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 >

第69章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第69章

小说: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叔,你这身衣服可真好看。”路上,君孝贤笑嘻嘻说道。

在四姐家,第一眼看到三叔的衣衫,他就觉得好看了,感觉在灯光下,还发光一般,衣料看上去,就算是并不懂的他,也觉得肯定很滑。

“呵呵,贤哥儿喜欢啊?是你四姐给三叔做的,三叔第一次穿,如果贤哥儿喜欢,等你啥时候考上童生,三叔让你四姐也给你做一件。”

“不用了。”君孝贤摇摇头,“四姐对我够好了,咋还能让四姐给我做衣裳呢,等我以后要是赚了钱,就给四姐做一件最好看的衣衫。”

林氏在一边听了,嗔笑道:“就想着你四姐,咋没听说你给娘做一件啊?”

“做,咋能不做呢,你可是我的亲娘啊。”君孝贤上前挽着林氏的胳膊,笑的谄媚。

“你这孩子!”

一行三人回到老君家,此时所有的人正聚集在上房,而家里的婆娘已经在厨房忙活开了,正准备着祭祖的饭食,当然还少不了一颗大猪头。

林氏让君正民和君孝贤直接去了上房,她则是去了厨房。

在厨房里忙活的几个婆娘见林氏回来,这心里可就乐开了,想着杨氏进来,老太太指不定怎么刁难她呢,这心里想想就痛快,可是等林氏进来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了,都没见她后面有人进来。

“弟妹,咋三弟妹没来?”钱氏凑上去,笑着问道,声音很大,让一边正仔细切着肉的老太太,一下子停了手。

“嗯,没来,家里每个大人总归是不行。”林氏白了钱氏一眼,继续洗菜。

“啥?没来?”老太太尖锐的声音,就拔高而起,“那个贱婆娘居然连过年都不来看婆婆,这不是要造反么?她这是大不孝啊。”

“就是啊,娘,三弟妹这也太过分了,您说平时不回来也就算了,这眼下可是除夕啊,而且还是老爷子亲自嘱咐的,她也太不把爹娘放在眼里了吧。”钱氏适时的加把火,这是她在老君家的既定角色。

“哼,就那个孵不出蛋的贱婆娘,什么时候把我和你爹放在眼里了,现在这是过上好日子了,怕一过来老娘和她要银子,这是在躲着我啊,那个杀千刀的贱人,你说老娘当初咋就瞎了眼,让老三娶回那么一个白眼狼啊。”

老太太的话,是一句接一句,都不带喘气的,而钱氏在一边不断的偷着乐,她就是想着,只要杨氏越倒霉,她就越开心,最好是一口气噎死那贱妇,让君媱那个小蹄子哭死最好,到时候那青砖大瓦房还不是他家忠哥儿的。

林氏在一边眼观鼻鼻观心,努力把旁边不断咒骂的声音抛在脑后,心里却也在嘀咕,你说当初君媱发生那样的事情,让的她家的桃姐儿婚事没了,最后还嫁到了并不如老君家的庙岭村王家。

最初她是真的很气愤,就因为家族出现那样一个女子,就毁了自己女儿的终身,可是等后来看到在王家过的很幸福的女儿,第一胎虽然是个女子,可是婆婆并没有任何的不满,还说不先开花如何结果,可喜的是,第二年冬天,就为王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喜的王家老太太直接就把管家大权交到了女儿的手里。

年前,林氏还去女儿家走了一趟,看到过的很是滋润,婆婆善良,丈夫疼爱体贴,儿女懂事可爱,她可是真心的为女儿高兴,后来说起君媱,女儿却并没有任何的不满,只说如果没有君媱,说不定她也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的红火日子。

现在,她并不会管大房或者是老太太如何的折腾,只要他们二房不跟着搀和就行了。

上房内,老爷子看到君正民,就笑着招呼他坐下,而其他几个兄弟和侄子都乐呵呵的和君正民打招呼。

“老三,你媳妇在厨房?”

