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驿唐 >

第3章

驿唐-第3章

小说: 驿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宗际将粥分给了小柱子大半,然后让他们搬了矮树墩坐下一起吃。梅宗际边喝粥边道:“从今天开始我教你们孙子兵法。对了,小柱子还没有起大名吧?”

小柱子喝了口粥忙不迭地点头。

“嗯。”梅宗际放下碗捻须思忖了片刻道:“就叫弼吧。表字就叫辅国。”

牛弼?!李潜差点笑喷了。这名字太彪悍了。放在后世绝对能雷倒一片。不过古代应该没这么个说法。汉武帝的姑姑不还叫刘嫖吗?

李潜古怪的样子被梅宗际看到,他关切地问:“潜儿,你怎么了?”

李潜费力的咽下嘴里的山鸡肉,道:“吃的太急了差点呛到。”

“哦。慢点吃。别呛着了。”

小柱子放下粥碗起身跪下磕了个头道:“多谢梅大伯赐名字。”

“起来吧。咱爷俩还客气什么。”

吃完了粥,三人的碗都干干净净好像刷过的一样。没办法,粮食太珍贵了谁也舍不得浪费。

一碗粥和着几片肉脯下肚李潜觉得气力和精神都恢复了一些。那边锅里的水也热了,他在小柱子的帮助下用热水擦了擦身子。擦洗完李潜觉得精神健旺了不少。

梅宗际见他有了精神便开始向他们讲解孙子兵法。李潜前世就看过孙子兵法,不过当时只是随便看看谈不上学。现在经梅宗际仔细讲解,才明白原来孙子兵法是如此深奥,不由得听的津津有味。

梅宗际讲了一个多时辰的孙子兵法中间咳嗽了好几次,后来咳的厉害实在无法继续讲下去,便让他们诵读。他去院子里寻了些草药趁着灶里的火还没熄为自己熬药。

李潜诵读了片刻,耳边听到梅宗际的咳嗽再也静不下心来,便起身到草棚下帮梅宗际烧火。他一边烧火一边问梅宗际道:“师父,你既然能给自己开药方,为什么不开了方子让牛大叔去外面帮你买药?”

梅宗际目光慈爱地望着李潜道:“为师不是不想让你牛大叔帮忙买药而是没钱买药。再说了为师需要的药来自很远的地方,现在兵荒马乱的就是有钱也未必能买的到。”

“师父,是什么药?”

梅宗际顿了片刻,道:“高丽参。”

李潜一愣。这药的确不好买。且不说价格,据李潜所知,现在大唐还处在战乱中,加上大唐与高丽的关系也不好,双方的交易几乎中断,如此贵重的药的确是有钱也买不到。

看到李潜神色黯然,梅宗际安慰道:“不用担心。为师心里有数。等日后天下太平了再想办法就是。”

李潜点点头,道:“师父放心,日后我一定会想办法为你弄到。”

“傻孩子。”梅宗际一笑摸了摸李潜的头道:“你有这份孝心为师就满足了。你现在刚好,要多休息别累着。”

经过几天的调养李潜的身体很快就恢复了。他又开始了劈柴、练武、打猎、念书的生活,日子倒也过的平静。最初,劈柴、打猎他都有些不适应,不过以前身体锻炼的底子不错,加上他勤奋练习和梅宗际和牛弼的帮助,他劈柴、打猎的功夫恢复的很快已经达到了以前的水准。

来得这个世界一个多月后正巧逢集,牛大叔带着他和牛弼去赶集,准备将柴火和猎物换些盐巴、粮食回来。他们住的地方叫牛家峪,只有十多户人家。除了李潜家其他人家都姓牛。牛大叔在牛家峪里威望很高也乐于助人。听说他们要去赶集很多人都拿出攒了一个月的鸡蛋、打到的猎物之类的东西,请他们帮忙换些东西。牛大叔一律来者不拒。天还没亮李潜和牛弼就帮着牛大叔把各家的东西装进大车,然后三人一路披星戴月去赶集。

他们要去赶集的地方叫张家集,距离他们的村子有三十多里。走了一个多时辰,到天已经放亮时他们才赶到张家集。张家集是个镇子有三百多户人家。放在后世这样的规模不过是个比较大的村子而已,不过在现在,张家集算方圆五十里中最大的镇子了。

虽然与后世的城镇没法比但张家集还是很有规模的,镇子中间是一条宽阔的大路,两旁是整齐的店面,各种小摊沿着大路摆放,十里八乡来赶集的人将集市挤的满满当当。牛大叔将大车停在路旁也不吆喝。因为牛大叔常来卖东西口碑一向很好,很快就有熟客来询问东西的价格。牛大叔大概想快点将东西卖出去,开的价格比别人低一些,很快一车东西就卖光了。卖光了东西,牛大叔将大车放在一间酒铺门外请铺里的小二帮忙照看,然后带着两人在集市上转转去买需要带回去的东西。经过与很多人很长时间的讨价还价,牛大叔才买齐了所需的东西赶回酒铺。

