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333章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333章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发生,小仗几乎从未间断。原州军就像鬼似的,北边摸个岗哨,南边搞掉个兵站,西边端个据点,东边伏袭个运输车队,搞得金军rì夜不得安生,小部队根本不敢出动,而运输队频频遇袭,也让他们缺衣少食,每天只能饿着肚子行军打仗。
  反观原州军兵力损失不大,装备却得到很大改善。他们通过不断的袭击,慢慢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并陷地于疲惫应付的境地,而正是正确的战术让原州军免于被敌人追得如丧家之犬,无处安身,最终还要落得个覆军将的下场。当金军千辛万苦的到达原州城下时,再也没了当初的兵强马壮,战斗和非战斗伤病减员已经到了三分之一,可当他面对的原州城同样yù哭无泪,原来并不高大坚固的原州城现在披上了厚厚的冰甲,而城中抛石机扔向他们的不是石块,却是能爆炸的铁球…
  苦战多rì金军损兵折将却依然无法攻克原州,狼狈撤军的途中又碰上了早已埋伏在这里的原州军主力,便出现了开始时的那一仗!


 第五十九章 公主

  “床前明月光,照在我心上,窗台上玫瑰香,绽放你模样,雨中紫丁香,默默吐芬芳!花桥畔,柳树旁,走过人一双,偷溜走的时光,留下繁华,印刻着我们的过往,敖然回看,幸福模样,靠在谁身旁!留不住的时光,带走感伤,剩下心虚感叹回想...”赵柽哼着这个时代不存在的歌在屋中翻着书。
  “燕亲王,你唱的歌真好听,是你写的吗?”一个少女看着赵柽说道,不过却是个‘洋装’异国少女。
  “雏儿,你王叔已经走了多rì,你怎么还赖在灵州啊?”赵柽皱皱眉头,无奈的看着那少女说道。
  “燕亲王,你不要雏儿、雏儿的叫,好像你是我的长辈似的,再告诉你一遍,我叫李潇潇,大夏九公主!”那少女蹦起来气呼呼地说道,“再说我是来大宋做生意的,你管我要住多久。”
  “呵呵,你还真说对了,论两国关系,我们大宋是君,你们是臣;论私我与察哥称兄弟,无论怎么说你也是我的小辈,叫你雏儿有何不妥?”赵柽笑道,这少女正是察哥的侄女,夏王李乾顺的闺女,那rì帐中的侍女,与大宋和亲的公主,“我还得纠正你个错误,现在你不应姓李了,我父皇已经赐你们拓跋氏国姓,你要叫赵潇潇了,再者既然你是来灵州做生意的,那为何要整rì赖在我的行营中,那如何能做成生意啊?”
  “你...你欺负人,我生意如何做不用你管。反正我王叔临走时让你照顾我,保证我在灵州的安全,这灵州城哪里还有比你行营更安全的地方吗?”李潇潇被赵柽气的又窜了起来,可转脸又yīn转晴,慢慢坐下笑着说道。
  “那...那你也不能将我的王府当成你的家啊,整rì跟着我吧?”赵柽一阵头疼,这孩子就是麻烦,温柔起来像只猫,闹起来更像只猫,前些rì子察哥过境与他议事。这孩子就跟来了,不知道为何跟自己耗上啦,事关‘两国’关系,又不好跟她翻脸!
  “我...我不想回去,父王和王叔两个人现在闹得不可开交,父王说王叔拥兵自重,在朝中一手遮天yù夺王位;王叔说父王一意孤行非要与大宋为敌,搞得丢城失地,民不聊生。此后又坚持出兵援辽,结果李良辅大败而回。惹怒了女真人,要出兵伐夏。”李潇潇看看赵柽好像是真生气了,给王爷倒了杯茶,叹口气说道,“从前父王和王叔齐心协力中兴大夏,他们在一起总是有说有笑的,现在见面和仇人相似,相互提防,我看着伤心。劝谁也不听,还不如待在你这里开心!”
