国民党军的部署情况和红一方面军已向海原、固 原出动,以1个师出隆德大道,策应红四方面军的情况。指出:“红四方面军宜在5~7天 内以主力出至隆德、静宁、会宁、定西大道,控制以界石铺为中心之有利基点(界石铺比通 渭大),迟则有被隔断之虞。”

次日,张国焘组织红军总部部分成员在岷州城西的七里铺召开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向 问题。张国焘提出了红军向新疆发展的意见,结果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抵制和反对。

到这时,张国焘的话已经不像往常那样有人言听计从,连过去与他意见相一致的一些人 也唱起反调,这使张国焘无限感慨:“真是邪门了,到陕北,这些人还不知是怎样对付我?”

朱德等人坚决主张红四方面军应立即按照9月13日的方案和中央要求,集中主力于现 地区,伺机北出通静地区与胡宗南部决战。然后按照中央指示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合。

张国焘与朱德在会上唇齿相争,意见相反,都已是争论到面红耳赤,拍桌子瞪眼睛。张 国焘说道:“我不同意朱德同志的意见。我认为既然红一方面军主力不能南下,红四方面军 独力与胡敌决战不利,应即西渡黄河,进据古浪、红城子一带,伺机策应红一方面军渡河, 夺取宁夏,实现河西计划。”

朱德、刘伯承等人则坚决不同意西进。双方争论到深夜,仍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打日本没那么简单。”张国焘阐明自己的理由:“我们现在的力量就是再增加几倍, 也不见得一定能打赢它。我们只能将西部变为苏维埃的后方,做前方抗日红军的后备军。” “我看你的胆子是太小了!”朱德嘲笑张国焘,说道:“四川军阀打仗是溜边边,碰上敌人 绕弯弯,见到便宜往前站。国焘同志你不要学四川军阀哟!我们长征是要到抗日的前线阵 地,红军要成为抗日先锋军、模范军。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向绥远、宁夏进攻,敌情在北面 呢,可你老想向西去,当然打它不赢,只是跑得赢了!”

张国焘憋了一肚子气,他欲争无理,却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过去对张国焘言听计从的李特等人,现在的态度也突然来了个大转变。这几乎使张国焘 有些招架不住。张国焘对着李特怒吼:“我说李特呀李特,你怎么也跟着他们乱起哄,反了 是怎么的。我告诉你们,现在我还是红军总政委,我说了还算数。”

李特在张国焘面前,总还是有点胆怯,但有在场的众多人的支持,仍是大起胆子与张国 焘争辩:“张主席,这是关系到整个红军的大事,不能个人感情用事。”

意见无法统一。傅钟、张琴秋、李特用俄语交换意见,认为要说服张国焘只有赶快把在 马营方面军总部的陈昌浩叫回来。

这时,我行我素的张国焘已经发布命令将部队集合好,准备向青海前进,他首先带着交 通队出发了。

“不能西进,反对西进!”陈昌浩在这紧急关头骑马飞奔而来,大声疾呼。

队伍停止了前进。陈昌浩的命令在红四方面军中是有很大号召力的,特别是在如今张国 焘的威信日渐衰落的情况下,一些中高级指挥员已经对张国焘失去信心。

“向后转!”陈昌浩向着呆在原地不知所措的部队指战员发布命令。

部队陆续回来了。张国焘也只好无可奈何地返转来。

就在三十里铺的镇子中,中共西北局紧急召开会议。

张国焘大发雷霆,斥责陈昌浩扫了他的面子,并固执地坚持己见,不论谁说,他总是站 在敌视的角度,怎么也听不进去。看来意见仍是无法统一。会议开到第3天上午,张国焘突 然宣布辞职,带着他的警卫员和骑兵住到岷江对岸的供给部去了。

“他不干,我干!”朱德火了,他亲自挂起作战地图,找来作战参谋制定部队行动计划。

当天黄昏,张国焘担心他的辞职威胁会弄巧成拙,又赶紧派人通知朱德、陈昌浩等人继 续开会,会址就在他的住宿处。

朱德、陈昌浩和西北局成员一个个都是为了顾全大局,忍气吞声,按时赶到了张国焘的 住处参加会议。但在会议最后表态时,参加会议的大多数人仍是支持朱德的主张,赞成陈昌 浩的意见,否决了张国焘的方案。

