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 >

第891章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第891章

小说: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姆维尔这句话勒布雷还算中听,毕竟也是自己的同胞,闻言点头道:“你们放心,政府出面,是因为此事涉及到了诸多社会问题,但不表示我们就要直接插手到你们的商业谈判当中,只要你们有诚意,圆满解决此事,政府又岂会随意的采用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

德姆维尔和摩勒等人都轻吁了一口气,这时柳向荣与勒布雷互相看了一眼,便站起来道:“剩下的事情,当事双方都在这里,谈不谈得成我们不干涉,但我想我还是需要郑重声明一句,德姆维尔先生,你们的行为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这种事情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按照期限,你们也已经超过了一个月的期限,那么我们只能再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后,如果仍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加拿大财团数万工人仍然处于非正常事实失业状态,我们就将根据这份补充条例,正式启动行政程序,强制接管并拍卖你们的所有产业了,到时你们还能剩下多少,你们将没有选择,只能接受结果”

柳向荣话说完,便与勒布雷相继起身,离开了会场,将这个会议室留给了吴伯群和德姆维尔等人。

三天德姆维尔在柳向荣和勒布雷离开后,心里也只能暗叹,说是公平环境,可是因为加拿大财团此前的行为之恶劣,这个公平环境已经不可能完全公平了,最起码,他们目前能够选择的交易对像基本固定了,三天时间只来得及和吴伯群等人合作,想要拉进其他财团一起竞争好抬高价格的打算无疑将要落空,而且只有三天时间,连扯皮抬价的时间都不足了。

看来只能在这种看似公平的环境下尽量争取最好的结果了

其他家族的负责人也都低下了头,三天之后,加拿大财团十三家族是肯定会不复存在了。

第六卷 问鼎之黄金时代 第574章 一道闪电

第574章 一道闪电

1930年1月6日,在经济危机影响中目前阿拉斯加受创最为严重的加拿大财团终于不复存在,或者说换了一批掌控者。

就在这一天,吴伯群,鲍尔。德马雷,贺林昌、欧文斯、钱国顺组成的联合并购团与十三家族达成协议。

联合并购团以总价一亿阿元的价格全资收购加拿大财团旗下所有产业和资本权益,包括皇蒙银行,皇蒙酒店,圣劳伦斯商业集团在内。当然其所有债务也将完全由联合并购团承担,实际上联合并购团想要让这些新产业完全归属他们并进入良好运转状态,起码还需要注入八亿阿元。

而对于十三家族来说,一亿阿元,十三家族平一家连一千万资产都不到了,仅仅几个月时间,就是从天下掉落地下,产业没有了,资本也是十不存一,加拿大财团自然是烟消云散。

不过相比来说,有这一亿阿元,十三家族好歹还是没有变成穷光蛋,他们也没有吃亏,转给联合并购团的资产中除了目前还套在美国股市当中的一些股票,其他大部分资产实际上都早已经抵押给银行,即便全部变现都不一定可以偿还银行债务,至于在美国股市的股票,既然套牢,就算割肉甩出,怕也不可能再收回一亿阿元了。现在他们能够拿到这一亿阿元现金,基本上可以保证十三家族还能处于有钱阶层当中。

而加拿大财团实际上改头换面分成为了两大财团,一个是以鲍尔。德马雷和贺林昌为首以美洲银行为核心组成的美洲财团,另一个则是吴氏家族与欧文斯,钱国顺以皇蒙银行为核心组成的皇蒙财团。但因为这两大财团是联合并购原加拿大财团十三家族的产业,目前在皇蒙银行及皇家酒店等其他原加拿大财团所属产业中都互有股份,还未完全割裂,因此在外界,仍有许多人直接将这两大财团并称为新的加拿大财团,加拿大财团尚未成为历史名词。

当然即便这样,这个加拿大财团也已经不是以前的加拿大财团了,至少其加起来的总实力比以前的加拿大财团还要强上许多,而且主导的也不是英法后裔了,而是换成了唐人占主导地位,这倒是与全国民族结构组成极为相符了。

