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挽天倾 >

第174章

挽天倾-第174章

小说: 挽天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云想镇定下来到公子闭关后石室中曾经传来的剧烈灵力波动,显然公子的衣衫在那灵力波动中已经化为齑粉了。她退了出去,片刻之后,将衣衫拿进来,却没有递给卢瑟,而是掩上门,亲手服侍卢瑟穿衣。

望着她红艳欲滴的小脸,卢瑟心中微微一笑。

“我闭关多久了。”为免得她过于羞窘,卢瑟问道。

“公子此次闭关三月,不知道公子是否有所突破了?”云想一边给他系腰带,一面低声问道。

“稍有进益,谈不上什么突破……”卢瑟回答道。

“公子勿急,以公子年纪,达到如今修为,已经是前无古人呢。”云想收

正这时,门被推开了,章玉与花容两个人跑了进来,见卢瑟站着,都是欢叫:“公子出关了!”

“你们两个整天疯疯颠颠的,我想不出关也难啊。”卢瑟佯怒道。

可是两个女孩根本不怕他,一左一右抱住他的胳膊:“公子出关了,我们要出去逛!”

“要逛长安!”

“要回江州!”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吵得卢瑟头都快炸开,还是云想聪明,抿着嘴笑道:“公子才出关,还没有休息,你们便如此闹,当心公子不带你们出去玩!”

挠了挠头,卢瑟想起两千只鸭子的典故,见她二人终于安静下来,这才道:“这三个月来,谷中有什么事情么?”

“段和来了一次,还送了个铁车子来,说是他们造的第一辆符阵车,我看又笨又慢的,比

御剑要差远啦!”章玉抢着道。

“陛下的信使还是每月来一回,积了一堆信件,还有那个许大人的信。”花容不甘落后。

卢瑟有些哭笑不得,这些事情与桑谷有什么关系,他想知道的是桑谷本身有什么变化没有。

与日新月异的外界相比,桑谷本身倒真没有什么变化,来听讲道的散修数量并没有大的增长,到了三百多人便是极限,这过程中,有人离开,也有人加入。毕竟卢瑟宣扬的大道,特别是要将修心与修身、修德与修功并举的大道,对于许多修行者来说都无法理解。

对此卢瑟并不失望,有三百人留下来,便是有三百人还愿意接受他的观点。

听得这里边热的声音,辛兰也走了进来,见到卢瑟之后,辛兰微微一怔,又仔细打量了一番,眉头皱了起来:“公子,你的修为?”

卢瑟微微一笑,章玉她们出来,辛兰却是可以看出的,卢瑟现在的修为到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之中。

圣阶的“势”已;到了极至,他正在体会那些真人才能有的“境”,为此,他特意散去自己的“势”,虽然这种散去不是散功,却也会给人一种误解。

“没有关系,我的修为尚在,只是暂动用势了。”卢瑟解释道。

听得这话,辛兰点了点,她本来就是个不喜说话的性子,如今年纪增长,整个人就更显得沉默。

只是在点头时流转的那丝眼波,让卢瑟心中一动,颇觉消受不起。自古以来,最难消受的便是美人恩情,无论是辛兰,还是这三个女孩儿,卢瑟能用什么却回报她们的关怀?

非真的只有以身相许一途?

卢瑟心中苦笑,不期然又想到还远在大泽莽荒的姜雅歌,又是有很长时间未曾见面了,当真有些想念啊……

“前些时日,唐皇送来的信中,有一封是来自大泽莽荒的。”就在这时,辛兰突然道:“我将它拿来了。”

卢瑟心中一动,与她目光相对,觉得她眼中似乎隐隐有笑意在,卢瑟很是尴尬地挠了挠头,辛兰眼中的笑意分明是戏谑,看他能如何安置这些女孩子。

接过那封信,拆开来之后,却发现里面不是纸,而是五片若木树叶,卢瑟抓着若木树叶,不觉微微一笑,然后觉得气氛有些怪异,回过神来向众人望去。辛兰那戏谑的目光依旧,只是其中似乎增添了一丝苦涩,云想抿着唇低着头看不到脸上的表情,章玉和花容却是气呼呼的模样。

“大泽莽荒的信呢,公子收到了就不放下啦!”章玉做了个鬼脸:“走吧,不打扰公子看信了!”

