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542章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542章

小说: 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踅⑼瓿傻模跻幻裰溃站哪勘晔亲约海挥凶约喝啡肥凳党鱿衷谌站那懊妫拍苋眯」碜由系薄�

刘一民直接起草了一封新闻稿,说是八路军教导师师长刘一民将军在徐州前线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将于近日视察连云港。视察期间,将考察连云港地形,检查部队防务,同时考察连云港的渔业资源,品尝海味。

写完后,派人送给政治部宣传科长王鹏举,要他立即以通电方式发出去。

罗荣桓见刘一民要以身犯险,马上就提出此事必须报经中央批准。在中央明确答复前,刘一民无权脱离指挥岗位。

刘一民笑着说,这次和天津不同,他不需要一直坚持到长江边,只需要连夜赶往连云港,明天在那里拍张照片就可以离开,然后追赶教二旅,到盐城和淮安去,在那里再露下脸,就可以悄悄北返,回山东与主力汇合,时间最长也就是十天左右。

罗荣桓还是坚持去给主席发了个电报,不过这次主席到是很爽快地答应了,因为经过天津突围,他对刘一民的本事已经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刘一民率小部队伪装日军突围的话,应该没有问题,何况还有战斗力与教一旅不相上下的教二旅在刘一民身边,安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再说了,自从陕西军工厂被炸后,暂时不能生产武器弹药,山东的设备又无法运回陕西,八路军太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发展军工生产了。日军重兵集团一直追着教导师,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主席同意后,刘一民马上命令李成毅通知王大湖和李凌风、王同生,由教一旅教一营和随李凌风、王同生行动的特战中队、狙击中队一起,组成他的警卫部队,一律换乘战马,带上日军军装,晚上赶往连云港。

罗荣桓知道刘一民之所以不用汽车而用战马,是为了保持更强的机动性。这可是战乱年代,公路本来就不发达,现在就更不行了,一旦被破坏,汽车没办法跑。战马就不同了,方便的很。

见刘一民动用的警卫部队是教导师最精锐的部队,罗荣桓总算放心了。他知道一营加上特战中队和狙击中队,战斗力绝对够强,又人人会说日语,就是遇到鬼子被鬼子识破,这支小部队也一定能够杀出一条血路,掩护刘一民安全突围。

安排好后,刘一民和罗荣桓仔细研究了一下日军的态势,结合钱壮飞报来的青岛地下党的报告,初步判定日军多田骏集团五个师团可能会从海路南下,这么大的兵力,日军很可能需要几次才能完成转运,在连云港诈敌完全具备条件。同时,鉴于日军对教导师主力的惧怕,判断日军华北方面军的几个常设师团应该是通过汽车、马车运往济南,然后从济南乘火车南下徐州。这样的话,只要日军在连云港登陆,教导师主力就可以返回鲁东南,隐蔽待机。教二旅、鲁西警备旅、鲁西南警备旅绕道皖北,从豫东返回鲁西南。甚至可以转至敌后,在江苏坚持斗争。至于骑兵旅,刘一民交待罗荣桓,一旦他们实现和新四军四支队会师,完成对新四军补给任务,就可以迅速回撤,隐蔽在马陵古道一带,准备接应他返回山东。

这次刘一民没有带老婆孩子,也没有带赵小曼和晶晶。一是因为唐星樱还处在月子里,不能过分奔波,随主力行动更安全。二是因为她们都是各自单位的领导,不能脱离部队。实际上,刘一民内心里是不想再惹麻烦上身,更不愿出现陈瑶光那样的悲剧。

出发前,刘一民给教八旅旅长赵山、政委赵捷打了电话,询问了今天徐州一线的情况。

据赵山报告,今天白天我军只是对徐州外围实施侦察,安排了小部队出击。鬼子方面,可能是惧怕我军攻占机场,徐州机场的日机高度警惕,机场上空一直有日军编队担任空中战斗执勤任务。

刘一民交待赵山,严格执行政委的命令,一旦奉命撤退,一定要趁夜晚撤退,撤的隐蔽、撤的坚决、撤的快速,让日军根本就摸不清我军到底撤向了何方。

太阳落山后,刘一民率警卫部队出了邳县,向连云港驰去。

第四六一章 连云港(八)