在这次并购后,吴氏家族即和欧文斯,钱国顺联合全国十余家中小富豪共组了皇蒙银行公司,并以这个银行持股公司在皇蒙银行实现控股地位,而德马雷和贺林昌则以美洲银行融资吞下了皇家酒店、圣劳伦斯商业集团在内的其他加拿大财团产业,基本上算是对半分,皇蒙财团和美洲财团的基本实力,内部工商金融实力至此也都相差无比,即便分开来,也算得上是大型财团了,若合在一起计算,已经足以超越原来的加拿大财团和育空财团,跃居阿拉斯加第二大财团,当然这仍然是一个极为松散的财团。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件事情一解决,原本因皇家酒店等产业停业的原因而造成的多达数万人失业的严峻形势得己缓解,皇蒙银行结束托管彻底回复稳定,整个加拿大地区的社会形势也都回逐渐恢复,似乎天空放晴,一切阴云都随着这次并购而消散。可算皆大欢喜。

嗯,当然也有不欢喜的。

“菲尔家族,博格特家族,勒戈夫家族,弗朗斯家族,贝里家族以及哈特家族都已经陆续迁离蒙特利尔,其中菲尔家族,勒戈夫家族迁往了美国,博格特家族回到了法国巴黎,弗朗斯家族则迁回了法国马赛,贝里家族则迁到了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另外摩勒、杜拉斯家族等几个家族似乎也有了迁离的打算,估计十三家族最终留下来的只有德姆维尔和弗里曼两个家族了。”

刚从蒙特利尔返回的勒布雷摇头苦笑道:“这对我们阿拉斯加的声誉有一定影响,现在已经有国外甚至也有国内报纸批评我们是在打压异己,甚至英美报纸认为我们是在实行社会主义集权制度,认为阿拉政府违宪操作,干涉私人资本运营,这对阿拉斯加的投资环境也同样会有一定影响。”

叶枫却摆了摆手道:“离开就离开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们去吧,留在这里也没见他们对阿拉斯加做出多大的贡献,反而浪费我们无数的脑细胞给他们收拾烂摊子,至于所谓的影响,也由得他们去说,什么才是事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何制度和做法都不一定会让所有人满意的,我们要保证的只能是让我们自己的国民满意,让大多数国民满意,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问心无愧”

“说起来,十三家族这一次也确实没剩下什么了,而且可说脸面尽失,他们离开也情有可原,只是德姆维尔和弗里曼为何不打算离开?我倒是很好奇,说起来,德姆维尔在此次危机中是十三家族中损失仅次于哈特家族的,偿还一些私人债务后其家产现在怕是连一千万都不到了吧,至于弗里曼家族,这好像一直是是排在倒数的,实力最多是比排名最后的贝里家族强上那么一点吧,他们现在还有多少家产?怕是最多只能算是百万富翁了吧,这样的老牌家族可都是人丁众多的,百万家产在别人眼里是很多,但放在这种大家族身上,坐吃山空,不过一两年就足以花完了。”

也是刚从华侨城回来不久的李成玉笑着问道。

勒布雷呵呵笑道:“他们想走也难啊,德姆维尔家族实际上是法国德姆维尔家族的分支,而且是一个旁支,以前就是不受家族待见才移民到了加拿大自治领,现在估计是没脸回去了,而弗里曼家族家产虽然不多,但他的人丁也实在兴旺,移民到加拿大地区超过两百年,整个家族要供养的人口超过三十多人,若要迁移,只怕光是这些人的迁移费用就足以把这剩下的百万家产花个精光了,还不如留在已经习惯了的蒙特利尔更有可能维持下去。”

“看来十三家族现在的处境还真是有够差劲的了,难怪其他家族都忙着迁移,估计是怕我们再继续‘打压’他们吧”高尔察克闻言微笑道。

叶枫却叹了一口气道:“这怪得谁来,我们是真的在打压他们吗?不见得吧,若不是我们现在出手,他们坐等下去,结果只会更惨,要知道若论真实财力,他们实际上已经是穷光蛋了,他们现在那些钱纯粹是卖招牌得来的。只要他们人还在,肯用心,遵纪守法努力经营赚钱,也总有一天能够重新崛起,若仍然摆贵族作派,就算最后真的没落下去,那也是咎由自取。说起来,他们总还是百万富翁,还有庄园、有农场。比普通人的基础要强上很多了,他们没有资格抱怨什么”

勒布雷等人都缓缓点头,深以为然。

叶枫这时拿过桌上的文件道:“这些事情已经轮不到我们操心了,我们还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吧”

