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亡宋 >

第118章

亡宋-第118章

小说: 亡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女子似乎是猜出了方天定的身份,所以才如此客气。

想一想也应该知道,人对人的和善是有限的,若是在对与自己有怨之人时,还能做到如此那恐怕就不怎么可能存在了。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那人位高权重,不得已而为之。

而女子这一举动,却间接性的救了柴候府,首先,作为独立成国的魏国,随时都可以宣布不承认宋国贵族,第二点,方天定对柴府的印象已经非常之差了。

但是以偶这么一个姑娘让方天定进府一叙,一旦这样进去了,若是没有触及根本利益或者利益观点,方天定也就不好发难了。

方天定跟着那女子进入了柴候府,而禁卫军们在整个南京,当然也是无处不可去。

要知道他们的上一任统领是方毫,那种桀骜不驯的性格,已经打入了他们的灵魂中。

坐在客厅中,女子端上来一盒糕点,说道:“这是红枣糕,吃吃看?”

方天定才想起,今日滴水未进,颗米未食,于是也不客气,拿了一块红枣糕便开吃了。

大将有大将的风度,包括吃饭。

哪怕是吃零嘴,也能吃出军中吃主餐的状态。

直接两口一个,然后嘴巴里还没嚼完,又拿了第二个。

那女子掩面一笑:“小女子做的红枣糕,有这么好吃么?”

方天定直言:“今天没有吃饭。”说着,才想起人家是个小姑娘,不要打击别人的自信心,于是又补了一句:“你做的红枣糕做的不错。”

吃着吃着,不知为何方天定竟然想起了一个关于猪血粥的故事。

有一个人,经常都吃一个老摊子的猪血粥,觉得好吃。但是每一个月只能吃到几次。

终于,这人问那摊主老太太说道:“这么好吃的猪血粥为什么一个月只有几天吃的到啊,要是整月买多赚钱。”

老太太不好意思道:“这材料特殊,一个月只有那几天有。”

那人想到了什么,于是反问老太太:“难道是你的……?”

老太太看着他说道:“我老太婆好几十年没来过那个了,是我孙女的。”

不知道为什么,方天定看到这鲜红的红枣糕,就想到了这个故事。

想着,方天定也觉得有些发堵,看来自己还不是一个能经受恶心的人。于是咽下口中糕点,端起茶盏喝了起来。

这一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有两盏茶的时间了。

而屋外才传来声音:“公主殿下,你也来了?大王子殿下是来找列儿的。”

方天定才起身卡着门外,一名女子走了进来。

女子不艳美,不雍容。却有着一股阳光的气息,正是金芝。

方天定笑道:“怎么,你哥哥我一年到头才回来一次,你见都不见我了?”

方金芝笑着道:“哥!快,带礼物没有!”

方天定哈哈大笑:“这么久不见,你还是个小财迷。”

方金芝瘪嘴道:“你看我的钱本来就少,还给你儿子买那么多玩具,当然财迷咯。”

那些玩具当然不是普通的玩具,而是那些能够自己动的车儿青蛙木马什么的,虽然不贵,但若是买很多,每出新品都买,就贵了。

方天定哈哈大笑:“那些玩具厂都是你哥我的,还需要买么?”

最初的时候,由于发条发明者是方天定,但是很多东西要用发条,于是方天定便给出了解决方案,一种是,专利使用费,一年定额,一种是技术入股,以发条发明权入股这些玩具厂。

于是那些学生都选了第二种,一个原因是他们都没有太多的启动资金,没法先给专利使用费。另外一个原因是,若是方天定有了这些厂的股份,那么他们厂子便是受到朝廷保护的了,一般的小贪官小污吏什么的就不敢对他们动手了。

方金芝才说道:“那当然,哥你是有钱人,我是穷人。”

方天定正大笑之际,却看到一名男子走了进来。当然,男子身边那个华服中年人,定然是侯爷无疑。

不过方天定选择性的无视了他,而是全神贯注的盯着那男子。

男子的确长得很帅气,虽然不说貌比潘安,却也是玉树凌风。身高竟然也和方天定相仿。

而且一看便知其会武艺,再看手中折扇,虽然关着,虽然大冬天的,有装比的嫌疑。但是也定然会吟诗作对无疑。

这样一个人,的确称得上青年才俊。

只是,他性柴。

方天定直截了当道:“柴列?”

