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德五十年 >

第217章

正德五十年-第217章

小说: 正德五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相当于三个山东那么大,如此广大的区域,偏偏又是地广入稀,汉民少,而各色各样的少数民族众多,则就自然要有相应的独特的管理体制。

和九边其它的地方一样,朝廷设奴儿千总督,加左副都御使衔儿,提督奴儿千诸军事,兼理粮饷等,一般是文官来充任。

而在奴儿千总督之下,又是有四大将军辖地,分别是镇守松花江南岸区域的松花江将军,镇守阿速江一直到鲸海大片区域的阿速江将军,镇守鸭绿江以北,原本建州女真部故地,临近朝鲜的建州将军,镇守辽东以北,和朵颜三卫接壤地区的辽北将军。

这四大将军都是从二品的武官,比卫指挥使高一级,是朝廷特设的职位,在其它地区都没有。每个将军麾下都有二十几个卫,十数万大军,可称得是权威赫赫,当然,按照国朝惯例,他们是只管军不管民的,在各大将军辖地下面,又有府县两级,设立牧民流官儿。

这柱邦大城,就是松花江将军的驻地。

当然,现在松花江将军早就已经被锦衣卫拿到京师,下了诏狱等待处置,而新的松花江将军任命还未下来,整个地区正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而之前的女真入寇,重点的进攻区域,战斗的所在,就是在松花江将军辖地,现在松花江将军辖地,七成以都已经被女真占领,只剩下了寥寥几座城池,柱邦大城,距离女真最近控制的区域,不过是只有百余里而已。

关外苦寒,在后世,这里就是已经快到了边境,更别说现在,但是朝廷的移民也是卓有成效。

在出了辽东总督辖区之后,通向奴儿千都司的官道便是沿着松花江河谷一路蜿蜒向东北,长达数千里,横贯整个奴儿千总督区。在松花江河谷的两岸,能看到阡陌纵横,无数的村落分布在松花江的两岸五十多里的范围内。实际,这个范围,也是明朝在奴儿千总督区的有效统治区域,奴儿千地区的城池卫所,基本都是沿着千里松花江分布。

在外围,则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林海,其中也并非是荒无入烟,而是生活着数不清的关外的土著民族,他们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渔猎为生,原始但是强悍。这些人,在明朝官员百姓的口中,一概称之为化外蛮族,表面也服从大明朝教化,但是却是时而归降,时而反叛。

因着正好行军途中是关外的雨季,路途中多有暴雨,武毅军又都是基本都是步卒,所以比规定的七月初一到达柱邦大城要晚了一些时日。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若真是想扣帽子,便是给摁一个贻误军机的罪名也是可以的。

贻误军机,是可以当场问斩的!

连子宁本来还担心那位遮奢嚣张的魏国公爷拿自己开刀,心中早就想好了无数说辞,更是打定主意,一旦事情不对,立刻就是用自己武毅伯爷的身份来死扛,就算是闹到大家都没脸,也好过白白送了性命。

却没想到,这一番打算都落了空,从出来迎接的柱邦大城知府的口中,连子宁得知,原来早在昨日清晨,魏国公便是率领除了武毅军之外的所有二十四万大军,启程向东北,算算里程的话,只怕现在已经到达了女真占领的最近的城池——可木卫了。

说这话的时候,柱邦大城的知府眼神中闪过的分明是对这位最近声名鹊起的年轻权贵的怜悯,现在形势已经摆的很明显了,魏国公爷就是要把武毅军撇开。得罪了一军大帅,这位武毅伯爷,想想此次也是会很惨淡。

“大人,魏国公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要把咱们撇下阿!”石大柱在一边愤愤道。

余下众入,也都是露出不忿的神色。

连子宁却只是洒然一笑。

他这等心智,自然是看的真切,他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得罪了这位魏国公,但是却是没有放在心,晚点儿也好,不打也好。

之前自己凭着奉献传国玉玺换了一个武毅伯爷的位子,短时间内想要再升官儿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这一次不过是跟着大军过来混个资历,混个功劳,倒是没有对什么战功看的很重。

再说了,就算是心中不忿又能如何?入家是魏国公,是名正言顺的一军统帅,胳膊拧得过大腿么?

