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驿唐 >

第193章

驿唐-第193章

小说: 驿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潜上了马,向着马三宝家赶去。一路上李潜思绪如麻,与马三宝交往的一幕幕纷纷在脑海里闪现。如果没有马三宝慧眼识才,李潜现在可能还在佑川县的驿馆里当个驿卒。如果不是马三宝一力推荐,李潜和牛弼也就不可能进入亲兵营,更不可能在岷山之战中崭露头角,进入柴绍的视线。如果不是马三宝悉心教授他骑战之法,李潜根本不能取得这么大的战功,更不可能有今天的地位。如果不是马三宝为他遮掩,仅李潜擅杀吐谷浑名王达善一事就足以将他问斩。更何况自己因挟持李元吉而下狱后,马三宝舍下老脸来向李元吉求情。可以说,没有马三宝的提携帮助,就没有李潜的今天。

李潜把战马驱策的飞快,很快便来到马三宝府门前。亲卫看到飞驰而来一匹战马,立刻喝道:“可是李郎中来了?”

李潜回道:“正是我。”话音未落,战马已到门前,李潜飞身跳下战马。一名亲卫迎上前急声道:“郎中请跟我来。”

李潜点点头快步向前。那亲卫见他跑到前面去,连忙小跑着跟上来。李潜一边走一边问道:“马将军怎样了?”

那亲卫也边走边道:“将军的情况很不好。刚才将军吩咐完去请郎中后喘息就断断续续,幸亏大夫吩咐过准备参汤这不一直用参汤吊着命呢。”

李潜听了更是心急如焚,顾不得风度礼仪直接小跑起来。那亲卫见状也连忙加快速度跟上。幸好马三宝的府邸不算太大,很快李潜便到了马三宝的卧房。马祈正在门口焦急地踱步,看到李潜满脸焦急,脚上连靴子也没穿一路小跑过来,赶紧迎上前道:“李郎中你可来了,家父怕是……”马祈说着眼中流下泪水。

“快带我去。”

马祈醒悟过来,赶紧抹了一把眼泪带着李潜进去。

李潜进去看到马三宝正躺在榻上,他三步并作两步上前仔细一看,发现马三宝已面色黑紫气若游丝,两只眼睛失去了焦点,直勾勾地望着房顶。

李潜急忙上前握住马三宝的手道:“马将军,我是李潜。我来了。马将军,你醒醒,我是李潜啊。”

李潜喊了好一会,马三宝的眼珠转了转,然后转向李潜,等看清是李潜以后,马三宝的眼中有了一丝神采,他费力地抬起了左手指了指马祈又指了指李潜。虽然这只是两个非常简单的动作,可马三宝却用尽了全部力气。

李潜立刻明白了马三宝的心意,道:“将军放心,我会照顾好马祈兄弟的。”

马三宝嘴唇张了张,似乎在说谢谢。而后,马三宝又抬手指了指一直在门口的亲卫,又指了指李潜。李潜想了想,道:“你是要我也照顾好他们是不是?”

马三宝点了点手指,而后手臂忽然坠下来,李潜再看马三宝发现他已经闭上了双眼。他强忍着心痛,伸手试了试马三宝的鼻息,却没有试到。李潜顿时泪如泉涌,忍不住放声大哭。马祈听到李潜的哭声,赶紧跑过来伸手试了试马三宝的鼻息,立刻也嚎啕大哭。一时间马府上下全是一片痛哭声。

第二日,马三宝的死讯报到宫中,李世民哀痛不已,下令罢朝三日以示哀悼。

P:纵观马三宝一生,从家童做到左骁卫大将军,爵封新兴县公,完美演绎了唐代版的从奴隶到将军的故事。他一生中有许多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事迹,可以作为穿越小说的极佳主角。公主和家童,江山和美人……仅这几个关键词就能让人浮想联翩。

P2:史书记载,马三宝死于贞观三年,从他的年龄来看,应该是暴死。本文为了行文需要让他晚死了一年。

第二卷大展宏图事可期 第二三五章投怀送抱

李潜见到了马三宝的最后一面,也接下了他的托付。所以在马三宝没有遗憾的闭上双眼永远不再醒来后,李潜就开始担负起了向马三宝承诺的责任,为马三宝操办丧事。马三宝没多少族人,亲戚也不多,若非李世民为马三宝罢朝三日,前来吊唁的只怕除了柴绍和一些关系要好的同僚外没多少人。现在李世民都为他罢朝,并遣使前来吊唁,那些文武百官那不前来吗?这样一来,李潜身上的压力立刻翻了几倍。幸好柴绍知道李潜没办过这些,主动前来坐镇,李五郎,何七等故旧也主动相助,为李潜分担了不少压力。

