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97章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97章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阋墙,不死不休啊,为了皇位亲情都不要了”赵柽听完何去非的讲述,苦笑着说道。
  “王爷,此次回京,您恐怕也难以置身事外,还要早作打算啊”何去非又劝道。
  “唉,树欲静而风不止,我屡屡避让他们不依不饶,不顾兄弟之情,依然要知我于死地,难道非要我也拔刀杀人吗?”赵柽看看荒冢叹气道。
  “王爷,不到生死关头,不要走这一步,想当年唐太宗如何英明神武,难逃史书上弑兄杀弟那一笔,让后人诟病”何去非赶忙劝道,他们这些文人就喜欢青史留名那一套。
  “何翊缮,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你可知本朝三大疑案中的‘烛影斧声’”黄经臣挥了下手,让近卫退出二十步以外说道。
  “可是太宗代太祖之事吗?当年不是太祖留下金匮《誓约书》,要传位于太宗,捕风捉影之事不可信”何去非摆摆手道。
  “那前几年的蔡王之死,你可知详情?”黄经臣压低声音说道。
  “蔡王传闻乃是犯了疯病死的,难道此事还有内情”何去非那时只不过是八品的外官,对宫中的秘辛也只是听得一鳞半爪。
  “此事还得从当年哲宗皇帝殡天时说起…”这会儿赵柽知道两个高参意见相左了,轮到黄经臣讲故事教育他了。
  蔡王就是哲宗的异母弟弟简王似,哲宗升天后,宰相章惇曾竭力主张立他为君,简王那年十七岁,风姿英俊,才智出众,爱好经学,拥护新法,言行检点,礼谦下士,是合适的天子人选,简王还有个得天独厚的好条件——与皇上是同母兄弟,兄终弟承,太祖和太宗就是成例。但是向太后看不上他,便以长幼有序为由,要立端王赵佶,神宗的几个皇子,申王佖年龄最大,可是有眼病,不能办事,其次便是端王佶。最后在曾布等执政大臣的帮助下,赵佶登上了皇位。
  简王虽然被随后被赵佶晋升为司徒、太保,可本来皇位离他只有一步之遥,心中难免气闷,私下里与人抱怨说皇位本来是他的,是向太后偏爱端王,违反了杜太后的遗诏,传位给了赵佶。时间长了,他就钻了牛角尖,愈加觉得自己冤枉,变成了偏执狂,成了精神病。他的疯言疯语被皇城司侦知,密告给皇上,说王爷病情日益严重,狂悖的言论更多:谩骂皇上篡位,任用奸臣,还和崇恩太后有染等等。
  “皇上接报怒不可遏,此时又恰逢太白星昼现出现于天空,边对杨戬说:‘星变告诫,太白跟太阳争光,蔡王一直想自立为王,谋反之心,昭然若揭’,当日深夜,蔡王便‘病薨’”黄经臣冷笑着说。
  “难道皇上改封蔡王为楚王,赠予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这些都是为了掩人耳目?”何去非听完惊诧地说道,他知道黄经臣此时此地不会拿这些哄他的,黄经臣只是微微点了下头,没有吭声。
  “你们两人一人一个意见,那我该怎么办呢?是当上太子然后将跟我竞争的兄弟都杀喽,还是不当太子,让他们来杀我呢?”赵柽看看何去非又瞅瞅黄经臣苦笑着问道。
  “呵呵,这个主意还要王爷自己拿,我们不便多言”何去非笑道。
  “父皇正值壮年,这个太子有名无实,离亲政不知道还要等到何时,反而要事事小心为人表率,更要处处被人擎肘,反不如现在做事自由自在,一旦时机成熟,那个位置不知道是谁的呢”赵柽‘顽皮’地眨眨眼睛说道。
  “哦,那么说王爷现在无意太子之位喽”何去非说道,“这样也好,我们就坐山观虎斗”
  “不可,如果我退出,就剩下定王和嘉王两人,他们谁当上太子对我们最有利,我们就去支持他”赵柽说道,他不想当个骑墙派,那样两边不讨好。
  “嗯,言之有理,现在圣上虽然子嗣繁多,但是能有入主东宫之力的也只有定王,嘉王和王爷,这三派中我们在朝中势力最弱,其次就是定王,嘉王实力最强,可他没有名分却是最大的弱点”黄经臣分析了下当前的形势说道,“定王为嫡长子,登太子之位名正言顺,而且为人忠厚,倒是个合作的好伙伴。”
