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亡宋 >

第54章

亡宋-第54章

小说: 亡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宫格大阵演化自一字长蛇阵阵,个营地之间相连,虽然比起一字长蛇阵机动性大大降低,但是应为骑兵速度优势,完全能挽回,加上四个大营的后盾,不管是防御攻击都很好,只是需要依靠营地,对平原地形依赖性很大。围城人多就用合围,但是开封城太大,所以方天定的九宫格也可以说是合围演化来的。)

第五章 斗智斗勇1

(不好意思,昨天的三里一营是十三里一营,是一时笔误,想象一下,开封城若是没有一线大城市的一个区大,怎么可能装下一百多万人。要知道开封的人均居住面积比现在高多了。因为仆人是不申报人头数的。还是借某大神那句话,没有BUG的历史不是好历史。嘿嘿,脸厚一把。)

九月初九,唐人最重要的节日重阳节刚过,开封城中便从城墙之上摸下来了一群人,都是身上绑着绳索。从城墙之上慢慢滑落。

有不少人直接从城墙上坠落,被腰际的绳索将身躯拦腰截断。

犹如弓弦绷紧的声响,却是漫天血花溅落,城墙之上,本就有些暗黑的地方,染上了新的鲜红。

虽然这些人是士兵,却不是那毫无知觉的死士,看着平日里一起插科打诨一起摇色子分豆子的兄弟横尸当场。不由得心生惋惜,痛苦的神色直接摆在了脸上。

末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伤感,自然也要流露而出。

历史,从来都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心志坚定的彪形大汉。李纲,是军士天才,就是军事天才,不会应为方天定的到来变成庸才。

方天定如今改变的历史,无非就是阻止某人做他因该做的事,阻止某些事情发生罢了。却从来没有改变过一个人。

所以,李纲依旧是很有军事才能的一个人。

这一群人忍着各种心情,在裨将的约束下,没有人逃走,而是很快聚成一处,冲向了城西正中的那一座营地。

月黑风高,一朵乌云把半圆的月亮遮住,只有某片天空的星光照耀着这片土地。

但是,小小的星光如何能开拓视野,整个大地都被黑暗笼罩着。

这些士兵穿的是很传统的青色布甲,加之一个黑色的大沿帽,疾驰再野地之中。

当他们看到那远处愕然出现的营地箭塔之上的火堆时,还没有反应过来,便听到一声长啸。(上观也做一次摧毁各位童年的人,长啸就是吹口哨的意思。)

此地离火堆还有三四百步,自己等人离开城墙才一百步,而且自己在暗,敌人在明,本不应该被发现才对。加之那声长啸是身旁不远处传出来的。

定然是遇到暗桩了!

带领众人的裨将沉声道:“冲!一定要放出箭!”

霎时间,数十道身影猛然前冲。

轰!一声爆响,一道火光猛然升起,原野之中霎时间燃起一道巨大的火光。

定神一看,竟然是一个大火盆,如同篝火一样的东西。

那裨将大惊,若是这里燃起这么大一盆火,自己等人不久成了活靶子了?随即大喊:“王二,你们三个去把火盆打翻!”

这火盆其实是方天定造出来的,可以短时间燃起的火,为的就是防止宋军偷袭。

方天定曾经是个伪军事迷,当然知道火药炸药的化学成分配比,只是那些化学材料都不好找,所以炸药,高爆炸药,黑火药什么的一直没有造出来,但是制造出来的火药却比这个时代的火药好上不少,虽然威力不一定能胜得过,但是胜在易燃,可以持续导火,而且材料简单,可以大量制造。

于是在拟定这个战术之后,方天定便着手大量制造这种火药,当然,那盆里也不全是火药,虽然说这种火药成分简单,便宜,也是相对于这个时代的其他火药对比的,依旧不好找。

其实这种火药也能作成有炸弹功效的东西,只可惜引线的方面方天定还在思考中,至少要让火药燃烧时间从现在的五秒提高道到十秒,才能在战场上用。

那火盆中大部分都是柴火,方天定在火药中兑入了少部分的海盐,如此之后炸药性能降低,燃烧性能增大了不少,紧紧在点燃的那一瞬间,竟然就将火盆中的柴火燃了起来。

在其他营地外,也有不少这样的火盆,天黑之后才放出去,黎明便收回来。

王二三人急速奔向火盆,其他人却直直冲向了西营地。若是其中骑兵出来了,恐怕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必须最快速度进行破坏!

