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高衙内新传 >

第516章

高衙内新传-第516章

小说: 高衙内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清照方知还是与她取笑的,登即大羞。其实一般妇人家闲常说笑,都是说这些家长里短的八卦,惟独李清照是才女心性,想要保持足够的感性,就和这种路数格格不入了,况且说到她自己头上,更加禁不住。她挣了几下不脱,又不好发作,只得苦苦哀求。金芝见她脸都涨得通红,晓得差不多到火候了,便也撤了手。李清照如蒙大赦,掩面奔出,身后又是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高强任凭众人嬉闹,也不加干涉,在一旁只顾看好戏。自打蔡颖与自己生了二心之后,家中这样和谐的景象已经是许久不见了,好容易这些日子来,高府中喜事连连,欢声笑语整日都闹个不休,他看在眼里,心中正不知多少喜悦,又哪里会来煞风景?“人生至乐,便是天伦,我忙了那许久,不就是为了下半辈子可以安安心心地看着她们这般笑闹么?等到过两个月,再多一个小的,闹得益发叫人欢畅了!”所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便是这般看着身边的女人们,高强一时竟觉得世间多少磨折也都是等闲了。

师师亦正在那里笑,忽然肚中一阵悸动,不由得啊地叫了一声。高强屁股上象装了弹簧一般跳起来,握着她的手问道:”怎样怎样怎样?腹中疼痛否?”

师师见高强一脸紧张,微笑道:“衙内莫要着忙,只是那小儿踢了我一脚……哎呀!”不用问,又挨了一脚了。

高强这才放心,笑骂道:“这等顽皮,定又是个小衙内。师师,你莫要着急,且给他数着,今日他踢了你几下,来日待他落地之后,一一打还便是。”

众女一听,顿时笑翻,试阿世上哪有父母这般向儿女讨债的?金莲一面笑,忽然道:“告官人,我看师师妹子这怀大的异样,莫要怀的是双胞胎吧?当日我怀长恭时,那小儿虽是踢我,也不似师师现今这般,一日中倒要踢上十七八脚。”

双胞胎?高强忙把耳朵贴着师师的肚皮,众女不解其意,小环正问地一声,高强把手一摆道“噤声”,房中顿时安静下来,众女一起看着高强,只见他把耳朵贴在师师肚皮上,眼睛骨碌乱转,不晓得弄什么名堂。原来大宋时中医发展甚快,妇科渐渐成为了一门专门医科,从以往的内科中分离出来,历史上南宋人陈自明所著的《妇人大全良方》便是中医史上第一部妇科专著。然而当时人教育程度差,医学方面更加是依赖专业人士,再加上男女终究有别,即便是专门的妇科大夫,也无法去代替稳婆进行接生,因此生产方面还是被依赖经验做事的稳婆所把持。

高强身为当朝枢密使,按照当时人的看法来说,他是绝对不可能懂得妇科的,看他这副煞有介事的样子,谁能想到他是在听胎动?哪知高强听了半天,抬起头来一脸的凝重,向金莲点了点头道:”莫不真是应了你言,只怕真个是双胞胎!”原来他屏息静气听了半天,好似真地听见有三种心跳声,只是苦无听诊器,听不真切。

头胎便生双胞胎,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那可是有可能要出人命的。被他这么一说,众女一时都有些惊惶起来。偏偏除了金莲之外,众女之中连一个有生育经验的人都没有,更加不晓得如何是好。好在官高自有官高的好处,高强即刻派人去请翰林院太医局的金紫医官来,又差人重新请回李清照来,毕竟妇人家事,还是要妇人来办,自己终究没那么多时间可以耗在家里。

李清照听说此事,知道干系不小,便即答允了。只是对于高强所嘱咐的一些事宜不大理解,譬如师师已然肚子如此之大了,却还是要每天活动,最好是出点汗,那是什么道理?殊不知安胎之法,正要动静结合。对于现代人来说,产前运动乃是一种常识而已。反正嘴巴说也说不清,高强索性决定自己来领着师师作产前运动了,不过当他提出晚上要与师师同房的时候。众女的脸色齐齐大变,还道他兽性大发,要和孕妇行那周公之礼。金芝和小环纷纷请以身代,弄得高强是哭笑不得。

一番扰攘过后,翰林医官来到,高强才算消停下来。这厢医官在为师师诊治,李清照见诸女注意力都在师师和医官身上,轻轻将高强袖子一扯,高强会意,跟着她出了师师住处,二人一前一后来到书房。

