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傲气凛然 >

第134章

傲气凛然-第134章

小说: 傲气凛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彼此坐下后,萧益民关心地询问:

“介石兄请喝茶,如果兄长不喜欢茶水,边上这两杯是特意准备的山泉,味道还算甘美,比起白开水要可口得多。”

蒋介石摆摆手,客气地笑道:“没关系,茶水和白开水都可以,我这人不怎么挑剔的。”

刘秉先心里颇为奇怪,问道:“一鸣,你怎么知道介石兄喜欢喝白开水的?”

“啊?哦……几年前大哥在信中告诉我的啊。。。。。。大哥说介石兄曾言:时光如白驹过隙,每分每秒均无比珍贵,喝白开水总比喝茶节省时间,小弟也是前几天才记起来的。”

这一回萧益民说的倒是大实话,曾超然确实在信中提过,再结合以前的某些记忆,萧益民对这些细节非常重视,不愿意给彼此留下个坏印象。

刘秉先点头微笑,心中极为欣慰,而至今一事无成的蒋介石更是感动得一塌糊涂。

拥兵十余万、位高权重的萧益民竟然心细到这种程度,能将自己数年前说过的话记得如此清楚,足以看到他对自己的重视和尊敬。

蒋介石自感自己只是个无名小卒,能得到萧益民如此厚待,怎么不心存感激呢。

~~~~~~~~~~~~~~

ps:老规矩,先送上一章,然后天子就会去医院,下一章输液回来,写完就更!

嗯,今天三更。。。。。。已经是月底了,天子求推荐票、月票和自动订阅!

第一二六章 赤诚(二)

第一二六章赤诚(二)

彼此客气一番,性情直率的刘秉先指着大门内外隐在暗处的坚固工事问道:“一鸣,这个偏僻的山谷,就是我军的二号基地?”

“是,南到石桥头,北到百工堰,西到小河畔,东到朱家山,方圆三公里的四个山谷都是基地的地盘,除了驻扎在这片地方的直属工兵团,里面分别是直属教导二团、装备与弹药库区,以及直属警卫二团的地盘。。。。。。

“如今,我们大约有四千弟兄常年驻扎在这里,对外称为工兵团驻地,扩建沿山公路的时候这里也在同步建设,上月初才竣工使用,下一步要在周围山顶上安装接收天线,估计明年初从美国定购的无线电台就能投入使用,到时候我们之间的联系就方便多了。”

对于这些军事机密,萧益民没有半点儿隐瞒的意思。

蒋介石听完大感兴趣,虽然美、英、德三国生产的无线电台已经在欧洲战场上陆续投入运用,但中国恐怕还没有几台,目前知道的也只是日本和列强驻华军队在天津、旅顺、上海等地进行无线电台收发测试,美国人正在捣腾无线电广播,中国政府和所有军队却是一台都没有,更别提重视这项先进技术了,可是远在西南内陆地区的萧益民不但知之甚详,而且已经动手向美国定购,如此高远的目光和开阔的视野,远远地走在了全国之前。

萧益民可不管蒋介石有何感想,他转向刘秉先,问道:“二哥,介石兄此次前来,有何打算啊?”

刘秉先大咧咧地回答:

“还不是因为你搅乱了天下大局?弄得曹锟等人的五个旅一身轻松地开往江西,目前正在粤北一带镇压地方武装,李烈钧将军在敌军重兵追击之下,只能解散队伍,化整为零,他本人因为目标太大,不得不东渡日本暂避锋芒。

“与此同时,广东革命军的陈炯明将军处境堪忧,龙济光得到北洋大军驰援,开始发动全面反击,肆意屠杀广东各地的国民党员,弄得广东全境腥风血雨。。。。。。另外,贵州也处于全面内战之中,占领贵阳的鲁莽子如今不依不饶,把刘显潜将军赶到了黔桂交界地区仍不罢休,一路穷追猛打追进广西境内。。。。。。

“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川滇一战带来的影响,说你是革命的罪人,一点儿也不为过啊!”

萧益民大呼冤枉:

“这事怎么能怪小弟呢?要是护国军放弃攻占四川以战养战的心思,小弟怎么会与他们兵戎相见?开战之前小多次公开呼吁他们别来四川,甚至还暗示过只要护国军改变行军线路,小弟宁愿暗中给予援助,这些情况你是一清二楚的,为此你还专门跑到昆明去和谈,可结果怎么样?

“所以啊,之后发生的一切根本不能怪我,要怪就怪护国军那群鼠目寸光的将领,怎么能全归结到我头上?我真是比窦娥还冤啊!”

看到自己的总司令毫无顾忌的发狠,周围将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刘秉先白了萧益民一眼,没有再分辨,自顾自地遥望四面高低布置的防御工事和暗哨位置。