  “哦,原来是这样啊!”赵柽点点头道,这事儿他太清楚了,察哥他们哥俩儿不和当然也少不了他的功劳。赵柽在灭夏无望的情况下,当然也不希望再出现一个强大的邻居,而让一个国家衰弱不只是从经济上控制他。用武力压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内乱不止,让他们将心思用在争权夺利上,无暇去想着开疆扩土。
  在西夏能与夏王李乾顺相抗衡的也只有他的王弟察哥。而察哥这人城府颇深,表面上对哥哥忠心耿耿,不辞辛苦的东征西讨,但是他也借此积累了人脉,培养了嫡系。而赵柽也正寻找一个在西夏的代言人,所以他几次放过了察哥,并助他重夺兵权,夺得了在朝中的话语权,对李乾顺的王位产生了威胁,但是却又让他无法真正的登上宝座,形成两股势力对抗的局面。
  “平衡要被打破了,察哥一家独大可不是自己所愿!”赵柽没有理会还在诉苦的李潇潇,琢磨着对策。李乾顺坚持援辽一个是要报恩,但何尝不是想助耶律延禧东山再起,获得辽国的支持借以对抗rì益壮大的察哥集团,可李良辅却不争气,不但未能救了辽国,反而让李乾顺又失去一支可以依靠的亲信武装,不得不更加依赖察哥的力量维持统治。
  “王爷,王叔与你明着是商谈通商的事情,其实是想要你不要帮助我父王吧!”看着代答不理自己的燕亲王,李潇潇碰了碰赵柽说道。
  “你想的还挺多,这可是机密我怎么能告诉你啊!”赵柽看她认真的样子,笑着说道,其实李潇潇说得虽然不全对,却也**不离十。现在宋朝作为西夏的宗主国,如果他们国家发生内乱,宋就可借此出兵,而赵柽作为封疆大吏他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
  “哼,你不说我也知道,你是想支持我王叔夺了我父王的王位!”李潇潇嘟着嘴白了赵柽一眼道。
  “哦,你怎么看出来的,你王叔登上王位对我又没有什么好处!”赵柽轻笑道,心中暗叹皇家子孙的危机感都***是天生的,从他们的一言半语中就能嗅到yīn谋的气味。
  “当然能看出来啊,王叔对你是毕恭毕敬,但是在国中却谁也不放在眼里,明显是有求于你,他现在权财都不缺,想的只有那件事儿了。”李潇潇苦笑着说道,“至于好处,王爷一直想重开通往西域的商路,我想王叔肯定是拿这个作为交换条件吧!”
  “呵呵!”赵柽干笑两声未置可否,心下琢磨这小女子看似天真无邪,清纯可爱,其实是颇有心计啊,“这些都是大人的事情,你就不要cāo心了,否则就愁成老太婆啦!”
  “不要说我了,王爷你不也是每rì愁眉不展吗,现在都成小老头啦,你才比我大两岁!”李潇潇撇了撇嘴,伸出两根玉指在赵柽面前比划着说道。
  “唉,我是王爷的身子,丫鬟的命,属驴的就是干活的命,这西北我就不愿意来,可父皇非逼着我上任,如今几十万人跟我要吃要喝,能不发愁吗?”赵柽不住叹气摇头说道。
  “王爷,我父王又向你们大宋派出和亲使了,你知道吗?”李潇潇看着王爷的样子莞尔一笑,突然说道。
  “知道啊,这次要把你嫁给谁啊?”赵柽说道,去年灵州和议后,西夏派出和亲使赴京,商议和亲之事,察哥想将其嫁给赵柽,可李乾顺却想让女儿嫁个太子,可赵桓压根就不想要个外国媳妇,便晾了他们的场,气得李乾顺要兴兵报复,现在旧时重提,不知道又想让谁当西夏的女婿....


 第六十章 和亲

  “这次父王要我嫁与王爷您!”李潇潇一本正经地说道。
  “嫁给我?!”赵柽眼睛瞪的老大惊诧地说道。
  “嗯,正是,父王和王叔都同意的,当然我也...”李潇潇虽然泼辣,但到底是女孩子,低下头说道,当然后半句虽然没说完,赵柽也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不可能的,这事情父皇不会答应,满朝文武也不会同意的!”赵柽摇头道,他知道在中国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宋朝是为数不多拒绝通过‘和亲’换取和平的朝代之一...