从邳县到连云港将近300里路,刘一民一路上每跑五、六十里路就休息一下,养一下马力,凌晨五点多的时候就赶到了。

一路奔驰,人和马都已非常疲困,安排完部队宿营,刘一民倒头就睡,一直睡到上午十点,才起床洗了把脸。

刘一民住的地方就是果城里。

这果城里的建筑风格东西合璧,四座相对独立的四合院的主体都是由不同规则的石块以恰到好处的比例拼接而成的,特色鲜明,工艺考究。房檐、屋顶透气的圆窗均由青砖砌成,透出淡淡的江南气息,而立柱、窗户及门框皆为西洋格调,有点象上海的石库门。

刘一民看了半天,觉得这小小的果城里玲珑秀气,很适于一家人居住,可惜自己戎马倥匆,是没这种福气了。

多少吃了口饭,刘一民就开始演戏活动了。先是到海防阵地上拍了视察照片,背景特意布置成炮兵阵地的样子,然后又去视察了连云港火车站和码头,最后又拍了与渔老板们座谈的照片。

忙乎完后,就让随行的王鹏举马上赶写了《刘一民将军视察连云港埠》的新闻稿,以通电形式发了出去。

王鹏举是四川大学的高材生,下笔犹如莲花盛开,在新闻稿中描写了连云港埠美丽的滨海风光,揭露了日军对连云港埠的野蛮破坏。笔锋一转,就写到了刘一民视察连云港埠的情景:“7月4日中午,太阳把大海映照得如同一面蓝色的镜子,锦屏山上树木葱茏,鸟儿欢唱。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教导师师长刘一民将军登上海防阵地,视察阵地建设。

刘一民将军仔细地逐一检视炮兵阵地上的重炮,对固定阵地、移动阵地的设置提出了指导意见。视察结束后,刘一民将军与炮兵战士们亲切座谈,提出连云港是我国东部重要港口,日军必然进犯,甚至可能会集中大型舰队和重兵集团前来争夺。此次我军收复连云港,就要守得牢、守得住,要利用海防阵地重创日军舰艇,让小鬼子知道,想从英雄的八路军手里攻占连云港,无异于痴人说梦。最后,刘一民将军面向大海站立,手指海面,对炮兵指挥官说,务必确保火力强大、集中,一轮炮击就可以击沉日军一艘巨舰,把大海变成日军的坟墓。

离开海防阵地后,刘一民将军视察了码头和火车站,和渔业老板们进行了座谈,勉励他们抓紧生产,待我军攻占徐州后,一定恢复铁路运行,可以将海产品运往内地,丰富武汉、开封等大城市的物资供应。

晚上,刘一民将军就在港埠原日军兵营休息和进餐。刘一民将军别出心裁,亲自动手,在院子里支起一溜大锅,吃起了海鲜火锅。鲜美的刺参、对虾、活鱼、海龟、螃蟹、海带全部洗的干干净净,在火锅中翻滚。战士们在锅旁团团围坐,享受着战地难得的闲暇时光。连那些渔老板们都说走南闯北多少年,从来没有想过海鲜火锅这种吃法,纷纷要求刘一民将军传授海鲜火锅制作方法。

席间,一个渔老板感慨地说,要是没有小鬼子侵略该多好。刘一民将军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小日本没有什么了不起,那只是八路军的运输队,他们要来的话也只是给八路军送枪送炮。有八路军在,老乡们可以放心生活生产。小鬼子要想再次攻占连云港,那就得把他们联合舰队的军舰全部扔进大海才行。”

王鹏举的新闻稿写的很好,里面对刘一民的形象进行了描写,说刘一民是抗日无敌英雄、站在锦屏山上犹如铁塔一样等,都被刘一民一笔删掉。改好稿子后,刘一民认真地告诉王鹏举,以后宣传我军时,文风要朴实,严禁对领导干部的拔高宣传。

当然,王鹏举说的海鲜火锅是实实在在的。刘一民来自二十一世纪,吃好的吃惯了,有条件的时候他总是会想办法改善一下伙食。这连云港多的是海鲜,刘一民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精雕细作,就选用了吃火锅的办法来品尝海鲜。这一下随行的一营和特种兵们算是有福了,一个个吃的满头大汗,连呼过瘾。

李凌风平时不爱说话,吃到高兴处,忍不住说了句“要是小政和在这里就好了,小家伙也可以解解馋了。”

他这一说,儿子的小脸儿就浮上了刘一民的心头,吃了一口虾肉,骂了一句:“操,该死的小鬼子!”

刘一民没有想到,他这句粗口很快就传遍了部队,战士们有气的时候都会随时随地来上一句“操,该死的小鬼子!”

