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驿唐 >

第139章

驿唐-第139章

小说: 驿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潜点点头,转头对费德斯道:“有劳费驿丞。”

费德斯连连摆手,“不敢,不敢。下官告辞。”费德斯冲李潜拱拱手转身离开,一边走一边还纳闷,梁掌柜称呼这个年轻人为公子,难道他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个五品以上官员?这么说自己刚才的殷勤岂不白费了?是了,他年纪轻轻怎么可能当上五品以上官员?不过看他气度不凡,有可能是某个勋贵的子弟,若真是这样那自己的殷勤就没白费。嗯,得找机会从他身边的那几个人嘴里打听打听,这个李公子到底什么来路。

李潜跟着梁兴财走进院子,走了没几步,他忽然停住脚步。梁兴财诧异,回头一看,只见李潜正饶有兴致的打量着院子的曲池、假山、修竹、花树、亭阁。

李潜看了一阵,转身笑着对谢志成道:“武德六年,我与辅国送三哥到宕州,那时我们两个还都是穷猎户,也是第一次进城,承蒙三哥和四哥关照让我们在驿馆住了个单间。辅国还差点闹出笑话来。这事四哥还记得不?”

谢志成笑道:“怎么不记得?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七年了。这七年里你和辅国从穷猎户一个变成了武威伯,一个变成了勇武男。我和老三都为你们高兴。嘿嘿,说句马后炮的话,当初见到你们我就知道你们日后肯定出人头地。”

李潜一笑,“是啊,七年了。三哥,四哥,你们知道吗,当时四哥带我们参观宕州驿馆的那个院子时,我心里就想,什么时候我也能住上这样的地方?”

马三奎笑道:“你现在不就住上了吗?”

李潜点点头,“是住上了。不过,我自己也没想到短短七年时间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一时间感慨良多啊。”

马三奎、谢志成听了心有所感缓缓点头。梁兴财笑道:“不知现在郎中心里有何感慨?”

李潜缓缓地道:“白云苍狗,世事难料,七年的变化就已经这么大,那么十年、二十年之后会不会有更大的变化?”李潜说着转身望着马三奎和谢志成道:“七年前,我们是好兄弟,现在我们仍然是好兄弟,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以后,我们能不能依然是好兄弟?”

马三奎、谢志成两人心中一震。马三奎道:“只要郎中不嫌弃,我们愿意和你做一辈子好兄弟。”

谢志成点点头,“老三说的没错。”

李潜笑了,“多谢两位老哥。我让两位老哥负责监察,说实话这事有些上不得台面,干这事也没有太大的前途。不过,这事却又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我的耳目。是以我才对两位老哥说这样的话。希望两位老哥能记住今天的话,我们做一辈子兄弟。”

马三奎、谢志成听了李潜一番话心中感动不已。他们两人原本不过是个小驿卒,蒙李潜信任才委以重任。只是,两人心里始终有阴影,认为李潜交给他们这份事干乃是对他们的照顾,心里有些自卑。加上梁兴财执掌盛元商号多年,管的手下数以千计,经手的钱财数以百万计,无论魄力还是气势岂是马三奎、谢志成两人所能比拟的?所以在梁兴财面前很是拘谨。今日李潜当着梁兴财的面这么说,一方面是固然是动之以情,希望他们放开手脚去干,另一方面也是向梁兴财敲敲边鼓,提个醒,为他们日后开展工作打下基础。李潜如此为他们着想,他们怎能不感动?

马三奎、谢志成躬身长揖道:“请老弟放心,我们两个豁出命去也会把你交给我们的事做好。”

李潜扶起他们两人,道:“多谢两位老哥。”

梁兴财乃是心思玲珑剔透之人。他如何不明白李潜的用意。遂长揖拜道:“请郎中放心,梁某也会竭尽全力把郎中交待的事办好。”

李潜见目的达到,上前拉着梁兴财的手道:“有梁兄这句话,李某一百个放心。今日咱们难得相聚,不如一起喝两杯如何?”

