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亲临东周 >

第223章

亲临东周-第223章

小说: 亲临东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监故意问秦孝公,您为何叹息呢?

秦孝公说,当日齐桓公说遇到管仲,就好像鸿雁插上了羽翼,寡人也有雄心壮志,可是寡人却没有找到自己的翅膀。难道我们的大秦,就要永远在西疆沉睡吗?

景监正色对秦孝公说道,您有求贤若渴的心,那么秦国一定会得到真正的谋士,真正的人才。现在臣推荐的卫鞅就是这样的人才,他说自己有帝、王、霸三术,之前对您说过了帝王之术,可能和我们秦国实际相差太远,但是霸术他还没有对您说过,您看是否要见见卫鞅?

卫鞅?

秦孝公听到这个名字没有一点想见面的感觉。就是那个满口先王哲学的书呆子?

霸术?

唯独这两个字火花一样点亮了秦孝公的心。

既然现在秦国没有好的人才,那就见见何妨。

反正也见过两次了,不在乎多见一次。

秦孝公一见到卫鞅就急切的问,你既然有霸术,为什么不先对寡人说呢?

卫鞅坦然说道,臣之所以没有先说霸术,是因为帝王之术在于顺应民情,而霸术一定是违背民情的。

秦孝公很奇怪,违背民情?那还能称霸吗?

卫鞅说,要想称霸,就一定要进行改革。但是民心都是希望平安稳定的,老百姓谁能喜欢变革呢?因为变革不但是对现有秩序的破坏,更意味着对老百姓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但是只有变革,才能让国家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等到称霸之后,所有的人才会明白,当时变革的人是多么油菜花呢。

秦孝公觉得这话说的有理,要是没点变化,就这么按部就班的发展下去,也不用特意招聘人才了。

就是因为想迅速发展,才会希望有好的路子。

秦孝公表示愿意听卫鞅说说其中的道理。

卫鞅将自己的治国理念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只有国富,才能有实力发动战争。而只有军事力量突出,才能称霸。要想国富,必须发展农业,而且在国内必须赏罚分明,这样才能令行禁止。

这道理说得非常对,打仗总是用钱去打的,没钱就没军备没粮草,难道要作丐帮?

秦孝公表示这样自己能够做到。

但是卫鞅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让国家富强,必须有专门人才,而且还得委任此人行使特权,特别是不能三心二意,别人说什么就动摇了,那可就坏菜了。

秦孝公琢磨片刻,是这个道理。

秦孝公正听得高兴,卫鞅却起身告辞了。

秦孝公说这就完了?还有具体措施呢,你还没说呢!

卫鞅说您先思考思考,能不能做到这几点。等您决定做了,我再说不迟。

看来卫鞅果然非常聪明,他先说明理论,而且要到秦孝公的信任,然后才说具体细节。假如秦孝公没有那样的决心,则说什么都是白搭了。

卫鞅走后,秦孝公仔细思考了卫鞅提出的观点。

秦国军事实力不弱,但是要说称霸,真没有一定的把握。再看国力,更不能和齐国等其他大国相提并论。

基本上是七国之中的边缘国家。

第三天,秦孝公召见卫鞅,说明自己决心改革的想法,询问卫鞅具体的做法。

卫鞅详细解答了秦孝公的疑问,君臣对答三日三夜,毫无倦色。

看来卫鞅的确是个人才。

秦孝公觉得眼前的世界忽然开阔了许多。

秦孝公任命卫鞅为秦国左庶长,将秦国国政委任于卫鞅,甚至追加命令,凡是违抗左庶长命令的,斩无赦。

不光这样,秦孝公还赏赐卫鞅第一区,黄金五百镒。

平民卫鞅,忽然成为了秦国相国,秦孝公眼前最炙手可热的宠臣!

然而要让卫鞅的改革办法彻底实行,还需要民众的信任。

信任,特别是民众对官员,对秦国最高领导的信任,其实是非常难得的。

卫鞅为了树立秦国说一不二的公信力,在咸阳开始了一次实验。他让人在咸阳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派官员守着这根木头,同时命令,谁要是能把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赏十金。

搬一根木头就赏十金?

什么木头这么金贵?

从南门到北门有这么费劲吗?

逗我们玩儿呢吧!

老百姓议论纷纷,看热闹的很多,但是没有人去执行命令。

谁要是搬了木头,真从南门到了北门,万一最后是骗局,那不是白给大家一个笑料?

