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逐鹿 >

第435章

逐鹿-第435章

小说: 逐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行进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才刚刚过了定陶消息就一定送到了新安越军大营。

尹旭接到消息的时候,心情沉重了许多,如此一来形势就变得有些复杂了。之前好不容易才让韩信置身之外的,如今他也掺合进来,无疑是越国大军要面对汉齐梁三国联军,如此一来越军的压力就大了很多。

大好形势,陡然间发生了改变。如此似乎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国内部的变化,若是刘邦在,他能拉的下脸再去联合韩信吗?汉国到底是以什么诱惑或者代价来请动汉王的?从这一刻开始,北方这三家诸侯的主导将彻底变成齐国,韩信也将成为越国的主要敌人。

到底该如何是好,尹旭一时间有些犯难了。好在蒲俊及时从南阳赶到了新安,这让尹旭的兵力增加了许多,同时也多了一个可以商量的人。

“蒲俊。辛苦了!”再次见到这位坐镇江陵。为自己镇守西陲的将领,尹旭轻声赞许。

蒲俊可是最早跟着尹旭一同起兵的元老,彼此之间也算是情谊深厚,越王的一句赞许,一切的辛劳都烟消云散。

“你来了,寡人的压力也就小了很多!”

蒲俊笑道:“应该的,只是希望臣没有来迟!”

“俊哥!”苏岸热情地和蒲俊打招呼,多年以来,他们一直是这样亲密无间。

“蒲将军!”英布丝毫没有因为的自己是上将军,高出蒲俊一级而有一丝倨傲。

“嗯。有你们在身边协助,寡人也能省心许多。”尹旭对此还是很安慰的。

“好了,我们商量一下到底该怎么办吧?”尹旭话题又回到了作战问题上,此乃眼下当务之急。

蒲俊说道:“来的时候臣已经听到消息了。韩信出兵了,问题确实有些棘手了。”

苏岸点头道:“洛水一线有汉军十五万,荥阳那边本身有十多万。大梁彭越那边差不多有十万,韩信这下子又调动了二十万人。如此一来,三国的兵力将十分强大,我们的压力不小啊!”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兵力的对比而言,越国目前确实差的远。

尹旭摇摇头:“他们兵力是多,但是过于分散了,若是可以各个击破。以我们现在这十三万的主力,完全可以与之一战。问题是荥阳城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攻破,韩信那二十万人不好对付。”

“洛邑、荥阳、大梁、临淄,四座城池横亘在我们面前,若是能够从中间拔掉一颗钉子,掐断他们之间的联系,我们的情况会不会好一些呢?”苏岸提出了一个想法,只不过看似有些困难。

“让他们不能连成一气是好,但是处于中间的是荥阳和大梁,荥阳是汉军根基所在。唯一可以考虑的唯有大梁。可是彭越将大梁看的比命根子都重要,似乎也很难有什么作为……”

“彭越的是日子不好过,韩信这次大军从梁国路过,他未必敢开城门。”

“梁国迟早会混为附庸的,你们觉得有没有可能将彭越拉拢到我们这边来?”苏岸想到了越国惯用的伎俩。

“只怕是难!”尹旭轻轻摇头道:“以彭越的精明。怎么会被轻易利用。即便是寡人真的大梁永远保留他梁国之地,他也未必相信。”

蒲俊沉默了一会。说道:“那唯有一个办法了,进攻临淄,逼韩信会师救援。”

“会不会有些太冒险?”英布不禁有些担忧。

蒲俊道:“为今之计,韩信大军若是真到了荥阳,中原战场我们就很难占到便宜。即便是暂时停战对峙,韩信也会想办法把汉国和梁国变成他的势力范围,如此一来在中原,我们的既得利益和战略就会全部受到压制。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韩信得逞,必须将她逼回去。”

“进攻临淄的话,淮水北边有李左车守着,章邯上将军那边有八万兵力,似乎还略显不足。更为重要的是,韩信一旦回师,章邯上将军就要面对三倍的敌军,似乎有些危险了。”

尹旭淡淡道:“我们有四十万将士,广大国土只只留下十万兵力镇守已经是捉襟见肘了,不可能再抽调更多兵力,所以调动三十万大军作战已经是极限了。河东三万,我们这里十三万,淮水布置了八万人,淮南和洪都留下了机动部队不过才五六万人。

齐国的总兵力与我们不相上下,灌婴在赵地统军十万,同时收编了赵军五万。韩信若是敢调动二十万大军出战,齐地的兵力不过只有十万人。韩信未免过于托大了吧?”

