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亡宋 >

第131章

亡宋-第131章

小说: 亡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个人,应该是个百夫长,随即拱手单膝跪地道:“将军,那日夜里,刘光国将军带领我们突围,但是在山脚遭到了伏击。”

听到这儿刘延庆眼前一黑,差点儿一头栽倒在地。

百夫长才说道:“后来,我们便分散了逃了,被拐子马围追堵截,直到今日才逃脱回到忻州。”

刘延庆抓着百夫长的袖口问道:“刘将军呢?”

百夫长自然知道,刘光国是刘延庆的大儿子,所以低着头说道:“我没有看到将军。”

一个兵卒巍巍颤颤的说道:“我逃走的时候,看到,看到将军被杀了。”

杀了,听到这句话,刘延庆倒在了地上。

刘光国死了。1126年,死于铁浮屠屠刀之下。

历史仿佛散发着它的魔力,所有发生过的事,在另外一种演化下,依旧要发生。

刘延庆一病不起,竟然被这噩耗击倒了。

第十八章 忻州之战(2)

四周都是黑暗,一道白色的光晕在天空中旋转,越旋越大,突然之间,天翻地覆,那唯一的白色光晕都不见了。一道刺眼的光芒微微亮起。

睁开眼睛,刘延庆发现众多将领围在他的床前。

王德沉声道:“将军,完颜宗弼的大军随时兵临城下。我们城中众多兵卒都等着您下达命令。”

刘延庆眼前又是一阵摇晃,随即问道:“宋将军呢?”此宋将军,自然是宋江。

宋江因为朔州陷落根本没机会救援。而刘光世也镇守宁武关。无法救援。

但是此时,忻州城中已经人满为患,因为守城南北大营都入驻了城中,加之义字军众多人,如今忻州城中,光是有完全战斗力的兵卒就有接近两万。火头兵加上后援也有三千多。

这人数放在平时,断是谁都会觉得人太多了。但是此时,兀术三万大军陈列在八十里之外。这么短的距离,城中没有一个人会觉得人多了,反而痛恨,为何城中兵卒如此之少,不是十万大军。

刘延庆只觉得胸口一阵沉闷,猛然就是弯腰:“咳咳咳!”

只见有些暗黑的红色血液被刘延庆喷在了地上,周围众多武将一见,立刻围了过来。

而一名武将便是说道:“宋将军正在城头布防,属下派了传令兵过去相请,因该很快就会过来。”

刘延庆挥手斥退了上前的医官,才说道:“我没办法督战了,以后你们要配合宋将军。记得,这一次输了我们就会死。就算不战死,忻州之后到长安再无屏障,我们回朝亦是死。所以你们必须听宋将军的。”

众人点头称喏,刘延庆却开始闭目养神,似乎每说一句话,都很费力气一般。

众将军见到刘延庆闭眼,却也没有离开,而是站在一边,都没有动,没有说话,就那么直直的站着,似乎这一刻,这些驰骋沙场的将军都成为了一个小兵,当年刚刚入营时的小兵。

许久之后,宋江推开了房门,看到了满屋子的将军。

刘延庆在宋江打开房门的一瞬间似乎清醒了过来,微微睁开了眼睛。又过了几息,才睁开双目,看着宋江,道:“宋将军,刘某身体不适,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宋江扬起手阻止了刘延庆的道歉,说道:“刘将军身体要紧,为了宋国,你一定要养好身体啊!”

听了宋江的话,刘延庆却是摇了摇头,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最清楚。

看着床架子,刘延庆才说道:“一个国家,就像是这个架子床。有人想霸占架子床,有人想要破坏架子床。我们就是着架子床上的架子,保护着这个床。但是真的要护住床需要的是这个床的主人,而不是我们这些架子。”

宋江听到这个比喻,却是说道:“只是,床的主人睡着了,只有架子了,这架子上面裹了帘子,要是裹得紧,别人就掀不开,若是不掀开帘子,赶不走里面睡觉的人,那就霸占不了这床。”

刘延庆才略微咳嗽着说道:“我这根木头腐朽了,顶梁柱就那么几根,如今偌大的忻州,就要让宋将军顶着了。”

