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草地龙虎 >

第22章

草地龙虎-第22章

小说: 草地龙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北进是沙窝会议政治局讨论决定的方针,现在右路军占领包座后又打开了北进的 通道,无论如何,都不应变更原决定。”陈昌浩与徐向前商量道。

“是啊,目前箭已在弦,非进不可。主力合而后分,兵家大忌,还是劝他们上来。”徐 向前对陈昌浩说。

陈昌浩不无顾虑地说:“从组织上讲,前敌总指挥部是接受红军总部指挥的。如果总部 和中央的意见不统一,下面执行起来就很为难。所以,我们应准备抽出1个团来背粮食,带 向导,前去接应左路军。同时,发电陈述意见,劝说国焘同志执行中央的决定。”

中央上层的争论和矛盾到了巴西时期已经处于总爆发前夜。这些情况,对基层干部战士 来说,则是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道。中央领导人在这里等得令人焦急,基层干部战士在这里 也等得不耐烦,有人想起了过草地前商人所言“南看卓克基,北逛巴西”的话。

“这巴西一眼看到街两头,有什么可逛的?那商贩子是在骗人!”有的人早围着巴西转 了几圈,并没有看到商人所夸耀的东西。

两天后,人们终于发现了商人诡秘眼神后面的东西,原来“可逛”的东西在大喇嘛庙 里。有不少人闻知后,也悄悄到这里一饱眼福。

“刚才你干什么去了?”

“去……热热热热了‘爱情之庙’。”进了喇嘛庙的人回来后,带着商人口气的神秘色 彩说。

没有人不渴望爱情,但也没有傻瓜公开自己渴望爱情的全部心理活动。有许多人在好奇 心的驱使下,也偷偷摸摸来到“爱情之庙”。

喇嘛庙殿堂中间有一座很大的佛像,左右两侧各塑有一对一丝不挂、站立着相互拥抱的 下身紧贴在一起的青年男女。

许多人看后,抿着嘴笑了:“这个地方怎么会供奉这么两对活宝?”

有点学问和爱思考的人看后,以赞美的语言说:“这才是人类最本分、最纯朴的原始信 仰。”

“这些玩艺儿在西方国家的大街街头上就可看到,在雕塑艺术上是很有审美价值的。全 裸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这包括人体,也包括人的思想。”到过西方勤工俭学或留学的人 以自己的见多识广向别人介绍说。

有些女红军也在别人的开玩笑中,来到塑像前,但很快就“咯咯,地笑着,跑开了。

万千世界,动物有一种本能,作爱不需要启蒙教育,人类更是无师自懂、自悟、自醒, 其中的奥秘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来到喇嘛庙的人们即使没有婚恋史,也都知道这两对男女 的姿势意味着什么。

喇嘛庙中这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给巴西沉闷的空气增添了一分活跃气氛。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从塑像面前经过,他们的联想却与基层干部战士们有很大不同,说 道:“让这两对宝贝在这里继继续寻欢作乐吧!可我们同张国焘的蜜月看来就要度完了,各 自分道扬镳吧!”

毛泽东等人开始担心起两支红军部队之间的武装冲突。

愤愤不平的博古以史喻今:“大渡河畔刚刚避免了做太平天国石达开第二,草地上突然 又有张国焘要做第二个太平天国的杨秀清。”

整整80个年头前,鼎盛时期的太平天国出现了震惊全国的天京(今南京)内讧事变。 也是在这么一个流萤四飞的处暑季节,8月22日,掌握太平军兵权的东王杨秀清逼迫天王 洪秀全封其为“万岁”。9月初,北王韦昌辉率部秘密从江西回天京,捕杀了杨秀清及其家 眷,解除其部属武装,又进行大屠杀4万多人,天京一片混乱。韦昌辉欲杀闻变回京的翼王 石达开,石达开缒城出逃安庆。月余后石达开自安庆渡江进京讨伐韦昌辉,杀韦昌辉及同党 于天京。半年后,石达开因未受到重用,负气率众离京出走,方有了兵困大渡河的悲壮一幕。

80年后的川西北,历史似乎又要重演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那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的一幕。

从近百年前农民起义军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毛泽东收回思路,说道:“杨秀清的逼封 万岁,导致了韦昌辉的大屠杀和石达开的出走,致使太平天国几乎倾刻亡国。今日之红军遇 上的这个杨秀清,更要凶狠得多。我顾虑的是出个杨秀清不要紧,实际上也已经出了,不可 避免了,现在只求得是但愿不要出现天京的韦昌辉第二和石达开第二。”