“大王的意思是进攻临淄?”苏岸听着尹旭话中的意思,轻声询问。

尹旭轻轻点头道:“可以调动洪都和淮南的机动兵力接管淮南防线,让章邯全力进逼齐国。未必要真的开战,只需要造成形势,让逼迫韩信回师即可。若是真的开战了,章邯将军应该会随机应变,大不了退回淮水即可。亦或者,若是能够请韩信的目光引起淮南,哪怕是他调兵进攻淮南都要好很多。我们需要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差内解决汉国。”

“只能如此了,虽然我们尽可能地避免和齐国开战,可是到了避无可避的时候,只能够如此了,有时候也需要一点冒险。”

尹旭轻声道:“洪都有陈平和李斯先生在,说不定他们已经做出反应了,给洪都和淮水发诏命吧!我们这边也需要全力以赴,尽快想办法取下荥阳。”

第六二四章抓狂的王后

针对齐国突然出兵参战的事情,身在洪都的陈平和李斯也是这个意思,出兵彭城和临淄,牵制齐军,逼迫韩信回师救援。

飞影的消息送到的新安的时候,也会同时送去洪都。好让越王尹旭和重臣们都对事件发展有所了解,及时沟通应变之策。

一接到韩信出兵的消息,陈平和李斯当机立断做出反应,立即派董翳率领兵马前往淮水沿线,接受章邯的调遣。他们相信新安那边要不了多久就会诏命,两边想法可谓是不谋而合。越国正利用其便捷的传讯通道,及时做出应对和布置。

越王七年四月中,章邯率领大军从盱眙渡淮水,向彭城进发。此战越国投入了十万兵力,由精通兵法的章邯亲自指挥,全都配备了越国最先进的装备。余下的几万兵力则玩玩守住淮水防线,不给齐国和梁国任何意思机会。

齐国在淮水北岸镇守的武将是李左车,作为齐王韩信最为青睐的将领,李左车肩上的责任也就不小。韩信敢于调动他来防备章邯,还曾动过念头让其北上赵地与尉缭争夺河东,由此可见,韩信对李左车的厚望与信心。

李左车在年轻一代的将领之中也算是佼佼者,可是这一次他的对手是老谋深算的宿将章邯。西楚霸王项羽已经死了,普天之下战胜过章邯的也唯有齐王韩信了。换做其他的人,通常情况下根本不是对手。

何况越国投入了十万大军,而齐国在淮水北岸的兵力远没有这么多。装备和战斗力似乎也高出一筹。章邯先是在淮水上游摆出一副要北上进攻大梁的样子,迷惑李左车,在齐军主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从下游渡河北上。打了李左车一个措手不及。

章邯北上进攻,目标直接锁定了曾经的西楚国旧都彭城,可谓是来势汹汹。在楚地制造出一种为项羽报仇的声势,鼓动楚地士兵勇猛作战。之前西楚国投降越国的将领们都纷纷请命参战,一时间越军可以为师人才济济,声势浩大。

如此一来,李左车已经有些扛不住了,立即向西征路上的齐王韩信送去了求援信函。同时也告知留守临淄的丞相蒯彻做防备。韩信正率领二十万齐国大军,浩浩荡荡的逼近了大梁,准备继续向西到了荥阳。(.)

却在这个时候接到了李左车的求救信,无奈之下。只得回师救援。临淄的蒯彻得到消息,也是大为感叹,越国的目的很明显不过,为的就是拖住齐国大军无法参与荥阳战事。

虽然明知越国目的,却也是无可奈何。尹旭敢于将越国所有的机动兵力孤注一掷地拍出来。和本来尽力维持表面和平的齐国开战,可见越国下了很大决心。领兵的人物又是绝代名将章邯,这就不得不让人谨慎。

可惜李左车挡不住章邯,即便是再多上十万兵力也不见得能够起到多大的效果。非得韩信亲自出手才能行,这才是齐国最为悲哀的地方。若是韩信不回师。还不知道会闹出怎么样的乱子,章邯之下彭城是大有可能。兵逼临淄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越国完全可以随机应变,将原来的齐鲁牵制计划改为实际上的进攻与占领,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齐国万万不能出现的情况,都城被围的影响可是非常恶劣的,韩信可不想自己在军民心目中的形象被破坏。何况临淄还有他最心爱的女人和他未出世的儿子,韩信自然不敢让他们身处险地。