说着便抬头看向高尔察克道:“亚历山大,你身兼灾救委的主任,这头一项工作就要你来抓了,明日我会提请国会通过紧急救助法,按照社会保险帐号和户籍双向认定,登记需救助贫困人口和失业人口。主要是粮食、衣物和住所”

高尔察克做为副总统还直接身兼两职,一是海外领地和侨务委员会主任,一是灾害防治与救助委员会主任,灾救工作本就是他的正管,听了叶枫的话当然不会拒绝。

“衣物还好办,毕竟我们阿拉斯加还没有损失到美国人那种地步,再穷的人,基本的衣物还是能够保证,就算要救济,衣物通过各地捐助也能解决了,住所嘛,主要是涉及到失业人口因为没有工作,无法偿付住房贷款而丧失房屋所有权,这一点将会有金融法案的房贷系统解决,粮食呢,这怎么办,相对来说,这是最迫切需要的,也是需求量最大的,光是国民和公益机构捐助肯定不够。”

叶枫这时呵呵一笑,看了看农业部长兼国家粮食局局长柴凤鸣道:“这事,你找凤鸣就行,凤鸣,这几年我们屯积的粮食现在是发挥作用的时候了。用不着再去临时收购,国家粮仓有大把的粮食。”

柴凤鸣这时心里一动,想起当初叶枫要求他以稳定价格为由,大肆收购各大农场和农民手里的剩余粮食,导致国家粮仓屯积了大量粮食却无法消化,但现在看来,这只怕也是早有所谋,总统怕是早就算好了这一天了。果然是先见之明啊。

不过柴凤鸣考虑了一下,又有些犹豫的道:“总统,目前我们的失业人口大约在两百万人左右,相比美国不算多,但相比其他国家,我们算是多了,加上一些生活已经极度困难的贫民,需要救济的约在三百万人左右,短时间没有问题,但长时期下去,这样免费救助,再多的粮食也不够用,这些粮食可都是花了不少钱收购的,有一部分还是以前与苏联交易时以相比现在来说,属于高价兑换的粮食,这一免费发放,等于国家需要承担超过数十亿损失啊。”

叶枫却呵呵一笑,又拿过办公桌上一份厚厚的文件扬了扬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接下来还会有其他法案来解决这些问题,救济不可能一直这样免费下去,每个失业人口只能享受三个月免费救济,三个月后,他必须参加劳动,以以工代赈的方式来取得救助,等各大工程和其他以工代赈项目上马,粮食还是免费提供,但工资肯定不会是全额,这样算下来,其实等于是国家聘请了许多相比以前廉价的多的工人,这些粮食费用算起来并没有亏损。”

“以工代赈?这倒是一个好办法,既能缓解失业人口的严峻形势,又能解决失业人口的生计问题,还能以低工资完成许多工程建设,一部分工资也可以作为詹家费提供给他们的家人,继而还是会投入到消费当中,又可以成为提升消费的的引动水。嗯,这的确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而且这样一来总比纯领救济来得有尊严的多,相信那些失业民众都会欢迎这个举措。”高尔察克闻言大点其头。

叶枫微微一笑,然后又看向柴凤鸣道:“其实还可以继续对过剩粮食进行收购,一方面稳定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阶层的基本生存,另一方面我相信这项计划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现在经济危机的规模而论,只怕三五年内都不定能够回复到此前的水平,甚至进一步恶化,以工代赈的方式肯定不会只是用于一时,国家投入资金收购粮食,然后实际上以工资的一部分发放到参与工赈的人口手里,这不算是免费,国家也不会亏损。就算亏损,也比纯救济好上许多。”

柴凤鸣马上点头道:“嗯,好,这件事情,我会密切关注的。其实就算经济好转,我们现在收购粮食也没有多大害处,毕竟按照我们的计划,接下来还有许多其他大型工程项目要上马了,这里面需要的工人可不少,一日三餐的消耗同样惊人,现在的粮价很便宜,我相信差不多要探底了,收到手里亏不了多少。若经济好转,现在低价购粮,未来说不定还能大赚一笔呢。”

叶枫哈哈一笑道:“赚不赚先不说,起码保证我们的国民不会为温饱而发愁,从美国赚来二百多亿美金,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193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