吃完饭后,刘一民不再停留,带着李凌风、王同生他们,打起火把向盐阜地区驰去。

刘一民不知道,他的连续两封新闻明电已经起作用了。

多田骏接到夺回连云港的命令后,心里懊丧之际。

此次围剿山东八路军的计划虽说出于寺内寿一,但多田骏也是参与者。在他想来,动用如此强大的兵力,别说是一个区区的教导师了,就是拿下武汉、横扫华中、华南,也没有任何问题。想不到刘一民如此狡猾,不但在冀鲁边狠狠地打了皇军一闷棍,让精锐的第十师团去了靖国神社,还让第二师团和第三十五师团遭遇被击溃的败绩。就这还不算,这家伙竟然瞒天过海,装模作样地摆出在鲁中决战的架势,还在鲁中南打大阻击,装的和真的似的,结果却是把主力隐蔽在苏鲁边界,一举攻占了连云港,还图谋攻占徐州,简直是欺人太甚!

和八路军教导师作战以来,多田骏算是领教了这支部队的厉害。

在鲁南山区扫荡时,八路军的顽强就让他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军人。那些八路军只占便宜不吃亏,总是隐蔽在沟沟叉叉里或者山梁背后,冷不防就发起攻击,把伏击战打得出神入化。就是打阻击,那阵地也构造得很有学问,战壕里竟然有防炮洞,皇军炮击的时候他们就躲起来,炮击一停止,他们就开始射击,除非他们主动撤离,否则皇军想攻破他们的阵地基本是不可能的。一个小小的山头往往就是皇军勇士的墓场,密密麻麻的尸体让再残忍的人看上去都心惊胆寒。

有时候八路军只有一个排、一个班,但是面对皇军大部队竟然毫不畏惧,东面打一阵、西面打一阵,前面打一阵,后面打一阵,枪法还出奇的好。追吧,他们象麻雀一样立即逃散。不追吧,一发子弹就是一条命。特别奇怪的是,同样的步枪、同样的子弹,八路军的三八大盖子弹打到皇军士兵身上就不是穿个洞那么简单,而是入肉就炸,创口大,难治愈。

这些还都不算,最可恨的是八路军的阴谋诡计层出不穷。皇军用特种烟,他们也敢用。皇军大炮厉害,他们用的也是皇军大炮,自然同样厉害。皇军没有的那些土地雷、陷阱,他们有。真奇怪这些支那人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些招数,连瓦盆、瓦罐、瓦缸都能造地雷,里面还埋上铁丝、铁钉、木签,爆炸后杀伤力极大。那些铁丝、铁钉、木签好像还在人粪尿里浸泡过,炸伤后伤口就感染,军医说处理起来非常麻烦,伤势稍重一点的伤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死去。

到了晚上,那才真正的八路军的天下,警戒再严,八路军都能摸进来,手榴弹、机枪、迫击炮,打一阵拣了便宜就走,弄得士兵们不但吃不好饭,连睡个安稳觉都不可能。好在多田骏兵力雄厚,大兵团作战,又有飞机助阵,鲁南八路军不敢倾其全力与日军死拼,这才让多田骏能够顺利地移兵胶东。

多田骏想不通,同样是中国军队,按理说八路军不是国民政府的嫡系部队,没有财政支持,不可能比蒋介石政府军装备更好、训练更好。但事实就这么残酷,刘一民教导师的装备、训练都比国军好的多,战术更是灵活无比。多田骏静下来的时候曾经想,大日本帝国陆军到底比八路军教导师强在什么地方?想来想去,多田骏觉得除了完备的武器体系、动员体系和海空力量,大日本帝国陆军与八路军教导师相比,实在是没有其它优势。论起战士的勇武和战术灵活,恐怕还有差距。这样一比,多田骏就出一身冷汗,越发觉得必须把八路军教导师彻底消灭,千万不能让他们发展壮大。如果让他们有了稳定的根据地,有训练有素的兵员补充,那问题就严重了。想想吧,刘一民不缺钱、不缺武器,他要是有时间在一个地方稳定发展,兵工厂、矿山都可以建起来,到那个时候他会带出多少能征善战的部队啊!

所以,接到命令后,多田骏虽然心里对又一次失败感到懊丧,但还是隐隐约约产生了一丝兴奋,觉得总算是捕捉到了刘一民的主力,而且是在徐州附近。那个地方可是适合机械化大兵团作战的,刘一民再厉害,他的士兵毕竟都是血肉之躯,怎么能抗拒皇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么!

兴奋之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