空气中的火药味到了这时已经很浓。

9月8日,徐向前和陈昌浩共同署名发出急电给朱德、张国焘,向红军总部请示:“胡 不开岷,目前突击南、岷时间甚易。总的行动究竟如何?1军是否速占罗达?3军是否跟 进?敌人是否快打?飞示,再延实令人痛心!我们意以不分散主力为原则,左路速来北进为 上策,右路南去南进为下策。如能乘敌向北调时取松潘、南坪仍为上策。请即明电中央商 议,我们决执行。”

当晚,中央通知徐向前和陈昌浩到周恩来住处开会。

会议一致通过致左路军领导人电报,以“周恩来、张闻天、博古、徐向前、陈昌浩、毛 泽东、王稼祥”的前后署名顺序发出,这就是长征路上著名的“巴西电报”,全文如下:朱、张、刘(伯承)三同志:目前红军行动是处在最严重关头,须要我们慎重而又迅速的考虑与决定这个问题。弟等仔细考虑的结果,认为:(一)左路军如果向南行动,则前途将极端不利,因为:(甲)地形利于敌封锁,而不利于我攻击,丹巴南千余里,懋功南七百余里,均雪山、 老林、隘路。

康、泸、天、芦、雅、名、邛、大,直至懋、抚一带,敌垒已成,我军绝无攻取可能。

(乙)经济条件,绝不能供养大军,大渡河流域千余间,术如毛儿盖者,仅一磨西面而 已,绥、崇人口八千余,粮本极少,懋、抚粮食已尽,大军处此有粮食之虞。

(丙)阿坝南冕宁,均少数民族,我军处此区域,有消耗无补充,此事目前已极严重, 决难继续下去。

(丁)北面被敌封锁,无战略退路。

(二)因此务望兄等熟思深虑,立下决心,在阿坝、卓克基补充粮食后,改道北进,行 军中即有较大之减员,然甘南富庶之区,补充有望。在地形上、经济上、居民上、战略退路 上,均有胜利前途。即以往青、宁、新说,亦远胜西康地区。

(三)目前胡敌不敢动,周、王两部到达需时,北面敌仍空虚,弟等并拟于右路军中抽 出一部,先行出动,与二十五、二十六军配合行动,吸引敌人追随他们,以利我左路军进入 甘肃,开展新局面。

以上所陈,纯从大局前途及利害关系上着想,万望兄等当机立断,则革命之福。

恩来、洛甫、博古、向前、昌浩、泽东、稼祥九月八日二十二时与此同一时刻,即9月8日22时,张国焘以朱、张红军总部的名义来电,命令徐向前 和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1、3军暂停向罗达进,右路即准备南下,立即设法解决南下的 具体问题,右路皮衣已备否;即复。”由此可见,张国焘的南下决心已定,并作出部署。

朱德在接到党中央的电报后,力主左路军应该执行中央北上的命令,坚决表示不同意南 下计划,严肃地申明:“如果你非要坚持南下的意见,请你在给中央的电报中不要署我和伯 承同志的名字,我们是坚决反对南下的!”

于是,张国焘在9月9日致电徐向前和陈昌浩并转中央的电报中只好单独用个人的名 义,仍坚持他的南下主张,声言:“南下又为真正进攻,决不会做瓮中之鳖。”

当天,党中央即回电张国焘:“陈谈右路军南下的命令,中央认为是完全不适宜的。” “中央认为:北上方针绝对不应改变,左路军应速即北上,在东出不利时,可以西渡黄河占 领甘、青、宁,新地区,再行向东发展。”

这样,北进与南下之争终于酿成为牵动全局和影响红军命运、前途的大事件。

右路军在这时刚全部走出草地,负责殿后的彭德怀出了草地后连气还没有喘过来,突然 闻说又要返回草地,不禁愕然,这消息是真还是假呢?可万分着急的彭德怀又与中央和红1 军团联系不上。早在芦花时,张国焘已开始为其野心的实现作准备,军委参谋部将各军团互 通情报的密电码本收缴了,连红1、3军团与军委毛泽东等人的通报密电码本也收缴了。从 此后,各军团之间不能互相联系,只能与前敌总指挥部通报。红3军团与中央隔绝了,与红 1军团也隔绝了。