  “好,王爷回京后,主动退出夺嫡之争,定会受到士人们的拥戴,那些良心未泯的正义之士定会投到王爷的麾下”何去非击掌叫好说道。
  “**,你们俩现在尿到一壶了,什么定王忠厚,忠厚有时就是怯懦的代名词,不过说的好听罢了,他们的意思是定王将来便于控制,再往深里说就是取而代之的时候会容易些,自己还能名利双收”赵柽腹诽着,可他们的主意也与自己的目标不谋而合,他点头称是。
  两个老狐狸一个小滑头就在曹植的墓前定下了新的五年规划,如果曹子建能听到一定会气得蹦出来,自己当年就是被大哥这么算计的。眼看夕阳落山,三个人才尽兴而归,打马直奔驿馆。
  ……
  驿站原是兼有官旅(官吏专用旅店)及“邮传”(传递官私文书)两种职能,五代时开始,“邮传”由“递夫”专职递送,后另设“递铺”以承担“邮传”。驿站通常每隔四十里左右设置一所,也有五六十里,甚至七十里设置一所驿站的,两驿站之间的距离称为一驿程、一驿或一程。驿站建有馆舍,各府、州、县城都建有驿站,乡村的驿站通常设在镇市上,府、州、县城的驿舍,通常称为驿馆。凡赴任、离任官员和差出的官吏军卒,以及陆上“纲运”押纲官及纲卒,凭“驿券”住宿。
  雍丘是个县,驿馆设置在离县城东北角上,高高的围墙圈起了个大院子,从外看就像一处大户人家的宅院,赵柽他们一行人多马多,占据了院子中最大的一处院落。当他们回来的时候,见喜已经打理好一切,先安排王爷洗了个澡,然后准备开饭。
  驿馆也供应伙食,但是不提供马料,人按照品级享受不同的待遇,赵柽他们为了安全,饮食都是自备,由自己的厨娘烹调,比驿馆提供的粗陋的伙食强得多,驿馆当然不会干涉,省下来的银子只会便宜了他们。
  “大人,请您们能不能换个地?”这边刚端起碗,驿丞屁颠屁颠的跑进来说道。
  “为什么啊?”赵忠挡住他问道。
  “大人,江浙应奉局的押纲官和纲卒前来投宿,他们人多,想占这个院子”驿丞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官,见了谁都得叫大人,赵忠好赖也是个从九品的都军使,也称得起大人了。
  “他们人多,我们人也不少,都是大宋朝的官员,他们住的我们就住不得吗?”赵忠冷哼一声道。
  “大人,押纲官是朱观察使的侄子朱汝舟,押运贡品进京,还请大人体谅小的”驿丞说道。
  “你跟他说,我们不让,没事让他离这远点”驿丞也是好意,想让赵忠知道来人的厉害知难而退,可偏偏赵忠根本不知道这个朱观察使是个什么东西。
  “你…好好,你惹出祸事来了”驿丞被赵忠噎得直翻白眼,自己好心劝他,没想到落了这么个结果,那朱观察使朱勔谁人不知,这个小军官居然不把他放在眼里,那不是找死吗?
  “谁这么大的口气,敢不把朱观察使放在眼里,朱观察使乃是圣上最宠信的大臣,对他不敬就是对圣上不敬”就在这时,一个面目清秀,身材矮短的小子走了进来,后边跟着一众兵丁,他一巴掌将驿丞扇了个跟头说道。
  “请问大人是哪位啊?有何公干”见这边起了冲突,见喜赶紧过来问道。
  “我们大人乃是知江浙应奉局朱勔朱观察使的亲侄子,武功大夫苏州府军指挥使朱汝舟朱大人,押送贡品进京,识相的赶紧让出地方,不然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一个小校站出来嚣张地说道。
  “既然你也是吃官饭的,不懂得驿馆的规矩吗?”见喜后边戳着个王爷呢,而且这个王爷连蔡攸都差点给宰喽,还怕曾是蔡京家的一条狗,他指着那个什么武功大夫吼道。
  按照驿馆管理规定,一般先到者入住,低官让后到的高官,尤其是有隶属关系的高官;如驿舍不足则自住客店。宋代还规定“品官之家及未入官人若校尉,虽不请券,并听入”住。放宽了入住驿舍的条件,但如有官员入住则迁避。
  “什么狗屁规矩,我们朱家的规矩就是王法”朱汝舟被气坏了,跳着脚喊道,那朱勔以花石纲讨得皇上的宠信,从一个市井凡夫,骤升为封疆大吏,小人得志,极其猖狂,他对州县官员颐指目摄,就象役使奴仆一样,东南一带刺史郡守多出其门,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的家人也跟着变得嚣张跋扈,目中无人。