“公子,我还没见过那位雅歌姐姐呢,什么时候也带我去大泽莽荒,让我看看雅歌姐姐多漂亮,好不好?”这话自然是花容说的。

“我也去。”就连云想也插了一句。

包括辛兰在内,四个女子就这样出去,只留下卢瑟一个人在石室中攥着那封信。

卢瑟再度挠头,这种痛苦是很多人都羡慕的吧……

信果然是姜雅歌寄来的,每片若木树叶上,都附有一丝她的神念,内容是些家长里短,什么雪云天驹又生小驹啦,什么姬公孙又闯祸啦,自己又学会唱一曲新歌啦之类的。但一股挥之不去的情愫,却从字里行间露了出来。卢瑟心中微微有些怅然,自己究竟是在做什么事情,要让这么好的女孩品尝聚少离多的苦楚。

将这五片若木树叶细心收好,卢瑟出了门,发现四个女子都没有离远,辛兰在说什么,其余三个女孩在不停地点头。卢瑟走过去时,辛兰已经闭上了嘴,章玉似笑非笑地瞄过来:“公子,信看好了?”

“咳咳……小玉,我有些饿了,最近你手艺有长进么?”卢瑟故作威严地道。

章玉现在可不吃这一套了,她皱了皱鼻子:“没有长进,只有退步,做得不好,公子换别人吧!”

“呃……对了,那个段和送来的铁车在哪?”卢瑟很明智地转移了话题,家中的四位女生现在是结成了统一战线,他如果不想多遇尴尬,还是老实些为妙。

提起大铁车,几个女孩子都忘了方才的事情,一个个批评铁车这儿不好那儿不行,就连辛兰也抱怨说那东西爬不上陡坡。她们将卢瑟带到铁车处时,卢瑟看到那个怪模怪样的家伙,不禁笑出声来。

这东西莫说和他记忆中的轿车相比,就是和记忆中的拖拉机比,也显得又丑又笨。但这只是第一步,卢瑟深信,迈出这一步之后,大唐的新一次交通剧变就要开始了。

时机,似乎成熟了呢。

三、安得灵方闻早修(二)

城的规模,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中扩张了两倍有余,着长安周边的城墙,现在已经不合时宜了,这段时间里,朝中大臣就是否要再在外围建一道新城墙争执不休,支持方觉得不如此无法保护好居住在城墙外的百姓,反对方则以为护民在德不在险。

这样的问题对于大唐朝堂上的诸公来说,实在是幸福的问题,而对于唐皇李润民来说,则是可有可无——他绝不会允许敌军兵临长安城下,因此修与不修城墙,都是无所谓。

在他成为大唐天子的这些年当中,文治自然是没有话说,大唐的国库里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宽裕过,无论是钱币还是粮食,都超过他上台前的十倍。但是武功方面却还有很大的遗憾,无论是与神裔合作开发木城,还是派军舰巡海宣扬国威,毕竟都不是真正的开疆拓土。

望着面前大罗地图,李润民眉头皱得紧紧的,心中狐难决。

“陛下,楚国与吴越接二连三挑衅,是可忍孰不可忍,此时正是陛下奋十世之威烈之际,陛下还在迟什么?”

话的是他的信,骠骑将军李均,这位年轻的少壮派将领目光炯炯,紧紧握着拳头,似乎是在催促李润民拿定主意。

李润民没有回答他,大唐力日盛,必然遭到周围国家的忌恨,因此楚国与吴越联合起来挑衅,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以大唐现在的国力,击败这两国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在击败这两国的同时,不至于引起其余国家的反应。比如说大唐西北的宋国和周国,还有悬于海外的齐国。若是它们也与楚、吴越联手,那么大唐即使不为之亡国几年来积攒起来的一点家当,只怕也要全被打烂了。

若是有符法枪——哪怕只有三千符纹法枪部队,就足以威慑住宋国与周国,让他们在战争中观望而不敢动弹了。

“陛下!”李均催促道。

“我知道海军四处扬威,你们陆军在收缩心中焦急。”李润民终于开口道:“只是骠骑,你还必须忍耐,再忍耐一年吧……”

到这。李润民咬了咬牙。已经三个月未曾接到来自钟山地书信了。再忍一年地能让大唐陆军有施展身手地机会么?