梁兴财点点头,道:“卑职早已安排妥当。”一个称呼的变化,说明梁兴财的身份已经从合伙人变成了李潜的下属。此前李潜对梁兴财礼遇有加,而梁兴财也自持自己当了多年的大掌柜,始终将自己定位为李潜的谋主,对于李潜的礼遇也坦然而受。今日李潜这番旁敲侧击却让梁兴财醒悟过来,他与李潜是上下级关系,他是李潜的助手而不是幕僚。所以,他立刻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梁兴财的变化李潜也看在眼里。对于他这个变化李潜心里很高兴。钱庄不同于别的生意,这里面的道道很多,而李潜精力有限不可能凡事都亲力亲为,所以他需要一个得力的助手。不过钱庄对李潜意义重大,他不希望自己被架空被边缘化,更不希望钱庄落到别人手里,所以他需要的这个助手必须要有忠诚。梁兴财的能力是有的,可忠诚却未必达到李潜的要求,因此李潜才故意当着梁兴财对马三奎、谢志成说出那番话来,其目的是在向梁兴财表明,不要以为你自己能独揽大权,我还有制约你的手段。这就是所谓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如果换了别人或许对李潜如此的敲打心生不满。毕竟这是一种不信任的体现。但梁兴财不会。一方面他清楚钱庄对李潜乃至对整个大唐的意味着什么,理解李潜现在面临的压力。另一方面,若非李潜,他和梁洛仁早已家破人亡,他得向李潜报恩。所以对于李潜的敲打他不会不满。

于是一行人来到水榭中准备摆开宴席痛饮几杯。

第二卷大展宏图事可期 第一七四章博陵崔氏(一)

李潜等人在水榭中一边观赏着景色一边饮酒谈天。众人兴致正高时,忽听院门外传来一阵吵嚷,一个尖利地声音喝道:“凭什么不让我家小郎君住这个院子?难道怕我们不付钱吗?笑话,别说一天十贯,就是一天一百贯我们也付得起”

一个焦急地声音道:“这不是钱的问题,是这院子已经有人住了,请你们换个地方成吗?”

尖利的生意道:“换?凭什么让我们换?你去跟他们商量一下,让他们让出这个院子来,我家小郎君愿意给他们一百贯做补偿。”

“这让我怎么能说的出口?”

尖利地声音道:“有什么说不出口的?你不愿意去说,我去说。不就是个商号的掌柜吗?有什么了不起。惹恼了我家小郎君他以后就别想在洛阳做生意了。”

听到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近,李潜望了一眼梁兴财道:“看来想清静清静都不成了。”

梁兴财歉然道:“卑职去瞧瞧。”

“嗯。尽量不要与他们发生冲突。”李潜这次出来虽然是为了公事,但只有少数几人知道开设钱庄的事,他不希望这是闹得满城风雨。所以,一切需要出头露面的事他都交给了梁兴财。

“卑职省得。”梁兴财向李潜等人拱拱手道了声少陪,然后匆匆过去。

梁兴财来到门外,看到外面站了七八个人,其中一个是负责经营客舍的区掌柜,他正拦在另外几人面前,不让他们进去。另外七八个人中有三个是青衣小帽的小厮打扮,不过虽然是青衣小帽,用的料子却都是丝绸,足见其家财大气粗。还有一人是管家打扮,衣服料子的质地比之三个小厮更加精良,此人正站在区掌柜身前,想来刚才说话的正是他。还有四人站在较远,其中两个是书童打扮,另外两个身穿儒衫,头戴软脚幞头。其中一人穿的儒衫料子是苏州最顶级的绣品所做,能穿的起这样料子的人不是大富就是大贵。另外那人穿的衣衫却是非常寻常的葛布所做。看上去非常寒酸,连那三个小厮都不如。不过,那人的气度却不一般,穿的如此非常寒酸却从容自然毫无半点自卑之感,让人一看便知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区掌柜听到背后有脚步声,急忙回身,看到来的是梁兴财,他赶紧拱手道:“梁掌柜您来了。”

“区掌柜,你是怎么搞的,不知道里面有贵客吗?让这些人在此胡乱嚷嚷,打扰了客人休息成什么体统?”梁兴财不悦的埋怨道。

“是鄙人失职,梁掌柜您多担待。”区掌柜满脸歉意。

“哟,哟。好大的谱啊。”那管家听区掌柜称呼梁兴财为梁掌柜,立刻猜到他就是包下院子的人,立刻用尖利地声音道:“我当里面住的是什么大人物呢,原来不过是个小掌柜,拽的二五八万似的,吓唬谁呢?你要多少钱才肯让出这个院子来,开个价吧。”

梁兴财听了皱皱眉头,没理会他转头对区掌柜道:“区掌柜,咱们都是生意人。按生意上的规矩,你应该明白这院子我已经包下了,在我没结账退房间之前那怕院子就是空着别人也不能住。”

“是,是。鄙人知道。”区掌柜点头哈腰地答道。

“知道就好。另外,我也不希望有人在这吵着贵客。”

