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杨蓉] 极冰 >

第2章

[杨蓉] 极冰-第2章

小说: [杨蓉] 极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把过程重新演示给他们看,拉上电闸时断落的电线劈劈啪啪地溅出火花,管子直通向实验台上的冰块,在这瞬间一束激光射在冰块上,只见透明的冰块内部如闪电般亮起耀眼的光芒,紧接着猛地燃起了熊熊大火,冰与火的奇观!
    所有的人都呆了,片刻之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宽慰地笑了,极度的饥饿和疲劳这时突然向我袭来,顿时我的两脚一软,失去了知觉……
    二月八日
    休息了两天之后我上到了地面,准确地说是冰面。天气不坏,透过墨镜看到太阳斜斜地挂在天空,一只黑背的企鹅离开企鹅群,摇摇摆摆地走到身边仔细端详我,并且用它的嘴啄我的雪鞋。
    多玛和她的飞行器早已消失在天边,可我仍然眺望着那个方向。
    她本可以迟几个月走的,可是她怀孕了,是汉斯的孩子,由于妊娠反应太大而不得不离开。多玛说,她并不爱汉斯,只是这里太寂寞了,寂寞得人们不得不找些事来干。
    天边的云淡淡地舒卷着,我入神地想着这一切。脑子里又浮出丈夫和儿子的影子,我深深地叹了口气。
    三月二十日
    我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这种感觉在我踏上进入基地的电梯那一刻就产生了,只是没有那么明显,而如今越来越强烈了。
    前天,在偶然经过四号隧道时,隐隐约约地从封闭门里传来一阵声音,我还以为是遭到破坏的隧道因为冰层强大的压力而变形时发出的声音,可是再仔细分辨又不像,我的心里顿起疑云。这时门开了,两个人边走边谈着什么出来,是威廉和鲍尔!
    他们在里面干什么?隧道不是封闭了吗?望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拐角,我心里油然升起想要探个究竟的念头。趁密封门还没有合拢,我一弯腰钻了进去。
    眼前的一切让我吃了一惊:隧道完整无缺!两个月前里面乱糟糟湿漉漉的情形并没有如我所想的那样出现,我满腹疑窦地走去轻轻推开隧道尽头的门,我愣住了。
    屋子里是一整套UT系统的仪器,可是比较起来又比实验用的UT设备更完善、更精密、更庞大,他们是何时装配起来的呢?
    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我。
    三月二十一日
    今天借故到威廉的办公室去,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人。我放下手里的资料,四处翻看威廉的文件夹、柜子和抽屉,在抽屉里发现了一张奇怪的地图,我把它叠好放在口袋里,也许回去能在这里找到一些线索。正在把他的东西复原时,背后突然有个声音说:“你在找我吗?”
    我吓了一跳,手里的东西差点掉在地上。回头看时,威廉正站在我身后,两眼冷冷的,没一丝表情。
    “我……我……”我的心突突狂跳,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片刻之后才使自己平静下来,“这里有份资料需要你过目,你不在,我觉得这儿有点乱,所以自作主张收拾了一下,希望你别介意。”
    威廉接过我递过去的资料放在一边,两眼鹰隼般盯着我:“我的东西一向很有规律,不过我仍要谢谢你的一番好意。”
    我故作轻松地耸耸肩:“刚才可把我吓了一跳。”
    他脸上出现了一丝讥讽的笑容:“希望你没事。”
    我掉转话题:“我想我该走了。”
    刚走到门口,威廉叫道:“依莎贝拉!”
    我转身,他走过来,意味深长地说:“你累了,回去好好休息吧。”
    一出门,才发现我的额头早已被汗水浸湿了。
    三月二十二日
    面对着这张地图,我思索了一个晚上,不停地问:为什么?
    这张奇怪的地图,其实也不奇怪。只要拿出任何一张世界地图,画上等高线后,再用表示海洋的蔚蓝色把海拔一百米以下的所有地区都覆盖掉就可以得到答案。
    这是威廉的目的吗?
    我回想起多玛。她有好几次流露出想要说什么的表情,可一看见有人来便改变了主意,而且在我们谈论起与她工作有关的生物、矿产方面的问题时,她无意中说:“其实我真正的专业是核物理。”等我再追问时,她却避开话题。
    也许,多玛和威廉之间有某种不大合拍但却确实存在的默契;那么我几天前看见与威廉在一起的鲍尔不言而喻也是和什么事情联系在一起的;至于神龙不见首尾的汉斯,透过多玛的只言片语也能了解他在为一桩研究神秘地工作着;还有具体的操作人员、维修人员……
    我猛然发现:自己正在被一个无形的圈子排斥在外,而这个圈子是以整个基地的首脑人物威廉为核心的。他们在进行着一起极其危险的活动,而我,也许正成为一名不知情的参与者,或者换句话说:一名帮凶!
    我比任何人都了解UT系统.这也是他们调我到基地来进行研究的原因。UT系统简而言之就是在并不十分苛刻的条件下把水分子中的氢和氧分离使之成为燃料,而南极有着UT反应所需要的取之不尽的纯净水源——冰块。本来,在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开发殆尽的情况下,UT便成为最佳和最终的能源选择,可我的脑子里出现了可怕的场面……那幅地图!
    比较起来,UT系统具有更优越、更简便而且更安全的条件,所以威廉放弃了核反应试验转而支持我的工作。在我的研究每取得一步进展时,他们也就依样而行。一想到这里,我简直怒不可遏:这不是偷还是什么!而我还居然可笑地废寝忘食地成为他们实施罪恶行径的工具!