高强望望李清照的脸色,好似一本正经,然而适才被众人取笑引起的红晕却还微微残留,真好似一副古代仕女画一般,不由得多用几分眼力,狠狠盯了两眼。也不怪他这般,李清照过门以后,俩人约好了不接回蔡颖便不能正式做夫妻,私下相处时往往端庄自持,玩笑话也难得说一句,比从前没挑破这层窗户纸时倒还显得生分了些,高强心中不无郁闷。

李清照却不来理他作怪,正色道:“相公,现今有一件大急事,得要相公参详。”

大急事?高强一怔,方收起了闲心:“何事?姐姐请说。”两口子说话,女的管男的叫官职,这也还使得,男的管女的叫姐姐,可就有点匪夷所思了,也就是高强能想的出来。

好在李清照也习惯了,遂道:“傍晚时我家舅父遣人传讯来,说道御史台今日多人相聚,欲要弹劾辽东宗宣抚数项罪过,其事直指相公,好在后日便是天宁节,纵使诸位台端要上奏本,也总得四日后晨参之时方可。故而舅父传言,教相公好生应付,不可怠慢了。今将其本略抄在此处。”说罢,袖中取出一张纸来。

高强的眉头已然拧了起来:御史台有多人要参他!话虽说是参宗泽,可是宗泽原本就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现今又作辽东宣抚使,这辽东更是他的自留的一般,参宗泽还不就是等于参他?当年高强初到大宋,帮助蔡京扳倒赵挺之一派时,突破口就是选的赵挺之死党刘遣。后来他伙同郑居中弄走张商英时,突破口也是选的张商英门客唐庚,这种政坛的手法,原是高强用惯了的,岂能不明其意?

当下接过那张纸来,望见上面字迹潦草,写的满纸都是,全然没有格式,显然是急就章。然而字虽潦草,这内容却着实惊人,看上面罗列宗泽罪状,头一条开边生事,二一条用人逾矩,第三条滥施爵赏,第四条交通外国,第五条指斥乘舆,以下尚有许多小罪,林林总总加起来十五六条之多。

高强在大宋官场混了这些时,大概也晓得这些罪状的轻重,前五条每一条都够除名编管了,倘若罪状座实,大概宗泽此生再起无望,而事情必定牵连到他的上司高强自己,卷铺盖滚出京城官场是板上钉钉的事。

李清照官宦世家,当然也知道此事轻重,见高强沉吟不语,她却在那里着急:“相公,兹事体大,不可轻忽。据闻自相公平燕还朝之后,诸位台端见相公望重资浅,便有参劾意,只是一时难发,如今来势汹汹,必定非同小可。相公若是一时并无良策,倒不如明日先上本辞官,以退为进,不失为上策。”

高强不答,将那张纸放在手心,“呼”地吹了一声,那纸飘起来,转了几个圈落在地上。他眼光随着这张纸落在地上,忽地轻轻一笑:“姐姐,人生在世,自有两般遭际,一者如雨打浮萍,一者如山巅青松,你道那一般是好?”

李清照片刻间已明其意,叹道:“相公持身甚正。公忠体国,妾岂有不知之理?若论相公人品,自可比山炭青松,然而俗世往来风雨,却偏偏要你作那浮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相公多历世情,谅来不必妾身谏言。”

高强轻轻摇头,微微笑道:“大事了后,我自要退隐林泉。此乃我平生宿愿,姐姐亦深知。然而纵然要退,却不是这般退法。”他走到窗前,推开窗去,望着天上明月当空,仿佛在自言自语:“数年以来,北事悉操于我手,余人多因我而进。倘若我避过此难,让宗泽等人蒙其冤,朝廷不论以谁人接替枢府,势必要一反前政,尤其辽东之政必定大坏。那辽东三十万户百姓,七万雄兵,原本孤悬海外已是难制,我用了多少心血,方才收得他人心向宋,若被一般不明辽东内情者随意妄为,弄得人心大坏,我恐辽东数年之内,便非我大宋所有。此地实要害之地,我大宋之能制衡北地二虏者皆在于此,一旦失却,便只能坐视北地二虏争胜,无论谁胜谁负,定然大举来攻我大宋,北疆从此数十年无有宁日,兵民千百万转死沟整……”

他转过身来,脸上尽是苦笑:“姐姐,你道我如今可退得么?”