尤其是从时间上来推断,从齐国大军出动到越国来袭,中间的时间差并不长。按理说身在新安的越王尹旭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收到消息作出应对决策,再送达前线实施。正是这个固有的时间误区,让韩信认为越国进攻彭城和临淄的行动是早有预谋的。如此一来,就少不得要更为谨慎一些。

无可奈何之下,韩信只得回师救援。不过章邯似乎并不想直接和他交战,齐越两军每每只是短兵相见,并不曾出现主力决战的情况。章邯就在淮水沿岸和韩信绕圈子,时而退回淮南,时而北上进攻。

很明显,章邯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就是为了牵制韩信。明知越国目的,却苦于没有对策,只能眼睁睁地被对方牵着鼻子走。韩信一度想要攻克淮水南下,可惜章邯小心翼翼,越国水军游曳河面之中,经营了一道钢铁防线,根本没有机会。

韩信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章邯上蹿下跳,而无奈叹息。再次被越国耍的团团转,让韩信有种深深的挫败感。齐国的出兵救援汉国荥阳的壮举也就这样天折了。

…………………………………………………………

远在荥阳的吕雉得知消息,眼眸之中掩不住的失望。

她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即便是自己低声下气,做出了那样的许诺和牺牲。甚至是以尊严和实际利益去换取韩信的支持,结果依旧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恨极了越王尹旭,韩信已经答应出兵了,可是被越国破坏掉了,大好机会就这样彻底失去了。汉国也确确实实地走到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危险边缘,随时都有可能分崩离析,烟消云散。

没有韩信的支持,汉国还能够支持多久?吕雉的心情糟糕透了,难道儿子的江山就这样完了吗?吕雉心里满是不甘,却苦于没有办法。

辛辛苦苦的谋划,这么多年来所受的苦楚全都白费了,吕雉的心里一种深深的伤痛,无比难受,心中如同的钢〖针〗刺痛。

说到底吕雉终究只是个女人,一个肩膀稚嫩柔弱的女人,勉强支持起汉国现在的局面已经不错了。支撑他的心念就是为了帮助儿子保住江山,她迫不得已地将所有希望全部寄托在了韩信身上。可惜越国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让她的希望破灭了。

一种绝望的感觉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孤独无助骤然间笼罩全身,吕雉突然之间害怕极了。看似是个精明强悍的女人,可实际内心之中还是有很柔弱的一面。

一瞬间,吕雉的信心似乎被击碎了,颓然坐倒在地上,无比的失落与无助……眼神之中更多地是一种惶恐和对未来的恐惧,到底该怎么办呢?抓耳挠腮,就是想不到一个稳妥有效的办法。吕雉很清楚,继续这样下去无疑是在等死,她不想坐以待毙。

“王后,多位大人和将军联名求见汉王……”侍女见到吕雉的表情,不敢贸然打扰,可是外面的事情委实闹了有些凶,这才装着胆子,战战兢兢地前来禀报。一边说话,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王后的反应,唯恐一不小心犯了什么过错。

“求见汉王?”吕雉迟疑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对此有些诧异,不过他并未太当一回事。淡淡道:“告诉他们,汉王正在养病,今日不宜相见……”

侍女迟疑地站在原地,欲言又止,并没有及时离开。

吕雉的心情本来就很不好,有些诧异地看着从来都听话的小侍女,怒道:“怎么?本宫的命令你没听见吗?”

“王后,怕是不行……”侍女吞吞吐吐道:“百官都传言说汉王已经遇刺身亡,他们要亲眼见见汉王辟谣,也好安心……已经聚集了百多人……”

吕雉心底咯噔一下,无限惊恐迅速弥漫心头,如同落入了寒冰冰窖之中一般,冷的彻骨。

尽管他们秘不发丧,尽管他们尽可能地遮掩,可是刘邦的死讯还是泄露了。亦或者有心人从蛛丝马迹之中推断出什么,继而起了疑心。

怀疑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好奇心会驱使他们去了解真相。在有人蓄意的推波助澜之下,荥阳城里关于汉王的刘邦遇刺身亡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搞得满城人心惶惶。很多人说,前不久还见过汉王,汉王应该没事,只是受伤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