  “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这时一个少年端着饭碗走了过来,用筷子点着朱汝舟的鼻子笑着说道。


第一卷 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一百三十八章 归京路(四)

  第一百三十八章归京路(四)
  赵柽冷眼打量着眼前的人,这个小子年纪不大,身材不高,长得不丑,穿着七品武馆的官服,可他脸色铁青,脚步虚浮,明显是酒色过度,神色间一副‘傲藐天下’的样子,仿佛大宋朝已经改了姓,那趾高气昂的德行看着让人就想打他一顿。
  “怎么不服气吗?在大宋的地盘上,我朱家的规矩就是王法,我叔叔的话就如同圣旨,你能奈我何”朱汝舟挑着大拇指指着自己说道,显然没把眼前这个少年放在眼里。
  “很好,来人将这个逆贼拿下,让他知道知道大宋是谁的地盘,谁说话算数”赵柽往嘴里扒拉了两口饭,往后退了一步扭脸对站在自己身后的亲卫们说道。
  “是,王爷”赵忠早就等着王爷的命令呢,得到命令,他上前一步伸手就抓住朱汝舟的脖领子将他拽了过来,脚下横扫将朱汝舟扔在地上,两个亲卫上来就捆人。
  “快救大人”赵忠的动作太快,朱汝舟也没想到这些人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他身后的那些纲卒更是丝毫没有戒备,等发现自己的头被人抓走了,才醒过劲儿来,大喊着救人。
  “打出去”看着扑上来的众纲卒,赵柽冷冷的说道,手里还端着饭碗呢
  赵忠立刻指挥着二十多个亲卫结成小阵,三人一组用刀鞘当棍使,劈头盖脸的冲着纲卒们打了过去,赵信也赶紧带领近卫上前,将王爷护在中心。这些纲卒人虽多,但是都是些缺乏训练的州军,跟着自己的头也横行霸道惯了,以为只有自己一报名,对方就得让出院子,所以根本就没带武器。赵柽这边确实训练有素,刚一交手高低立现,跟着进了院子的三十多个纲卒片刻功夫就被打得抱头鼠窜逃出了大门。
  “放开我,否则让你们都不得好死,抄你们家灭你九族”朱汝舟被捆了个结实,在地上嚎叫道。
  “过瘾,给我再添碗饭,大家也赶紧吃点,待会儿没准还有场好斗,吃饱了好有劲儿打架”赵柽敲敲饭碗说道,惹得众人一阵大笑。
  “二爷,你又缺钱花了吧?”见喜接过王爷的饭碗,苦笑着说。
  “看这小子的样子像是捞了不少,不过我这次还想让那个‘猪头’知道大宋的地盘是谁家的,想要活命就老实点”赵柽用脚在朱汝舟的小白脸上使劲捻了两下说道。
  “黄大官,朱家现在权势熏天,王爷与他们交恶不好吧,是不是劝劝”何去非看黄经臣还在那喝着小酒不安地问道。
  “喝酒喝酒,王爷就爱玩这个,他这几天不高兴,就让他开开心吧,王爷自有分寸,没准咱们进京的糟销都有人给出了”黄经臣习以为常似的笑笑说道。
  “唉,真不知道你过去是怎么教导王爷的”何去非有些无趣的说道,都说皇上不急太监急,这次太监都不急,他急个什么劲儿。
  “王爷是大智之人,哪里用得着我教导”黄经臣揶揄道,这几年真不知道是谁把谁给教坏了。
  那帮纲卒真是缺乏训练,赵柽这边人都吃饱了,分配完人手,连桌子都收拾干净腾出地方来啦,那边还没动静,“见喜,你将女眷都集中到大屋里睡觉,没事别让她们出来看热闹,将黄伯和老师保护好,不要惊着他们;赵忠派人上房顶看着,别让他们偷着使坏,把马车和马也要看好,让他们偷了咱们的东西,要你赔”赵柽喝着茶水吩咐道。
  “二爷放心,我都安排好了”赵忠笑笑说道,“要不二爷也避避吧?”
  “切,你要是让这些人靠到我身边,我就把你送回去喂马,扫马厩”赵柽瞪了他一眼说道。
  “是,让他们进了院子,就让我滚回去喂马”赵忠立正答道。
  “快放了我家大人,不然杀你们个鸡犬不留”这时,门外一群人冲了过来,挑着灯笼打着火把,持枪拿刀乱哄哄地喊着。
  “传我命令,凡是跨进院门一步者,往死里打”赵柽看着门外聚集了有二三百纲卒,看样子是要拼命的,自己这边加上亲卫也只留了三十多个人,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