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24章

大明二十四监-第324章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皇上,李之藻在午门外候着呢?”
    “传吧。”
    、、、、、、、
    “草民、、、、、、”李之藻激动的到了乾清宫,这次他准备的很充分。
    “李之藻,受徐爱卿的求肯,朕见你一面,说说所为何事?”
    “皇上,草民斗胆请皇上,重新考虑撤回拒绝天主教来大明传教的圣旨,”李之藻,没想到皇上会如此的直截了当,真奔主题,急忙也不敢绕圈子的说。
    “理由?”
    “回皇上,传教仕们,从西方带来了许多知识,是大明不具备的,比如造佛郎机炮的那些知识,历法的,数学的、物理的等等,若拒绝了他们,大明就会少了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他们在这些知识方面已经领先大明了。”李之藻没用什么别的理由,第一条就是皇上目前比较注重的知识来企图打动皇上。
    “李之藻,大明需要对外交流,这点是肯定的,但那是经济、知识、文化等等的交流,朕是欢迎的。但并不是这些知识已经被白人领先。这点你错了,大明的知识浩如烟海,并非洋人几年、几十年能赶上来的,如你所说的那些知识,在大明的求极宫都有,比他们的更先进。若你有朝一日,能够脱离了那上帝、耶稣,可以去求极宫好好看看。”笑话,凭着朱由校的记忆所写的求极宫教材,怎么说也是初中以上的水平。现在的欧洲哪里有如此水平。(未完待续。。)

第487章水土不服
    朱由校的话,是李之藻所没有想到的,求极宫的事情他当然知道,在他看来,那就是一个喊出‘上下求索’‘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口号的一个‘国子监’而已。但想要接着了解一下,再深入的东西,却被锦衣卫拦住了,理由很简单,求极宫是大明的机密所在,事涉军事机密。而军事机密中的神弩机密,让锦衣卫一次损失了三十多人,这岂是一帮外国人或者外国人教徒能有所涉及的?
    在李之藻看来,虽然外国的月亮并不是圆的,但他们的东西的确是值得学习的。不过皇上却无视这种知识,让他感到了,这种态度是危险的,一个国家如果连承认自己的短处的勇气都没有,那是一种严重的不负责任。最起码红衣大炮,是买人家国外的吧?
    “皇上,草民斗胆请皇上在了解了洋人那些知识之后,再行定论。他们的知识,让他们可以远涉万里重洋,可以造出航行如此之远的船舶;更可以造出红衣大炮这种射程、威力都如此巨大的武器,若大明仍然以泱泱大国自居,一直固步自封,而断了交流学习那样只会让大明在这些知识方面和那些洋人越离越远。草民与徐尚书都曾经在那里学习过,故草民请皇上万勿如此轻视。”
    “嗯,李之藻你的见解的确不凡,在大明能看到如此境界的,恐怕就你和徐爱卿等人了。洋人们在数学、物理、天文历法等方面,的确有可取之处。这点朕没有丝毫的否认,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互通有无,这是一个国家必须要面对的,而整天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是自欺欺人。若在科技上也一直的闭关锁国,那样的确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但你这里面有些误会,朕的意思是,这些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目前大明比他们只强不差。他们所掌握的还远远差与大明。比如徐爱卿所学到的数学、几何等知识。相较求极宫目前传授的知识,应该比大明低了一个或者二个层次,目前而言,这种交流的迫切性还不高。若以天主教与交流而言。两害相权取其轻。朕选择的是拒绝。”
    朱由校看了看李之藻,发现后者相当的吃惊,接着说。“更有一点,你也无须偷换概念,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和与天主教的交流,是两回事。朕当然需要大明去交流,但那是与这些国家的交流,而非天主教。天主教那里的教宗可以控制、影响这些国家的国王的登基、国策,这实在是朕无法接受的。天主教教宗若想与大明交流,只有一条,不能在大明传教,朕甚至可以将其当做一个政体、国体看。但传教,将视为对大明的宗教侵略,天主教可以以异教徒等对待其它的小国家,但想左右大明,这肯定是不可能的,这个关系你做为大明人可要搞明白了。”
    李之藻的话的确是进步的,按着他的观点如果一直如此下去,中国开眼看世界,增进和世界科技的结轨,最起码的不会被世界所抛弃,这种思想可比被洋人打的无还手之力后的清朝,有一些人提出的师夷之技以制夷,要强的多了,也及时的多了。
    但传教的目的是什么?传教目的说神圣点就是将福音带给他国人民,但真实情况呢?