娱乐大众呢?

卫鞅觉得,这是十金太少了,所以老百姓不屑于去执行命令,他把赏金提高到了五十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个人觉得秦国从来没有因为什么事情重赏过老百姓,那就把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他说了赏五十金,到时候五十金没有还能没有点小奖励?类似于精神文明奖之类的?

这下子整个咸阳城轰动了,老百姓都扶老携幼的出来看热闹,看啊看啊,真有傻子去搬木头了!

看看到底结果怎么样?

看管木头的官吏将消息报告给卫鞅,这正是卫鞅想要的结果。

卫鞅表彰了这位百姓,你真是我们大秦的优秀子民!我们一定是讲信用的,这样,五十金就赏给你了。

五十金就这么赏给他了?

就搬了一根木头?

从南门到北门?

不知道有多少人暗自悔恨,想那么多干嘛,我怎么没去搬木头呢?

这件事情在咸阳城传的纷纷扬扬,但是冷静下来之后,更多的老百姓感到了咸阳的变化,这不是一言九鼎是什么?

五十金取得秦国百姓的信任,卫鞅赚大发了。

这件事情改变了老百姓对秦国的看法,卫鞅趁机宣布了新法。

这新法上对秦国进行了全方面的定位,一是迁都咸阳,二是设立县制,执行新法;三是鼓励百姓开荒种地;四是规定赋税,秦国不再执行井田制十一税率,所有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国家按照土地的面积征收赋税;五是鼓励经商,男耕女织,勤劳者免税一家,懒惰者没收为官奴,工商业也要征税;六是根据军功奖赏士卒,不论出身,凡是有军功的人享受更好的待遇;七是连坐法律,五家为保,十家相连,如有一家犯罪,九家举报,不然就全部腰斩。最后是所有人必须遵守新法,无论贵贱。不遵守的,杀无赦。

可以看出,卫鞅按照自己的想法对秦国进行了重新设计,这样的秦国是注重生产,注重经济发展和军事发展,但是也是严刑酷罚的。

当然这在秦国百姓之中引起了轰动,好好的就变了?什么都变了?

卫鞅为了维持自己新法的有效性,将凡是非议新法的百姓都发为边境戍卒,而大夫甘龙、杜挚由于私下议论新法也被废为庶人。

好一个雷霆手段!

真正的雷霆还在后面……

秦国的百姓也没想到,这位左庶长如此厉害,连议论一下都发配边疆了,一时之间没人敢议论新政,所有的人见面都互相使眼色,秦国进入了默片时代。

第十一章       人才争夺战

能够根据秦国实际情况,短时间内拿出让秦国发展加速的改革理论和办法,说明卫鞅是一个专业化人才。在见到秦孝公的时候不是和盘托出,而是经过几次接触先了解秦孝公为人是否值得为之付出,并且在公布改革办法之前先行树立威信,在公布改革办法之后行事雷厉风行,说明卫鞅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

一个高智商、高情商的人才,看来秦国改革非常令人期待。

可是古老的秦国,多少年固步自封,和中原没什么交集的秦国,能够接受如此凌厉的改变吗?

老百姓面对卫鞅的高压政策不敢说什么了,可是盘根错节的其他势力并没有选择沉默。

卫鞅?

一个不知道有多大本事的人,他就要决定我们秦国所有的事情?

卫鞅着手安排百姓准备迁都咸阳的事情,而这时候世子驷不但反对迁都,甚至对于变法也非常强烈的提出了反对意见。

卫鞅怒了,这是捣乱的来了?

变法变法,老百姓还没说神马,你们领导先窝里斗了!

以为让世子说话我卫鞅就害怕了吗?

卫鞅找到秦孝公,您看如何处理?世子是国家储君,如果处分恐怕不妥当。但是要说不处分,咱们以后也别想办成任何事了。

这件事情的处理最后令所有人瞠目结舌,根据卫鞅的建议,免了世子驷的处分,但是罪及世子驷的师傅。

世子驷的太傅公子虔被劓鼻,太师公孙贾被鲸面。

肉刑,对于所有人都是难言的耻辱。

而对贵族,还是位高权重的贵族施以如此酷刑,可见卫鞅变法的决心。

这回所有人都老实了,世子发表了反对意见,连太傅都被连坐了,还施以酷刑,何况我等P民?

