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468章

大明二十四监-第468章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34章海西女真
    这个损失当然是国家的,本来好好的税收,让举人一搅和,收不成了。而这种事情又恰恰是大明土地兼并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都是百姓自己带枪投敌的,怪不得别人。
    因为假借举人的名义以达到免税的目的,是他们私下达成的协议,这种私下协议一般是没有纸面上的东西的,好家伙,这是明显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谁会找头疼来个白纸黑字?只是大家这样实施罢了。
    但那假土地买卖协议却是白纸黑字的契文,并且由官方认可的。程序相对复杂一点。
    契文先由卖主买主双方商定写就,并经中见人册坊、里甲的见证,这就是世俗所说的“白契”,白契有约束力,但缺乏最终的法律效力。要使它具有法律的效力,必须获得官府的认可。要想获得官府的认可,必须将白契变为“赤契”。使白契变为赤契还必须经过买主的税契程序。税契就是由买主或买卖两主呈请县衙查验明白,如果条件具备(主要是田地差粮推收过割),再由买主缴纳契税,县衙于契书上钤盖县印。一经钤盖县印,白契就变成赤契了。而后官府用来确立土地产权的鱼鳞册与定遥役的黄册也相应的作出了更改登记。赤契给还买主,田地买卖的程序便告完成。
    这点有点象后世的房屋、汽车船舶买卖,是要式法律行为,但私下的协议一样有效。
    以后的事情谁又能知道多少?当时的举人在世还好说,以后呢?过了几代之后。这块土地的产权谁又能说的清?土地兼并自然的也就产生了。
    朱由校对这种情况的百姓,只能是衷其苦、悲其命、厌其贪。不过更恼这天下酷吏,大明是三十税一的税收比例,是任何百姓都能承受起的,到了酷吏的放大器手里,百姓们却不堪重负苦不堪言起来。族中、乡亲但凡有人中举,那是削尖了脑袋瓜子挤着要把田地给人家送去。
    “孙老师,如此就先按着内阁出题,朕着徐爱卿代朕在京城走一下程序吧。”徐光启虽是工部尚书,但也是德高望重之辈。将此荣誉让他来做。还是比较合适的。“然后将这批新科进士送到辽东来,朕亲自赐其御宴。”
    “是皇上。”
    两人又在进士来辽东的问题与举人培训吏员职能的事情上商量了一会,最后敲定下来。
    “侯家的破灭无甚可说,赵率教此战倒是给蓟州铁血长脸。送到沈阳没有多大的意义。还是送到京城行刑更有教育意义。大明百姓现在最关心的就是辽东之事了。”话题一转。开始谈及了辽东之事。
    赵率教被扔到了山海关。特别把张高全调走之后,更显得被边缘化的感觉,已经请战多次了。现在终于可以出笼杀敌。这一路做的不错。
    “是皇上,铁血队训练的确挺苦,净军教官的也是认真,赵率教将功劳归功于开花大炮,一再强调下边的战斗极需要大炮,也是实情,现在各系亲军都对这开花大炮情有独钟了。”
    “大炮是个神器,只要拥有过了,尝到了滋味,再想放开不用那就难了。这大炮的产量是个问题,不过这种问题慢慢的会改善的。倒是庄海鸣那边训练的倒是开始有点模样了。”
    “皇上以前对开花炮如此推崇,此次方收复辽东,的确如此,攻宁远仅仅只是十尊大炮,尽然如此之顺,的确让人匪夷所思啊。”
    “孙老师,可以想象一下,如同当时阻击弩一般,一旦上了千支,阻击弩的面前谁人能挡?而开花大炮更是比起强上数倍的威力,射程也是超过了几倍,一旦成百上千,此等规模将是何其壮观,天下何等的巨城可以在它们的面前安然自若?所以西方有人说,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可见他们对大炮的崇拜程度。”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孙承宗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话,太霸气了,“皇上,这言外之意,岂不是一切以拳头为大?”
    “是的,弱国无外交,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本就是这个世界的规矩,朕以前就说过,世界很大,大明只是众多国家中的一员。不是每个国家都去讲什么孔孟之道、礼仪之邦,国与车之间,讲的永远是拳头与利益。这点倒与大明与蒙古、建奴的关系相似。虽然大明目前在国土、人口、文明等方面,的确处在世界第一,但这种第一并不是永恒的,只要敌人的炮比大明射的更远、更准,大明就会成为他们蚕食的对象。想要不被蚕食、欺负,就得富国强兵!有忧患意识,时刻做好准备打大仗、打胜仗!”