直到这时,迫于无奈的张国焘只好说:“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是少数服从多 数。既然你们大家都赞成北上,那我就只好放弃自己的意见了。”

会议最终通过了北上会合的意见。朱德当即电告中央:“亲译密电悉,已释疑虑,现迅 速取得会合在会宁道上,以便消灭胡敌。”

9月18日晚,朱德、张国焘和陈昌浩联名向在漳县的红四方面军前敌总指挥部发布 《通(渭)庄(浪)静(宁)会(宁)战役纲领》,作出各部队北进的部署,要求各部带4 天干粮,极力轻便伪装,尽量采取夜间行军,快速北进。同日,这一电报也报告了中央。

岷州会议结束后,朱德回到红军总部部署各部队的北上行动。张国焘带着他的警卫部队 先行北上,到了漳县的红四方面军前敌指挥部。

朱德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致电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张国焘于本日已北进,我明 日率总部行动。

但是,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

正当徐向前等紧张地调动部队准备北进之际,张国焘骑马连夜赶到漳县。

“我这个主席干不了啦,让昌浩干吧!”张国焘到了前敌指挥部后,进门就这样说。

徐向前、周纯全、李先念等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都急忙赶上前来,说道:“张主席不 要急。快坐下,休息一下,有话慢慢说。”

“陈昌浩变了… ”张国焘满腹怨气,讲起了他与陈昌浩在岷州会议上的争论。接着, 他向没有参加岷州会议的徐向前等人片面宣传他的西渡黄河主张,他流泪了,并且哭得很伤 心,呜咽着:“我是不行了,到陕北准备坐监狱,开除党籍。

红四方面军的事情,中央会交给陈昌浩搞的。“

接着,张国焘提出了一套西渡黄河,抢占永登、红城子地区作立足点的方案。

徐向前比较了两个军事行动方案,认为张国焘的意见不是没有道理。他分析情况说: “我们红四方面军已是3过草地,消耗很大,疲劳不堪。装备简陋,每个战士的子弹一般仅 有10发左右,最多的也就20多发。如果开进到西兰通道那种便于敌人运动的地区,与优 势装备的胡宗南部队决战,显然无取胜把握。弄不好,部队会被压到黄河以东、西兰通道以 北的地带,这样敌人却有利于全力北向,对付红一、红四方面军。”

根据张国焘提出的方案,徐向前等人对着地图,反复磋商,当场作出如下部署:红四方 面军以2个军从永靖、循化一带渡过黄河,抢占永登、红城子地区作为立脚占;以1个军暂 时留在黄河渡口附近活动,吸引和牵制青海的马步芳部队;以两个军继续布防于漳县、岷州 地带,吸引胡宗南部南下,尔后以这3个军再渡河北进。主力出靖远、中卫方向,配合红一 方面军西渡黄河,共取宁夏。

9月19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夺取宁夏问题作重要发言。致电贺龙、 任弼时:“3个方面军须迅速统一指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致电朱德、张国 焘并转任弼时、贺龙,指出:向宁夏及甘西发展,重点在宁夏。宁夏是整个西北之枢纽,且 国际来电说红军到宁夏后会给帮助。并针对张国焘要红一方面军单独攻击宁夏及红四方面军 西进的错误主张,指出:红一方面军独攻宁夏会顾此失彼,使进攻宁夏计划失败,也会使你 们攻甘西的计划失败,只有集中占领宁夏才可避免失败。“夺取宁夏打通苏联,不论在红军 发展上,在全国统一战线,在西北新局面上,在作战上,都是决定的一环。”

9月21日,毛泽东等人复电朱德、张国焘、任弼时等,指出:统一指挥十分必要,我 们完全同意任弼时、贺龙、刘伯承、关向应4同志的意见,以6人组织军委主席团,指挥3 个方面军,因周恩来准备去南京谈判,军委以毛泽东、彭德怀、王稼祥赴前线与朱德、张国 焘、陈昌浩一起组成军委主席团,主席团地点设在同心城附近为宜。