李潜衣不解带地整整忙活了半个多月才将马三宝的丧事料理完毕。而后李潜将马祈叫过来。通过这些日子的接触,李潜发现正如马三宝以前曾向他说过的那样,马祈的确是文不成武不就,他娶的老婆也不是个会持家的贤淑女子。马三宝死后准备要办理丧事的时,两人束手无策,急的团团转。若非李潜及时揽过去,只怕丧事也办不顺利。

马祈虽然没什么大能力,但却懂得知恩图报。所以他和他妻子来到之后,二话不说就冲着李潜长揖到地,道:“多谢李兄这些日子来的鼎立相助,若非李兄施以援手,我只怕要闹出大难堪来。”

李潜拦住他哑着嗓子道:“马兄莫要见外。马将军是李某的大恩人,李潜做这些是应该的。今天叫两位过来,一是把办丧事的一应收支向马兄交待清楚。二是想问问马兄日后有什么打算。”

马祈道:“我们信得过李兄,账目交接就不必了。”

李潜点点头,道:“也罢,这些天收支繁琐,若一一说明也得费不少功夫,反正所有账目都记录在册,你们留着,日后若发现有什么不妥,再来找我便是。”

“李兄说笑了。我们怎么可能找李兄的后账?”

李潜将账册交给马祈,然后道:“不知马兄今后有什么打算?”

马祈听了神色黯然。他现在虽然承袭了马三宝的爵位,不过马三宝的爵位不是实封,每年只能从户部领取固定的禄米。现在米价极低,值不了多少钱。另外,马祈现在的职务只是个千牛卫的小旅率。这职务风光是风光,只是没什么油水。以前马三宝活着时,还有左骁卫大将军的官职,这个官职的俸禄养活一家大小没什么问题。现在马三宝去世了,指望马祈的俸禄如何养活一家子人?

李潜思忖了片刻,道:“马将军临终前交代我照顾马兄,我既然答应了马将军就一定会做到。我想说说我的想法,只是不知马兄和马夫人是否愿意听。”

马祈连忙道:“李兄快快请将。”

李潜道:“马兄应该清楚,军中想要升迁首重军功。千牛卫虽然是晋身的阶梯,但却从不出征自然难以获得军功。想要在千牛卫中升迁非常艰难。更何况现在马将军仙去,俗话说人走茶凉……所以,以马兄现在的状况并不适合继续留在千牛卫熬资历。对此李某有两条建议。一条是马兄如果愿意继续留在军中以军功升迁,李某想办法将马兄调到其他卫去。第二条是,李某筹备的钱庄很快就要开办起来,李某急缺人手。若马兄愿意,李某可上奏陛下将马兄调到新成立的钱庄押运队来。李某保证,在押运队虽然官职不高,但薪俸要比马兄现在多好几倍。这两条意见不知马兄选哪一条?”

马祈正在沉思,马夫人忽然道:“李郎中,请恕奴家冒昧,不知押运队可会上战场?会不会有危险?”

李潜摇头道:“当然不会上战场,危险嘛有一点,不过李某会尽量安排马兄在长安坐镇。”

马夫人放下心来,道:“既然这样,阿郎,不如就选第二条路吧。”

马祈思忖了片刻点点头道:“那就有劳李兄多费心了。”

李潜道:“马兄不必客气。马兄既然日后不打算上战场,亲兵也就没必要留这么多了,有三五个随身护卫也就够了。剩下的人不知马兄可有什么安排?”

其实马祈也正在为这事犯难。马三宝死前的职务是左骁卫大将军,按规定可以组建一营亲兵。不过,马三宝一直不怎么富裕,只组建了一旅亲兵。马祈承袭了马三宝的爵位,按规定可以有一行亲兵(五十人)。剩下的那一百五十人就得自谋出路,或者返回兵部重新安置。一般象这种情况,兵部的处理办法是年纪大的安排退役,年轻的转入其他军队。马祈犯难的是自己根本养活不了五十个亲兵,更不要说剩下的那一百五十人了。可这些人跟着马三宝出生入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让他们退回兵部,岂不令他们寒心?传扬出去岂不让马三宝泉下蒙羞?

李潜见马祈面色为难,便道:“马将军临终前还交待我照顾他的亲兵。若是马兄愿意,你挑选几个,剩下的那些兄弟交给我安置如何?”

马祈听了试探着道:“李兄准备如何安置他们?”