宋江沉默了些许时候,才说道:“我本来是受命保住朔州的,只是刚到,朔州就完了,如今贼子出山,想要图谋忻州,自然要问过我宋江同不同意。”

兀术狼子野心,断然不会放弃宋国的每一寸土地。凡是能攻的下来的,都要攻下来。收不收的下,守不守的住那是另外一回事,大不了丢了便是,反正本来就是别人的,能拿下固然好,拿不下,破坏了也不错。

宋江虽然不知道兀术是怎样的一个人,却知道,草原上的人都不好对付。

刘延庆看着墙上的地图,说道:“如今金兵就在原平,有两条路可以过来,要么镇守阎庄,要么埋伏山谷,要么直接坚守不出。三条路,我们人不多了,不可能同时镇守阎庄还埋伏山谷。”

若是同时镇守阎庄又埋伏山谷,很明显城中人手就不够了。若是两条路那一条出了纰漏被破。那么忻州的命运就只有陷落。

宋江看了看满屋的将军副将们,点了点头说道:“不如我们就在这儿讨论一下吧。”

一屋子将军,便开始开大会了。

刘延庆的观点是正确的,很明显,阎庄和山道只能留一处人。

而阎庄本身就有人镇守,若是决定改为埋伏山道,那么阎庄的人便只能撤走。

而撤走本身也有些风险,因为阎庄的兵卒撤到山道两边去,阎庄的百姓却只能回忻州,但是这一路途遥远,对于兵卒来说不算什么,对于拖家带口还要携带财物的百姓来说,恐怕就是好几天的路程。

若是此时兀术出兵,那么这些百姓将十不存一。

宋江沉默的听着众人的讨论,才说道:“先不讨论百姓怎么撤退的问题,先说说,完颜宗弼的大军有没有可能从山道过来?”

王德沉吟了一番,说道:“古往今来,过雁门关攻忻州者,多选阎庄。选山道这,几乎都被伏击了。当年白起对赵括用兵,亦在此地埋伏过,若兀术不傻,断然不会走山道。”

阎庄虽然地处平地,但是北面却有一条河流阻隔,算是天然的护城河,而这条河流,断然不是骑兵过得去的,因为河水最深处要足以淹死马匹了。

而河道中,能过马的地方,都是巨石激流,稍微不注意,就会被冲倒。行军之中,最忌乱了阵型,若是一匹马到底,那么便要影响整个队伍中很大一部分的行军。

换句话说,阎庄不好攻,若不是阎庄的平地不够大,那么忻州城也就不会建在如今忻州的位置了。

而拿出山崖,反而比较好过,过了山崖,便是一望平川,百里跑马,毫无阻隔。

但是拿出山道本身就没有官道,加之附近村庄很少,所以几乎等于是在山林之中,两边的山崖高峻,却又笔直,最是适合埋伏。

若是走山道,很有可能被埋伏造成大量伤亡。

兀术怎么选,宋江不知道,王德也不知道,但是王德可以推演。

推演到最后,王德擦坚定道:“以兀术的兵力,断然可以强攻阎庄,虽然会有很大的死伤,但是攻克阎庄之后便没有任何阻碍了。我若是兀术,便走阎庄。”

宋江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们便镇守阎庄,放弃山道,至于山道一途,你们不用管它,我们即刻开始布防。”

城中有兵卒两万人,但是城中却找不出六万征夫作为这两万人的后勤保障,所以根本不可能发挥两万人的战力,也就是说,忻州拿得出手的,其实也就一万多人而已。(两万人中,有四千骑兵,剩下一万六千人中有一万弓兵,弓兵进攻格外繁琐,就算是箭羽,一名弓手一次战争用的箭支,足以压死一头小牛犊了。所以需要很多的征夫作为后援,比普通守城战的一比一的征夫数量还要来得多。)

