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红星传奇 >

第273章

重生之红星传奇-第273章

小说: 重生之红星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淖鹧稀�

直到有田八郎哈伊、哈伊连声答应,裕仁瘦削的脸上才有了一丝笑意,挥挥手赶走了他。

接到倪华在美国召开记者见面会有关情况的报告后,蒋介石哈哈大笑,直接陪夫人去吃了顿西餐,感觉连夫人说重庆厨师做的西餐不地道的抱怨声听起来都十分优美。

宋美龄不知道丈夫为什么这么开心,脸上一直都是笑容,就问是不是又打了胜仗。

蒋介石笑着说,是打了一个特别大的胜仗,不过不是在对日战场上,而是在美国。取得胜利的不是哪一个将军,而是我们最美丽的小表妹倪华。

宋美龄听的云里雾里的,一脸不解。

蒋介石把驻美人员发回的电报递给宋美龄,让她慢慢看。等宋美龄看完,蒋介石才问这是不是一个大胜仗。

宋美龄喜气盈盈,笑着说:“在太原见到刘一民的时候,我就想到只有倪华能配上他,想着等倪华回国后,让你召开个军事会议,请刘一民来参加,给他们制造个认识的机会,以后就不用管了,他们两个人必然会相爱。这下连这个都省了,刘一民已经是我们的亲戚了。以后啊,你告诉戴笠,让他少对刘一民使坏心眼,万一有个什么闪失,老娘舅那里交待不了。”

蒋介石连连点头,然后又骂戴笠无能,这么重要的情报都不知道,闺女都嫁出去了,娘家人还蒙在鼓里,简直娘希匹!

宋美龄抿嘴一笑:“不是你的戴笠太无能,是我的小表妹太厉害。这么大的事情连我都不知道。这丫头长大了,知道把心事藏起来了。不过,这次她可是立大功了,等她回来了,你要好好地奖励她。”

蒋介石连说应该的、应该的,然后就交待夫人赶紧让倪华回国,身份暴露了,容易出危险,日本人在美国势力很大的,要防止他们铤而走险。

这一说,宋美龄坐不住了,马上就拉着蒋介石回行营,直接给倪华发报,要她迅速完成论文答辩,取道香港到广州,从广州直飞重庆。

发完电报,蒋介石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应该利用倪华开的这个好头,争取美国支援,就和宋美龄商量,约请美国驻华大使吃饭。宋美龄此时心情高兴,自然是无不应允,连外交部都不通知了,直接去找美国大使去了。

莫斯科的冬天是寒冷的。

王明从共产国际书记办公室出来后,走到街上,感觉今天的寒风特别刺骨,直往脖子里钻。又把围巾围了围,把双手抄进大衣兜里,王明就匆匆赶回了驻地。

晚上,王明召开了驻共产国际支部会议,通报了教导师师长刘一民夫人、八路军总医院副院长倪华在美国读博士以及召开记者招待会、寻求美国援助和支持的情况,要求大家做好准备,近期他将率队返回国内,加强对抗日战争的领导。

王明讲完后,并没有让大家讨论,就匆匆结束了会议,自己也开始着手准备回国事宜。

连续几天的募捐,成绩很大,仅纽约一地,就募集资金130万美元,加上其它城市,总数达300万美元。倪华让陈杰给中央发报,说明募集资金经过华侨商会和《纽约时报》等新闻媒体监督,不能打在民华国际贸易公司账上,必须用于购买国内急需的战争物资,运回国内。

陈云接报后,立即向毛泽东、周恩来汇报,几个人为取得这么大的成绩高兴的同时,又为如何才能把物资运回来发愁。运到香港问题不大,如何运到根据地就是大问题了。想来想去,毛泽东感觉必须要教导师在山东控制一个港口,接受美援物资。就这也不安全,如何躲过嚣张的日本海军还是一个大问题。

想来想去,几个人决定,此事交给刘一民处理,既然是以倪华为主募集的资金,那就主要用在教导师开创山东根据地上。反正以后教导师很难得到陕西根据地的补充,武器弹药甚至给养都是问题,有了这些美援物资,情况就要好许多。而八路军其他各师在山西、河北发展,都可以依托陕西根据地补充。