在牛大叔买卖东西与人讨价还价时,李潜也在仔细听着他们的谈话。毛皮什么成色,价格是多少钱,肉干多少钱,油盐酱醋多少钱,小米多少钱,麦子多少钱,针头线脑多少钱,葛布多少钱,草席多少钱,草鞋多少钱,李潜都努力记在心里。收集这些信息倒不是李潜信不过牛大叔而是想从中发现有没有赚钱的门路。

让李潜很失望的是根本没有任何能快速赚钱的门路。直到他听到有个穿绸衫的人在询问一个猎人那张狐狸皮的价格。同样是毛皮一张野兔皮只值十文钱,而那张狐狸皮,猎人开价就是二十贯,几经讨价还价最后以十八贯成交。看那猎人的神色还有些肉痛,而买狐狸皮的那个穿绸衫的中年人却一付捡到宝的样子。

回到酒铺李潜以为牛大叔取了大车就走。可没想到牛大叔却坐下了,而且要了一碟盐水豆一碟盐水笋干和一碗铺子里自酿的腊酒,又让小二给李潜和牛弼倒了两碗热水让他两人就着盐水豆和盐水笋干吃自己带来的肉脯。

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日子李潜知道盐比粮食还贵。他和牛弼在家很少能吃到咸一点的菜。今天吃到盐水豆和盐水笋干两人觉得咸鲜无比,立刻胃口大开甩开腮帮子吃起来。很快豆子和笋干被两人吃的七七八八,两人便将肉脯撕碎放到盐水里沾沾咸味再吃。这顿饭两人吃了个十成饱。牛弼吃完直打饱嗝。而李潜则摸着肚子暗叹,这咸鲜可口的豆子和笋干才是菜啊,家里做的那些没有咸味的肉跟木头一样无味。

牛大叔很少吃菜,喝酒也是一小口一小口的慢慢啜。李潜悄悄观察了一会,发现他一直在倾听酒客们的谈话。于是李潜也暗暗注意听茶铺里的人在谈些什么。听了一会,李潜分析出他们谈话的话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传一些趣事。如,谁家的公子又霸占了谁家的小媳妇了,谁家寡妇偷汉子了,谁家的小子跟谁家的小娘子私奔了之类的。但这些似乎并不是牛大叔听的重点。

第一卷新嫩小荷初出水 第四章 初闻身世

酒客们谈论的另外一个话题便是战事。诸如突厥与高开道、苑君璋合兵攻打雁门了。徐园朗造反朝廷派大军去攻打他了,突厥攻打新城了,段德操攻打梁师都的石堡城了。高开道攻打易州了,吐谷浑又不老实出兵侵扰边境,朝廷出兵打它了之类的。李潜听的一头雾水,不过看牛大叔凝重的样子似乎对这些消息极为上心。李潜不禁暗自纳闷,牛大叔怎么会对这些感兴趣?

一碗酒牛大叔喝了足有一个时辰,连铺子里的小二都不耐烦了牛大叔才结了帐带着两人离开。

回去的路上,李潜忍不住问牛大叔,道:“大叔,为什么狐狸皮会那么贵呢?”

牛大叔思忖了片刻,道:“狐狸皮贵有好几个原因。一个是因为狐狸的皮质地好比起兔子皮、鹿皮又暖和又柔软。二是因为狐狸稀少。山里野兔、鹿、獐子多的是可狐狸就很少了,一年到头也碰不到一只。三是因为狐狸不好猎。狐狸生性狡猾,一旦察觉到一点点危险它就会远离这个地方。狐狸还喜欢昼伏夜出,夜里豺狼多进山打猎很危险。再者,狐狸皮要外表没伤痕才值钱。猎它的难度极大,除非事先摸清狐狸的踪迹不然根本打不到。”

李潜听了纳闷,狐狸皮上没有伤口才值钱那岂不是不能用弓箭射杀狐狸了?那该怎么猎狐狸?

牛大叔顿了顿,又道:“刚才你在集上看到的那只狐狸,注意到它脖子上的牙印了吗?那是猎犬咬的。那猎人我认识,他叫葛老实,家养了只好猎犬不仅凶猛而且很聪明。每年秋天葛老实都带着猎犬在山里转悠,遇到猎物就让猎犬追咬。这只狐狸应是去年秋天猎到的,当时有人开价三十贯他都没卖。前些日子我听说他的猎犬咬伤了一个调戏他老婆的富家子弟,这次狐狸皮卖的价格这么低,想必他卖钱是给那富贵子弟当赔偿的。”

牛弼听了气呼呼地道:“这还有王法吗?调戏民女的家伙不被治罪还要别人给赔偿?!要我看他被狗咬了活该!那猎犬怎么没把他咬呢?”

