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225章

大明二十四监-第225章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众弟兄既然都愿意跟我,那没说的,抓住了这些牛录、献了盖州也算是个投名状了。兄弟们,干了!”刘兴祚一看军心可用,急忙的招呼着。
    “干了!”
    就在这时,袁可立的进攻也发动起来,袁可立的推进是比较慢的,毕竟扛着个大盾。
    “弟兄们,反金投明!”刘兴祚带头大喊着,这是一个态度,也是一个声明,虽然众将都愿意跟着他反了,但士兵们却还蒙在鼓里,要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改旗易帜了;同时也要告诉袁可立那边,自己这边已经控制住了,别再来个误伤。
    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去控制住盖州,三个牛录基本都出来了,盖州那边已经是汉军的天下了,这个倒是好控制。第二路就是把三个牛录给包围起来,要说上去跟着建奴们拼杀,这些汉军还真没这个胆量,这也是必然的,敢于反抗的,早已成了烈士、勇士名传千古了。现在剩下的基本都是软骨头、贪生怕死之辈,打个仗没本事,顺个风摇个旗的还行,哪里敢去上去和建奴厮杀。不过让他们敲敲边鼓,远远的围着跟着,还是可以的。
    接到了这个命令的汉军们,也的确有这样想法,凭着他们那个不太强壮的胆,让他们去追杀建奴,还真是有困难。基本上让他们接近一下都比较难,这时听了这个命令,一颗心总算是放下了。远远的围着个树林子,大声的实施他们的音杀。(未完待续。。)

第328章整俘牛录
        袁可立在锦衣卫的身后,当然的听到了这个声音,事情进行到这一步,是相当顺利的,现在就看看那三个牛录怎么捉了。虽然很相信这事是真实的,但习惯的思维让他仍然吩咐锦衣卫小心应对,既不要伤了这些汉人兵仕,也要有所防备。这倒不是什么信任不信任的问题,战场之上,什么都有可能遇到,连老百姓都知道杀不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现在正是chūn风得意马蹄急的时候,别临了临了中个计中计,弄成一个晚节不保,那这个人可就丢大了。
    三个已经做好埋伏的建奴牛录显然听到了这边的动静,有些脑子稍稍来的慢点的人还以为这是刘爱塔故意使的计,引诱对面的敌人呢。这都是心大的,起源当然来自上边的信任,连英明神武的老奴酋都把四州交给刘爱塔了,他们还能有什么不信的。
    但有监视刘爱塔任务的极少建奴,可完全不是这么想了,稍微的有些什么风吹草动,那都是天大的事,更何况是现在,他们立刻意识到,刘爱塔这是阵前倒弋,造反了!
    而后面那不断传来的汉军们的大叫更是证明了此点。把这话这样一说,建奴们立刻是恍然大悟,把他们的马牵走,不就是让他们逃不了吗?心中不由的大恨,这个养不熟的白眼狼,皇上对他这么好,还反叛,真是狗xìng不改吃屎,这汉人就是没骨气,叛来叛去的。净做那三主家奴的事。
    但想这些有什么用,重点是逃回盖州,那里有城关把守,而且里面还有其他的汉军,到了那里就可以凭关而守。但就在他们想到这里之时,一阵马蹄声传来,听声音那是顺着原路返回盖州的。
    “刘爱塔!你个狗贼!”伊哈齐恨透了这个刘爱塔,很明显,这是骑着他们的马去控制盖州的,想想刘爱塔在盖州城里又是安排这又是安排那的。早已把几个门全部控制住了。哪里还有可能再夺回城来?这一下,哪里还有逃命的路?最近的耀州,也离这里上百里,光靠着脚走这么长的路。根本摆脱不了有马的追兵。这一下等于一点活路都不能留了。伊哈齐又怎能不恨呢?
    但相距就那么一里地不到的明军已经开始启动了。而那些汉军也壮着胆子进了树林,离着建奴在五十丈外打转,那是绝对的弓箭shè程之外。
    一群没胆的怂货、下贱的奴才!这时候的建奴简直都快恨疯了。但人家只是围绕着叫喊,没有跟上来或者跑走的迹象,瞧那样子,还是随时随地转身就跑的架势。
    现在建奴跑路在际,哪里有闲心闹这妖呢?他们本身就是被刘兴祚安排到了官道的右边,再往右几里地就已经是大海了,现在身前身后都是围绕着的汉军,意思很明显了,不就是跟着自己等人,好给新主子邀功请赏吗?
