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亡宋 >

第33章

亡宋-第33章

小说: 亡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武将在宋代受到压制,但是小小蔡京就算权倾一时,能去对付一百八十年来一门七八代全是将军的这些人么。

蔡京都没哪个本事,童贯凭什么动宗泽。

这就像猫吃老鼠老鼠吃象的动物棋游戏一样,小世家克大世家,大世家克大权臣,大权臣克小世家。

这,也是宋主追求的平衡。

帝王,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懂的人,帝王心术很可怕。这个世界上,有关历史的未解之谜,十有八九都是某些帝王突然做出的反常举动。

比如曹操,这个举世皆骂的汉贼,却一生忠于汉室,未曾造反,信仰改朝换代是大凶之兆。

比如明朝那一辈子只知道到处游玩的皇帝,却是唯一对外对内战争保持全胜的皇帝。

比如那雍正帝,明明是唯一不兴文字狱的三代中兴皇帝,却比自己的父亲儿子都招人恨。

方天定还有很多事情要学,若是达到了责罚一个人,要一个人的命,都能让其跪地由衷的说一声谢主隆恩的地步,也就算是得道了。

分析了这些局势,方天定突然觉得,南国是否兴盛,竟然要靠这一次战争了?

耶律璟,方天定已经知道了对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显然是辽国皇室。

但是方天定显然不会犯轻敌的错误。整个阳泉都处于备战之中。

随即,弓兵营的斥候队长入帐跪地道:“报!辽军大队人马出动,已经到了关外三里处。

阳泉地势就如同一座山谷。却是比较宽,却很长的山谷。

阳泉与大同之间有一片方圆百里的圆形山地区,周围也是低矮山群,至于阳泉与邯州之间,那就是一长串的山脉,纵横密布,到处都是。

这样的地形,辽军驰援真定,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从王庭大同派兵前来,需要将近五天。一种是,从河间府过来,从阳泉经过,一般速度是四天,骑兵全速加休整,是两天半,至于现在,方天定堵截在阳泉,那么除非耶律璟打败江南军队,否侧寸步不前。

至于王庭,自己都保不住了,怎么可能回去。

最后便是,郭药师。

郭药师,现在的唯一选择就是坚守真定府。坚持到,辽王庭解围,就会有援兵前来,若是等到王庭覆灭,转头就可以带领常胜军投降宋庭。

在真定府,起码有险可守,若是现在放弃真定府回援王庭,虽然说童贯大军不能追击,但是回去对抗金军,不是找死么。

方天定现在也情况紧急,现在打败辽军,迅速带领人马,其中方杰手下的南国军一部分人要迅速学会骑术,不管是否精通,只要熟练骑马作战,就要出战。

目的地就是大同与燕京。

辽国是保不住这两个地方的,现在唯一的分别就是,金国占领,或者方天定占领。

一旦金国率先入驻,那么就会如历史上一般,发现宋兵孱弱,则汉家危矣。

方天定现在要做的,就是先一步占领山西,至少要占领马场与大同,然后顺势北上,占领燕京。

等到那个时候,阿骨打因该刚刚病逝,金国不稳,宋庭绝对会与南国军索要燕京。

到那个时候,苏州已经建成了马场,要不要幽云已经不重要了,到时候方天定可以乘机索要镇江和江宁。或者二府之一。

宋主因该有九成可能会同意。应为幽云不止是一块地那么简单,更是整个大宋纠结了整个时代的历史问题,有着象征意义,象征,宋比唐强大。

宋代虽然外交疲软,却丝毫不该隋唐以来皇帝好大喜功的错误。

但是现在这些都是虚谈,最重要的是先解决耶律璟,拿下手中第一个筹码!

传奇的初始,第一步,写的够啰嗦的,但是必须有这些东西介绍,不然大家可能会读的一头莫展,毕竟书中的背景,不是宋史对宋代历史背景的描写,而是我个人的见解。马上开始了。整个书最重要的部分,决定到底是宋强,金强,还是南国强的时候到了!

第八章 陷阱

发布了之后我就没管了,结果,有个词没法用,没发出来,我无语的很。

最后的决战,关乎接下来几个月,南国军骑兵计划。方天定亲自到了阳泉外。

阳泉以东,有一处险隘之处,名为隘口。

虽然,到了隘口两边山势变矮,但是中间的道路也诡异的收紧了,这让行军到此的人容易放松警惕,毕竟突然山势减缓。

事实上,却是更加危险了。

整个隘口,中间宽足足百步,足够数十匹战马疾驰通过了。

这两边埋伏人马,堆放滚石檑木?