    如果要交流的话,朱由校当然的会选择西方的国家,比如英国、法国等国的皇室,他们代表着国家,而教廷却影响着他们,用宗教捆绑着他们,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振之,(李之藻字)皇上所传授的知识,比利玛窦等所知已经高了许多的层次,碍于皇上禁止对别国传授,故一直均无提及。”徐光启这时对李之藻解释说。
    “皇上见解的确超凡入圣,知识更是学贯古今中西,草民只能用佩服两字形容了。但皇上不知如何对天主教是如此的戒备森严?天主教和佛教均为外国宗教,为何皇上仅以神肤色的不同而认定了天主教不适合在大明发展呢?或者天主教并没有给大明带来一点点的负面影响,他们每个传教士都在或多或少的在大明办着许许多多的善事,并将上帝的福音带到大明来。皇上如此,是否太过武断了。”李之藻对于天主教那是相当的忠诚的,想想看,连父母的葬礼他都能搞成天主教的,可见忠诚到了什么程度了。所以说出了类似大不敬的话来。
    “因为天主教并不适合大明,”面对着如此,朱由校奇葩的没有生气,仍然语气平和的说着。在他看来只是正常的谈话而已,没有什么不同。更何况,刚才李之藻的见解,的确代表着先进士大夫。
    “不适合?还请皇上明示。”李之藻一愣,没想到皇上没有发怒,反而如此说。
    “朕谈到了人类的起源问题,大明是以女娲娘娘造人说,而天主教则是上帝造人,那人类的始祖就出现了两个,一是女娲娘娘,二是上帝。那大明人应该信谁的?难道去信造了白人的上帝而不是造了泥人的黄色人种的女娲娘娘?这是第一个不适合,祖宗的不适。”朱由校有点戏弄心里的说着。
    “回皇上,《圣经》上已经注明了,黄种人是‘闪’的后裔,闪当时离开了欧洲到了亚洲,”李之藻咬着牙说了这话。
    “李之藻,去查一下时间,闪出现的时间里,那时是我中华的何朝代,这种无稽之谈,也不要拿出来了。中国人是炎黄子孙,强行的拿过来一人过来当我们的祖宗,这样的事洋人拿着自己的圣经说事也就算了,但李之藻你做为一个大明人,却如此人云亦云,可真是数典忘祖了,你自己认白人当个祖宗,这点是你的自由,却还要把整个大明人的祖宗都否认掉了,可真是孝顺!身为汉人,一个人硬是过来自认祖宗,不仅仅肤色不同、语系不同,时间不对,这些你不仅仅的不去反驳,还到处的传播,你的脑子呢?老子化胡说没学过吗?这是在骂整个中国,岂有此理!”朱由校的确生气的说,这种被强认祖宗的话,一个中国人竟然能信,真是脑子进了大粪了。
    “皇上息怒,草民惶恐”这一条李之藻当然也是不太信的,一个民族拿着自己的传说来到另一个民族说事,这的确是太说不过去了。现在被皇上抓住了,发了一通的火,也的确有些不自在。
    “朕再来问你,你刚才对朕是三拜九叩,对朕口呼‘万岁’,这种礼节,天主教许可吗?每年祭孔典礼及丧葬祭拜之仪,对孔子称之为‘圣’人,甚至是祭拜祖先牌位之典礼及举行其它祀祖仪式,这些天主教许可吗?”平复了一下情绪,朱由校接连的问道。问这个不是没有目的的,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时候,的确遇到了这些问题,这是和天主教之教义:绝对禁止敬拜偶像及举行其它祭典,相冲突的。就是传教的第一个利玛窦,也不得不把自己当做了‘西儒’来打进了中国的土大夫圈里,开始了中国式的特色传教,把这些问题极大的忽视了。
    但其死后,就有传教仕把这些严重和教义不符的交给了罗马教廷,教廷对这些一直反复着,最终到了康熙年间还在矛盾着,一是禁止,二是向中国的‘旧传统’低头,只要不妨碍教徒的根本信仰,可以参加祭孔。而其他的却没有解决,直到朱由校的前世。
    听了这些话之后,李之藻大为惊奇,因为这正是众传教仕的矛盾之处,以前是听利玛窦的,但现在却得听‘龙华民’的,根本就不是一个意见,甚至是要彻底的杜绝此类和教义违背的事件,把利玛窦的一切完全的推翻。但皇上这话又如何作答?明摆着,皇上都说天主教不适合在大明了,若再把教义搬了出来,说不可以。那不明摆着同意了皇上的说法吗?若睁着眼睛说瞎话,那肯定是欺君了。这还真把李之藻难为死了。
