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骨 >

第971章

铁骨-第971章

小说: 铁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要商道,正是有了这条商道,黔桂两军才能在这几年迅速摆脱财政危机,并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李宗仁和毛光翔的经济合作计划中最为重要的黔桂铁路,就是通过这两个矿产丰富的地区,而且都匀和独山两地的百姓与广西境内的百姓山水相连,语言相通。各族民众多年来和睦相处,相互通婚,基本上没有什么国家和政府的观念。

听完安毅的分析,蒋介石更不愿桂系染指贵州再次坐大了。

但是山高皇帝远,蒋介石和中央的强硬态度,丝毫不妨碍性格强硬、敢做敢当的桂系三巨头垮出重要的一步,夏威的主力部队继续北进,桂系的诸多援助物资,也通过黔桂公路源源不断地送过去,至于毛光翔和王家烈今后如何还债,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是,安毅深知,桂系出兵入黔必将影响到贵州局势,贵州军政两届和风雨飘摇的政府的对外关系,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对此安毅保持着高度警惕。

虽然如今安毅集团与桂系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加深,在政治上大有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的潜力,但是安毅仍然不愿意看到桂系对贵州的影响日益加大。

如今的贵州,就是安毅集团非常乐意见到的三足鼎立之势,与四川局势一样,更能保证安毅集团的利益和安全,如果均衡之势突然改变,首先受到威胁和损害的。必定是安毅集团中的重要部分黔西。

如今的黔西早已不同往日,已经成为安毅集团的能源和矿产的重要基地,仅是焦煤一项,就严重制约着川南、滇北和滇南的钢铁冶炼工业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才有水城至昭通的铁路修建,才有了昆明到曲靖再连接水城的铁路大动脉的立项,而这两条对整个西南地区的发展都具有巨大意义的铁路,都已经进入到建设的最后阶段。

安毅走到地图前面,望着标注贺龙部的红色三角旗,神色间颇为迷惘:“贺胡子跑得也够快的。才三天时间八九千人就到了湘西永顺,不知道是否会与黄汉部合兵一处,然后大闹一番。”

刘卿笑了笑,捡起一面标注黄汉部的红色三角旗,轻轻插到了酉阳上面,看到安毅微微吃惊,连忙出言解释:

“凌晨刚接到的消息,我和弟兄们分析之后认为,贺龙部与黄汉部在高速行军中相互错过了。根据前线二十四军侦察分队传来的报告,贺龙部被打出黔北之后,仍然没有胆子攻打咱们弃守的酉阳县城,而是从酉阳以东十五公里的石灰山峡谷快速通过。属下分析后认为,贺龙和萧克很可能是担心咱们的撤出是个大圈套,所以才小心翼翼快速通过,没有半点儿停留。

“而黄汉部,却是毫无畏惧地从这条路线南下,看,就在这个位置……从黔江西面穿越武陵山腹地,最后从西北方向进占酉阳,目前正在进行休整。由此可以看出,黄汉这家伙胆大包天,也有些仰仗,他刚打完个大胜仗士气正高,一万六千余众都是经过磨练的老兵,估计他也算定司令你不愿与他这个小师弟为难,所以才这么有恃无恐。”

安毅释然一笑:“这样我就明白了,贺龙和黄汉一个向南,一个向北,两支队伍直线距离看起来不过二十多公里,但受到崇山峻岭和恶劣天气的限制……可能是他们行军过于迅速,又或者是某一部的无线电台出了问题,没有能够建立起有效联系,所以擦肩而过都不知道,你们的分析是这样的吧?”

“正是,现在他们两部都停下来了,估计彼此间已经恢复了无线电联系,不知道他们的心情如何?”刘卿笑道。

“叙府总部技术处有最新的汇报没有?”安毅问道。

刘卿摇摇头:“没有。估计快了,最迟中午就能破译黄汉和贺龙部的无线电通信内容,如果不是两天前他们突然更换密码,我们现在就能知道他们的打算。不过,这么一来,也就证实了我们的判断,看来贺龙部甚至中央红军已经派人见到了黄汉,否则不会这么突然更换密码。”

安毅沉思片刻,再次点头:“这种可能性很大,根据之前破译的无线电内容,黄汉部似乎并不愿意合并到贺龙和萧克的第二方面军中去,这能不能解释为是黄汉故意不和贺龙部保持联络?”