蒋介石脸带微笑,不置可否,心里却在暗自感慨,对萧益民的性格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而且觉得萧益民说的有他的道理,换谁都不愿意让外人扛着枪冲进自己家里耀武扬威,更何况如今高喊革命的并非都是革命者,哪怕革命者内部也是派系林立互不买账,能够和睦相处就已经很不错了,说不定哪一天就会为了某种利益撕破脸来,相比之下还是眼前的萧益民更为坦荡直接。

萧益民看到刘秉先的无赖样,只好转向蒋介石:

“介石兄此次能停留多长时间?有什么能让小弟效力的地方,请介石兄不要客气,我那在上海办报的徐师兄对介石兄无比推崇,多次在信中对小弟说,国民党中鱼龙混杂,坚贞之士凤毛麟角,胸怀大志心存民族、却又身体力行不懈追求者,至今他只看到介石兄一人。”

看到蒋介石要谦虚一番,萧益民打断了他:“介石兄,这并不是虚伪的假话,我那徐师兄一介书生,却有一身傲骨,当年视死如归地追随恩师入藏征战,一去数年从不言退,历经辛酸苦辣诸多磨难,使得他眼界奇高慧眼独具,而且他颇为自负,极少赞扬别人,介石兄能得到他如此高的评价,足以见介石兄的优秀了。

“请介石兄不要太过谦虚,小弟有什么说什么,得罪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蒋介石惊愕不已,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付才是,似乎什么话都让萧益民说完了,只好含笑说道:

“不知一鸣能否带我到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看看?如果可以的话,能参观一下声名远播的兵工厂就更好了。”

萧益民不以为意地摆摆手:

“有何不可?去!咱们明天就去,如果介石兄能多停留几天,还可以和小弟一起到雅安看看,顺便指导一下边防军四个旅的军事会议!

“下个月雪化之后,我们的边防军就要出兵芒康以南的察隅地区,那里有英国人支持的叛军重要据点,我们必须得夺回来,把战火向南烧,然后两个旅挥师拉萨,看看英国佬敢把我们怎么样。”

蒋介石大惊失色,刘秉先也惊愕不已,两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如何说话。

。。。。。。

深夜,萧家大院一片寂静,和风掠过树梢的声音,清晰可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芳草的清新气息。

位于中院西侧的两层小楼是座外形古朴的中式建筑,原本居住在此地的四姐、七姐等人均找到自己的幸福归宿,先后离开萧家大院自组家庭,萧益民便将原来的厢房推到,建起了东西两栋别致典雅的小楼,专门用于招待来访的亲朋好友。

小楼里的装饰,远比朴素的外形奢华得多,清一色的梨花木家具,上下都有独立的浴室和卫生间,光源布置恰到好处,过道上的壁灯都是法国进口的典雅水晶灯,一楼有舒适宽阔的客厅、佣人房和小书房,二楼是两间并列向南的宽大卧室,宴会后被灌得稀里糊涂的蒋介石和刘秉先就住在这里。

沐浴过后披上舒适浴袍的蒋介石怎么也睡不着,他坐在卧室宽大的窗下,静静喝完杯水,想了想起身走到隔壁,两天来的参观令他感慨万分,心里有很多问题和感想,需要与结拜兄弟刘秉先探讨。

隔壁虚掩的房门里,刘秉先已经沉沉睡去。

郁结未解的刘秉先这两天晚上都喝到酣醉方才罢休,蒋介石微微叹了口气,放轻脚步进去给刘秉先关上床头灯,替刘秉先盖上毛毯细细整理,这才轻轻退出来关上房门,信步走向宽阔的阳台,倚在雕栏上,遥望夜幕下华灯点点的成都西城。

昨日参观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的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今日参观四川兵工厂的深刻感受,又再次涌上心头,还有今天晚宴后萧益民开诚布公的一番话,让蒋介石心潮起伏,无法入睡。

在此之前,蒋介石已经对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身临其中,他还是难以相信这座占地宽广的军事院校竟是如此恢宏厚重,仅是环绕训练场一圈的诸多训练设施,蒋介石都没办法准确地说出各种名称,近半设施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只能从形状推测其功用和训练难度。