    前边越冲离水师越近,建奴们是没胆冲的。所以建奴们打算从后面突围,而且那也是去往耀州方向的必经之路。于是从埋伏处向着来路杀回,一个个凶神恶煞穷凶极恶,势把汉军们杀光的样子,的确是把汉军吓的不行,转身就往后跑。好在还有人主持着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让建奴们的冲击立刻慢了下来。
    汉军们只是边退边阻敌,虽然只是设个陷阱,远远的shè个箭之类的,并不实际的接触,但的确拖垮了他们的速度。所以三个牛录很快就被锦衣卫追了个正着,包围住了。
    “降者不杀!”锦衣卫们相当真诚的对建奴发出了‘邀请’,杀建奴虽然痛快淋漓,但那并不符合皇上的圣意,锦衣卫是为了皇上而存在的,皇上的圣意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是非对错功过那些反倒是在其次了。现在皇上的用意很明显,拿了俘虏阉了卖钱,这就是锦衣卫们需要配合执行的圣意,所以锦衣卫的态度真的是真诚无比的。
    在反复的强调不杀和绝对武力相威胁的情况之下,三个牛录有八百三十人投降了,而那七十人已经做了证明‘材料’,用他们的死,证明了莱登水师不可敌的材料。
    “罪民刘兴祚,见过抚巡大人!”结束了三个牛录建奴之后,刘兴祚推金山倒玉柱的跪在了袁可立面前,这一跪是多么的凄怆,外人是不足以明白的。为了自拔,甚至连自己兄弟的命都搭里边了,几年的煎熬,每rì的期盼,今天终于修成正果,怎能不让这个热血的汉子兴奋、激动、悲怆啊。
    “兴祚啊,老夫来晚了,”袁可立对刘兴祚的拳拳报国之心,还是知之甚详的,从和老朋友沈有容接触刘兴祚派来的降将时起,刘兴祚就屡表其愿脱离虎口,“自拔”归明的心愿,自愿充当内应,随时准备着迎接天兵的到来。如今沧海桑田,金州之变三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虽从未再联系,但刘的赤子之心却从未改变,让袁可立也是一阵唏嘘。和句来晚了,也表达出了无奈之情,这种无奈是自己的仕途、朝廷的无力、建奴的强大等等表示。
    这个时候还不是谈话之时,港口的营堡、塌房需要处理,而盖州那边也需要接收。所以两人暂时停止了交谈,先办正事。
    在刘兴祚的带领之下,先到了港口,凭着刘兴祚的威望和保证,汉军们很快就走出了塌房,建奴们一看已经没有了后援,拼死也拉不上一个垫背的,死也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没了拼死的决心。纷纷走了出来投降。而那些商人、工人也被免死,当然也走了出来。
    这样塌房的事情解决了,里面的货物也算是得以保全了,袁可立当然的高兴。看着那堆积如山的货物、粮食不再是望洋兴叹,而是能正经的拉走,据为大明所有,让他又怎能不兴奋呢,六十岁的人了,没想到却能为这点物yù而激动不已,也真是少见啊。(未完待续。。)

第329章建奴有炮
        刘兴祚又如法炮制,把营堡那边也弄了过来。进了营堡一看,倒是把袁可立震了一下,得亏没想着攻占这个营堡,佛朗机和虎蹲炮这两种大炮里面可是装备了几门,都是当初大明置办的。一问为什么船靠近了不用火炮,炮手的回答竟然是打了,但因为长时间不用,火药cháo了,才没打的。
    这下倒是给袁可立提了个醒,他些炮他当然清楚的知道。佛朗机:以铜为之,长五六尺,大者重千余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长颈,腹有修孔。以子铳五枚,贮药置腹中。发及百余丈、七百步左右,(百步为六十米,七百步四百二十米)都是实心弹。虎蹲炮那边的shè距虽然更短,但那可是散弹,那杀伤力,也是不俗。
    更有,这里到港口不足一里,若直的开炮,那肯定会有所死伤锦衣卫的,以后的征战可得把这一武器给算上,甚至那可以打六百丈外的红夷大炮也都得算上。这些东西一旦猛然上了战场,那就有可能造成战斗的失败。
    这边水泥船也已经开过来了,袁可立急忙的动了起来,先让刘爱塔负责回盖州,把已经控制住的盖州彻底的掌握,然后把那里所有的人员、物质统统的拉回到港口。人员不肯走的,也要强迫他们过来,否则的话就是自甘充当汉jiān,那是变向的资敌。那里更有大量的建奴女真人,那更是需要俘虏的。
    来这里之前,就已经给皇上请示了。皇上的意思表达的很清楚,到连云岛,不是来攻城掠地的,是来控制港口,控制建奴入境物质的,能消灭建奴的有生力量更好,消灭不了也不必勉强,能拉走的那就赶物质一粒粮食也不留。这就是此次连云岛作战的基本基调。所以本着这个基调,又逢刘兴祚反正。那当然是把盖州那边的物质拉过来,不能带走的。就全部捣毁。人员也全部弄长生岛上再说,怎么往中原运那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甚至盖州这样的根据地,袁可立也是馋涎yù滴,想想这从建奴手里抢回来一个州。这功绩可不是一般的大了。目前光复一州一地。基本上是难上加难的事情。满朝文武谁有这等的魄力?这是绝对的功勋!