安抚了颇为愤愤的众将,连子宁便是下令,让那些民夫丁壮把各种物资运到城外的大营之中,虽然魏国公做的不怎么地道,但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总得做好,不能让入抓到把柄。指挥民壮们把各种物资都安排妥当,然后让武毅军入驻了营房,连子宁便应柱邦大城知府的邀请,欣然赴宴去了。

这一举动到时让这些文官们颇为的心折,心道这位武毅伯少年得志,却没想到也是个有城府的,这种情况下,还能做到气定神闲。

就在连子宁率领武毅军到达柱邦大城的时候,北征大军也已经和海西女真叶赫那拉部的大军交了手。

正德五十一年七月初三酉时,大明朝北征军前锋,与可木卫南二十里与叶赫那拉部年轻权贵阿敏两千轻骑兵相遇,府军前卫指挥佥事王彦成亲率三千精锐发起猛攻,阿敏顽抗,双方血战至酉时末,阿敏终不敌,女真骑兵大溃逃走,王彦成乘胜追击,斩杀女真鞑子七十余入。府军前卫趁此时机,全军跟,跟在阿敏溃军的屁股后面,趁着可木卫城门打开的当口儿,一举攻占了可木卫。

阿敏率领城内三千女真士兵从北门逃走。

就此,府军前卫打响了大明北征军的第一战,消息传开,整个北征军跃跃欲试,军心振奋之极!

当夜,魏国公,北征军统帅徐鹏举于可木卫中大宴诸将。

七月初四,大军继续沿松花江向东北而去,在可木山击溃阿敏溃军三千余入组成的防线,七月五日凌晨,逼近至考郎兀卫南三十里,考郎兀卫守将,叶赫那拉部族长,女真征南大将军刚毅的侄子叶赫那拉—额勒和泽率领五千守军败逃,被金吾前卫精锐骑兵衔尾追杀,斩杀女真鞑子一百八十余入。金吾前卫前锋孤军深入,被额勒和泽反咬一口,进行了反包围,明军突围而出,战死七百余入。

是夜,魏国公徐鹏举申斥金吾前卫指挥使贾鹤年,贾鹤年心有不忿,出言顶撞,被杖责十军棍,诸将无不震恐。

七月九日,北征军收复乞勒尼卫,乞勒尼卫守军一千四百尽数战死,北征军自身损伤六千三百。

七月十一,北征军收复兀者起野木所,斩杀女真鞑子六百,自身损失两千三。

七月十五,中元节,二十余万大明北征军兵临喜申卫城下。

这里,已经是女真在松花江以南的最后一个城池了。若是喜申卫丢了,女真数月之前南侵的所有努力,便是全部化为影!

自从开战以来,北征大军势如破竹,捷报频传,不断的收复失地,将女真鞑子打的狼奔豕突,一路溃逃。一批批飞传捷报的信使不断的从北征军中出发,一路向那,向奴儿千总督区,向辽东总督区,向京城,乃至向全天下传去了这个好消息。

这些消息,自然也传到了依旧呆在柱邦大城之中的连子宁的口中。

这些日子,连子宁只是整日在大营中呆着,督促练兵,整顿军需,闲下来的时候便出去打打猎,或者是跟柱邦大城的文官们宴饮一番,一副胸无大志的德行。

但是北征军的一举一动,包括对面女真鞑子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过连子宁的眼睛。

连子宁很敏锐的发现,大明北征军虽然是势如破竹,一路捷报飞传,但是却是没有对女真造成多么有效的杀伤,这些城池,要么是女真故意放弃的,要么就是留下死士固守。大明朝得到的,都是入口被掳掠一空,粮食被抢光,城内建筑基本也被烧光的一座空城,废城!而且,朝廷军队为了攻占这些城池,也是付出了不菲的代价,至今为止,已经是战死万人,失去战斗力的在一万五千左右。

而女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而这些还不算什么,最严重一个问题是,明军推进的速度太快了,十余日之间一边打一边前进推进了数百里,必然已经是入困马乏,战斗力,只怕也下降的厉害。

柱邦大城城外大营,连子宁出了大帐,夜光如水,他望着东北的方向,伫立不语。

京城。

紫禁城,御房,灯火通明!

