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德五十年 >

第3章

正德五十年-第3章

小说: 正德五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刻就是满脑门子的浆糊,那些本来记了一肚子的圣贤文章,竟然是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根据连子宁的猜测,应该是自己在占据了这个身体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因此导致这方面出了问题。

想不起原先连子宁读的那一肚子的圣贤文章,没有了那等深厚的功底儿,相当于连子宁要从头开始,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读书这玩意儿,不但要刻苦努力,更要从下培养才好,每个人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的记忆力非常好,尤其是在上大学之前,记什么东西都是很快,而等将近二十岁的时候,记忆力有一个大的衰退期,会下降的非常的厉害。而连子宁现在已经十八岁了,再想学,真的是晚了。

这样算下来,这条路如何还能走得通?

但是这种话,又如何说的出口?面对着连城瑜那充满了信任、崇拜、期许的目光,连子宁的话在喉咙中滚了滚,终于是又咽回去了。

“算了,城瑜对我如此,我又怎能伤她的心?总要先想出个挣钱的法子来,谋个出路,再想一个妥善的理由,然后再告诉她。”

一时间客厅里面安静了下来,连城瑜静静地缝补着衣服,连子宁却是在向着心事,两人都不言语,只听得到一阵阵灯花爆响的轻微声音。

连子宁喝了口白水,斜倚在靠背上,开始仔细梳理现在手中掌握的资源,盘算着挣钱的法子。

第五章资本

第一项,是土地。

说起来,连家的土地还是有些的。大明朝立国之后,洪武帝颁布了军户制度,同时也是为了把这些军人世世代代约束在当地,给每个卫所都是分封了大量的田地,每个军户家中田产都有不少。而连家世世代代都是府军前卫的军户,虽说府军前卫乃是拱卫皇上的上二十四卫之一,但是毕竟军人们也有妻儿老小要养活,也要有一份恒产,因此也分封了田地,而且由于是上二十四卫,所以分外的优待,分封的都是膏腴之地,面积也更大一些。后来永乐大帝迁都北京,府军前卫也跟着过来,便重新划分田产耕地,土地就在正阳门之外。这个时代的北京,还不是后世被沙尘暴袭扰的困苦不堪的模样,正是全国一等一的膏腴之地,而且河流纵痕,灌溉也很方便,收成很好。

虽说大明立国百年,一些制度早就已经废弛,这卫所中的田地也被军官们侵吞了不少,但是毕竟乃是天子脚下,这些米虫们也不敢做的太过分,而后来正德帝改革,军户变成民户,便也把这些土地都按照军户家中人丁多少,官衔高低,都分了下去,当时连子宁的老爹刚刚承袭了总旗的位子,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候,而且武艺超群,所以在府军前卫的这些下层军官中也算得上是个人物。凭着这层关系,连家分得了十亩上好的水浇地,看起来不多,但是别忘了,这可是天子脚下,城外的那些有限的耕地不知道已经被多少人给瞄上了,皇上的皇庄,名门显贵的庄园,大臣的私地,都要集中于此。能在这么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弄上十亩地,其难度就好比一个小小的连长在北京三环内买了十套别墅,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而后来连子宁的父亲战死沙场,朝廷给的抚恤,再加上出殡的时候卫里面那些同僚们随的礼钱,加起来也很有一些,这些钱当初又是买了十亩地。不过后来母亲病重,家里面没钱,这祖宅又不能卖出去,所以便一点儿一点儿的往外卖地,钝刀子割肉一般,这十亩也变作了现在的两亩地。

不过加起来十二亩地也很不少了,一些穷点儿的京官一辈子也不见得能置上这些家业。但是连家就剩下了两口人,一个要读书,一个要挣钱,而且都不是操持田地的料子,便只能把这十亩地租给了邻家的那些农人们。本来连家的日子过得还算是凑活的,但是禁不住老天爷不高兴,去年北地大旱,河里面干的底子都露出来了,十二亩地颗粒无收,一点儿粮食没打上来,两皇粮地税都是东借西凑交上去的,于是就落到了这个境地。