为了让蒋介石了解得更清楚,萧益民特意把即将出校展开野外训练的二年级步兵科学员叫来演示一遍,蒋介石这才有了完整的了解,军校学员扎实的训练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更让他赞叹不已。

令蒋介石极为意外的是,军校两百余名中国军事教官中,竟然有十余名是留学日本时认识的老朋友,其中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七期的工兵科副主任教官朱定略,还是湖州的浙江同乡。

也许是萧益民提前通报的原因,以卡尔为首的七十余名外籍教官对蒋介石的来访颇为重视,全体外籍教官列队欢迎,身为总教官的卡尔上校放下手头的工作,与萧益民、徐孝刚一起全程陪同。

军校三巨头坦率热情的态度,令蒋介石非常感动,对于萧益民无形中又亲近了几分。

蒋介石对神秘的军校参谋学科很感兴趣,之前他从刘秉先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知道五十名来自川军各部的中层军官学员均参加了川滇之战,刚回到军校继续学业没多久,于是蒋介石询问是否能旁听参谋科学员的一节课?

正好下午有节课要上,萧益民欣然答应蒋介石的要求,当身为校长的萧益民把蒋介石介绍给五十名学员时,早有准备的蒋介石仍然惊讶不已——他怎么也没想到,向他整齐敬礼的五十名学员年龄跨度如此之大,均在二十岁至四十多岁之间,而且个个身穿与普通学员一样的军装,没有半点特殊之处。

沙盘早在一千年前就被运用于战争,日本军校也有沙盘推演的基础教程,但是面对宽两米、长五米的硕大沙盘时,蒋介石仍然不可避免地被吓了一大跳,得知这个栩栩如生的沙盘制作者就是眼前五十名学员时,蒋介石赞不绝口,也慢慢体会到萧益民的良苦用心,

蒋介石细细一看,发现大型沙盘上栩栩如生的山川河流和道路村庄,几乎就是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景致微缩,就连村子的水井都成了定位标的,蒋介石盯着包罗万象的沙盘,心里突然涌起个念头:蔡锷的护国军输得一点儿也不冤。

第一二六章 赤诚(三)

第一二六章赤诚(三)

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开始讲课的萧益民没有特别照顾客人,他用简短的语言,总结了一个月前的川滇之战,之后在黑板上写出课题,让学员们自行讨论:

如果云南都督唐继尧将军在两军开始对峙阶段,及时派遣五个旅的滇军主力部队援助护国军攻击四川,我军在不增加参战部队的前提下,总体战略该如何制定?针对护国军兵分两路、齐头并进的战术,我军又该如何应对?

要求:做出全面总结,包括推算物资消耗数量。

萧益民提出问题便撒手不管,五十名学员很自然地分成敌我两派,很快便列出敌对双方的兵力总数、战场设定、装备情况、行军里程、天气因素等等条件,甚至连后勤物资保障和战场指挥官都汇总出来,然后围着沙盘开始推演,不一会儿就发生激烈的辩论,一个个假设在两派学员的相互辩论中被认可或者推翻。

三名德国资深教官,对每个条件都会做出及时评议,在一旁观摩的五名年轻的中国教官飞快记录下来。

一个半小时后,沙盘上进行的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吼叫声、斥骂声不时响起,换来教官们一次次严厉警告,两名年轻的学员因为控制不住激动的情绪,被面无表情的德国教官当场取消“参战资格”,受罚学员不得不站到三名德国教官身后,伸长脖子窥视“战局”,急得挠头跺脚,后悔不已。

如此别开生面的教学方式,让蒋介石目瞪口呆。

学员们提出的一个个看似天马行空却拥有实施基础的精妙战术,推演后教官做出的胜败裁定和评估,以及因此引起的激烈讨论,令身临其境的蒋介石震惊之余,眼界大开。

这一刻,蒋介石深切地感受到:川军在总司令萧益民的领导下已经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远远走在全国军队的前头。

今日上午,观摩荣军小学堂八百少年的骑术表演之后,蒋介石终于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向萧益民提出个重要问题:

“一大一小两所军校每年需要多少军费支撑?”

萧益民愁眉苦脸地告诉他:

“之前的所有投入不算,两所军校每年的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