柴列点头道:“柴列见过大王子。”

方天定看了看方金芝和侯爷两人,说道:“劳烦你们出去一下,我要和柴兄说几句。”

方金芝拉着方天定的袖子,央求道:“哥!”

方天定低头看着方金芝,心中暗道,妹妹我是为了你好。然后才说道:“我只是和他聊聊而已,你们出去吧。”

哪怕是和方天定关系最好的金枝阿豪阿杰三人,在方天定真的认真的时候,也不敢触怒。

甚至方天定从来都没有做过什么,仿佛这样的威慑是天生的一般。

方金芝也只得出去了。

公主都走了,柴候和柴小姐当然也不会留下来,包括大厅中的几个丫鬟仆人都退下去了。

方天定从柴列身边走过,关上了门。然后回头道:“你姓柴,你喜欢金枝,金枝喜欢你。”

柴列点了点头。

方天定却猛然盯着他,眼神好不掩盖的散发着杀气:“但是我不相信你的人品,因为我之前不认识你。”

柴列却不卑不亢,答道:“我对金枝是真心的。”

方天定沉默了些许时候,才说道:“你敢不敢以男人的身份承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对金枝不离不弃,绝不背叛金枝?”

柴列一愣,然后回问:“有何不可?”接着竟然直接发誓:“我柴列承诺,不管发生什么,都对方金芝不离不弃,绝不背叛方金芝!”

方天定只是为了给他提个醒儿,在其心中种下不可离弃的种子而已,没想到柴列的反应却很激烈。

就好像是一个只会电脑的屌丝被人唾弃质疑了电脑技术一般。

当然,这只是比喻。

方天定随即说道:“整个天下,没有我想知道而不能知道的事情,你的说有资料今晚上就会放在我的桌子上。所以。若是你心中有愧,就逃吧。若是你心中坦荡荡,那我就认了你这个妹夫。若是日后,你不尊誓言,天下柴氏,尽皆给你陪葬。”

柴列没有说话,点了点头。

方天定临走之前,说道:“你武艺不弱,二流强者。这南京城东城今后的治安就看你的了。”

东城的治安?南京曹尉(副部级)?

哪怕是柴候,就算是侯爷,族人也进不了魏国权力机关。

而南京曹尉这个职位,是从三品高官,只比振国军大将军第一级!

委以重任。

俗话说,打了一大棒,当然要给一个糖果。

第六卷 靖康耻

第一章 提亲队

天下,总是那么平静,却又总是那么不平静。

冬日里,一场大雪过后,金人已经没有了过冬的粮食,悍然出动,以雷霆之势,偷袭宋魏边境。

宋国边境多出村子被洗劫,有组织反抗的地方,都被血洗了。

魏国这边,差别不多,多出村子被洗劫。

但是,由于方天定在入冬前就穿了命令或者说是书信给方毫,让其注意金兵动向,若是敌人有进攻边境的村子,定然血腥反击。

方毫本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没觉得金国兵卒比自己的人强,听闻边境村子被血洗,随即带领手下,反攻如金国境内三百里,血屠十七座鞑靼村庄,十三处女真部族。