  传统意识里的“和亲”,一般是指政权间因为政治目的而进行的联姻,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是我们熟知的和亲事件。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史上,存在着相当广泛的和亲现象,就类型而言,有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间的联姻、割据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间的联姻、割据政权间的联姻、少数民族之间的联姻、南朝与北朝之间的联姻以及从现今来看属于与外国之间的联姻。
  就朝代而言,有汉与匈奴、汉与乌孙、孙吴与蜀汉、隋唐与吐谷浑、隋唐与突厥、唐与吐蕃、辽与西夏、以及后来满蒙联姻等等。无论形式怎样变化,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即都是政治利益的驱动。和亲的发生又总与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相关联。这些历史条件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是政治分裂状态,分裂双方有通好的愿望和条件;二是没有强烈的此贵彼贱的民族偏见。
  与以前各个朝代的和亲背景相较,宋无疑具备了和亲的历史条件:一方面,辽、西夏都与宋朝有过对峙,并对宋朝构成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又都有过通好的阶段,并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相对和平,可事实上宋不仅没有主动对外和亲,且拒绝了辽和西夏的求亲。
  宋朝没有实行和亲政策主要是由朝野人的“重华夏轻夷狄”的思想决定的,经济实力的强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宋的文人士大夫在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下。认为王者要以德服天下,只要王者的德行修炼到很高的程度,蛮夷也会来归附的。宋儒对德治的认可甚至达到了迷信的程度,于是有不少士大夫把和亲与伦理道德相对立,理所当然就认为‘和亲辱国’。士人们认为与‘非类’结亲是奇耻大辱。宁可赔钱财而不肯赔夫人。当然更不会去和亲联姻。
  因此,宋在辽兵压境的情况下仍然拒绝辽的和亲要求,在宋仁宗及其参与谈判的宋朝大臣富弼等人的心目中,割地无疑是丧权辱国。和亲则是大失体面,因此便以各种理由加以拒绝,最后,使“契丹不复求婚,专yù增币”。
  对西夏的求婚。宋朝君臣也是如此,夏毅宗赵谅祚“闻契丹约吐蕃兵共取河西,思结中朝为援,使祖儒嵬名聿正入贡,请尚公主”,宋仁宗仍然没有答应!这些都表明了宋对待和亲的态度:宁肯多给银、绢,也不愿嫁女和亲。可以纳贡,但不愿纳女;可以称臣、称侄甚至称孙,但绝不肯以老岳父自居!
  虽然用后世‘大历史’的眼光看。宋朝的鄙视周边民族的文化心态,延缓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对民族间的文化交流造成了负面影响,树立了‘华夷之防’的坏榜样,削弱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但是在赵柽这个曾经的军人心中。对这种‘不靠女人换取和平’的骨气还是十分赞同的...
  “王爷,为什么他们都不会同意呢?”李潇潇急问道,对此更是不解。
  “很简单,同姓不婚!”赵柽难得认真地说道。同姓不婚。这个观念在中原根深蒂固,且影响深远。现在既然宋朝曾赐姓党项。那么再与西夏通婚,就违背礼制,视为非礼了,再者,宋从切身利益出发,更想通过拒绝西夏的求婚来压制西夏,所以宋以此拒绝西夏求亲的言辞虽简单却理由充分,难以驳斥。
  “可我们分明是两国之人,怎么能为此所束缚呢,这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李潇潇显然对这个借口不会满意。
  “虽然你说的不错这只是个借口,但是其中事关两国那就不是借口了,而是事关两国国策,不论父皇还是朝中大臣们都不会轻易应允的!”赵柽看看有些不服气的李潇潇说道,自己何尝不是为此所苦,为了个异族姑娘甚至准备抛弃一切出走,虽然结局是以赵信‘违约’而失败,但其中滋味至今让他难以忘怀,这个异族不婚的狗屁规矩自己也是深恶痛绝的,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那么说这次和亲还是不会成功喽,那么父王明知如此为何还要三番五次派出和亲使啊!”李潇潇看样子还是不死心,追问道。
  “雏儿,我想你早就看出了其中根源,辽国势衰,亡国已在不rì!”赵柽说道,“但是我十分不解,这种两国之间的和亲往往都是以牺牲女人的幸福为代价的,如果两国叫好,她的rì子还能勉强,一旦起了纠葛,和亲的女子下场往往是十分悲惨的,你为何还如此热衷,不早rì劝你父皇打消这个念头呢?”
  “王爷,你真的不明白吗?”李潇潇看着王爷问道,其实她何尝不知皇家女子往往都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谈判的筹码而存在的,没有谁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但现在命运之神眷顾,让她有机会选择,而眼前的人自那次帐中偶遇便占据了自己的心,她如何愿意放过意中人呢?
  柽又被将了一军,他此时如果还不明白李潇潇的意思那就是一等一的傻子了,这话简直就是在直接告诉他‘我爱你,愿意嫁给你’,“嘿嘿,你想帮夏王重新掌控朝政,也不一定要非得牺牲自己啊,再说就是和亲成功也不一定能帮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