    但有了这样的地方。水师陆战队是当初建立时且战且走,不争一时一地的洒脱吗?有了州是不是要守?顺势还好,但战斗哪里有一直顺势的。谁还没个走麦城的时候?一旦因守城被敌人困住了,那就有可能落个孙承宗的结局,等人来救了。
    这时也得给毛文龙部发信了,本来就已经说好的,一旦有所斩获,就将俘虏、战利品,置于长生岛,那里是属于东江军的控制岛屿。和复州仅一海峡之隔,距这边也就是二百里左右,是目前最近的落脚点了。
    降过来的汉军一听,不用接着在这里面对建奴的报复,当然也是高兴,这里再好,终究是敌战区。他们最怕的就是这边投降了明军,然后就被明军利用着再来对付建奴,如果他们敢于面对的话,当初也就不会投降了,真要那样,真是强这些软骨头之难了。
    而对于那些商船,这些不是袁可立能把握了的,这里面的成分太复杂了,有大明的、有朝鲜的、有rì本的、有朝廷大员的、有江南海商的、盐商的、有福建海盗的等等。按照一般的处理,这些可以通通的以资敌处理,那就有可能被抄家灭族,一不小心,几万颗脑袋就要落地了。
    但观皇上的所作所为,对抄家他倒是有兴趣,但对于灭族,可是从来没干过,包括就是宫变那绝对是灭九族的大罪,也只是抄家了,然后宫刑当事人而已,并没有刑罚到家人,有点祸不及父母妻小的感觉。
    皇上太仁慈了,连皇后参与了谋逆行为,也没有斩尽杀绝。只是选择了休妻,废后之事历来是朝中的大事中的大事,这样的行为虽然前朝也听过,但那也是匪夷所思,(清朝乾隆倒是休了富察后,但老袁却是不知。)开始的时候倒是冷处理的,很少有人知道,估计是为了顾及皇后的脸面,怕她寻了短见,皇上竟然还保持着前老丈人的爵位。但到了谣言四起时候,皇上竟然还专门传旨去张府辟谣,由此可见,皇上是个不愿意擅动杀机、也不愿把事情绝之人。
    朝中当然有好事者,想要利用此事说道说道,但皇后之事迁扯到了谋逆之罪,这个罪名迁徙的人太多了,福王系、信王系、勋贵、京营等等,如果皇上要杀人的话,估计十万颗脑袋是挡不住的。这还是不搞什么大动静,只是把涉事人自己的家给灭了。但皇上都放了。对于皇后之事也是冷处理了,最后虽然在谣言四起之时被捅了出来,但谁还会没事找事非要重提此事呢?再则说了,提了能做什么?不让休妻,那皇后是回去接着当皇后还是重新审理了论死?
    皇上仁慈这点当然是好事,自古均言伴君如伴虎,满手都是鲜血的皇上也实在是太多了。大臣们没有不希望皇上仁慈的,因为面对皇上最多的就是他们,也只有他们才是最有可能遭到皇上杀手的。如今皇上少杀、不杀的仁政,当然也是大臣们喜闻乐见的。
    现在这批人如何处置老袁也合计不准,因为皇上少杀不杀的背后,对异族或者是汉jiān那是相当残酷无情的,看看李永芳被种在那前门,天天受的那罪就明白了。皇上是要他活过百rì,然后再凌迟,对汉jiān的恨可见一斑。所以等安置好了这批人,如何处置还得看皇上的。
    这种招了降将又攻克了城池功绩,当然是大捷中的大捷了,此次杀的人虽少,但得到的降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