崖壁不过十多丈高,其中一边,还在不远处有缓坡可以上去查探。若是行军到了这一段,仔细观察,发现山势虽然变低,但是却更险要之后定然会派遣斥候上去。

怎样才能骗敌人不探查此地直接通过呢?这就是一个将领应该做的。

方天定早在两日前就吩咐手下振国军在此地积累滚木礌石。对于这些事情,方天定还是比较喜欢用麾下亲军去做。

看了看两边,方天定大喝:“绊马索埋好没有?”

邓元觉亲自命下的手下将军徐方走上前来拱手单膝跪地道:“太子埋好了!七根绊马索,全部埋在挖好的坑里。靠近山壁的两端,用树桩打成的耳形木桩中间穿过,在山壁的另一端顶端绑在巨石之上。”

那耳形木桩是方天定想出来的,谁说山谷之中没法埋绊马索?不止要埋,还要埋最粗最大的。

方天定埋下去的绳是自己赶制的,将很多捆帐篷的绳子都编了进去。

这么粗的绳子人力是扯不直的,山谷两边也不能站人而不被敌人发现。

所以方天定想到了这一招,在两边做一个这个,承受落石的力道,又能让绳子绷直。

其实很简单,做一块大木板如同拼积木一样,让其他几块木头拼成一个鼎耳的造型然后让鼎耳比较大的一段从这边卡近木板的空洞。

然后耳端朝上,买进地下进行了。

这样的装置,按照巨石落下,加速度达到地心引力这个阶段最大的动能都扯不断耳。

方天定看着方杰,轻声道:“只许败不许胜,去吧!”

方杰摇动方天画戟向着隘口去了,此战,必定要动用方杰以及其手下的将领。

因为方杰的人是所有人中武力值最强的。逃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人殿后。

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勾引。

两里之外。耶律璟的九千大军已经缓缓推进,到了足以用肉眼看到的位置了。

突然,一名斥候骑马走到一名将军身边,将军随后便鞭马前行,走到一名身形魁梧,留着小辫子大胡子的将军身边。

这名将军身着狮头铠,手拿长枪,都是将军,后来的将军却对其非常恭敬,拱手道:“耶律将军,敌军,主动出击了。”

耶律璟摇摇望去,看着那黑色的一大片,道:“你当我是瞎子么,你们这些斥候队,现在才发现,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所有人都看见敌人了,还要你们斥候队做什么。”

那将军尴尬的低头道:“将军,那敌人是从山上冲下来的,显然想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所以在远处的时候没有探明。”

措手不及,这的确措手不及。这么近的距离下,一群绵羊突然自己跳到老虎面前来了。

这个时候,老虎还真是不知道怎么办,自己还没想杀羊啊。

这确实有点儿措手不及。

这个时候,又有一名斥候归来,到达这位分管斥候后勤的将军身边捣鼓这什么。

这将军才又到耶律璟面前道:“将军,敌人大概三千,前面有百骑,长矛手一千,弓兵两千。”

耶律璟,就这样发怒了,连日来派出去的人手折损众多,本就心情不好,结果这个时候,这么个废物斥候队还上来气自己。

和大宋打了几百年的仗,谁他妈不知道宋军十个人三名长矛手七名弓手剩下一军之中有那么几个骑马的啊。这算是什么消息,还敢上来报!

眼神极其不爽的盯向那将军喝道:“没用的东西,滚下去!”