    “皇上此言老臣铭心刻骨!”
    “明日,白杆军、天雄军就会回来了,休整三日,开始进军铁岭,现在铁岭、开原,是松辽平原之上最硬的骨头,那里聚集了众多的建奴,而且铁岭、开原地理位置特殊,那里的燕山山脉已尽,东临长白山,又临海西、建州女真、西接蒙古兀良哈三卫;北面就要面对着由西北方向的大兴安岭与东北小兴安岭相围而成的东北平原,如此打下了那里,面对将在平原之上,直面蒙古诸部,以及海西女真。而不必超过边墙,翻越燕山山脉了。此次让庄海鸣他们好好的表现一把。”
    铁岭开原直到开原北边的镇北关一旦收复,这辽东边墙才算是真正收复的开始。所有建奴的残余力量,以及蒙古诸族。
    这里所说的海西女真,叶赫、哈达、乌拉、辉发,史称海西四部,又称扈伦四部,扈伦为忽喇温的转音,忽喇温即海西女真驻牧地,因而说明四部原由海西迁来的。
    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以及野人女真一样都是通古斯人。以前生活在贝加尔河流域;在石器时代;他们的一部分一度南迁;形成南通古斯人;逐渐和其他人种融合;形成了朝鲜族、女真等多个民族。(未完待续。。)

第735章电线成型
    女真在商周时期称肃慎;汉魏时期号挹娄;唐朝时期一度四分五裂;后来统一为两个部落一个粟末部;建立起强大的渤海国;一个是黑水靺鞨;辽金时改称女真。那是因为五代时,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 从此,女真这一名称代替了靺鞨。辽朝又因避讳改写作女直。
    辽天显元年(926)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部分女真人随渤海人南迁,编入辽籍,称为“熟女真”;留居故地的女真人,未入辽籍,称为“生女真”。
    辽末,阿骨打(1068~1123)即起兵 反辽,于1115年建立金朝。金朝于1125年灭辽,1127年 灭北宋,成为与南宋南北对峙的中国北部封建王朝,并且把外兴安岭以南及黑龙江下游都置于金朝上京直接管辖之下。
    随着金朝的南侵,一部分女真进入了中原,在中原造成了无限的杀戮,但最后也回不去了,他们被汉化了。我国朝就是有这个本事,打不过你,但是可以同化了你,说着是痛快,但这是多少的无奈。
    而留在东北的原地或者逃回东北的女真,就分为了海西女真、建州女真、海东女真(野女真)。
    在这些女真中;有一部分生活在当今的松花江中下游流域;到了元朝称他们为水达达女真。。
    对于朱由校而言,这些人与蒙古诸部一样,要么是现世仇。要么是祖辈的仇恨,总之是新仇旧恨都有了。
    庄海鸣带着四千装枪兵这段时间训练打炮,可是相当的卖力气,换炮在即,他们在那些面临淘汰的大炮上面,可劲的训练着。大郑屯一战,开花大炮的威力的确让众亲军彻底认识了。而且皇上对大炮的重视,更让锦衣卫这支紧紧跟随皇上脚步,按着皇上意志为转移的部队重视再重视。
    “皇上,这兵出镇北关之后。面对的是大平原地势。对大炮行进相当有好处。”对于以炮兵为主要攻击对象,孙承宗当然的同意,真理只要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
    与孙承宗谈完了政事、军事,朱由校先去看了看李培新带领的塑料研究小组。这是他相当关心的项目。关系着大明高科技的发展前景。一带电力可以搞出来了。那大明的科技发展将立刻跳上一个大台阶。
    “李培新。今日如何?”