接到中央电报后,刘一民马上让钱壮飞给倪华发报,按照陕西兵工厂配套模式,采购小型钢铁厂、电厂、兵工厂、炸药厂、制药厂设备。如能见到罗斯福总统,务必恳请支援武器弹药和防毒面具、狙击步枪等装备。实在不能支援,让我们正常采购一些高射炮、高射机枪、狙击步枪和配属弹药也行。如果这次不行,不要紧,以后还可以努力。设备采购完成后,迅速装船运往香港,等候命令。倪华本人也要迅速回国,防止日本特务狗急跳墙。

倪华接报,就要威尔逊先生比照上次采购设备清单,马上组织采购,连同捐赠物资,一起装船,运往香港。

离开民华国际贸易公司后,倪华给道格先生打了个电话,询问论文答辩时间和去华盛顿的具体时间。

道格先生告诉倪华,邀请专家已到,后天进行论文答辩,答辩完举行授学位仪式,然后就可以去华盛顿了。

打完电话,倪华就忙着准备论文答辩了,募捐的事情就全部交给华商会来做。

倪华不知道,此时,在遥远的祖国,在古老的石头城里,中日双方几十万大军正在进行激烈的南京巷战。

第二二0章 不一样的南京保卫战(一)

自从日军大本营下达攻占南京的命令后,松井石根指挥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在飞机和舰艇编队掩护下,分三路向南京杀来。其中,第11师团、第13师团、第16师团沿京沪铁路进攻,第3师团、第9师团经苏州、金坛进攻,第十军的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以及配属的国崎支队,分别从宜兴、溧阳、广德沿太湖南岸进攻。

国民革命军南京保卫战总指挥张治中,按照自己与陈诚、刘一民推演的方案,采取坚壁清野、节节抗击、小部队、多批次袭扰迟滞的办法,与敌对抗,为主力转移至有利位置争取时间。

这次,国军不再死守一城一地,也不给日军重兵集团提供合围全歼的机会,虽然战斗规模都不大,但战术变灵活了的国军,出击的积极性却大大增强,各部队都是一击即走,占点便宜就行,再也没有了历史上那种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大军被敌围困,在转移途中溃散的现象。

这战术活脱脱就是从红军到八路军一直传承下来的经典游击战术。可惜的是,国军一来没有经过游击战训练,对游击战术运用不到位;二来淞沪大战后元气大伤、精华损失太大,新补充的士兵训练不充分;三来日军机械化、驮马化程度高,反应快,加上有飞机助战,能够迅速追堵,导致许多小部队出击后被日军粘住,壮烈殉国。

但烈士们的牺牲换来了迟滞日军进攻速度的成功,等日军攻到南京附近时,不但损失较大,连士气都受了影响,与历史上那种势如破竹的劲头大不相同。

张治中的对策其实很简单,就是以空间换时间,在南京周围与敌缠战,在城里与敌巷战,进一步杀伤敌人后,迅速撤离,留一座空城给敌人。这样,我军保存了有生力量,获得重新部署的机会,虽败尤荣;日军劳师兴兵,伤亡较重,虽胜犹败。

这样一来,日军在向南京攻击途中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天上的飞机找不到国军大部队,无法集中狂轰滥炸;地面部队随时随地都会遭到莫名其妙地攻击,晚上宿营都不能安生。眼看着前面有阻击,想着这次遇上国军主力了,刚想着把大炮架起来,把坦克调上来,来个经典突击,前面阻击的枪声就忽然停了,敌人又跑了。就这样,日军二十万大军一路攻来,见天都要发生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战斗,可惜大部分都是被动挨打,而且都是化整为零的小部队攻击,连中国军队主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减员倒是要比刚开战时的攻坚战、阵地战大得多,弄得日军上下气愤莫名,直骂中国军队变狡猾了。

看看快到南京了,松井石根大喜,挥动第3师团、第6师团、第9师团、第13师团、第16师团、第114师团、国崎支队向南京围了上来。

淳化镇在南京东南郊,据南京城18公里,既是南京的南大门,又是交通要道,日军进攻南京必经此处。历史上国军74军曾在这里与日寇激战,不少将士牺牲在这里。

历史有惊人地相似之处,也有变化。相似的是还是74军在这里防守,张灵甫依然当了305团团长。不同的是,张治中在这里不但布置了74军,还布置了教导总队,决心在此给日军一个迎头痛击。