    “朕知道你不好回答,因为罗马教廷都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回复,你更没有没法回答。朕以前说过,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祖先,都有自己的图腾,在白人的眼里,他们的祖先就是那七日可以造人的上帝。而在中华民族眼里,五千年的文明古国里,汉人的祖先就是伏羲女娲,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孕育了我们炎黄子孙。他们的传说里有无所不能的上帝、有着天国;而我们则有着三皇五帝,有着天宫,有着玉帝,有着三清教主等等。这些神话都是寄托着对先人的追思,和对图腾的崇拜。丢弃了自己的祖宗,而去崇拜别人的祖宗、崇拜别人的图腾,那是数典忘祖,是不孝。无论是你去信上帝还是他的儿子耶稣,或者是印度的佛,都是一样的,李之藻,朕是见你见识不凡,不想让你误入岐途,方如此解释,好自为之。”(未完待续。。)

第488章释放大儒
    朱由校语重心长的说着,的确李之藻也是一个见识不凡的科学家,其成就若全心的放在研究上,成就也一样小不了。但若真的一心放在了天主教上,那洗脑洗的也差不了多少了。
    “皇上教诲,草民听了也有很多的感触,容草民回去多想想。”李之藻虽然没有顿悟,但听了这么多,首先有一点的确是确定了,天主教在大明的确是水土不服。第一个就是和皇权直接产生了碰撞,不让人信皇上,拜皇上,能拜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上帝那边的诸神。这肯定是皇上不会准许的,无论哪个皇上可以允许自己的子民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而且万岁都不能喊了。
    其次那就是孔子了,大明的士大夫们基本都是尊孔的,即便是皇上如此的把孔子批成了第一汉奸家族,也没有减少士大夫对孔的热情。
    再次那就是祖先了,对于祭祖那是第个中国人所必须的,无论是官方主持的,还是家里自行的,这样都需要行礼的。
    但以上三点,恰恰和教义想违背了。这点倒和伊斯兰教,不许抽烟、喝酒一样,一个烟鬼、酒鬼,还谈什么是伊斯兰教徒,那简直就是笑话了。
    (而李之藻不知道的是,时间到了下个世纪之后,那著名的‘禁约’就会出现了,什么不许拜孔子、不许敬天、不许进祠堂,到坟头前不许行跪拜礼民、不许在家有灵牌等等。但被康熙给恼了,最终禁止了天主教的传教。之后。罗马教廷才改了口,来了个变通八条,但康熙并没有改口。这变能八变又被废除了,真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还要信这样反复不定的教。)
    “好,朕最后问一个问题,当朕的要求和罗马教廷的要求相矛盾了,李之藻你会听谁的?你无须回答朕,朕要求的是,你自己回答自己,想明白这个问题。再想想天主教在大明传播。到底对大明有什么好处?仅仅是让百姓向善吗?把这些东西想好后,再决定一下,你信的那个教又有什么意义?”
    朱由校最后做了努力,希望这个李之藻能够迷途知返。不要被天主教毒害的太深了。
    “是皇上。草民告退。”
    李之藻走了。看着他有些失魂落魄的样子,徐光启也急忙的告了个罪,跟着李之藻出去了。
    但乾清宫并没有平静。因为黄尊素又跟着求见来了,自己上次因为了**星、叶向高两人求情,被皇上骂了一次,自己来给皇上说愿意较力,却因为官员要会赚钱,而提出了异议,被拒绝后,自己真的伤心透了。
    而现在皇上大捷归来,他和**星、叶向高都是听着皇上各种各样的消息的,从民生方面废除了辽饷,到免了全国的农税,再到官府去组建施工单位修路以赚取地方官府所用;而军事上,从大同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