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35章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35章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不敢,不敢!大家都知道王爷跟大伙儿开玩笑呢,不会的,是不是兄弟们!”王校尉笑着说道。
  “是,王爷这个玩笑有趣,好玩,我这么大的时候还撒尿和泥呢···”禁军们心说,就你挨了顿揍,你都没意见,我们能有什么意见,这会儿大家都想开了,马是官家的,搁到自己兜里的金叶子才是自己的,王爷拿他们自己家的东西,我们犯得着惹他吗?
  王爷的午宴直到申时才结束,两位钦差出来时脸上虽然都挂着笑,但是大家都觉得有点皮笑肉不笑,王爷却是满面凄苦,拉着梁师成的衣袖不肯撒开,依恋之情难以言表。
  “王爷,老奴现有差事在身,不能久陪,待王爷回京,老奴定上奏皇上,到府中当个杂役,陪着王爷!”梁师成抬起手,用袖子给赵柽擦擦眼泪说道。
  “梁姥姥,你一定要告诉皇上娘娘,我在这里十分想念他们,你也不要忘了,辞了差事就来陪我!”赵柽扑到梁师成怀里哭诉道。
  “王爷,老奴一定···一定来!”
  “王爷,天就要黑了,他们还要回京复命,不要再留啦!”黄经臣拉住赵柽说道。
  “好吧,再见!”赵柽抽泣着,忽然又回身拽住蔡攸说道:“小蔡,你记着咱们的约定,回去你找我入伙的!”
  “王爷,我忘不了的,一定,一定!”蔡攸忙不迭的答应着,像是受到了惊吓的兔子小跑着出了府门,钻进车里。
  ······
  “阿嚏···”蔡攸连打了三个喷嚏,他掏出手帕擦了擦鼻涕,随手将丝帕扔到车外,看着自己的护卫们有气无力的样子,气就不打一处来,“王校尉,你就不知道弄几辆马车呀,这么走咱们得什么时候能回到京城啊!”
  “学士,咱们现在还没走出王爷的庄子呢,他要是再收车钱,咱们恐怕就得光着膀子回去了!”王校尉苦笑着说道。
  “啊?!那你叫州府的班头赶紧到前边的村子找车,没事就别惹他,今天必须回到京里!”蔡攸说完气闷地放下轿帘,今天自己可亏大了,王爷学戏子占山为王不但差点砍了自己的脑袋,抢了陈汤孝敬自己的钱,还抓住自己小辫子不放,害的自己又找陈汤‘借’了十万贯的贺礼,他才勉强答应不在追究辱骂皇家这件事,免了当街自扇嘴巴的处罚。
  “回去我得好好查查,王府请的是哪个戏班子,你们***演什么不好,非得演绿林好汉劫道!”蔡攸知道赵柽这孩子本来就是因为恶灵侵身才被送到这里的,现在看了戏受了刺激好像更重了,简直是走火入魔了。皇上让我来时顺便看看王爷的病情,自己回去得实话实说,不要惹出什么祸事。
  席间王爷吵着要回京,你要知道原因非得惊掉下巴,他为的就是在皇城大门口劫道,说那里出入的都是有钱人,一天怎么也能收个百八十贯,不像在乡下一天碰到的都是穷棒子,忙乎一天收不了壶酒钱。还说自己人头熟,知道谁家有钱,收了钱分给自己一半。要是自己和他真在皇城门口挨个向朝中大臣们收钱,一个皇子一个丞相家的公子恐怕还真有几个人敢不给,可***自己也得被大家的口水淹死。
  “千万不能让这个小魔王回京,否则倒霉的准是自己,可我怎么跟皇上说呢?”蔡攸向后挪了挪躺在小娘子的大腿上,手插进了她的内衣,车里立刻变得春光无限···
  “哼,黄经臣,黄都知,你真是个老狐狸,不管自己如何试探一字不提回京的事情,只是说王爷想念皇上和娘娘,一直想回宫,这不是拿自己当傻子吗?王爷要是回去了,要他留在这里伺候谁啊,还不是跟着一起回去了,打的倒是如意算盘。”梁师成恨恨地想,“更可气的是你‘虐待’二皇子,撺掇着孩子非要我陪他,你想让在这当替罪羊,没门!”