三百多步,箭矢射不到王二这儿来,但是等着他们的还有一个庞万春手下长弓队最厉害的斥候。这斥候就等同于后世的侦察连尖刀兵,与普通士兵之间差距很大。

王二带着另外一人近身斥候,那斥候拔出匕首与两人周旋,在此之时另外一个宋军却接近到了火盆边,一脚踹到了火盆。

火盆倒地,柴火已经再燃烧,那宋军一咬牙脱下衣服,包在手上,翻手抬起数十斤的大火盆,猛然扣在柴火上。

火鹏才猛然熄灭。

俗话说得好,暗观明易,明探暗难。城头箭头很快就扛下了盖子,将箭塔上的烟火弄灭。

边看着,那数十人还在火盆照射范围内。一支支的流矢飞向远方。

奔跑中的宋军一个一个的倒下。

突然那火盆亮光一减,转瞬之间,又直接熄灭了。

如此就真的看不到了。

箭塔上火盆再次燃起,一名弓箭兵,猛然拉弓,弓箭上玄之前却在火盆中撩了一下,裹着油布的火箭猛然射出。

就在火箭落地前,照亮一小片范围时,那范围内的宋军便遭到了飞矢猛击。更有甚者,被直接穿破眉心。

宋军依旧冲着,斥候与王二三人的战斗已经到了尾声。

本来斥候是压着王二两人打,但是那打翻火盆的兵卒也加入了战圈。斥候马上吃不消了。

但是却想起了,平日训练时太子教过的一句话: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既然要这样打,那就直接废了那个新加入战圈手上已经被烫出疤的家伙。

于是斥候打斗间格挡开其余两人,随即对那个手上有疤痕的家伙刀兵相加。反复数次之后,那打翻火盆的宋军实在经受不住冲击,手再也抓不住短刀,当短刀落地之时,斥候拼着手臂被身后那宋军划拉了一条一尺长,半寸深的口子的伤害,一刀结果了眼前的敌人。

如此之后,虽然斥候受了伤,战况却明了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宋军当然没有什么特种部队的说法,这些人只是某些将军的亲兵,所以武艺稍微要比普通士兵好一些罢了。但是还不是经受严酷训练的弓兵营斥候的对手。要知道这名斥候在过去的一年中,冬天翻泥浆,夏日跳火圈,伏地前进,磨得裤腿全破,腿上到处是伤,凝结的血块把破碎的裤子黏在肉上扯都扯不下来。

直到最后,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昨晚全部规定项目的斥候才能成为真正的斥候,其他的要么继续训练,要么退出斥候队。

算起来,这些人的训练,比背峞军还要严格。只不过背峞军本来就是选择的一些天赋异禀或者说身体基础过人武艺高强的苗子,所以才保证的战斗力。

而这些斥候,更像是折磨出来的高手。

这样的人,手上被破开了一条渗血很少,不影响活动的伤口,根本不能影响他的行动。

应为,这样的疼痛他已经习惯了,在疼痛和活命之间,每个人可能都要选择活命。过去的一年,方天定则交给了他们活命的办法。

箭塔之下,宋军已经很少了,但是却也靠近到了箭塔之下一百五十步的位置。

十数名宋军猛然点起了一团团火把插在地上,如同找死一般。

这样暴露位置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交换伤害。

宋军竟然也是火箭,用的是裹上油布的箭支射向木质的箭塔。

更有两个人,拿出了红纸包着的如同炮竹一样的东西的箭支,在火把上轻轻一獠,然后猛然射出。

火箭上的油侵入木楼,燃起了火。

那些真正的火箭却直接射入了营地,猛然爆炸。

若是方天定此时在这个营地中,一定会非常吃惊的,应为这就是宋代很出名的火器之一的火箭,另外一种就是火铳。

李纲知道,才匆匆建立起来的碉堡营地,再怎么防备森严,却始终是木头做的。这样的东西很容易就点燃了。

所以他才寻来这么数十位武艺比普通士兵好上一些的人然后让他们带上弓箭偷袭西营地。

当然,出发前免不了问一句,谁是独子,谁家还有老父,有的便不准去了。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要以身报国,如何尽孝道?很多将军在不是死士的死士出征前都要问这么一句。

