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322章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322章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您用魏伯初为盐监,这事是不是再议一下?”宣抚司判官陈过廷说道。
  “副使几位也认为魏伯初不能胜任吗?”赵柽喝了口茶看看坐在堂上的几位反问道。政策制定好了,也需要人督导,赵柽将自己的宣抚司几员干将分成了几组,副使许宗衡坐镇太原居中调度,处理rì常事务;杨时负责开展民屯工作;周行己负责经济工作。对各项税收居中调度。协调与各司、各府对资金的分配问题;陈过廷则带一路人巡视各州府处理纠纷,惩jiān除恶,稽查各级官员;而他也闲不下,老毛子有句话叫‘一百次挥舞拳头,不如战略轰炸机震动下翅膀’,针对西夏蠢蠢yù动,各蕃部人心不稳,流寇作乱等严重事件,他要带兵巡边,予以震慑。一待事情安排好,大家就要各忙各的了。
  “嗯,下官以为陈判官说的有理!”许宗衡点头郑重说道,其他几人也点头称是。“魏伯初先投蔡京,后投王黼,且先不论其德行,在其专主榷货务时,与交引户相互勾结,但凡有商旅算请,皆率克留十分之四以充入纳之数,务入纳数多,以昧人主而张虚最,所以下官以为其cāo守过劣。不宜担此重任!”
  “是啊,许副使言之有理,盐税关系到我西北稳定,王爷将如此重任交给此人,实为不妥,还请王爷三思!”杨时也言道。
  “大家所言魏伯初之劣迹本王也有耳闻,其行确为正义之士不齿!”赵柽点头道,并没有否认魏伯初当年的所作所为,“但是其转投王黼后,又被蔡京弹劾报复。不仅身败名裂,为避仇逃到西北,以致落魄街头,全家衣食无着,且为小吏所欺。被强征为随军民夫,险些丧命。本王念在当年同殿为臣的香火情收留了他,在幕府做一小吏...”
  “王爷仁义才会收留此人,但要知他这种小人最是忘恩负义,他一能叛蔡京,二能叛王黼,有朝一rì他一旦再次得势,王爷怎知他不会再叛于您呢?”不等赵柽说完,杨时就打断了王爷的话说道,下级打断上级讲话是种极其失礼的行为,可也看出他显然对此人已是厌恶至极。
  “呵呵,本王确实无法保证魏伯初不叛我,他曾为虎作伥,犯科作jiān,可谓得意一时,可转眼间财势皆为烟云,经此大起大落,本王想他应该明白其中道理!”赵柽并为因为杨时的失礼而责怪他,而是笑笑道,“乡间有语云‘浪子回头金不换’,他到我处后,与往rì已经不可同rì而语,做的都是小吏的工作,拿的也是微薄薪金,兢兢业业,却从未抱怨过。本王想其已痛改前非,他曾主持榷务司多年,业务jīng熟,也必知其中利弊,如今我们正是用人之时,也应给他个机会试试,行,继续用;不妥,及时撤换便可,想也出不了大错!”
  “嗯,那就依王爷所言,且让他一试,若其再有作jiān犯科之举,还请王爷不要再妄动仁慈之心!”为了王爷任命个芝麻大的小官大家齐声反对,让王爷百般解释,不过想想王爷说得也有道理,世上能比魏伯初明白榷务中乌七八糟的事情的人还真不多,王爷这是以恶制恶,如果他真能改邪归正,倒不失为一干员,许宗衡便先点了头,但也是有条件的保留了自己的意见,其他几个人见正副两个主官都同意,他们便不再多言,勉强答应了。
  “好,如果其再犯,就交由诸位处置,本王绝不护短!”赵柽笑着说道,他心中也松了口气,现在就看魏伯初争气不争气了,如果他能办好这件事,自己就可将另一件大事交予他去做了。
  接下来赵柽又与几人商议设置民屯、军屯的诸多细节问题,这其中不但有开发土地,增加收入的问题,还有占领布置的问题,不能小视。当王爷拿出一张西北全图,大家看到上面不但标注了水文地理情况,还注明了可屯垦的地点时,才知王爷早有了腹案,此时只要稍加整理,便能行文下发各地执行了,不由对王爷又都高看了一眼。
  这边计议已定,赵柽又忙着召见各路经略安抚制置使,因为弓箭手田一般都是由经略安抚使分配的,而他知道自己今后必须将战略重心转到北面,将来这些弓箭手便是自己的后备兵员和强有力的友军,这就需要把忠于自己的那些蕃部北调,但是所需的田地也得和他们协调解决。
  后边还有赵忠等着呢,这小子刚把军校的架子搭起来,可校长的椅子还未捂热乎,就变成了河东军屯使,现在是两眼一抹黑,还等着自己指点,而那个校长也只能由自己先兼着了...想想这么多忙不完的事情,自己身边却无一个知心人可以分担,他的眼前又浮现出个熟悉的身影,不知道她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样忙碌?。。


 第四十二章 五姑娘

  契丹王朝是一个农业社会与游牧社会的复合体,契丹统治集团始终保持着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方式,因而被称为行朝。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辽朝的地方行政建制相当混乱,对于州县的设置相当随意,名字相同的州县比比皆是,导致后世史书也说不清辽朝究竟有多少个州,这也可以算是个国家特sè吧!