这次过草地北进,红3军团走在右路军的最后面,最前面是红1军团,中间是红四方面 军的第30、第4、第9军和前敌总指挥部。当时彭德怀凭直觉就预感到张国焘有野心,而 中央似乎没有察觉。毛泽东、张闻天随前敌总指挥部一处住,先一两天到达包座。红3军团 后一两天才到达阿西、巴西,离前敌总指挥部不到10公里。

走出草地完成殿后任务的彭德怀赶到巴西后,立即到前敌总指挥部和毛泽东住处,其实 彭德怀只是为了到毛泽东住处去,才去前总的。这时周恩来、王稼祥因养病都留住在稍靠南 一点的红3军团部。

“我们最好与前指保持一点距离,万一出了事也好有个防备。”彭德怀建议。当天,毛 泽东等人离开巴西,到达以北七八公里的瓦弄。

彭德怀性情比较急躁,但也粗中有细。他向毛泽东建议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把原红一 方面军部队分开行军,以免被张国焘一网打尽。毛泽东采纳了彭德怀的意见,命令红1军团 比红3军团先行,相隔两天路程。两个军团一个开路,一个殿后,警惕地向北移动。

毛泽东等人在巴西住了近1周时间,等待左路军。此时的彭德怀多了个心眼,他每天都 去前总“受领任务”,实为探听消息。他从不多言语,而暗中又秘密调红11团隐蔽在毛泽 东住处不远,行军中跟随党中央机关一并前进,以防万一。这事甚至连毛泽东本人也不知晓。

彭德怀在前敌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处,得知红1军团已经前出到甘南俄界地区,但因找 不到向导,问不到路,又没有地图,只好停在川甘交界处,等待上级的指示。这时,红3军 团原政委杨尚昆已调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现任红3军团政委是李富春。彭德怀与李富春 商定后在红3军团部又安装了电台,另编密电码本,但对外只说是为了与红1军团联络,实 际是为了防止突然事变。

彭德怀心中明白,如果此时再把红1、3军团分裂开,那么,两个军团就很可能在情况 紧急时被人各个击破。在编好密电码本后,他立即派出可靠的朝鲜族、中共党员武亭带着指 北针寻找红1军团的行踪,千叮万嘱务必把电台密码本亲手送给林彪和聂荣臻。

武亭连夜赶路,9日,机智地把密电码本送到了林彪处,就在这天,事情发作了。

彭德怀像往常一样,上午闲逛一样来到前总,与陈昌浩等人天南海北聊了一通,大家仍 是关心部队的行动,谈论北进。彭德怀没有觉察到有什么异常,但他凭直觉总预感到今天不 同寻常。

午饭后,彭德怀又晃晃悠悠来到前总司令部“闲谈”,令他吃惊的是陈昌浩完全改变了 腔调,说:“我看在阿坝地区建立根据地,要比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通南巴还要好。”

彭德怀心中直嘀咕:“阿坝基本上是一个游牧区,陈昌浩却非要说它比农业区还好,这 能使谁相信呢?当前,全国的政治形势需要的是红军立即北上抗日,可这些内容,陈昌浩一 句也不谈了。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陈昌浩继续谈论他的“阿坝根据地”。彭德怀再也没有吭声,只是听了就是。

“这无疑是张国焘又来了电报,改变了行动方针。”彭德怀猜测道。他感到事情重大, 借故退出前总司令部,立即赶到毛泽东住处告知此事。

彭德怀着急地问毛泽东:“我们3军团坚持北进,拥护中央。可他们拥护张国焘的南进 方针。红1军团已前走了两天,红四方面军如果解散我们3军团怎么办?为了避免出现红军 打红军的不幸事,我们在这种被迫情况下,可不可以扣压人质?”

“你说什么?什么人质?”毛泽东问。

“为了防止红军内部出现自相残杀的不幸局面,我们可否先抓他们几个人质?”彭德怀 重复自己的建议,他认为这个建议有其可行性。

毛泽东沉思了一会,他显然听懂了彭德怀的意思,但坚决地回答:“万万不可!”

“这……那怎么办?”彭德怀很着急。

“抓人质,抓谁?抓小了,不顶用;抓大了,怎么善其后?再说在姓张的心目中还没有 一个可值得他怜惜的人,像曾中生那样的人,姓张的就可以任意罢职,据说早就失去了自 由。我看在这件事上千万不能轻举妄动,误了大事。骑马看书,走着瞧吧!”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