事实上,李纲猜对了,这些人一个都活不出去。

庞万春手下一共一万名弓兵,其中直属南国方家军的是五千人,其中长弓兵是两千多,八个营地,每一座都有三百并长弓兵,加之在箭塔之上,十多米高的箭塔增加了长弓的射程。

如此,这些偷袭的士兵不可能有一个活着回去。

要知道最初方天定给这些长弓兵的定义是将军杀手,想一想,就算方天定自己,在不小心没有手持兵器的情况小遭到偷袭,顶多能当下十数箭二十箭,若是三十支四十支,方天定本人都不能全身而退,莫不要说其他人。

但是后来方天定发现,江南榆树紫杉木确实多,所以长弓兵才从一千人发展到了两千人。

当宋军射出第二轮箭羽的时候,箭塔之上,营地城墙之上的箭羽也射了出来。

当宋军第三轮箭羽射出之时,整个野地,只剩下那裨将自己了,其他人都倒在了地上。

裨将一咬牙灭掉了火把,随即就要撤退。

一道道箭羽在黑暗中穿行而来。裨将箭头受了一箭,却低头疾走。

那杀死王二三人的斥候回营之时,遇到了这裨将,二话不说直接交手。

两人对砍数刀,裨将被崩到了靠近开封的一边,斥候则是到了靠近营地的一边。

两人都受了伤,都在流血,裨将的伤,当然重一些,不然也不会拿不下受伤的斥候,要知道他起码是个副将,可以统领千人,实力起码和电视上的锦衣卫千户相若,可想而知应该是个二流高手。

斥候却是个三流底的普通武人,只是一直学的就是杀人逃命的本事,武艺比裨将更纯粹,加上裨将受伤,才活了下来。

两人相视,一人退后三步,然后都转身疾走。

这一次似乎是互有胜负。

方天定坐在陈留将军府,拿着情报:“第一晚,烧了我六百斤粮食。好好好,明天又来!”那爆烈的火箭中的有一支将粮仓中的一个小仓引燃了,加上箭塔有一些木梁烧的快断了,杀字军损失也不小。

那些新来的南国兵丁,惊醒之后,才知道刚刚有人袭营,才知道,原来自己这些人还离战场很远,算不得战士。

第六章 斗智斗勇2

宋军裨将来到西面城墙之下,抓着那绳索,想要用力,肩头的长箭上却流下血滴。

裨将一咬牙,将绳子绑在腰际,大喊:“拉我上去!”

这里本没有城门,但是他一喊,依旧有士兵探出头来,大喝:“来者何人?”

裨将大喝:“张俊将军帐下,副将王大!”

城头士兵当然知道今晚这儿去执行任务的人,一听,仔细看了看,才确定只有一个人,随即大喝:“原来是将军,属下这就拉将军上来!”

几近黎明,却越显得黑暗。

城墙之上,鬼影卓卓,王大萧索的身影更显得有几分没落。那被斥候杀死的王二正是他的胞弟。当他看到那斥候之时,便知道,王二死了。整整七十人下了城楼,只有他一个人活着。

刚刚被拉上来的时候,看着那被绳子勒断腰际的兵卒,更是让他心情又沉重了几分。

李纲听闻属下报告偷营的人回来了,不由激动,然后起身套上衣服便到了城头。甚至没来得及穿戴繁琐的官服玉带,直接到了城墙之上。要知道,这已经有些违背规矩了。

不过,李纲不像是一个死守规矩的人。

王大是张俊做将军的时候的裨将,张俊成为文职之后王大就跟着做了家将,虽然这与礼法不符合,但却没人说什么,因为这在军中还算是常事。

知道张俊此次,受圣眷,再次入军中,所以王大也就再次成为了一名副将。

当年江南的叛乱潮之中,张俊也是朝廷西军的一员,但却没有与童贯这十五万西军一道,而是分兵一万,剿灭了两股小叛乱,由于这叛乱是在山西山东,和江南离得甚远所以没有受到关注。

张俊出兵不过数日就平定了叛乱,然后班师回朝,甚至还赶上了1121年的年关,众将士都是在东京城过的。

所以当辽国来袭之时,他也就没有受命,而是做了文职。至于那一万人,当然是更随新招收的兵丁一道融入了现在的西军之中。如今的西军那就真的是西军,而不再是征辽军了。

既然征辽结束,那么封号也就不必要再存在了。

王大一见着便衣的李纲,随即跪地嚎啕:“大人,属下知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