  “只是可惜了王爷,这个孩子虽然顽劣,却是可造之才,比木讷的大皇子,锋芒毕露的老三,傻乎乎的老四强多了,如果能在宫中得到好好的教导,必然是前途无量!”梁师成有些纠结,皇后现在已是病入膏肓,元旦朝会也只是露了下面,郑贵妃却是恩宠无边,这皇后的位置早晚是她的,二皇子得此助力,皇位也许就是他的了。
  黄经臣是郑贵妃的人,回到宫中必能得到重用,以他对自己的态度也许自己这块金子真的永远埋在黄土堆里了,再说皇上现在正是春秋鼎盛,怎么也有二三十年好活,二皇子就是日后真的能登得大宝,恐怕自己早就回家养老了,当下自己还是抱着皇上这根粗腿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了自己的前途只能暂时委屈二皇子了。”梁师成叹了口气终于艰难地做出了决定···
  “黄伯,咱们这么一闹,您回京的日子也变得遥遥无期了,真是委屈您了!”送走两位钦差,回到屋里赵柽满怀歉意地说道。
  “呵呵,王爷不必这样,老奴说过要陪着王爷的!”黄经臣摆摆手笑着说,“王爷受仙师指点,一定会做出一番事业的,我也想看看王爷会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
  “谢了黄伯,咱们爷俩就为了大宋的兴盛,为了千万子民安居乐业一起奋斗!”赵柽握着拳头郑重地说道。
  “好,王爷有此豪情,即使前边刀山火海老奴也甘愿鞍前马后陪伴王爷左右!”黄经臣也被赵柽感染,自己也仿佛找回了失去已久的热血,坚定地说道。
  “王爷,今天咱们收获不小,皇上的赏赐加上蔡学士的贺礼进了二十多万贯,要是天天有这事就好了!”这时见喜指挥着杂役们抬着四五个箱子进来说道。
  “哈哈,你小子就是贪心不足,你当银子是那么容易就到手的,王爷我今天又哭又笑,撒娇耍赖折腾了一天才弄来的,比个唱戏的还辛苦!”赵柽点着见喜的鼻子说道。
  “嘻嘻,王爷演的真像,我要不是事先知道都当真了,你看两个钦差让王爷耍的滴流转,还茫然不知,稀里糊涂地送给咱们这么多的钱!”见喜摸着箱子说道。
  “好了,别臭美了,今天的事情不要传到外边去,你叫大管事的来,清点一下入库,这下他不用为钱发愁了!”赵柽说道,“这点钱你给大家分分,也让府里的人都跟着高兴高兴!”他说着从怀里又掏出一摞会子,点出了几张说道,
  “王爷,你怎么有这么多的钱,是从哪来的?”见喜接过赵柽递过来的会子点了点足有二百贯,而他手里还剩下一大摞。
  “唉,这是我劫道从小蔡身上抢来的,要是黄伯晚来一步,我就把他腰里的玉带解下来了,那条玉带也能值个千把八贯!”赵柽看看黄经臣不无遗憾地说道。
  “二爷,你那还有不少,不一起入账吗?”见喜说道。
  “不行,这些剩下的钱是给黄伯的,他花钱的地方多,又不肯从府里的账上支取,不能总让他自己贴钱!”赵柽把手里剩下的会子都塞到黄经臣的手里说道。
  “王爷我有时真看不透你,说你贪财你对府里的人等给钱、给物、吃穿用度从来不吝啬,就是乞丐你也是给钱给物没有二话;说你大方,蔡学士在朝中虽然官职不高,但他是皇上的近臣,谁不怕他三分,陈汤更是地方大员,牧守一方,你却对他们敲诈勒索,坑蒙拐骗不择手段!”黄经臣看看手里的钱摇摇头说道。
  “黄伯,有道是:人在干,天在看!做事何须计较手段,只要问心无愧便好!”赵柽指指天又点点心窝说道。
  “问心无愧···”屋里的几个人喃喃自语着都陷入了沉思。


第一卷 我的地盘我做主 第五十章 考虑

  上元节刚过,拱州府城大街小巷的灯笼还没有摘掉,搭起的花棚没有拆除,商铺门前小伙计们懒散的打扫着门前游客们抛弃的垃圾,走街串巷的小贩们有气无力的吆喝着,人们似乎都还没有从节日的气氛中缓过神来。
  今天是年后第一天开衙,州府所辖的各县知县,各司各曹的司官都齐聚府衙,寒暄了几句后,陈汤开始训话,无外乎什么忠君爱国,保境安民之类的套话废话,然后才转入正题。
  今年上级下达的任务重,各项税收要落到实处,该催的催,该要的要,各县要加大力度,调动上下出主意想办法,增加新税种,改革原有费率,开发经济热点,挖掘收费潜力,确保完成上半年的税赋准时进京,州府财政收入过半。
  “大人,这几天大批的物资运进了大赵庄,咱们是不是可以设个税卡啊?”陈汤刚刚讲完话,刚上任的襄邑知县吴晋显就站起来说道。
  “你脑袋让驴踢了,还是让门夹啦!”没想到话音刚落,刚才还满脸文雅的知州陈汤就变了脸,破口大骂,一下震得全场鸦雀无声。他们不想想,前几天蔡相家的大公子着了王爷的道,从他这借走了十万贯的赎罪钱,可还就得等猴年马月了,陈汤想想自己弄的这俩钱不是进了相府,就是到了王府,听他又去招惹赵柽能不生气吗?