对于可怜的妇孺,方毫的心也软过,屠杀完第一个村子之后找了个没人的地方闷闷悄悄的大吐特吐了一番。

而后,血腥的想法再次浮现心头。金人就是狼,你不杀其他狼,他咬你,你杀了其他狼,他还是要咬你。

但是,至少他知道你有攻击性了,若是同等条件下,定然不再惹你。

至少,血腥的报复可以让狼的数量减小。

至少,血腥的报复宣扬了大魏国的态度。

果然,金国从入冬第一仗之后,就再也没有惹过魏国。

本来,以金人,以及金国汉官的认知,如同联盟之类的条约,纯属一纸废文。只要到时候说是某个部落的人不知道边境是哪一国家然后就行了。

没想到,魏国根本没有遣来使臣,而是直接派来了军队,直接血屠三百里。

金人被杀的措手不及。

而且,金兀术直接下令,不再侵扰魏国边界。

这样的魏国,不知道是怎么的,但是,好像和历史上那些王朝都不一样。

宋国如何懦弱,唐朝,标榜强悍,却认了鞑靼做干爹长达三十年时间。甚至还比不得隋朝。

主动进攻草原上的民族的,出了闵天王,恐怕就是强汉大秦了。

如今的魏国,虽然是新兴的国度,却早起旺盛,甚至让人感觉雄壮英伟。

不可敌,不是永远不可敌,起码暂时不可敌。

所以,起码暂时,金兀术不想去惹魏国。

所谓中原,有时候的确孱弱,但是在历史的主要时间中,都是一个强权的国度,饶是之前的宋国如何孱弱,金兀术也不敢小看新生的魏国,甚至这个不同往昔的宋国。

不攻击魏国,那就只能在宋国身上找寻寒冬夺去的粮食了。

但是,宋国却也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血性,虽然没有反攻三百里,却也是一城一寨,布千卒万卒,寸土不让,抢夺粮食,也付出了流血的代价,流很多血的代价。

对此,金国也没有办法,有些牲口,是不能杀的,杀了的话明年春天就没有新的牲口能继续养了。

但是有些牲口已经被冬雪冷死了,没有粮食,没有肉食,女真各部族的人如何能存活下去?唯有抢夺。

宋国反应也很大,魏国甚至是属于三倍十倍报复,让金国人很不适应,懂得宋国历史的,都知道,宋国是怎么回事。

但是如今,一个过渡到了灭亡的边缘,似乎激发了民族的血性。

金国这个冬天很不好过,狼不是能饿一冬的熊,也不是能忍多久的狗,始终是不肯吃亏的狼。

北方,在开春之后,依旧严寒,丝毫没有要升温的趋势,所以金国对宋国的劫掠没有停止。宋国的抵抗依旧激烈。

魏国,江南的某条官道上,一支队伍缓缓的前进着。

队伍有些奇怪,抬着红色台子,但是却用厚重的红布搭着。

还有很多柜子箱子。

抬着这些东西在道路上很难走,虽然这是平坦开阔的官道。

这只队伍,总是有着一股肃杀之气,但是排头的那些个老头子却有一股大儒气息。

虽然不是摇头晃脑的酸陋秀才,却一看就是德高望重之人。

这个奇怪的队伍,不像是镖队,因为没有镖旗。

这个奇怪的队伍,也不像是商队,因为每一个人都穿着盔甲。

而这些盔甲,到像是制式的。

也就是说,这支队伍是,军队。

但是这只军队,为何会携带这么多,提亲用的东西?

若是去南京城问一问,十个人中有八个人都会回答,大太子到边境去提亲去了,到时候要娶回一个江陵的姑娘。

这支浩大的,史无前例的由王室发出的提亲队出发了。

这支队伍,很快就走到过了四个地界,到了江陵。

整个队伍,在江陵城住了一晚,便匆匆出发。

经过那崎岖的山路,方天定三个月前经过的那条山路,到了那个如今已近算是小有名气的村庄,方赵岗。

一路上,马儿都走的很慢,兵卒们走的更慢,生怕灰尘扬起沾染在红色的礼布上。

马儿也似乎知道是喜事,虽然劳累,也没有失蹄的。

这些马儿都没有打马掌,也就是蹄铁,甚至没有修过蹄子,完全是从出生就没有用过的壮年马儿,或者说青年马儿。

山间,所有人都不敢太散漫,因为山路实在不好走,若是有东西滚落,还不好寻找。

冬后,正是新春,新春之时,却见山雨蒙蒙。

道路湿滑,本身不好走,但是却还能走,当这些没有打马蹄铁的马儿经过之后,路已经烂的不成样子了。

要知道马蹄子才多大,马儿却那么重,压强是很大的,普通的稀泥上,本就不能承受马蹄。

于是,当前面的人经过的时候后面已经烂的不成样子了。

但是,天下事,不管再困难,都不要在军队面前说难,不要说这样的路,就算真的稀泥,也能过得了。

不过很多兵卒开始在靠山一边的山间寻找大块的方正的石头,用来铺路。

因为方天定说,他们走了后,还有老乡要走,得给别人留条路。

上路本就崎岖,说不准儿,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六七十度的仰角,很不好走,稀泥上放下石头,一层一层卡紧之后便好走了。

只是,本来是泥土的路上却垫满了石头,若是下面承受不了压力,直接垮塌,恐怕比不垫石头还来的恼火。

于是,兵卒们,还要一边卡石头,一边打紧地基,稍微有些地方有松动,或是小溪流流过,都要废大力气,整治一番。

就这样,这个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