箭支供应不上,就算有人,也是废的。

而忻州战备充足,而且不似朔州无粮,忻州的粮草,足够所有人坚持一个月,若是吃的节省,甚至可以坚持四十天。

而,宋江所期望的不是敌人弱小,而是期望朝中尽快做决定,若是朝中决定了不再顾虑魏国猥亵,让岳飞或是韩世忠救援,才有可能抵抗兀术,不然忻州陷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经过一致讨论,宋江决定不给阎庄派救援,阎庄一千多精兵,还有民夫,若是能坚持便是好事,若是坚持不了太久,也没办法。毕竟忻州也许还有救,但是阎庄只不过是个院子外墙栅栏门而已。

走出刘延庆的房间,宋江脑中急速闪过了各种推测,最后只能下狠心了。

转头,宋江再次上了城头。

燕青派遣手下给阎庄传递了最后一道命令,然后便回到了城墙之上,宋江说,有重任与他。

八十里之外,原平城中,兀术看了看天气,才悠然道:“明日,便是攻打忻州之时。”

蒲察也学着兀术看了看天象,只不过什么都没有看出来。

兀术才低声道:“明日你带上新到的游骑兵和五千铁浮屠佯攻阎庄,记住,只要佯攻便可,不必浪费兵力,最好不要有大伤亡。”

蒲察点了点头,才说道:“大王,你总是让我多动脑子,我这么一想,你是不是要从山道奔袭?”

兀术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天空,天空中有些云朵,但是不多,而云朵由东向西,慢慢的漂浮着。

蒲察看了看周边的人,才说道:“大王,我的人可已经快消耗完了,为何不让那两个家伙的兵过来?”

兀术笑骂:“什么你的兵他的兵,都是我的兵。他们以后有重任,而那个任务不适合你,等到打下忻州我就没有空亲自带兵了。到时候你一个人带着兵,能做什么。”

听到这儿,蒲察的拳头不由的紧了紧,虽然兀术只是随意的说了说,但是蒲察还是觉得,兀术看轻了自己,也怪自己脑子不好使。不然怎会被大王看轻?

终章

时过境迁,金兵虽然没能灭掉宋国却长驱直入过了潼关,攻入了长安。

徽钦二帝,被俘虏,远送长白山下(谓之两帝北狩)。赵构带领宋国残将进入四川,定都成都。

方天定带领手下人等占领荆湘。

自此,一个比三国时期更浩大的三国鼎立成型了。所谓三国,三国皆成立之后的故事也就不吸引人了。因为那是权谋与背叛的交织。三个国主或是心酸,或是热血,或是崎岖的称帝之路才是故事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此三国后期,1128年方腊驾崩,方天定称帝,1134年,赵构攻入吐蕃,1135年方天定攻入南诏。1135年中,金兀术攻打北辽失败。

情势急转,宋国得以苟延残喘,魏国实力越发强盛,兀术却受到重创。

1140年方天定四十岁之时一次北巡中再次遇到了耶律烟岚,所谓梦中人,多不相见。直到四十岁,两人才再次遇到。(方天定此生二妻一妾,再无他娶)

1143年,魏国大军攻入蜀中,宋国灭亡。(此书的大题目完结)

145年,金魏对决,战局错乱,方天定带领的中军护卫甚至于大部队脱离,也遇到了由于北风带来的沙尘暴影响,也脱离部队的金兀术。

一生之敌,不用多言,以武力定成败。

一战便是一天一夜,兀术惨败,方天定惨胜。

金军再不是对手,魏军攻入上京。

1150年,方毫不满一直作为王爷,在史书上只留下淡漠的几笔,出兵造反。方天定痛心镇压。所谓一个好人做不得一个好皇帝,一个好皇帝不是一个好人。

历史上能二者兼顾的,唯有寥寥数人。

方天定之所以镇压,是因为方毫不适合做一个好皇帝。

1160年,北辽归降,设天山省,直辖北疆。

1165年,泰山登顶,魏武帝封禅。方天定追封方腊为魏文帝。

1166年,方天定驾崩于南巡路上(大魏孝治武烈昭尊皇帝,方齐登基(魏高祖)。

————————

一生荣辱,一册丹青。

德行优劣,后人自有评判。

——————————————

这本书写到后面,有些脱离我的计划了,让我有些驾驭不住了。无奈之下,只能结尾,若是强行写下去,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大家的不负责。上观筹备新书中,希望大家能够到新书捧场。

谢谢各位长久以来的支持。谢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