第二项,则是现在身上这个秀才的功名。

虽然由于一些原因,自己固然不可能再往上考了,但是秀才这个功名,却是必须要保住的。在这个时代,有了这样的一个保护色,这样的一层身份,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在自己的另外一个身份还没有高过秀才这个身份之前,是坚决不能舍弃的。这就像是后世,求职的时候人家一看你是名牌大学的博士生自然就高看一眼,而若是个初中毕业的,自然是饱受鄙夷了。

今年就是乡试,考举人自己是不成了,但是秀才的这个身份,还能保持半年——按照大明律,秀才的功名也是有限期的,定期考试,考试成绩排名最次的,就要被开革出籍,而连子宁可以预见,自己肯定是那最后几个之一——半年的时间,也要做出一番成就才行了。

第三项,这是这个身体本身所具备的人脉关系。

连子宁可谓是家学渊源,其祖上本是跟随永乐大帝起兵靖难的一名士卒,鞍前马后,立下了大功劳,甚至有一次还曾经为永乐帝挡过一支流矢,为此被射穿了脸,两边的腮帮子上各留下一个巨大的伤疤。总所周知,永乐皇帝最是善待功臣,此人虽然心狠手辣但是却是绝对不会干出像他老爹朱重八那种鸟尽弓藏的事情来,所以后来连家的先祖,这位起兵之时的无名小卒,在永乐帝登极大宝之后,直接一跃成为了府军前卫的千户大人!不过时过境迁,幽幽百年而过,连家早就没落,到了连父这一带,只是做了一个区区的总旗官。不过连父生前号称一杆河北大枪天下无敌,更是曾经在射柳大赛上勇夺魁首,乃是整个府军前卫都赫赫有名的勇武人物,当年与他交好的同僚之中,现在也有不少身居要职的。

因为连父乃是为国争战,战死沙场的缘故,这些昔日的同僚们都是颇有些戚戚然,曾经有数位流露出要对他们照顾一二的意思来,但是当初的那连子宁不过是个迂腐书生,又哪里懂得这些?不知道被他生生浪费了多少机会。

现在的连子宁既然重生,自然不会再犯这种错误,当年他在大学的时候也是眉眼通挑的人物,要不然也不会把他那位经常名动上层的导师给哄得整天乐呵乐呵的,对他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亲。

林林总总梳理起来,也就只有这三项优势而已,至于其它的那些零碎,不提也罢。

有了这三项优势,连子宁的心里便是清明了起来,他右手轻轻地敲着扶手,思考着如何将这三项优势进行最为细致的利用,从而发挥出他们最大的作用。

这三项所占的优势中,毫无疑问最重要的就是第三项了,虽然这种关系网,这种人脉是无形的,是隐藏的,甚至是你不去刻意想的时候都完全察觉不到的,但是实际上,其中蕴含的庞大能量,是外人所根本无法想象的。国人做什么事儿,都喜欢托关系,走后门儿,这种习惯从古就有,千年未止,哪怕是可以用正规的渠道去做也总是想着走后门儿,这实在是已经深入到了国人的骨子里面。讲人情,讲关系,求人办事的时候,你要是没有关系送礼人家都不收!

第六章感动

虽然连父生前认识交好的都没什么大人物,这些人现在也没有那种级别顶高顶高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中层或者是底层官员,但是偏偏就是这些人,却是政策的实际执行者和监督者,他们想要给你一个人好处或者是让一个人玩儿完,那实在是再容易不过了。

这一层,必须得利用好才是。

他专心致志的思考着,眼中流露出神采,正在缝补衣裳的城瑜偶尔抬头看看他,眼角便是带着笑意,只觉得哥哥这样认真思考的模样,当真是好看。

想了半响,连子宁心中已经是有了一些思量。

“不过,在此之前,却还是要赚钱才行啊!若是没有钱,我想的那些法子,可是寸步难行。”

怎么挣钱呢?拜起点那无数穿越小说的熏陶,连子宁脑海中立刻就冒出了无数个主意。

学一学那些穿越的老前辈们,抄抄诗词?脚踩李杜,拳打柳秦?成就千古文章一大家?