历史上,日军2000余人在淳化与74军相遇,虽然74军浴血拼杀,仍然没有挡住敌人进攻,含恨匆匆撤往城区,然后又渡江北撤。

现在作战指导思想变了,部署当然也变了。按照张治中的命令,74军军长俞济时命令王耀武51师担任正面阻击,58师和教导总队分别配置两翼,决心在此消灭敌先头部队。

王耀武此人算得上一个名将了,红军时期,带着一个独立旅被红十军团包围,竟然能反败为胜,足见此人不一般。

王耀武接受任务后,率领部队从句容赶到了淳化镇,决定纪鸿儒的301团、程智的302团沿方山、宋墅经淳化镇迄上庄构筑防线,要求阵地可以抗中口径炮弹打击;张灵甫305团负责把守从高桥门至河定桥(不含)之线,构筑预备阵地;邱维达306团为预备队,一部则置于湖熟镇,防范敌从右翼进犯。

王耀武的布防,基本是一个沿当时的京沪国道而展开的纵深防御阵地。正好挡住了日军第九师团向南京南大门进攻的去路。

作战会议上,王耀武说道:“日本鬼子欺人太甚,竟然打到南京来了,这是我们的耻辱。张长官决心在此给日寇以迎头痛击,我师担任正面阻击,52师和教导总队担任两翼包抄。大家可能不知道,这是张长官、陈长官在西安时,与刘一民一起商量好的方案。前段时间,刘一民率领他的教导师,在太原连战连捷,消灭日军四个精锐旅团。日军几个少将的指挥刀现在就摆在军委会任人参观。我们74军和教导总队,是国军精锐中的精锐,杀鬼子决不落人后!哪个学孬种,老子毙了他!各团马上加固原有的国防工事,迅速进入阵地,老子要让鬼子在此血流成河。”

51师进入阵地后,才发现原有的国防工事修的糟糕之极,有的地方纯粹是用土堆起来的。但时间不等人,日军马上就要到了,只能简单加固了。

12月14日上午,日军第九师团搜索部队约一个中队赶到淳化,旋即被301团消灭,只逃回去几个报信的。

随后日军约2000人赶到,配属十几门大炮,并呼叫飞机,开始强攻淳化镇。

战斗刚开始的时候,日军只是小部队试探性攻击,301团守的还很牢固。随着日军飞机、坦克投入战斗,战场上的形势开始惨烈起来。

74军是精锐中的精锐,武器装备比一般部队要好的多,王耀武把几门战防炮也调了上来,用于打击日军坦克。可惜仅仅敲掉了四辆坦克,战防炮阵地便被日军炮火覆盖。部队只能靠血肉之躯阻挡日军的坦克了。

下午4点,在指挥所里观察敌情的301团团长纪鸿儒,心头异常焦躁。日军兵力不多,但火力强大,特别是飞机,不停地在阵地上空盘旋,投弹扫射,士兵们稍一不注意,就可能被航空炸弹或炮弹高高抛起、撕碎。鬼子步兵的枪法也很准,哪个士兵的头抬高一点,马上就会被击中。部队伤亡太大。

这个时候,纪鸿儒最盼望的就是天快点黑。他知道,只要天一黑,日军飞机不能参战,军座就会下令58师和教导总队从两翼杀出,配合51师对这2000鬼子包饺子。

日军又发动进攻了,打头的是四辆坦克,后面是几百名骄横的步兵。

纪鸿儒知道,要是顶不住日军的这次进攻,阵地就要被突破了。一面向王耀武求援,一面下令团部所有人员上阵地,坚决把鬼子打下去。

纪鸿儒率领团部警卫部队赶到阵地上时,日军已经攻上来了,坦克上的机枪刮风一样,打得战壕里的士兵们抬不起头来。

眼看着日军坦克以到了阵地前,守卫阵地的营长喊了声:“有活着的弟兄没有?给老子把坦克炸了!”

十几个国军士兵抱着手榴弹挣扎着爬出了战壕,有几个一露头就被日军打翻在战壕边。剩下几个看样子是老兵,抱着手榴弹爬出战壕后,做着战术动作,躲避着敌人的子弹,向坦克靠近。其中一个三滚两滚就滚到了一辆坦克车旁,将手榴弹拉弦后塞进了坦克车下,还没有来得及躲开,几颗子弹打来,把他直接打死在地。轰隆一声,手榴弹爆炸了,坦克呜咽着停止了前进。

纪鸿儒一看,是一营的三连长,虎目含泪,喊了声“三连长!”抬起驳壳枪就是一梭子,把就要扑进战壕的三个鬼子打翻在地。然后丢掉手枪,一弯腰,捡起一把上了刺刀的步枪就扑了上去。

团部警卫排的士兵们见团长扑上去了,紧随着就扑了上去,杀入了鬼子群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