  原州便是辽国众多州府之一,只是这个州有些特殊,它是座私城。契丹建国后,由贵族以俘掠或受赐的人口和自己原有的奴隶、部曲,在自己割占或分赐的土地上建立,构成头下户的汉人们不能脱离农耕区域,而这些头下州的契丹领主们又不可能把他们的私城建在远离草原的汉地,所以就选择这样一个农耕和游牧的结合部来建立他们的头下私城。
  一般讲凡皇族诸王、公主及后族所建的头下可建筑州城,其余不得构筑城池,只能立堡树寨以区别于他种建置,头下的人口大多来自河北、山西和原渤海国,都是汉人或渤海人,身份既有称为部曲的农耕者、手工业者,也有驱奴,前者为依附身份,后者为奴,奴所占的比例在少数。
  在辽宋澶渊之盟前,战争频繁,可虏获大量人口,所以头下军州较多。其后,战争较少,俘虏来源减少,很难再用俘掠的人口来增置头下军州,因之头下军州总趋势是在减少,至辽末时近乎绝迹。而原州因家中出过几位皇后、显臣才得以保留至今。但到了今天rì子也相当的难过...
  夕阳下。一队足有千骑的辽军自北而来,扬起滚滚尘烟。马上的骑士们谈笑着,身上破碎的甲叶和枪尖上未干的斑斑血迹表明他们刚刚进行了一场战斗,他们马后拴着根长绳,上面绑着一串串男女,而在队伍中还夹杂着数千匹马和数不清的牛羊,这些显然都是他们的战利品。
  “五姑娘,黑奴部真是胆大包天,居然敢到咱们的地盘上掳掠,真是找死!”一个辽将恭敬地对主将说道。
  “哼。这次也该他们倒霉,碰到了咱们五姑娘,不但损兵折将,还被咱们抄了老窝。占了牧场!”另一个辽将自豪地说道。
  “阿卜合,你说黑奴部人口不过千帐,带甲之兵不足千骑,为什么敢侵我牧场呢?”五姑娘没有理会两人的马屁,而是反问道。
  “五姑娘,如今中京、东京尽数落入女真贼人之手,皇帝避难西京,各处大乱,无人听从调度,都想趁机强占地盘以求自保!”阿卜和看看身边的五姑娘想从她脸上看出点什么。但是五姑娘蒙着面巾的脸上根本看不出什么,他想了想说道。
  “你们没有发现被杀死的黑奴部族兵中有异吗?”五姑娘冷冷地扫了阿卜和一眼问道。
  “没…没有,札勒你发现了没有?”阿卜和被五姑娘看到的浑身一紧,赶紧避开扭头问道,他是都尉府的老家将,在他的印象中幼时的五姑娘是个天真快乐的小姑娘,十多年前在一次部族冲突中失散,几个月前突然回到了家中,她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大家就未见她笑过。可他作为一个家奴虽然奇怪但也不敢问。
  “指挥使,我也正觉得奇怪,过去没听说过黑奴部有什么猛将,可今天我们出战却碰到了一队人马甚是凶猛,死战不降。尤其是领头的连伤我们十多个弟兄,后来还是五姑娘出手料理了他。他们是不是请了帮手!”札勒提马向前说道。
  “那些人是女真人,他们虽然改换了装束,但是后脑勺上却有留辫子的痕迹!”五姑娘说道。
  “黑奴部勾结女真?!”阿卜和惊道,原州与中京道和东京道相邻,处于辽国腹地,但如今中京道和东京道已是女真人的天下,此地处于女真两面夹攻之下,而原州是三京连接的战略要塞,金军进攻西京道的必经之地,如此看金军要对他们动手了。
  “从种种迹象看女真就要对原州进兵了,传令下去,命各部加强戒备,遣拽剌军出城五十里,有敌情迅速回报!”五姑娘说道。
  “是,末将立刻去办!”札勒立刻点起一彪人马分作两队向两个方向而去。
  “唉,王爷所言不假,天下大乱已起,为了这一天王爷准备了整整十余年,而自己仓促之间能否挡住女真铁骑,守住原州?”眼前出现了一座城池,这就是原州主城,城池建于辽建国初期,城墙为土夯,平面呈方形,南北、东西各长五百步,墙坍宽三丈,城壁外侧有角台和马面,只有南北二门,这座城在中原只能勉强算是个小城,但是在草原上却是数一数二的大城了,五姑娘看看羸弱的城池叹口气想道。
  大家已经看出这‘五姑娘’便是赵信,灵州城外在护卫王爷和谈时意外的发现了护送辽使的将军竟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家人,可那时双方斗的跟乌眼鸡似的,双方又身负重任,赵信便压下了相认的念头。在后来出走时,赵信就想到已王爷的地下势力,只要自己不离开大宋,不论藏身何处早晚都会被找到,所以那时她就打定主意‘回家’!