“有这个可能,因为贺龙部三天来走得很急,几乎是被黔军三个师一路追打着向北撤的。属下以为,换我是黄汉,我也不愿意并入第二方面军,合并之后谁说了算啊?黄汉部留下一个团在根据地之后,仍然拥有一万六千人,而连番激战下来,贺龙部和萧克部的总兵力能否达到八千人我都很怀疑。再者说了,事实证明黄汉的脑子比起其他人都好用,而且他的军队打了这么多胜仗、缴获多批武器装备,战斗力和装备水平岂是贺龙、萧克部能够比拟的?综合以上条件,司令的预测也很有道理,不排除这个可能。”刘卿详细地分析。

安毅非常认可,想了想决定帮黄汉一把:“这样吧,不能让黄汉部日子过得太舒服了,给杨斌司令和顾军长都发个电报,命令警备第九旅、二十四军十六师一个旅迅速行动,第九旅重新占领彭水,十六师其余部队徐徐向酉阳逼近,与黄汉部形成对峙,不用打,他进咱们就退,他退咱们就进,让他时时如鲠在喉,压力重重,逼得他不得不快速开拔,攻进黔北一线,彻底断绝黄汉部与贺龙部汇合的可能。”

“是!”

正文 第一〇五五章 歪打正着

第一〇五五章  歪打正着

安毅和刘卿想得太多了。也低估了黄汉对共产党中央的服从与信任,黄汉部并没有故意与贺龙部擦肩而过,而是恶劣的地形、意想不到的情况使然。

南下的第一天,黄汉部接到贺龙派来的政治部副主任等三人,立即在石家河停止前进,用贺龙部提供的密码,郑重向中央发报,表示绝对服从中央的命令,汇报说将士们斗志旺盛,革命意志无比坚强,等候中央的进一步指示。

黄汉和他的政委刘自原、副师长杜启亮虽然心里极不愿意屈身于兵力比自己还少得多的贺胡子、萧克等人之下,不愿自己一手带出来的风格鲜明的独立师失去军事行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是黄汉和两个助手都是党性很强的老党员,都知道在这种形势千钧一发的艰难时刻顾全大局,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决定和分配。

然而,值此紧要关头,中央军委的电令还没有到来,通信连连长常小富常胜突然高烧不止倒下了,常胜带的两个徒弟和老通讯员老陈接过无线电台,却在背着机器进入村口土地庙的途中意外摔倒,最先进的那台无线电台摔出了故障。其他两台电台又配备到了独立团和山地突击团,两个团一个在后面压阵,一个在前面警戒,与师部相距均在十五公里左右,无奈之下只能紧急启用备用电台。

刚好把电台架好打开,就接到贺龙发来的紧急电报,建议黄汉部停止南下,原地等候,二方面军打退紧追不舍的黔军之后就会北上与之汇合。

黄汉和他的弟兄们讨论之后,决定遵照命令停止前进原地等候,可跟随部队的二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几个却急了,因为昨天晚上他们都和黄汉一起,通过收音机收听川南广播电台的广播新闻节目,其中有一条最重要的消息是:贵州王家烈和毛光翔部共计四个师,正在与贺龙部激战于沿河县东面的岩门岭一线,战事进入胶着状态,黔军前敌总指挥侯之担在新闻发布会上信誓旦旦地表示,绝对不会让贺龙红军越过乌江西岸。

政治部副主任几个都知道,入黔以后第二军团没有一天不打仗,部队没有获得任何的休息机会,七天时间都是在连续的高强度转战之中度过,兵员消耗和掉队情况极为严重,和第六军团合并后的九千人马如今只剩下不到七千余人,其中萧克部近半将士身上带伤,如果这次无法摆脱黔军大部队追击的话,情况就异常危险了,于是几个人连连向黄汉请求。请黄汉无论如何也要去接应救援。

士气如虹的黄汉部也想打一仗,立即致电二方面军说明情况,方面军指挥部很快回电,命令黄汉部快速南下,一举拿下酉阳,以接应边打边撤向酉阳的贺龙部。

黄汉得令后立即挥师南下,二方面军完全脱离战场北撤,黔军在身后远远跟随,弄得贺龙恼火不已,只能加快速度咬牙疾走。没走出十五公里,提前出发的侦察部队在酉阳城外三公里,与安家军二十四军一个侦察小分队意外遭遇,双方互射几枪各自撤退,贺龙深恐如狼似虎的安家军设置好陷阱以逸待劳,再也不敢开往原本没有驻军的酉阳休整,率领部队绕过城东迅速北撤。等全军越过危险的酉阳地区进入深山停下休息时,再发电报联系黄汉已经联系不上了。

