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高衙内新传 >

第471章

高衙内新传-第471章

小说: 高衙内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汉人有一句俗话,逃的了一时,逃不了一世。萧干率众逃了一天,直到天明时分方始惊魂甫定,正要觅地歇息时,斜刺里杀出一队人马,打地又是常胜军旗号。萧干更无心恋战,依旧是率军夺路而走,那一队人马随后掩杀,亦斩首百级,夺得战马数十匹,直杀得萧干急急如丧家之犬,一脚奔到居庸关下,见到了辽军旗帜,方才安心。原来这一队人马乃是后军关胜所遣,他自以与萧干有约在先,一路进兵顺利,可是却完全不见萧干军的影踪,关胜心下疑惑,便搜集军中的马队数百骑向前打探,这一队由他的副将郝思文率领,可巧撞上萧干残军,亦是立些功劳。

且说这边高强督帅诸军放手大杀,众奚军哪里抵挡地住?又没了主帅,众军无心恋战,纷纷下马归降。只可惜这一支常胜军不是解放军,优待俘虏虽然是一项军纪,可还没有形成传统,没有得到中军纳降的号令谁来理你?依旧是照杀不悟,有些宋军瞧出便宜来,竟装作愿意纳降,到了切近抓起兜鍪来照着后颈就是一刀,直接一级到手。

直杀到日头西斜,敌军大半就歼,河水亦为之不流,连吹了数个时辰的大风也停歇了下来。高强方始命中军竖起白旗,号令降者免死。众宋军收起屠刀,立时开始改捉俘虏。大小将校使臣则在那里寻找自己的部属,重整建制,盖之前逆风而战,人各自斗,兵不知将,将寻不着兵,到这时候战事了当,风势亦定,方才有闲暇整军。

吃一堑长一智,高强且不及收拾残局,打扫战场,先令樊瑞率军镇住中军,又命刘琦依旧占领远近制高点。全军上下各归本建,方才命人打扫战场,综合各方的情报,将此战前后廓清。原来这西北一路原先亦有刘琦部下一厢兵马防御,只是他这一队悉是步卒,所能控扼的范围有限,萧干所部大队骑兵乘着顺风之势一冲而过,他又如何抵挡?高强查其详情,这一厢兵原系朱仝为统领,当时曾经力抗,被冲过之后亦能整军来挠萧干军之后,斩首亦有数百级之多,算得功过相抵,当下亦不发落,只命将军中有功及战没将士具名报上,由随军参议官依照赏罚格申领。

当时计点战果已毕,全军斩首五千余级,俘获三千余人,内中多半带伤;缴获兵器甲仗不计其数,有若山积,更有战马近五千匹,却是多半带伤,内中仍堪用者不过千匹。原来常胜军与等闲宋军不同,军中步卒基本弃用弓,都是改用神臂弓,这弩箭杀伤力甚强,马儿中了一箭便是断筋损骨,纵使仍留得性命,也不堪上战阵了。

高强甚是惋惜,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命军中善识马者从中点选可为种马者,留为军马畜牧之用,其余四肢能行者或可售于民间作为畜力,那些站立不起的只好杀了,全军大开马肉宴,以为犒赏之用。

众将士兴高采烈,正要杀马,当有种师道率军回师,见高强这里亦是大战一场,方晓得中了辽兵声东击西之计,忙率众将向高强告罪。一战得胜,高强心情正好,哪里会怪罪于他?忙上前将种师道以下诸将一一扶起,随即拉过林冲和樊瑞,将这两人今日的功劳说了一遍,一个是临危不乱,逆风而战能稳住阵脚,且使敌人混乱不堪;一个则是孤军冲阵,带箭奋战,率军直出敌军阵后,并且将敌军主帅挑落马下,使得敌人大队兵马彻底丧失了战斗力,这两人俱是今日头功一件。

内里林冲乃是全军有数的猛将,所部又是精兵,立下大功也还罢了;樊瑞功劳竟与林冲相当,诸将一时俱是且惊且佩,纷纷上前来与樊瑞把手言欢,道贺不迭。待听说樊瑞今日立功,全因善习风烟之术缘故时,又是惊叹不已,这正是付出总有回报,只是时候未到!

当下种师道向高强说及自己率军去应敌前后,原来这耶律大石起初还率军奋战,和杨志、刘琦所统兵马一番鏖战,进退者再三,陈尸两千亦死战不退。待得大风一起,耶律大石把脸一抹,拨马就走,跑的比兔子还快,其部亦是纵马狂奔,显然是早有号令,一俟风起便退,全军上下没有半点迟疑,战术动作利落之极!