那将军识趣的走了。

若是耶律璟知道方天定整个营地弓兵的比例的话,一定不会认为这是废话。

江南军,包括新建制的韩世忠部,都没有多少弓兵。

七万人,不过一万名而已。

这样的比例,来的三千人却有两千弓兵,很明先,这是用来掩护后撤的。

这也不怪耶律璟,他的手下别说靠近阳泉,就算是远离阳泉的山林中的斥候队也损失惨重,怎么可能探得到方天定手下江南军队的消息。

方杰骑着高头大马一杆方天画戟舞的飞起。

身为武艺高强之辈,加之天赋异禀,方杰很快就掌握了骑术,一刻钟跑马如走步,三刻钟马上武器翻飞不落。

不过一两个时辰,竟然可以马背马腹翻动,马腹射箭,飞马拾物等高难度动作了。

很多辽人,从小练起,直到加入军队,也没有这样的骑术。

一方面是武艺高强的缘故,另一方面真的不能不说是天赋异禀。

数百骑还剩不到三百步的时候突然开始冲刺。

冲起来的骑兵和慢慢散步的骑兵完全不是一回事。

但是现在,耶律璟大军正好是骑兵对阵中的经典阵势方块阵。推进讲究势沉如山,不能如狼群战术那样气势如虹,直接冲击。这样的阵型一旦冲乱就废了。

直到金兀术发明铁浮屠和拐子马战术。这种方块兵团才大放光彩。

面对方杰的冲击,耶律璟不用招呼,手下士兵也是紧了马腹,捏紧了长枪狼牙棒。

方杰百人一道,风驰电掣间砍落辽军数十骑。

要知道这出面一共才这么点,方杰手下一共才数十骑接触到辽军,竟然在第一时间就斩杀了辽军数十人,这恐怕只有金庸老先生天龙八部中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宋军做不到的,方天定能做到,当年起事聚集江南地区众多高手的那一百人,如今有三十人在这一队中,尔后,很多高手出现,方天定都暗中记得名字。直到建立三军,方天定将他们编进了方杰的南国军。

这还不是江南军武力的巅峰,如今的千人队背峞军,可以说已经训练成型了,只是这吸引敌军的任务,还不能给他们做。

方杰看了一眼,瞬间看准了耶律璟纵马冲了上去。

耶律璟不同于一般的辽将,喜欢板斧大刀狼牙棒,耶律璟使得是一杆长枪,没有其他辽将那些稀奇古怪的枝节,也没有古怪的枪头,都是正统的中原长枪。

方杰眼看对面人高马大,心生兴趣,上去就是一斩一斩断山河,两斩平沧海。一刀一刀的砍下去。

耶律璟起先还没在意,但是也看得出来,对面那乳臭未干的小子是主将,但是那小子真的朝自己冲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对面是高手!

就那么几斩耶律璟的手几近断裂,麻木无力,抬都抬不起来了。

这个时候,辽军也全线和南国军接触到了。

虽然南国军的骑兵占优,但是步兵却是劣势。

久战之下,士兵出现乏力,众多士兵身染鲜血,浴血奋战。方杰面色凝重,看似想要杀死耶律璟,又不想手下损失太重一样。

这不是宋朝一直的特点么,将领厉害,士兵却比不得辽军。不止是宋,唐还是一样,在唐前四十年,鞑靼击败唐军如同山不一般。

只是后来,唐朝经济发展,几次扩军之后,才驱逐了鞑靼。

宋朝却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压制武将。

就在靖康之耻那么严重的情形下,居然让没有军旅经验的康王赵构当大元帅,宗泽为副将。

不得不说,赵构军事才能不错,勇武也算得上上佳,但是生在帝王家,出的了名将?

首先就不具备亲民的可能,其次,难免好大喜功。

耶律璟内心非常快意,虽然被宋朝小将压着打,却没有半分不爽。你不是厉害么,你不是可以追着我打么,你手下太弱,战争不是武将单挑,历史上斗将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方杰面露难色,又砍了两刀之后大喝:“撤退!”

耶律璟大笑,你不是追我么,这次换我追你了。耶律璟大笑道:“儿郎们,随我斩杀敌酋。”

一群骑兵正要冲击,方杰手下骑兵却没退走,一直与他们僵持着。

等到步兵一退出三十步,其后方一直没派上用场的弓兵突然开始齐射。一道道箭羽压了上来。

耶律璟也不敢顶着箭羽冲击,一阵箭雨下来,距离又拉开了不少。

众人一路逃遁直到经过了隘口!

耶律璟见到周围山势豁然开朗,不由笑了,这是天亡宋军啊。宋军正是蠢。

等到真的冲进了,才发现,怎么是个隘口。

只听见一声大喝:“绊马索!”

见到地势开阔,耶律璟连声催促众人,结果将众人赶紧了鬼门关。

绊马索一道一道的升起,辽军人仰马翻!

第九章 虎落平阳?你是虾米出水!

若说十面埋伏,方天定埋伏不了,但是辽军也不会上天入地。

就在辽军前阵扑到之时,方杰率领手下杀了一个回马枪。

这些绊马索,每一根之间相隔十数米,总共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