二方面军的参谋人员认为只要北上,就能碰到南下的黄汉,于是二方面军将士短暂休息之后迎着晨曦出发。他们想不到的是,黄汉部为了争取时间,直接穿越武陵山腹地的熟悉小道。全军比二方面军参谋们预料的速度快了近一倍,双方于当晚风雪交加之时擦肩而过,彼此间隔着一座厚重的山脉,空中直线距离不到七公里,双方当时谁也不知道对方距离自己那么近,全都在埋头疾行,以争取时间。

等双方恢复联系时,已是第二日凌晨,黄汉部一万多精锐以令人惊愕的速度和勇气,如约占领了酉阳县城,精疲力竭的贺龙部却到了黔江东南数十公里的老根据地中云岭。

原本应该合兵一处的两支部队,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天各一方,连续行军两天一夜的黄汉部没有力气立即北上,回到湘西边境的二方面军只能徒呼奈何。

由于此时中央红军处在异常激烈的突围作战之中,共产党中央军委的复电迟迟未到,贺龙与黄汉两部只能通过电报反复商议,黄汉毅然决定于次日上午撤离酉阳,再次北上与二方面军汇合。

可是这个决定做出时已经太迟了。

下午三点,前出侦察警戒的师属侦察连三个小队先后派人赶回师部急报:彭水东南二十八公里的鹿角镇出现身穿“蛤蟆装”的安家军主力部队;酉阳城西乌江沿岸发现身穿“蛤蟆装”的安家军主力部队,人数约为五千左右,正在向县城方向徐徐逼来。

政委刘自原和副师长杜启亮大吃一惊,力主尽快北上汇合的二方面军政治部的三个人也吓得面无人色,安家军的战斗力众所周知,桂系和西北军碰到他们连吃败仗,连气焰嚣张的日本军队都讨不了好,更何况现在自己所在的部队还是一支没有后勤补给、不久前才在安家军手里吃了亏的疲惫之师?

心中疑惑的黄汉倒是非常镇定,镇定自若地命令副师长杜启亮率领三个团赶赴城西新桥,沿公路两旁占领有利阵地,布置防御。接着吩咐参谋挂起地图,根据侦察连反馈的情报紧张展开测算和判断。

半个小时之后,侦察连布置在城北十五公里的警戒小组再次传来急报: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在通往黔江的黄杨坳、通往来凤永顺的干坨口上空投下几十颗颗炸弹,原本安全的北上道路突然充满了危险。

“哪儿来的飞机?啊?风雪交加的……这个鬼天气鸟都没有,哪里来的飞机?”黄汉恼火地大声质问。

满头是汗的侦察排长站在门口,无辜地申辩:“师长,是真的,我没骗你!我亲眼看到的爆炸火光和浓密烟雾,爆炸地点就在咱们警戒点以北三公里左右,在望远镜里看得一清二楚的。中午吃饭的时候小雪就停下来了,风也突然变小了,可是以往这种天气咱们从来没见过敌人飞机敢出来耍威风,谁能想到这回国民党反动派这么大胆,敢在这种恶劣天气下动用飞机扔炸弹啊?”

“风雪停了?”

一直在县衙里研究敌情的黄汉不相信,背着双手大步走出大堂,“噔噔”几步跳下台阶来到院子里,摘下脑袋上的八角帽仰天仔细观看。灰蒙蒙的天空上乌云果然变薄了,宽大的云朵中间,隐约还可以看到太阳的光亮,不知道什么时候,天气已经转晴了。

黄汉心中暗骂一句,再次转头望向四周叶子已经完全掉光的树木,好不容易看到西北角的一棵高大松柏宝塔似的尖顶微微摇摆。果然是风速已经大为减弱。

黄汉眉头紧锁,牙齿紧咬着下唇沉默不语,他身边的刘自原也无可奈何地连连摇头,刚想要和黄汉商量几句,天空中突然传来飞机的轰鸣声。

四十多岁的二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这两年被飞机炸怕了,听到成片的飞机轰鸣声响起,吓得大喊“飞机轰炸全体隐蔽”。

随着成片惊慌失措的“敌机轰炸赶快隐蔽“的喊声越来越响,所有人都冲向大树和矮墙后方,原本井然有序的县衙内外,一片混乱,只有黄汉和刘自原仍然站在空旷的院子中央。望着北面的天空,满脸阴沉。两人的四个警卫员喊也不是,拉也不是,只能为这两个首长的安全急得蹦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