卫鞅的雷霆手段,迅速收拢了人心。

经过准备,卫鞅下令迁都咸阳。据说当时雍州大姓迁都到咸阳的,有数千家。

秦国被分为三十一县,经过生产开荒,秦国赋税一跃百万。

而卫鞅的法令严酷也非常出名,他经常去渭水监督处罚囚犯,据说一天处死过七百人,滔滔渭水为之染红。

经过卫鞅精心的设计和严酷的管理,秦国法令严明,经济发达,军事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秦国一跃成为诸侯中比较有实力的国家。

之前的蛰伏不是因为秦国人不好斗,而是因为没有必胜的把握。

强大的秦国开始了扩张的道路,在对楚国的战斗中,秦国扩充了商于之地,直达武关之外,一举将疆土扩充了六百余里地。

秦国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怀疑,而魏惠王尤其后悔。

在三晋中,魏国独大,本来有一举兼并赵国和韩国的野心,但是由于没有采纳公叔痤临终的建议,导致卫鞅这样的人才流失,白白失去了许多机会。

魏惠王追悔莫及。

此时魏国的许多著名人才,如子夏、田子方、魏成、李克都已经去世了,魏国人才进入空前空乏时期。

魏惠王明白,要发展,要迅速发展,离不开卫鞅这样的人才。

可是只有一个卫鞅已经被放走了,那还能怎么办?

魏惠王开始发布命令,招揽天下贤才。

有一个流芳百世的人才来到了魏国,他就是孟轲。

孟轲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高徒,可以说尽得儒家真传。但是孟轲绝对不是死读书的学生,他又有许多自己的看法,有济世安民的志向,后人将孟轲成为孟子,与孔子并列,是为“孔孟”。

孟子听到魏惠王招贤的消息就来到了魏国,魏惠王也早就听说了孟子的大名,不但去郊外迎接孟子,而且招待的非常周到。

当然魏惠王也不能免俗,还是提起治国之道,交流一下思想。没想到孟子自称是圣人门徒,只知道仁义,不知道利益。

这下子魏惠王灰心失望,他觉得孟子是一个空想理论家,于是不再给孟子实践的机会。

谁能想到谈到仁义就和求职安了避雷针一样?

孟子离开了魏国,来到了齐国。

当时列国纷争,的确也为各种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据说周王室属地的阳城,就有一位神人。

此地林木茂密,地形复杂,号为鬼谷。其中有位隐士,名为鬼谷先生,曾经和宋人墨翟一起采药修行,人称鬼谷先生。

这位鬼谷先生才高八斗,天上地下无所不知,什么占卜、兵法、辩论、修真那是涵盖了当时各个热点方面。鬼谷先生在当时也颇有名气,有许多人仰慕他的才华前来求学,其中最出名的四个学生是齐国人孙膑,魏国人庞涓、张仪,洛阳人苏秦。

庞涓跟随鬼谷先生专门学习兵法有三年之久,他自己觉得提高很多,基本上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这时候庞涓偶然得知魏惠王访求贤才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但是要怎么跟先生说呢?

难道说我庞涓爱慕的俗世繁华,并不是您这边的隐士生活?

庞涓踌躇之际,鬼谷先生已经看出他的心意,说你为什么不下山求取富贵呢?你的机会已经到了。这样,你去山边摘一朵花,我为你占卜一下。

庞涓大喜,立即进山,摘了一朵小花,赶回来见鬼谷先生。

鬼谷先生一看这花笑了,原来你采了一朵马兜铃啊!马兜铃一次开十二朵,这是你荣盛年数。而这朵花是鬼谷特有,见到太阳就会枯萎。鬼字旁加委,看来你此行一定会在魏国得到很好的机会。

魏国?

鬼谷先生还送给庞涓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卒。

庞涓出山了,孙膑为他送行。

庞涓走的时候对孙膑说,将来如果我发展好了,一定为你推荐,也给你博一个前程。

孙膑笑问,真的吗?

庞涓发誓道,如有违背,万箭穿心。

这誓言,真的挺重。

尤其是你在做不到的时候。

孙膑一个人回到了山里,他还是有几分伤感。

同床三载,说走就走了,以后说不定再也看不到了。

鬼谷先生问孙膑,你还挺伤心?你看庞涓有发展前途吗?

孙膑很肯定的说,当然有。

鬼谷先生微微摇头,我看未必。

夜里,鬼谷先生找到孙膑,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