宋军不意如此,当时种师道就发觉其中有诈,已命杨志派两厢轻骑回援中军,余众悉数去追击耶律大石。哪知堪堪追上时,却见河上预先架好了一座浮桥,耶律大石率军渡河之后,一把火将浮桥烧却,杨志和刘琦追到此间,只能望河兴叹。所幸种师道预先伏兵,命韩世忠所部背嵬军万骑从中军所架浮桥渡河到此,恰好捉着耶律大石的后军,一阵大杀之下,耶律大石损兵折将,只得五千余骑遁去。韩世忠自以回援中军为要,便即率军回师,只是这一路追逐已经走出去几十里远,归途中又是逆着大风,道路不易明辨,因此直到此时方才回来,甚喜高强所部战阵得力,将来犯之敌杀得大败,否则偏师虽胜,亦难掩中军之败了。

待查明西路来犯之敌正是萧干所部,高强咬牙切齿,破口大骂,什么塞外之民素来重义,你这厮嘴上说得光明磊落,翻起脸来比翻书还快,本衙内险些着了你的道儿!人说刀枪无眼,我看倒还是刀枪有眼,砍的就是你等这些背信之人!

高衙内越想越恼,一怒之下几乎要杀降泄愤,亏得宗泽等人极力劝说,说道军中杀降最为不祥,方今进军燕云,要安定燕的百姓之心,更不可滥杀。高强原也是一时气愤,其本心并非好杀之人,待怒气稍歇之后,便即作罢,吩咐刘琦派人将此战阵亡将士遗骸和中伤将士,并俘虏三千余人押解回涿州大营。

歇息一晚,大军复又登程,除了刘琦部下朱仝部损折甚重,留下看守浮桥之外,余众悉数登程,半日便行了三十里,待得日过当中时,大军前面出现一座城池。高强拿出望远镜观瞧,但见此城墙高三丈有余,楼橹俱全,濠深隍峻,宛然便是当日所见模样。

放下望远镜,高强大笑三声,回顾韩世忠道:“世忠,可还记得当日我等奉使北朝,曾经此地?”燕京,我回来了!

第十三卷 燕云下篇 第五八章

燕京城墙高三丈,墙顶宽丈五,可容五马并驰,外墙皆以城砖包砌,坚固无比;城周长达三十六里,楼橹马面皆具;城濠乃是引桑干河水,水深濠阔;城开八门,在四面各有两门,内中有小城,号曰大内,乃是契丹秦晋国王居处。

宋军中军抵达城下,自宣抚副使高强以下驰马观城,无不啧啧赞叹,此城堪称大河以北第一雄城,大宋四明四镇皆不及也!只是此时四门紧闭,刁斗不鸣,旗幡不振,遣军中望风角者如樊瑞等望之,则称守军震恐不知所为,当遣使招抚,开示王师奉约收复燕云之义,促其开城出迎。

攻打燕京这样的大城,当然不能草率从事,高强脑中最熟悉的关于北京的战事,自然莫过于近代北京和平解放一役,虽以当日我军之盛,仍旧是先围而后和谈促降,可见这城下之盟,必须是先兵临城下,而后遣使约盟的。因此咨议诸将和参议司之后,当即传令,以史进前军攻取宛平城,作为大军歇马之所,刘琦右军护中军及州以来大军粮道,韩世忠与杨志各统骑兵游弋燕京四郊,将招谕书榜皆用劲弩射上城去,以便城中军民周知形势。余众悉从中军,先至宛平城歇马。

史进得令,抖擞精神,传令军中:出兵以来,我前军名为先锋,其实寸功未立,怎有面目担负这前军之名?限两个时辰攻下宛平城,不能克者降一阶官,由其副代为正官,依次类推,直至城破为止!

说起来也真是该着史进倒霉,昨日卢沟河边一战,他主力先期过河,等到风起之时浮桥又被风吹地摇摇晃晃,不堪使用,因此回援不及。等他好容易率军冲过浮桥整队完毕的时候。战事已经进行到围歼残敌的阶段了,落到他手里的连点渣都没剩下。两遭无功,史进的眼睛都红了,这口气憋在心里,正好发泄在宛平城上。

前军统制号令一出,其部下将士原本已被友军的战功和自己的坏运气给刺激得不轻,这下更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也赶不及去造什么攻城战具了,就是军中的炮营工匠用零件组装起轰天炮来,一百多具炮轰轰三发齐射下去,城头顿时半个守军人影都不见,敌楼女墙都被打平了一大片。跟着就是前军将士各抬云梯架上城头,蚁附登城,不消半个时辰,宛平城便改姓归宋了。史进得意洋洋,出榜安民,号令民间秋毫无犯,一草一木亦不得妄取,有那身穿白衣的参议司军法队来回巡视。众军亦皆领命。美中不足者,此城县令和守官已于昨日得了军情,弃城逃进燕京城中去了。