即在这天晚上,张国焘在没有取得朱德同意的情况下,即发出部队停止北进、掉头向西 的命令,然后将这个部署计划再电告朱德。

张国焘并没有甩手不干。

“所有未经我签字的电报一律不准发出,请你们绝对负责!”张国焘向红军总部通讯部 门发出了密电,意在切断朱德与陕北和各方面的联系。

朱德原先以为张国焘先去漳县是组织部队北进执行静会战役计划,却没有料到他在表了 态的岷州会后又出尔反尔,仍然坚持西进。新的分歧使朱德感到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他在 知道这一消息后,立刻让陈昌浩先走一步到漳县,一面电告中央:“我是坚决遵守这一原 案,如将此案推翻,我不能负此责任。”

朱德这时的处境真是太困难了,既要团结张国焘,又要执行中央的指示,除此之外再没 有别的好办法。一夜都没有安睡的朱德在22日凌晨3时,揉了揉胀红的双眼,捻亮油灯, 亲拟电文:“国焘同志电悉,不胜诧异。为打通国际路线与全国红军大会合,似宜经静、会 北进,忽闻兄等不加同意,深为可虑”。“静、会战役各方面均表赞同,陕北与红二方面军 也在用全力策应,希勿失良机,党国幸甚。”并提议在漳县再次召开西北局会议,续商大计。

接着,朱德又拟出了致中共中央和在陇南的红二方面军贺龙、任弼时、刘伯承电报,通 报情况。通知参加过岷州会议的西北局成员兼程赶赴漳县开会。

朱德拟完3封电报稿,立即送到电台,不料电台竟拒绝发出,说:“张主席有指示,没 有他签名的电报一律不发。”

“我难道连发电报给中央的权力都没有?我这总司令何以指挥部队?”朱德责问。

“不能发,不能违背张主席的指示!”电台人员坚持。看来张国焘的那套家长作风在这 里是起作用的,心有余悸的电台人员不敢冒杀头危险违背张国焘的旨意。

朱德连找了几个人前到电台去说情都无济于事。

电台内人员在朱德一出房间,他们之间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总司令的电报都不能 发,这恐怕是违反组织原则的。”

“总司令也不行!在我们这里是张主席说了算,说让我们掉脑袋就掉脑袋!”

“不发这个电报,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说不通。弄不好我们这样做会真要惹出大祸。”

电台人员到此时都感到了问题的重大和严重性,但意见分歧,争论激烈。特别是一说到 张国焘名字,无人不担心会被秘密处决。

“电报发不出去,这怎么行?”一向从容不迫的朱德急得团团转,他连找了几个人,都 是一听有张国焘的限令后赶紧缩头退却。在这里,张国焘的威风还是无人不畏惧的,没有人 敢冒杀头的危险去帮助朱德。

朱德又找到了西北局的组织部长傅钟,说:“你是红四方面军的,说话方便,人又熟。 你出个面给他们讲讲组织原则,把这3个电报发出去。”

傅钟接过电报稿进了电台室。

电台人员一见傅钟手中的电报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个个表情紧张,谁也没有说话。

傅钟为了缓和气氛,先说了几句闲话,然后说道:“你们刚才肯定也争论过了。我现在 告诉你们真相,有人要推翻岷州会议决议,总司令不赞成,要向中央报告,还要召集一些负 责人继续讨论。这是关系红军前途的大事,也是关系党的原则的大事。总司令有命令应该执 行。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遵守党的纪律和原则,维护党的决议,下级服从上级。现在我 代表西北局组织部问问大家,这事应该怎么办?”

大家陷入沉默,都在认真思考着傅钟的话。

“这事的确很难办,我们电台究竟听谁的?”

“听谁的?听党中央的。”傅钟说。

“好吧,给朱总司令发报。有事由我承担全部责任!”电台负责人王子纲表态说。

发完3封电报,已是22日凌晨。朱德立刻骑马奔往漳县,60公里的路当天就跑到了。

9月23日,中共西北局会议在漳县附近的三岔红四方面军前敌指挥部再次召开。

朱德在会上几次发言,坚决维护岷州会议关于北上的决定。

在平时说话一向和气的朱德,这次却同张国焘展开了激烈地争辩,他说:“第一个战役 计划和第二个是有很大区别的。第一个计划是有利的。所以,我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