别闹了,这可是明朝,不是那百花齐放的宋朝,也不是那诗风万古存的浩浩大唐,而是一个以圣贤文章立本的科举皇朝。经过了几千年的文化创作,中国这些古典文人们的思维脑域几乎已经是被开发到了极限,可以说是再也做不出好的诗词来了。为什么说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不是元明清三代的文人们不想写诗写词,实在是有了那些光焰万古的巨巨们在前,他们实在是没有了信心,你作诗再好,能好的过李杜吗?你作词再好,能好的过柳三变吗?当科比砍下81分的时候想必对于超越张伯伦的一百分还是有信心的,但是若是张伯伦砍下的是一千分呢?那就只有心丧若死的份儿了。

当然,这个时代以后也不一定是没有好诗的——比如说那位惊才绝艳,满清一朝最为璀璨的文星,‘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有谁知’的纳兰性德。他的诗便是极好的,如果能抄上一两首的话,未必也不能大卖,不,是一定会大红大紫!

但是大红大紫以后呢?

肯定是无休止的诗会,邀请,挑战,而这些,都是连子宁应付不来的。

作为一个国学修养相当深厚的考古系的学生,连子宁对于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修养到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恐怖程度,还是深有了解的。就拿那些后世的所谓国学大师,博学大儒来说,这些人若是来到这个时代,只怕连个秀才都考不上——不是他们学识太差,而是这个时代的人,实力太恐怖了。国学,对于后世的那些国学大师们来说是在其中钻研一生的学问,但是问题是,国学对于这个时代的文人,乃是生活。你就算是钻研的再透,也不可能比生活在其中的人感觉更加深刻吧?

在后世,吟诗作画,品茶对对联,那是雅事,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做的,就像是吃饭喝水呼吸一般,是如此的顺理成章。

对于他们来说,琴棋书画,文章诗词,那是最寻常不过的东西,而这些,以现在连子宁的浆糊脑袋,铁定是应付不了的了。

于是,到时候大明朝的文人士子们就会惊愕的发现,这个能写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这等绝顶好诗的‘大文豪’、‘诗仙’,竟然是一个连最简单的对子都对不上来的蠢蛋、伪劣产品……

这些人会干出什么来连子宁想想就是不寒而栗,若是自己孑然一身那说不得冒冒险也就罢了,但是问题是,现在自己背后还有一个如此可爱的小妹子。继承了这个连子宁的一切,自然也要将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扛在肩上!对于这个严格来说相识不过是一天的小妹,连子宁心底里却是有着说不出的疼爱,总觉得要让她幸福安康才是。

炼钢铁?造玻璃?造水泥?发明火药?……

这些更是想都别想,连子宁可是正儿八经的文科生,这种东西还是真不会。

想到头大,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很多主意都是刚刚出生就被扼杀。

连子宁仰天长叹,内牛满面,自己还真是个废柴啊!看那些穿越的前辈们,走科技路线的要么是成了大军阀,要么就成了大富豪;走科举路线的,笔下生花,文思泉涌,做个阁老都嫌级别低;走军事路线的,更是称王称霸,不一而足。

“哥,想什么呢,愁眉苦脸的样子?”城瑜已经缝好了这件衣服,手中针灵巧的打了个死扣,轻轻咬断,眼见连子宁愁眉不展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好笑的问道。自家哥哥她还是很了解的,一向是大大咧咧的,说白了就是没心没肺,还从来没从他脸上看见过这种表情。

“没什么。”连子宁掩饰的笑笑,眼见她要追问,便道:“是学业上的事儿,我在想着明个儿是不是要去走访一下几位同年,与他们探讨一下,这不是会试就要临近了嘛,自己一个人关在家里死读书也不是办法,总要出去交流一下才是。”

连子宁的学业一向是连城渝最为重视的事情,用来转移话题乃是无往而不利的大杀器。果然就见她欣然一笑,道:“哥哥你这般做那就对了,之前我劝过你几次,你也不听,今天却是开窍了呢!”

连子宁叹口气道:“以前有些话你说的都很对,哥以后肯定多听你的。”

连城渝嫣然一笑,两人相濡以沫几年,虽然艰辛,但也总有一份别样的甘甜。

兄妹两人又是说了一会儿话,便是准备吹灯各自睡觉了。这个时候其实不过是七点半左右而已,但是这个年代,讲究的是早睡早起,尤其是对家境不好的人家更是如此,别的不说,单单是那油灯的花销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只是连子宁看到城渝今天始终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便问道:“城瑜,你有什么心事?怎么还瞒我?”

连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