所谓日不移影城头易帜,高强亦是大为满意,看来经过了昨日的一场恶战之后,这支原本只是闭门操练的常胜军业已渐渐成长起来,距离一支真正的无敌雄师虽然还很远,却已远胜历史上被人一冲即垮的豆腐军了。在他心目当中,宋代军队的最高典范当然非岳家军莫属,只可惜岳飞生年太晚,现在才只有十三四岁而已,否则直接派人去寻访出来,派他作了大军统帅,那就可以放心当甩手掌柜了——高衙内在这样意淫的时候,当然不会去考虑岳飞之所以成为岳飞,也是经历过北宋灭亡和南宋中兴的一系列战斗,经历了失败和成功,才成长起来的,眼下的岳飞就算已经长成,也不过是一个潜力值较高的年轻武士而已。

虽然如此,心中既然有了目标,高强在建军之时,便处处找寻着岳家军的影子,譬如“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纪,“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气势,以及“马战无俦”的背嵬军等等。不过目前看来,军纪方面差可比拟,这气势上可差得远了,实战表现最接近这个标准的居然是一支神兵队伍……

当下也顾不得慨叹自己创业艰难,好生夸奖了史进及前军将士一番,以鼓舞士气,高强便下令中军移至宛平城中,收拾府衙及原有军营等处官府房舍,以供大军驻扎,住不下的就只好在城外觅地安营,以为拱卫。

一面又找来陈规,将一份招谕书榜交给他,命他奉使往燕京城中,去招谕燕京开城归降。陈规接了书榜,一旁转出赵良嗣,扯着他到一边,密密嘱咐道:“参议到了城中,务必处处小心,彼处有本朝细作,正相机开城献款,接纳我大军入城。倘若事有可为时,此人必当设法知会参议,暗号乃是一个手势。”说着比了一下,乃是将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圈住,另外三个手指伸直,这手势自然是出自高强手笔,当时无人能识其意,用来作暗号再合适不过。

陈规得了嘱咐,便即请一员副使同行,高强亦是胸有成竹,便点了秦桧出来,与他同往。之所以遣秦桧出使,高强委实是有些不安好心的,美其名曰给他立功机会,实际是想要找个由头把他喀嚓掉,省得在面前晃来晃去地看着心烦,以秦桧的文官身份,作使者正是让他上刀山的最好途径。

秦桧当然不知道高强用心险恶,虽然是心中忐忑不安,仍旧要谢过相公给他出头的机会,随着陈规持了书榜,战战兢兢地来到燕京城下,扯着嗓子向上喊了半天,方才有人探出头来答话。

待问明了二人身份来意,城上又没了声音,连晃动的人头都不见一个。陈规经历过战阵的,胆气自若,手打着白旗四下张望,浑不以身在敌城下为意。秦桧可就惨了,原本就是个白面书生,官还没当几天,上来就玩这样的大场面,小心肝在那里蹦蹦乱跳,嗓子眼都快压不住了!

他这般狼狈,陈规自然看在眼里。少不得安慰他几句:“秦节判休要惊惶,相公在燕京城中早有安排,进城之后且看我眼色行事,不可多口多事,自然少不得你的功劳。”

秦桧见说,别的也没记住,就听见“相公早有安排”这几句话,胆气顿时就壮了。或许是他性格使然,天生就比较信任阴谋之类的东西,一听到是预先有安排,便觉得天不会塌下来了,塌下来也有高个的顶着不是?

俩人坐在马上叙话,也不知过了多久,城上方垂下一个大木筐来,有人用汉话喊道:“两军交战,不可不防,请来使入筐上城!”

秦桧这心肝忽地又拎了起来。看看那木筐颤颤巍巍的,好似极不稳便,万一中途要是掉了下来怎么办?万一敌人有意加害,提到半路突然松开怎办?这三丈高的城墙,摔死了倒也罢了,万一摔不死,落个半死不活,我秦桧大好前程可就付之东流矣!

一面胡思乱想,一面也没有退路,只得硬着头皮,随着陈规进得木筐去,城上问过坐定了,便即拉了上去,看那速度甚是平稳,好似是用的绞盘。

待上城之后,左近十余个契丹甲士戒备森严,为首一员将面色沉郁,杀气腾腾,一手按着刀柄,手指陈规和秦桧二人道:“南使来欲何为?”

陈规从容拱手为礼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