李清照虽然不懂边事,但她对于高强极是敬服,见高强说话时这般推心置腹,也晓得个中轻重,遂蹙起眉头道:”然则诸位台端蓄谋已久,谅必计议周详,相公仓促之间若要应付,只怕不易。”

高强缓缓点头,眼睛往下看着地上那张纸,忽地想起一事,脱口道:“姐姐,御史台若要参我,必定慎重其事,刘公却如何得知此事端详?”刘正夫归朝之后,赵佶虽然甚是喜欢,却没有即刻委以重任,他基本上还是处于半赋闲的状态,而大宋御史台乃是最高级别的监察机构,高强又是当今最重量级的朝臣之一,御史台想要参他,不啻是一场波及整个大宋官场的大动荡,必定要谨慎机密,为何刘正夫竟会事先得到的风声,而且知道得如此详细?

只是他说出这句话后,便有些后悔,这么说来,分明是有怀疑刘正夫之意了,此人乃是李清照的舅父,也是她娘家最大的亲人,这等话怎么好当着李清照的面说?

哪晓得李清照想都不想,便即摇头道:“舅父为免嫌疑,不曾亲身来会,只命人往妾身的金石斋去下书,来人并不曾说及备细,故而妾身不知舅父何由得知此事。”

高强一怔,随即心中欢喜不尽。适才的那一刹那,他心中腾地便起了一阵乌云,倘若这件事果真有刘正夫参与其中,扮演了什么不光彩的角色,那么岂不是要在他和李清照之间又产生嫌隙?如今李清照答应的这般爽快,又没半点掩饰词气,显然是心怀坦白,连半点避嫌疑的意思都没有,错非是全心与他站在同一立场上,决计不能到此。

他心中这一转折,忽然间肩头的担子却觉得轻了些,方笑道:“是我差了,此等机密大事,仓促间亦无从验证,舅父暗中传讯要我先退避一时,亦是好意。只是我却不能行此自了之事,置宗宣抚以下诸位参议、花节度以下辽东将士于何地?说不得,今番亦只得与诸位台端周旋一场罢了!”

李清照望着高强,渐渐也露出一丝微笑,那双本已亮如晨星般的眸子,如今正映照着窗外的星光:“相公既然决意如此,妾身亦无复多言,明日自当遣人去谢过舅父,此身只与相公同进退便是。”

高强大笑,拍案而起道:“痛快,痛快!人言台谏乃是国家元气所在,某在士大夫眼中只是幸臣一名,来日却要教庙堂诸公看看,今日我大宋之元气,却在于本衙内肩头!”

他望着李清照那双明亮的星眸,一腔豪气充塞胸臆,身边有这样的红颜知己,天下何处不可去得?

第十四卷 三朝北盟 第三三章

御史台之设自秦汉时便有,其后沿革不常,大宋建立以来,御史台始而虚设,后来到仁宗时将台谏分开,且任官者为天子亲擢,宰相不能参与其中,遂成为天子制约百官臣僚的耳目,对于上下大小事端皆有监察权,甚至许以风闻言事,也就是没有凭据也可以参劾,故而有“宋之立国,元气实在于台谏”的说法。

然而既然身为臣僚中的一个部分,御史台的官员不可避免地也渐渐与整个大宋文官系统合而为一,更因为其参劾言事的特殊权利,成为党争的重要战场,自熙丰以来历次官场争斗,御史台鲜有不参与其中者。且当熙丰之时,大臣蔡确自言官起家,屡兴大狱夺人之位,竟从监察御史里行直蹿升到宰相高位,无疑又给诸位求进的官僚们树立了一个极好的典范。

等到蔡京上台之后,党争愈演愈烈,御史台遂成为蔡京必得之地,仗着他宦海沉浮多年,门生故旧甚多,于是汲引党羽分布要津,这御史台也成为了蔡京手中的工具,用来对付政敌是得心应手。当然这块地方是要害,蔡京虽然厉害也不能一手遮天,况且他所提拔起来的人反过来对付他的也不止赵挺之、张康国这么几个人,于是蔡京自己也两次被御史台的官员弹劾下台,其间弹劾蔡京最力的张克公,便以此跻身宰执班中。

然而自此以后,在高强的暗中纠合之下,左相何执中、右相梁士杰、尚书左丞郑居中外加枢密院的高强,这几个大臣联成一气,又有宦官中的强者童贯和梁师成参与其中,这个集团的实力强大无比,什么御史台都要靠边站,政和年间的朝廷局势稳如泰山,高强和童贯之所以能顺利收复燕云,这种内部安定的局面其实也帮了很大的忙。政治平衡一旦形成,哪怕是当事人自己想要打破,也非轻易能够办到,然而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