牛大叔这次没呵斥牛弼而是叹了口气,道:“什么是王法?还不是当官的说了算?只要有钱自然能买通当官的。这猎人的运道算是好的衙门只判了他赔偿,若换了别的黑心县官免不了要家破人亡。抄家的县官,灭门的刺史。从古到今哪朝哪代都是一样的。”

李潜听了心中暗自叹息一声。

一路无语回到村子。两人帮着牛大叔把各家的东西送回去。最后才到李潜家里卸下他家要的东西。卸完李潜家的东西,牛大叔让李潜和牛弼把他家的东西送回去,而他自己却进了房与梅宗际聊天。

两人拉着车来到牛弼家。牛大婶早在门口等着。见两人来到牛大婶迎上去道:“狗剩啊,累不累?快到屋里喝口水。大婶给你们凉好了。”

“麻烦大婶了,我不累。卸了东西我和小柱子还得去念书就不喝水了。”

“那怎么行。大婶刚刚煮了肉羹吃一碗再去。”说着牛大婶便钻进当作厨房的茅棚,拿过碗来从锅里盛肉羹。

两人卸完东西,牛大婶端着两碗肉羹出来。李潜本想说在集上已经吃饱了。但见牛弼接过来吃了,自己若拒绝就显得矫情了。于是接过碗来,向牛大婶道了谢,用筷子拨拉了着几口就吃光了。李潜将碗交给一直笑眯眯地望着他们的牛大婶,交待牛弼帮牛大婶收拾一下他自己先回去。

李潜回到家来到梅宗际的房间门口,正准备进去却听到里面梅宗际正低声道:“可惜潜儿太小了,我又不方便出面没法子联系到那些人。不然趁那奸贼立足未稳,又被四方义军搞的焦头烂额之际起兵行事定能收到奇效。”

“大兄,”牛大叔迟疑了片刻,道:“当年大凉陛下兵强马壮都无济于事现在咱们什么都没有……”

“唉!我也就是这么一说你不必往心里去。可惜陛下当年听信谗言,毒死了梁硕梁尚书弄的众叛亲离。又听信巫人妖言,大筑玉女台徒费钱粮。加之那年河西遭灾饿殍遍野,陛下又轻信那些降官的谗言封仓停赈,致使朝野内外人心背离。若非如此安家二贼如何能以区区数千异族兵马便灭了我大凉?”

房间里发出两声叹息随即沉默了片刻,牛大叔道:“大兄恕我直言。在我看来那些义军虽然现在声势不小,但大乱已久人心思安,他们纵然兴兵也难以回天,只怕过不了几年天下就都姓李了。今后你打算怎么办?”

房间里静了片刻,梅宗际叹道:“现在大凉再无根基,我空有心却无力。再说这个孩子十二岁那年兵乱时受到刺激,足有半年时间都呆呆痴痴跟个傻子一样。多亏了小柱子整天和他玩耍他才慢慢恢复,只是再也记得不以前的事。前些日子听到他摔伤了,我担心的要命生怕他会变成小时候那样。现在他好不容易恢复了我怎么敢再刺激他?何况他还没成婚我总不能让陛下绝嗣。还是让他娶妻生子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吧。”

李潜被两人的谈话惊的目瞪口呆。大凉?李潜前世的记忆里对唐初的大凉国有些印象。他记得这个大凉是隋末唐初西北的地方政权。建立该政权的叫李轨。李轨,字处则,甘肃武威人。河西著名豪望,为人机智多谋能言善辩又能赈济贫穷被乡里称道。隋大业末年被任为武威郡鹰扬府司马。隋末唐初李轨割据甘肃河西地区,曾称帝,后被安氏兄弟勾结异族里外夹攻给剿灭。李轨自杀未遂而被俘装入囚车送往长安。武德二年五月,李轨在长安被杀。

算算时间现在是武德六年,李潜今年十七岁,李轨兵败是武德元年那时他正好十二岁!李潜猜测正是遭受了这次剧变,令李潜的精神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为防止他发疯,他的潜意识启动了人体自我保护机制,将十二岁之前的这段记忆给主动删除了。李潜暗叹,难怪接受到的记忆中十二岁之前的记忆很少,而且支离破碎不成片段,原来在那时他的精神已经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差点变成痴呆!

我竟然是李轨的儿子?!李潜从梅宗际与牛大叔的谈话中得出的结论让他有些惊讶。由于两世为人李潜可以跳出这段历史的局限来认识李轨。他知道李轨其实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