区掌柜听了面又难色,刚要解释什么,梁兴财摆摆手道:“区掌柜,你经营客舍的确是个内行。可能你以前经营民间客舍时间太长,经营驿馆的客舍时间太短,忘了虽然陛下开恩准许商旅住宿驿馆,但驿馆却还是官府的地方。”

区掌柜听了一震,随即明白了梁兴财的意思。梁兴财是让他去找驿站的费驿丞,让费驿丞出面将这些人撵走。

孰料,区掌柜还未开口,那管家却讥笑道:“官府的地方又怎样?我家阿郎的兄长就在朝中当官,小郎君住这里乃是名正言顺,想拿官府来压我家?呸就驿丞那种针鼻大的八品小官我家阿郎还不放在眼里。”

梁兴财撇了一眼洋洋得意地管家,不屑地道:“按照朝廷律法,即便是官员住驿站也需持有券、角等凭证,不知你们可有凭证?”

那管家听了顿时泄气。那锦衣公子见状忽然道:“如何没有。我这位兄长便有凭证。”说着,锦衣公子向布衣儒衫打扮的年轻人道:“兄长,你把凭证拿出来给他看看。”

布衣儒衫打扮的年轻人皱眉道:“不妥吧。为兄的品级可没资格住这院子。”

锦衣公子道:“无妨。兄长只需拿出凭证让他们看看,至于住这院子的费用由小弟出。”说着他压低了声音在布衣儒衫打扮的年轻人耳边道:“兄长,这事虽说是小事,不过却牵涉到咱们博陵崔氏的颜面。若是咱们压不住这个小小的商号掌柜,传出去咱们博陵崔氏可就颜面大损了。兄长,你也不希望咱博陵崔氏的颜面受损是吧?”

布衣儒衫打扮的年轻人思忖了片刻,点点头道:“好吧。”说完从腰畔的衣袋里取出一张厚麻纸,递给锦衣公子。锦衣公子拿着厚麻纸来到梁兴财面前道:“睁大你的狗眼看清楚这是什么。”

梁兴财没有理会。区掌柜见场面有些尴尬连忙上前接过厚麻纸打开一看却大惊失色,急忙恭恭敬敬地将厚麻纸递还给锦衣公子,然后快步上前冲那个布衣儒衫打扮的年轻人拱手道:“不知崔参军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梁兴财听了暗暗吃惊。参军这个官职有多种,最高的是正五品上的亲王府谘议参军事,最低的是从九品下的兵曹参军。说白了这个官职只是幕僚,其品级与所跟随的对象有关。虽然梁兴财没看到那张厚麻纸上写了些什么,不过看到区掌柜的反应就知道,这个年轻人绝对不是兵曹参军。如果是这个年轻人是某个亲王府的谘议参军事,可就麻烦了。因为得罪了他就等于变相的得罪了那个亲王。更让梁兴财感到诧异的是这个年轻人姓崔。

就在前不久发生了一件故事,说的是当今陛下诏令编撰《氏族志》,按士族门第来排姓氏。负责编撰的官员没有领会陛下的意思,修订《氏族志》时,按两晋时沿革下来的“崔、卢、李、郑、王”的习惯顺序把崔氏列为第一大显赫姓氏。李世民知道后大怒,说:“当今崔氏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后来李世民亲自下令改皇室李姓为第一,皇戚族长孙氏列第二,崔姓及其他山东士族列第三。虽然李世民将崔氏排在了第三,但在老百姓心里崔氏依然是第一等的显赫姓氏,特别是在关东(并非现在的山海关,而是陕西以东)崔氏的影响力极大。

梁兴财暗忖,若这个年轻人是博陵崔氏或清河崔氏可就麻烦了。唐朝初年,虽然崔氏并没有出过宰相一级的高官,也没出过封疆大吏,但从汉末到隋朝,崔氏出的高官太多了,宰相,将军、尚书、侍郎层出不穷。前隋就出了个崔仲方当过礼部尚书。可以说崔氏在关东百姓中的名望地位乃是首屈一指,即便是地方大员也不愿轻易得罪姓崔的。

布衣儒衫打扮的年轻人不亢不卑地回礼道:“不敢,不敢。掌柜如此客气崔某怎敢当?”

那锦衣公子见区掌柜服软心中洋洋得意,道:“掌柜的,既然知道我兄长的身份,是不是该让他们赶紧搬走了?”

区掌柜听了面临难色,对布衣儒衫打扮的年轻人的道:“崔参军,若是往常鄙人肯定扫榻相迎。只是,今时不同往日,这院子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