李潜道:“按规定我可以有一队亲兵,不过现在只有五十人,还缺五十人。另外,刚才我不是对马兄说要请马兄来钱庄的押运队吗?剩下的一百人我准备将他们全部编入押运队。薪俸方面我自然不会亏待了这些兄弟。”

马祈听了拱手拜谢道:“多谢李兄。”

接下来的几天,李潜又开始忙活起组建押运队的事。押运队共分一个总队,十二个支队。说是队,其实长安、洛阳以及十道各有五百人的编制。李潜将任命马祈为押运队总队正,马大贵为副总队正。马祈为名义上的总队正,所辖人员超过六千人,比一般郎将、中郎将管辖的人员还要多。只是马祈自己心里非常明白,这个职务只是个虚职,除了自己的五个亲兵他谁都管不了。副总队正马大贵就不一样了,他的职务可是实打实的,因为他还兼任长安总号押运队的队正。

李潜从马三宝原来的亲兵选了五十人补充到自己的亲卫里。然后将剩下的一百四十三人分成十二队。其中十队每队六人,设支队长一人,分队长五人。这十队是准备分配到十道商号的,因为当初与商号有协议,总号出一半人,商号出一半人,所以李潜空下了一个副支队长和五个分队长的职务由商号任命。

另外两队设支队长一人,副支队长一人,分队长十人。还有剩下的五十九人全都留在这两队里。这两队是长安和洛阳的护卫队,所有人选全由总号负责。

李潜用马三宝的一百多名亲兵搭建起了押运队的骨架。就等着从裁撤的边军里挑选合适的人手编入押运队了。

十月二十下午,李潜终于忙活完手头的事情,准备明日与家人一起轻松享受难得的休沐时光。他起身刚要准备离开值房。贺彬之忽然出现在门口,道:“郎中,有人给郎中送来了一封信。”

“什么人?”

贺彬之摇头,道:“信是门口当值的士卒送来的。据那士卒讲,给他信的人带着幂籬,看不清容貌。不过从身形来看,应该是个女子。”

李潜心中诧异,从贺彬之手里接过信一看,见上面只有他的名字却没有寄信人的名字。不过,信封上的字体非常娟秀,一看就是出自女子之手。

他对贺彬之道了声有劳。等贺彬之离开后他才拆开信封取出信来,一看上面就几个字,“初见之地君记否?玉儿恭候大驾光临。”

裴玉儿?她怎么来长安了?她找自己有什么事?李潜思忖了片刻,决定去见见裴玉儿。因为他猜想裴玉儿应该知道自己在政事堂为裴寂开脱的事,此次前来是专程来道谢的。如果他不去见她反而显得矫情了。

李潜将信放进怀中,出了兵部大门,吩咐老许回家去告诉麦紫澜一声晚上他有个酒宴要赴。然后带着庄小虎策马来到当年第一次见过裴玉儿的院子。院门前早有青衣小厮等候,见李潜来到赶紧上前拉住马缰请李潜下马。

进了院子李潜径直来到那个角门前。见那角门前站着一名妙龄侍女。那侍女福了一福,脆声道:“主人吩咐请公子自便。”

李潜吩咐庄小虎再次等候。他则举步进了院子。一路走来,李潜发现院子的景色一点都没变,不禁心生感慨。李潜边走边看,轻车熟路来到亭子前,发现亭子里有一人正在抚琴,所奏之曲依然是那首古曲《流水》。李潜心中诧异,难道裴玉儿依然将媚儿留在身边了?

李潜按捺不住好奇,举步走到亭子里。待走近了才发现抚琴的并非媚儿,而是与媚儿有几分相似的女子。之所以李潜能肯定她不是媚儿,是因为她的脸上没带面纱,李潜可以清楚的看清她的容貌。

李潜站在一旁听那女子弹奏完《流水》,正待出言询问,那女子起身盈盈拜了一拜,道:“主人请公子到竹楼一叙。”

李潜转身一看,见裴玉儿正俏生生地站在竹楼门口。看到李潜望向这边,裴玉儿遥向李潜盈盈一拜。李潜拱手回了一礼,然后举步走向竹楼。

来到裴玉儿面前,李潜正待询问她为何邀自己过来,裴玉儿却抢先开口道:“郎中可还记得四年前的这一幕否?”

李潜点点头叹道:“当日情形历历在目。不过有些物是人非。”

裴玉儿脸色有些黯然,随即轻笑一声,道:“是啊,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四年过去了,一些人和事都发生了变化。现在再看到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