    南极……南极洲燃起了熊熊大火,蓝紫色的火焰有如冲天的山峦;成千上万的企鹅哀鸣着跳进海里,滚烫的海水顷刻间吞没了它们;亿万年的冰雪融化成子水,而水分解的氢和氧又更猛烈地燃烧,把更深的冰层融化掉……海水慢慢上涨着,在很短的时期内淹没了失去冰盖庇佑的南极陆地……滔天的巨浪越过大洋迅猛地扑向陆地,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所有的沿海地带都沉入水面,平原和谷地消失了,岛屿变成了海底的一部分……
    我不敢再想下去,冷汗湿透了衬衫。太可怕了。
    我一定要尽力阻止这场人类历史上的大灾难的发生。应该想出办法来阻止他们,甚至不惜一切代价……
    三月二十三日
    我整夜不寐,终于拟定了一个详细计划。上午作好一切准备,下午去见威廉博士,我镇定地把地图还给他。
    他毫不吃惊地问:“看完了吗?”
    看来他知道我已了解内情。我静静地看着他道:“看完了,还想听你作出具体解释。”
    “解释?”他说,“解释什么呢?是目的,还是手段?”
    “如果你愿意,我都想听!”我毫不退让地对峙着。
    威廉长满络腮胡须的苍白的脸上渐渐起了怒容,他被我的神情激怒了。
    “好!依莎贝拉,你很勇敢,可是你别忘了你还在我的控制之下,只要我招呼一声,你随时会被人拉出去,永远地消失!你想听解释吗?好,我告诉给你听,既然你已经知道了一部分,不妨让你知道另一部分。
    “你大概不清楚我在这里生活了多久吧?十七年!整整十七年!可以说我已经把毕生的心血都花在了这个基地上面,发展到今天它已经成了一个可以独立运作的机构。我正是要通过它,正确地说是要通过南极来实现我的梦想,那是一个非常美妙而宏伟的目标。这地图,”他用两根手指拈起来晃一下,“你也已经悟出点什么来了。从原有的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世界上不论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它们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几乎都在大平原或谷地或沿海等地方,这是历史的选择。可是……”
    威廉眯缝着眼继续说:“可是历史也会犯错误。历史越发展,到如今人类却越退步,犯罪、污染、战争,无限制的繁殖,过度的开采,生物绝种……这一切提醒了我:应该作出一个重大的选择了,否则,地球将去很快灭亡,而要拯救世界的唯一办法,就是重建人类的文明!那么,承载了太多这代文明的地方和多数的人类,就该不可避免地毁灭掉!只有彻底推倒。才能全新重建!”
    威廉激动的眼里发出狂热的光芒,他看着我:“你的UT系统可以帮助我实施这个划时代的设想。我曾经想到利用核反应,可我的实验失败了,而这时却发现你的理论,我想我可以利用它来造福人类。想想吧,在大洪水之后,当你出现在劫后余生的人群面前,用你的思维和智慧去引导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怎样地感激你,会怎样俯首贴耳地听从你的调遣。事实上,这时的你已经成了这世界的主宰!”
    我晕眩了,面前的这个狂人不是魔鬼吗?
    “依莎贝拉,加入到我们伟大的事业中来吧,你会因此而感到自豪的。”威廉抓住我的手臂热切地说,“现在基地的每一个人都在为此奋斗着,你难道不为此而心动吗?”
    我用力挣脱:“威廉,你疯了!”
    威廉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恢复到往日冰冷的模样:“依莎贝拉,你最好仔细考虑一下,我们很需要你!”
    我摇头。威廉说:“你不必急于答复,我给你足够的时间考虑,我不想你和多玛一样。”
    我心里一颤,多玛不是离开了吗?
    威廉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冷笑道:“多玛的飞行器已经作了她的棺材,你说这多浪漫,此刻她大概躺在大洋的某处作深水鱼的食物吧!所以,我请求你慎重地考虑考虑,不要再作第二个叛逆者。”
    回到房间作好一切准备,我已经别无选择了。
    为了这世界上我热爱着的一切,为了我的凯恩和乔,为了我的小企鹅,丛林、散发着香气的野玫瑰和唱歌的夜莺、我已经别无选择!
    我会想办法把这日记送出去的,让世人知道这里曾发生的一切。来不及向我深深爱着的家人告别了。一时间我发现世上还有许多许多值得我留恋的东西,生命,是多么的美好!
    永别了,爱着我的和我爱着的……
    四
    看到此处我已悲痛得不能自持,忍不住放声大哭:哦,妈妈!
    一只手搭在了我的肩膀上,是父亲。他不知何时回来了。
    我冲他大叫:“为什么?为什么你从来不告诉我这些!”
    父亲眼里泪影幢幢:“你还小,我不忍伤害你的心。你还不懂得有些事不说出来只是为了更深切的记住。”
    “不,我懂!”我抽泣着,“那么她现在在哪儿?”
    父亲垂下已经斑白的头:“还在那里,在冰下。南极的冰,就是她最好的坟墓……”
    主持人的话:“To be or not tobe?This is a question。”这是莎翁《哈姆雷特》一剧中的名句。亲爱的读者朋友,当你处在人类命运攸关的危急时刻,你作怎样的抉择?(吉刚)
    作者小传
    杨蓉,女,1971年生于成都。少年时爱看许多“不务正业”的课外书,记得里面就有《科幻世界》,当然那时的刊物还叫《科学文艺》。有人说:“人类以梦想而伟大。”《科幻世界》就是梦想的摇篮,在她温柔的呵护和摇晃中我们渐渐长大。
    这稚拙的处女作得以面世,首先要谢的是在艰难条件下苦力支撑的编辑,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个让思维自由驰骋的王国。同时,我也要特别感谢我的母亲,我已把我对她的爱,融进了我的第一篇小说里,因为在我眼里,她就是依莎贝拉——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
        杨新·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