就在这时。内侍门外喊道:“许尚书求见。



只称为尚书地。唯有许一人。他是李润民潜邸故旧。又替李润民拉拢了卢瑟因此李润民待他极是看重。李均听得他来了。不由得哼了一声。对于这位天子信臣。李均一直认为是个唯唯喏喏地庸才。

“宣他进殿。骠骑。你先退下。好生练兵。”李润民示意内侍让许进来。

许在门口与李均面对面相遇微微一怔后笑道:“骠骑将军先别走。今日之事。与骠骑将军有些关系。陛下。好消息来了!”

“什么!”

许这番话有些越过这个时候李润民顾不得这么多了,他站起身来步来到门前:“可是卢瑟……九郎的消息?”

许笑着点头:“九郎给陛下送来了他答应的东西,一共是一百件且九郎还说,这是先拿来让陛下练兵的等兵种与此前军士不一样!”

“才一百件?”李润民有些失望。

“九郎说这是一个月的产量,半年之后,这个产量可以扩大到五倍!”许道:“九郎之意,是陛下要在这半年中练出至少三千精兵……”

“胡说八道!”

尽管知道那位九郎是陛下很看重的人物,可听得许如此说,李均还是忍不住喝了一声:“陛下,切莫听许之言,半年练出精兵……这绝无可能!”

“按着骠骑将军的训法,或者绝无可能,因此九郎还带来了练兵操演之法,臣代为呈上。”许也不着恼,笑嘻嘻地拿出了一份小册子。

李润民接过小册子,约略地翻了一翻,然后交给李均。倒不是他不重视这本小册子,他只不过是觉得,这东西还是交到李均这专业人员手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均原本是很有些不屑地接过来,翻了两页之后,眉头便皱了起来,一页页看下去,竟然没有发出一句批评之声。小册子不厚,也就三十多页,他却翻看得极慢,仿佛想将上面每一个字都记下一般。看完之后,他将小册子恭恭敬敬呈与李润民:“陛下,臣看完了。”

“卿还觉得是胡说八道么?”李润民笑问道。

“此人练兵操演之术,远胜于臣,臣不敢再如此评议。”李均面上羞赧:“臣请辞骠骑之位,陛下可以此人为骠骑将军,如此不出三年,我大唐雄兵便傲视群伦!”

“若是可以,朕倒是想给他一个丞相或者大将军之位,只不过他却看不上啊。”李润民扼腕叹道:“唉!”

“此等人物,若不为我所用,便……”李均目光闪动,

那份练兵小册,心中便觉得这人实在不可纵之,他话李润民一声喝:“休得胡说,九郎与朕乃贫贱之交,他又是修行之人,根本不在意凡间富贵!”

李润民喝斥完之后,还笑着对许道:“许公,李骠骑不知道朕与九郎的交情,更不知九郎风格高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说好笑不好笑?”

许勉强笑了笑,心中却是暗凛,李润民这番做作,实质上并不是怪责李均,而是掩饰自己内心深处。在他登位大宝之后,雄才伟略,所作所为都与权势密切相关,品尝了权力的甘美,李润民虽然还没有忘记旧日的志向,但在这同时,他对于威胁到自己权力之人的警惕性,也成倍地增长,别的不说,他的几个叔父,如今便被圈养在长安城中全失去了自由。

若是他有能力,他肯定会将卢九郎也圈养起来——杀死的事情他或许做不出来,可软禁的事情,他不会有太多考虑。

想到这,许就觉得冷汗从背脊处流了下来年余以来,他数次告老,请求致仕,希望回复到以前那种闲适的生活当中去,可是不但没被批准,反而身上的职务越来越多。这只怕也是天子用变相的手段他圈养起来吧。

“许公,九郎如今在你府邸中么?”李润民有些歉意地笑道:“这几日忙糊涂了,他还在你府中的话,我便去拜会他。”

“陛下,九郎已经回山了此次回山之后又将闭关,希望下次出关之时,已经听闻到陛下这边的喜讯。”许定了定神道。

他口中已;回山的许,此时并没有回桑谷,而是在钟安县城当中,背着手行走在这座小城里,他的心中有些异样。

如今钟安县城的知县一个让也有些吃惊的人物:董大。

大是众人对他的敬称,他原名董舒,早就有功名在身。在突破圣阶之后,他便再次参加科举,以他的智慧考中自然轻而易举,然后又以圆滑的手段半年之前活动到了钟安县令这个职务。

这可是一个比重要的职务,他上任之后第一件事情是挑选佐吏,虽然他这人迂直挑选佐吏时却唯才而不以德,因此手下一班子佐吏都精明强干,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却能办实事。

“公子觉董某的规划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