    “回皇上,奴才给皇上道喜,经过这半个多月来的研究。今日已经有了结果,皇上说的塑料,是在烧热的牛奶,经过搅拌,中洒上醋最终形成的。”李培新欣喜若狂的说着,并拿出了一个乳白包的小球球双手递了过来。
    皇上几乎日日来此查看,这段时间十几个人可真是天天围着灶台转了,一点没敢偷工减料磨洋工,如此先用排查法,再用混合法,加热等,终于量变的积累达成了今日的质变。
    “怎么做出来了?”朱由校接过了那球球一瞧,可不是正宗的塑料吗?立刻紧张的问,他不知道是不是偶然做出来的,还是特意为之。
    “回皇上,先把加热后的牛奶用筷子不断搅拌,直到形成膏状。然后用滤网滤出它,放进一个缺罐子里,加入了醋。等了半个时辰后,开成了一个小球球,那东西软软的象个面团一样,奴才们一看它软就没敢动,只是倒掉了醋,就这样等着,直到它硬了才敢拿将出来。”无论是哪种方法,都要记录下来,这是朱由校要求的。所以对于步骤,李培新说的相当详细。
    “嗯,朕明白了,此次李培新你们立了大功了。如果朕猜的不错的话,这塑料软的时候,如同烧瓷器的泥一样,可以试着将它捏成各种形状,待到硬时就成型了。”朱由校大喜,这塑料塑料,可不就是有塑形吗。
    术业有专工,这个对于后世小学生都可以做的实验,朱由校这边倒搞不明白原理了,其实就是当醋和牛奶相互作用时,牛奶变成由液体、脂肪、矿物质和酶蛋白组成的固体。酶蛋白能像橡胶一样弯曲,直到硬化为止。
    而塑料的发明人是一位摄影师,用胶棉与樟脑丸混合,造出了第一块塑料。而后又用合成树脂来做为生产颜料的原料,牛奶与植物也被用过。这些东西生产出来的塑料,当然和后世用汽油造的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就是汽油造的没办法分解。
    “是皇上,奴才这就开始。”一听立了大功,李培新立刻高兴非常。大功意味着什么,当然是不言自明的。升官发财对于宦官也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虽然同为浣衣局出来的,但其中的际遇当然是不同的。张光年掌管着全国范围内的同乐酒店,(虽然这个全国范围办成的只有京城与南京两处,其他的连锁店还在准备状态。但那权利也是呼风唤雨级别的了。胡桂诚掌管着卫生纸作坊,这个连锁作坊,那速度可是不断的在增加之中,权力之大一时无两,当然还有其他人也一个个的坐阵一方威风凛凛。李培新对于这个塑料相当的上心,一旦作好了,凭着皇上的重视,建作坊那是肯定的,自己这位置、、、、、、
    现在的李培新顾不上yy,皇上说的这个软时造形,硬化后成形的说法看似简单,但李培新却还没有想到过。一听此言,急忙答应。
    这次开了十口锅,一起烧热牛奶,然后开始搅拌。
    “去找些铁丝过来。”朱由校急忙的吩咐着。造电线是现在的第一要务,一发现了塑料,朱由校就传信宣宋应星准备好所有的设备,带齐了他的学生,赶赴沈阳。这里的条件并不比京城差,水系发达、煤矿、铁矿众多,建个小型电厂正好合适,而且这里将是辽东大皇庄的所在地,各种作坊也会应运而生,更重要的是这里适合养牛,奶源方便。
    所以尽早的把电线给造出来相当的关键,电线朱由校选择的是铝线,虽然与铜线相比,铝线的机械强度较差;在接驳线端极容易氧化,接驳线端氧化后会出现温度升高、接触不良,是引起故障(断电或断线)的多发点。但因为中国是贫铜富铝,电力一旦发展起来,那所需要的量将是海量的,日本倒是富铜,那只有等日本功略完成之后,占领下来才能提及的事情,这是一时没办法解决的事情。
    待找来铁丝之时,那牛奶已经被放上醋了,朱由校见过电线这是肯定的,无论是电缆还是电线,但生产工艺他并没有涉及过,但想来无非就是把导体用塑料给包上,起到绝缘的效果而已。
    “趁着那软料,还是半液态之时,一遍遍的往铁丝上刷浆,就象油漆一样,干一层刷一层。”这是朱由校能想到的浅显的办法,在他想来,只要这塑料被刷的够厚了,绝缘效果就出来了。电线也就造出来了。
    直到天黑的时候,这个实验也最终完成了,几根长二三丈长的铁丝,被那塑料糊的是厚厚的如同美人纤细点的玉指一样粗了。这电线也已经成了电缆了,不过看着让朱由校感到无限的舒服,相当的满意。寻了过来的张嫣,也乖巧的等在旁边。
    张嫣现在也不是单独的作花瓶,生意兴隆了,自己也有了小产业,以后还要帮着皇上打理辽东地区,现在更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