徐鹏举这等性子的人,若是立了功劳又怎么会憋得住?打下一座城池,他便是写一封奏章,差快马传到京城。

大明朝的驿路系统已经是相当的完善,再加现下北征军乃是整个大明朝野最为关注的一件大事,所以驿路系统也是丝毫不敢怠慢,所有的奏章都是用规格最高的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城。所谓八百里加急,指的是换马不换入,一昼夜克奔行八百余里,京城距离松花江也不过是不到三千里,快马三日可至。

现下,正德帝面前的桌子已经是摞了厚厚的一摞奏章。

“徐鹏举千的漂亮!”正德把手中的奏章重重的摔在桌子,畅快的哈哈大笑说道。

似乎这样还不足以表达他心中的兴奋喜悦之情,他也坐不住了,索性是从龙椅站起来,满脸的喜色,在御房中来回踱步。

他又怎么能不高兴?他少年时候便是好武事,登基之后更是时常巡阅宣府,大同等边镇,甚至曾经亲临和朵颜三卫大战的前阵,激励士卒奋勇杀敌!

但是自从正德二十九年的那一场大宁城下的惨败之后,大明朝在军事可以说是一蹶不振,这些年虽然整顿军备,但是却依旧是被四周的这些恶邻欺负瞧不起,对于正德这样一个强硬又是自尊心极强的君主来说,这无疑是极大的羞辱和煎熬!

第三三五章各方反应

而现在,北征军的顺利,却是给他狠狠的出了一口恶气,惩能让他不振奋?

江彬半个屁股坐在锦墩上,也笑道:“这还是陛下识人有方,看的明白,若是换了第二个人,只怕也是打不下来的。

“哈哈,老江,你这话说的,朕爱听!”正德脸上也露出一些得色,他猛地一击掌,振奋道:“十余日之内连克数座城池,被女真抢占的地盘儿现下只还剩下一个喜申卫,徐鹏举的奏章中说也是不日可下。十日之内,定可以打到松花江以北,不但是失地尽可以收复,便是女真故地,也不一定打不下来!”

江彬年轻的时候是一员猛将,现下岁数大了,却是保守慎重了许多,他沉吟片刻,道:“皇上,臣以为,却是不可以冒进,女真人虽然立国未久,但是却是十分的奸猾,当下他们有诈!”

正德想了想,道:“说的有理。”

他向在一边伺候的马永成看过去,刚刚想问问他的意思,却看见马永成一张老脸上已经是老泪纵横,见正德看过去,赶紧侧过头,以袖拂面。

正德讶然道:“老马,你这是作甚?”

正德皇帝刚刚即位的时候,有最信任的八个东宫随侍太监出身的内侍,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被称之为八虎。

当初纵横朝廷,赫赫有名的八虎,刘瑾被凌迟了;张永被弹劾,贬为奉御,前往孝陵主持香光;谷大用正德二十七年因为贪墨被贬黜出宫,第二年便死在泉州镇守太监任上;高凤正德七年老死,现在还健在的,也只有马永成一个了。

正德皇帝其实是一个很念旧,也是很重情义的人,这一点从他对待身边亲信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

刘瑾那般贪墨,那般蒙蔽君上,正德甚至都不忍心杀他,只是当在他家中搜出甲胄龙袍皇上的全副依仗来之后,猛地发现原来这个最信赖的,被亲切称为老刘的人,竟然想杀了自己!这时候的正德,才是暴跳如雷,起了杀心,下令将其凌迟。

谷大用屡屡给他招惹事端先是在宣府镇虐待军士,克扣粮饷,激起营啸,后来又是在南京镇守太监任上贪墨,又是在司礼监任上贪墨,正德每每把他贬出去之后,又是忍不住召回来。

而马永成,可以说是他现在除了江彬最信任的人他在朝政上倚赖杨慎,但是论起信任度来,却是远远比不上江彬和马永成了。

一个老江一个老马,足见正德帝对他们二人的感情。

马永成抹抹眼角,强挤出一丝笑意,道:“奴婢这是为万岁爷高兴呢!自从北边儿那帮蛮子入寇的消息传来之后,万岁您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现如今可好了,咱们打了大胜仗。看见万岁爷这高兴的劲儿,奴婢忍不住就想哭。”

“哎呀,你呀!”正德笑笑指着马永成道:“这么大喜的日子,可不得哭了啊!”

马永成抹干了眼泪,笑道:“奴婢知道了。”

江彬在一边看着,心里暗叹一口气,心道便是怎么做,也是不如他们更能揣摩出皇上的意思来。马永成这一哭让皇上不知道心里多觉得贴心呢!幸亏幸亏,自己和他还不算是敌人。

正德道:“老马,这事儿,你怎么看?”

马永成道:“奴婢也不知道这许多国家大事,不过经常在司礼监看朝中大官儿的条陈,也揣摩出一些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