  “大人,下官···”吴晋显懵了,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
  “知道大赵庄是谁的地盘吗?”陈汤走了过来问道。
  “是下官属地,归我管辖!”吴晋显回答的挺快,张嘴就来,肚子里暗骂陈汤‘你九百啊,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在大堂上问,当我也是九百啊!’(宋代九百=现代的二百五,出于何处窝心没找到)
  “嘿嘿,吴知县说得很对!最近那出现了伙儿强人你知道吗?”陈汤笑着说道,可怎么听都像是冷笑。
  “下官不知,我回去就马上派人剿灭!”吴晋显挺挺腰板回答道,拱州府拱卫京畿屯兵两万,居然还出现强人,你这知府怎么当的,还***有脸问我。
  “剿灭?!”这回陈汤给气傻了,他要是剿灭了这股强人,恐怕在座的都得被灭了九族。
  “襄邑县你好气魄啊!**的想死,不要连累我们大家!”没等陈汤说话,通判就急了,跳起来骂道。
  “襄邑县,你赶紧坐下吧,不要再说了···”边上跟他关系还算不错的一个司官拉他的衣襟道。
  “胡兄,怎么回事啊?”吴晋显现在是一头雾水,州里的两位长官怎么都骂自己,好像自己抢了他们的小老婆,抱着他们的孩子跳井似的。
  “吴兄啊,你的消息太不灵通了,大赵庄,小赵庄加上周围两个庄子都是二皇子兖亲王的庄子,他奉旨在那里养病一年啦,王爷精灵古怪,办事往往出乎常理,过年看戏学会了劫道,刚把传旨的钦差给劫了,花了这个数,才给放回去,蔡学士的脑袋都差点搬家,大家躲还躲不及呢,你还去招惹他!”
  “多谢吴兄指点!”吴晋显听完冷汗唰的就下来了,作了揖撒腿就往外跑,“但愿还来得及,别让他们撞上王爷,玉皇大帝,佛祖保佑···”他边跑边念叨,自己花了几千贯,在家待了好几年,好不容易谋了个实缺,刚想找补找补就碰上这倒霉孩子,堂上的人仿佛都理解他的心情,大家齐叹一口气,摇摇脑袋,原谅了他的失礼。
  第二天水火不容的拱州知府、通判惊人的联合签发了一份内部秘密文件,要求各县、各镇、各乡官吏及执法人员,如非必要不要靠近大赵庄方圆十里范围内,如果进入要严格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得体,用语要文明,尤其对十岁以下孩童要恭敬有加,小心防范。
  同时马上成立以知州为组长,通判为副组长的整风小组进驻襄邑县,以襄邑知县险些酿成重大政治责任事故为契机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树榜样,抓典型’的整风运动,狠抓文明执法!
  ······
  过了初十,赵府就开始全面动员,成立领导班子,分配职事,制定计划。工程总指挥由大管事郑福担任,负责工地上的一切相应事务;二管事郑禄总采购负责购买工地上所需材料和工具;三管事郑寿为总务,负责后勤供应,保证壮丁们吃好喝好。各个司房的小管事,甚至懂得点土木工程的杂役也都大部派了下去,府里只留下少数人维持运转。
  府里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工程中,上元节也是一切从简,十六从应天府请来的水利技术人员也都到位,开始勘察设计,年前订购的石料、木材、工具都陆续送到。赵府也痛快,只要符合要求都是现款交易,不带拖欠的。
  正月二十,各村征集的壮丁开进了工地,报名的人都到了,没有一个拿了钱偷跑的。管事们按照事先的计划将壮丁们按照特长分成数队,指定了其中有威望的人担当工头,然后将任务分配下去,依然采用生产承包责任制,完成好的有奖,干不完的虽然不扣工钱,但是也要加班补齐。
  此时虽然过了立春,但还是枯水期,河水很浅,有些地方还冻着冰,正好便于施工。可是时间比较紧迫,他们要在第一场春雨降下来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