  赵信根据萧崇德所说的只言片语一路北行找到了原州,接下来的事情便顺利成章了,凭借儿时残留的记忆和那把从未离身的小刀于家人相认。她这时才弄明白自己的父亲是原州城主萧进先,母亲是大辽玉阳公主,名叫萧崇信,她在姊妹中行五,大家便依然按旧时的称呼她五姑娘。
  可家中的情形却丝毫也不乐观。按照辽制每个部落一般分为戍守户和留后户两部分,轮番戍边或参加征伐,她的长兄正率部族军与金军在前方厮杀;老三也就是萧崇德武艺高超,被选为御帐袛候郎君,执事于皇帝身边,作为其贴身侍卫负责皇帝行宫的rì常生活起居,并执行有关公务;老二自幼身体不好,作为原州司徒协助父亲负责管理留后户;几个姊妹都已出嫁,家中只余两个弱冠之年的幼弟...
  f
  ♂♂1;


 第四十四章 云变

  在郝言的‘交待’下,赵信才知道自己只知埋头搞发展,忘了抬头看路,此时的江湖已经一片大乱啦!
  话说耶律余覩一怒之下决定投降金国,yù借金兵的力量来复仇,这样金国凭空捡了张活地图,由于他熟知辽国内情,完颜阿骨打便封其为监军领着金军进攻辽国。有了耶律余覩这个好向导,金军更是指顾如意,势如破竹,于本年正月先攻陷了辽中京大定府,刚从中京逃到南京的耶律延禧接到战报,惊魂未定,没等金军杀过来,就逃到鸳鸯泊,他觉得那片是块野地,是他平时打猎的地方,一来熟,二来远,金国人应该不会再追了。
  不料他低估了耶律余覩的愤怒,耶律余覩摸透了耶律延禧的意向,领着金军脚前脚后地就追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一个超级赛亚小强人金将完颜娄室。完颜娄室的地位相当于辽国的耶律休哥,大宋的石守信,起兵以来号称常胜,是金国的军中之胆,他要是完颜阿骨打搞出来的种,就没那粘罕、兀术之流的份儿了!
  如此杀星莅临,换谁都会想着怎样逃跑吧?可有人就不怕,那就是宰相萧奉先,这货就是大辽的掘墓人,大宋的‘六贼’跟他一比那就是坏人群中的大好人,他以一敌六,把他们六个人办的事情一个人全干了。因皇上‘恶闻女真事’,他连上京失陷的重大军情都敢不上报,胆子比王黼可大多了。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萧奉先却还不忘当国舅,一心为外甥清除绊脚石。萧奉先对耶律延禧说:“余覩引金军前来,为了拥立他的外甥晋王。为江山社稷,应不惜一子,宣布晋王罪行,将其诛杀,绝余覩之望,他便会自行退兵的。”耶律延禧居然信以为真,上演了所谓‘为国杀子’的悲情大片。
  听到晋王被赐死。诸军流涕,人心解体,谁也不愿为辽天祚帝卖命了。而耶律余覩这小子也不大听话,听说此事不仅没有退兵,凡而变本加厉穷追不舍。耶律延禧他跑,耶律余覩就追。只要他追,耶律延禧就继续跑。猫和老鼠的游戏上演了无数次,金国人追着耶律延禧跑,跑过哪儿,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