君正民没想到刚一来就被老爷子问上了,这可让他犯了难,“爹,素兰她,身子不舒服,就不用来了,反正祭祖也用不着女人。”

“三弟,这不好吧,就算是祭祖用不着,可是这做饭总需要吧,弟妹来了还能让咱娘歇把手不是?也太不知事了。”君正国板着脸,训斥着君正民。

“大哥,你没听见三弟说了,弟妹不舒服的么。”君正泰皮下肉不笑的看着君正国。

这个老大,别看平时一副囊那么正派的样子,可心里打的什么主意,他真当弟兄几个不知道?要说不知道,也就是这个老实的三弟了,没啥心眼,只知道闷头干活。

“是真不舒服还是别的什么,再说了,二弟,我身为大哥说三弟几句,还不可以了?”君正国被君正泰一打岔,这面子上就有点挂不住了。

“好了,大过年的吵什么?还真要闹到祖宗面前才乐了你们?”老爷子不悦的声音,让在场的儿子孙子,全部噤声。

之后,老爷子看着三儿子道:“既然病了,不来就不来吧,这眼瞅着就到时间祭祖了,你们几个回去给儿子孙子收拾一下,穿的干净的,别让祖宗看见脏乎乎的衣裳,心里不好受。”

“哎!”在场的除了君正民,其他的几个人都回到自己屋去换衣裳去了。

暖炕上的矮桌上,灯油的芯子已经长了,老爷子拿起一把剪刀,剪去一截,顿时房屋变得更亮了。

“老三,爹没想着说让你帮衬着家里的,但是这过年还是要团聚起来,热热闹闹的才好啊。”

“是,爹,都是儿子不好!”

“你有啥不好的,爹这也不是怪你,只是你也明白,爹年纪大了,以后肯定是一年不如一年,这众兄弟当中如今看来也只有你过得最好了,说不定爹的想法就是错了,当初应该在你们兄弟几个刚成亲就分出去的,任你们自己过日子,好了是自己的,赖了还是自己的,我也不用这么操心。”

如今想想君媱那丫头的话也是对的,儿子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哪怕就算是分出去了,就不是儿子了不成?逢年过节的,该孝敬的还是得孝敬,也不用这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整天各怀心思,争吵不休。

老爷子不禁叹了一口气,这多少年,家里每个安静时候了。

君正民听着老爷子的话,心里总觉得不是个滋味,在他心里,老爷子就好比这个家的天柱一般,倘若这个天柱一跨,他不敢想老君家会是什么样子。

“爹,您老就别操心那么多了,没事看看书写写字不是挺好的,媱儿和我说过,不要那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我觉得挺有道理的,说啥要想长生,不是那些啥灵丹妙药,啥鱼翅鲍鱼的,我是不懂那啥,她只说要看得开,什么笑一笑十年少啥的,心情舒畅的人,肯定能长寿的,爹,儿孙自有儿孙福,您老就别管那么多了。”

老爷子越听这心里越吃惊,在老君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男子读书那是随便,女子却不得摸书本,毕竟以后女子嫁人不是靠的吟诗作对,而是女红和厨艺,一辈子土里打滚的庄户丫头还能嫁个官家太太不成。

却没想到,那个过早就被老君家除名的丫头,居然懂得如此之多。

“爹也想着不管啊,可是要是真不管,那老君家不知道咋乌烟瘴气呢。”老爷子这也是被几个儿子媳妇甚至是自己的老婆子给折腾的不轻啊。

夜渐渐的深了,君媱娘俩陪着两个小家伙在屋里说着话,当远处夜色中那第一声鞭炮声想起来的时候,屋里顿时响起了两个小家伙欢呼的声音。

“娘亲,巧儿给娘亲拜年。”小丫头像模像样的跪在君媱面前,咚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直把杨氏在一边心疼的直哎哟。

而无忧也是小身板笔直的跪在君媱面前,同样是三个头,“娘,无忧给娘拜年了,无忧又长大了一岁,等无忧再大一定,定会护的娘和妹妹再也无人敢欺。”

君媱含笑的受了一双儿女的大礼,然后从怀里掏出两个荷包,给他们一人一个。

“红包,收好啦。”

“谢谢娘亲。”两个小家伙接过荷包,笑的见牙不见眼。

真好呢,外婆给了银子,娘亲又给了,他们也是有钱人了。

“媱儿,咱家也放鞭炮?”听着远处那不断响起的劈啪声,杨氏欢喜的问道。

“嗯,放……”

只是没等她说完,家门前一阵震耳欲聋的劈啪声,豁然响起。

四个人吓了一跳,但是很快就回过神,然后给两个不断催促的小家伙穿上鞋子,就一起出去了。

外面,刘山已经放完了一串,看到东家出来,忙上前笑嘻嘻的和自己婆娘,给两人拜年。

杨氏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递给刘娘子,笑道:“春苗啊,虽然你们来我家不长时间,却勤勤恳恳的,我们一家人都很满意,这是赏钱,拿着吧,若是以后有喜欢的东西,就自己看着买,明年开始,你和刘山就每人每月一两银子,等以后咱家再好些,月钱还会涨的。”

刘山夫妇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和感动,然后齐齐的跪倒在地,用力的磕了三个头,“多谢东家和老爷夫人,俺们夫妻定会努力干活的。”

“哎哎哎,好了,都起来吧。”杨氏表情有点不自在,毕竟从来没有被人施以这么大礼。

“刘爷爷,咱在放一串啊。”巧儿还没见呢,出来时已经放完了。

“是啊,刘爷爷,咱们再放一串,好事成双嘛。”无忧也催促着。

见两个可爱的小主子,那粉嫩俏皮的脸颊,刘山的心都酥了,二话没说,回自己旁边的屋重新拿了一串鞭炮,叮嘱两个小家伙别靠的太近,他就挂到门前不远处的一颗大柳树上,用土香点燃了引信,然后随着一阵“次啦次啦”的声音,接着就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两个小家伙看着不断闪着亮光的鞭炮,高兴的跳个不停。

等这一串鞭炮放完,刘婶才走上前,笑道:“东家,夫人,饺子都煮好了,咱们开饭吧。”

最开始煮的是祭祖的,在上房正屋主位上放上几碗,正前方还放着一张写着“君氏高宗之神位”的冥纸牌位,那是君媱亲自挥毫泼墨写的。

院子里,也在正北方放了一张供桌,上面同样是六碗睡觉,每个碗里面放了两个。

回到屋里,刘婶已经端上了四盘水饺,大小均匀,肚子饱满,看上去就让人胃口大开。

“春苗啊,今晚你们可要吃饱,要是这一年之中第一碗饭吃不饱,可是很不吉利的知道吗?”

“知道了夫人,保证都会吃的饱饱的。”刘婶听了,笑呵呵的说道。

君媱看着水饺,想了想就对刘婶道:“刘婶,你去厨房给我取来酱油和醋,再取四只碗。”

“哎,俺这就去。”

等刘婶再次回来,君媱就在每个碗里倒上一点酱油,一点醋,然后递给他们一人一个碗,“蘸着吃。”

说完,就夹起一只饺子放进调料碗里滚了滚,然后放进嘴里,细细一嚼,那香软的馅料,齿颊生香。

“真好吃呢,这蘸一蘸,味道更好了。”杨氏吃了一个说道。

再看旁边两个小家伙,更是吃的嘴巴都停不下来。

看着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刘婶心里有点失落,和他们说了声,就转身出去了,但是临走时,君媱的一句话却让她身子剧烈一颤,眼泪顿时喷涌而出。

“刘婶,你们屋里的事我不会管的,给先人吃顿水饺,少点纸钱,也好告诉他们,活着的人活的很好,让他们放心!”

刘娘子的肩膀在剧烈颤抖,然后猛地转身,冲着君媱用力跪下去,狠狠地磕了三个响头。

“谢谢,谢谢东家,东家的大恩,俺和俺家男人,就算是拼了命也会报答东家的,谢谢东家,谢谢。”

说着,站起身就疾步走了出去。

她心里很激动,能够供奉刘家祖先的牌位,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以前每年过年的时候,别说是在自己屋里供奉牌位了,压根就没有单独的屋子给他们,如今来到君家,不但是有他们夫妻单独的房屋,主家居然还同意他们在自己屋里祭奠刘家先祖,这可是天大的恩情啊。

当回到屋里和丈夫说了这事,就连刘山这个铁铮铮的汉子,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颤抖着手,从炕里面的柜子里拿出刘家先祖的牌位,夫妻俩来到正屋,把牌位放在面北的放桌上,然后俩夫妻激动的跪在祖宗牌位前,低声说着这几年的生活,听了让人心里酸酸的。

而杨氏在刘婶离开后,也是不断的摸着眼泪,唏嘘道:“真是可怜人啊,娘咋就没想到呢。”

“这有什么,看你大过年的,居然还哭起来了,多不吉利啊。”君媱递给杨氏一条帕子,打趣道。

杨氏也觉得自己有点太不会看气氛了,忙擦了擦眼泪,母女俩这又是边吃边聊。

他们在这里吃的欢快,可是却苦了君正民在那边忍受着自己亲娘的冷眼飞刀和冷嘲热讽。

“老三啊,你就带这点饺子,怎么能够一家人的?”

本来,杨氏也是想着老君家人口多,想着就多装一些饺子,因为君媱做的那种馅料的足有将近三百,所以她才装了一些给林氏带回去,其实不用她细数,看样子也只有一百多近小二百的样子,数量看似很多,可是却依旧无法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