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逐鹿 >

第318章

逐鹿-第318章

小说: 逐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个群雄时代,国都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之前西楚国丢失彭城,虽然项羽率军很快将城池夺了回来,但造成的恶劣影响还是难以控制,西楚国从此开始走上一个下坡路。

血淋淋的教训摆在眼前,洪都城的安全防卫自然不容忽视。

尹旭一早就有了迁都的想法,因为特意命令蒲俊在此驻扎,修筑城池的同时,训练水军。

洪都的东南方向是越国的江东故地,如今已经经营的铁桶一般,民心归附,繁荣安定,自然不需要担心。

北方隔着大江就是九江国,可能过不了多久,九江国就要彻底沦为项羽的属地。西楚国的兵锋可以威胁到江东,但是尹旭并不担心,毕竟项羽现在的第一要务是汉国刘邦!

而且越国水军强大,在此基础上凭借着大江天险。还有彭蠡泽的水域,形成了一道完整的防线,安全上并没有太多问题。

防守无虞,这只是军事战略的一方面而已。尹旭的想法是攻守兼顾,从洪都出发。无论是向西进攻沔水(汉江)中上游,威胁关中与河洛,还是向东北上淮南,进攻西楚国都很方便。将杜成功迁到这里来,正表现了尹旭北上的决心。并非付诸于行动。

当然了,成为都城之后,洪都的消耗将会非常的巨大,好在背后与会稽和番邑这两个富庶之地位支援。彭蠡泽和大江形成的水运将会非常便利,交通便捷也是城池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尹旭本来就存了开发豫章和彭蠡泽一带的想法,北方迁来的人口很多都聚集在这里,如今迁都之后必然会成为南方的一个政治和经济中心。

很大程度上加速彭蠡泽一带的开发。对于促进越国国力增长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权衡之下,越王尹旭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当然了,几位重臣也都很清楚此事的重要性,鉴于九江国的战事尚未结束。为了安全考虑。全都建议越王慎重,至少在蒲俊和章邯全部拿下临江国,九江国战事结束之后进行迁都计划。

尹旭知道重臣们的也是为了安全考虑,自然不会急在一时,不过已经命人开始在洪都城修建新的越王宫。

随即越国君臣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到了九江国,这里正发生着一场对天下形势有着重要影响的战事。不过很多人已经预料到了这场战争的结果。现在期待的不过是这场战场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尽管是注定的事情,但是其中也有着不少的人为因素。

英布的九江国的国力相比中原诸侯来说。算是相当不错的,英布本人也算是一个英雄人物。结果现在的局面却非常悲剧,原因有很多方面,比如九江国存在的位置已经威胁到了西楚国的安全,一旦他们出现问题,项羽是不会容忍他的。

在这样的状况下。英布更需要处理好和西楚国之间的关系,很可惜的是在这段时间内英布并没有做好这一点。而且自身的实力并未发展壮大。等到最后生死存亡的时候,为时已晚。

其实如果九江国能有一个合适的盟友,联合起来或许能够有一定程度的自保。英布选择了汉王刘邦,可是这个时候刘邦不可能给予他什么实质性的帮助。说实在的,在这个时候,英布有种感觉,自己被刘邦利用了,这种感觉让英布很是不爽,很苦闷。

但是现在已经这样了,英布心中虽然愤怒,但大敌当前,根本没有和汉国翻脸的可能。不然的话,九江国将处于腹背受敌,孤立无援的地步,自己也将会落得里外不是人。

许多的痛苦英布只能默默地承受着,面对龙且率领的西楚国大军,英布只能默默地承受着。

六县,英布的军队刚刚撤回这里。

撤军并非英布有意而为之,而是被龙且逼迫到如今这个地步!

在淮水一带激战三个月,最终以九江军的失败而告终,龙且凭借自己的勇猛和西楚国强大的兵力一句攻克九江郡,英布战败。

节节败退之后,唯有退回都城六县,这里已经算是他最后的防线。

在这个时代,都城对于诸侯国的意义非凡,若是都城陷落,基本上就等于灭国了。像西楚国之前的彭城之失毕竟只是个例,九江国已经没有其他多余的实力,城破则国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城外,项声匆匆走进大帐。他是项羽的族人,地位不低,但是资历和战功远远不及五大将。此番项羽让他跟随龙且在九江国内作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要他积累战功和声望。

项声也算是不负众望,在此战之中立功不小,这会子刚刚安排了六县附近的兵力布置,前来面见主将龙且。

“龙将军!”项声虽然是项家族人,但龙且乃是西楚国第一战将,在他面前项声还是非常恭敬的。

帅位之上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站起身来,满面春风,笑容可掬。

此番他奉命出征九江国,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便将英布打的落花流水,大大彰显了西楚国的霸主地位和实力。如今已经进攻到了六县城下,还有最后一步,只要攻陷城池就能活得最后的胜利。九江国只要灭了,淮南之地就能完全掌控在西楚国手中,后顾暂时无忧之后就可以全力进攻汉王刘邦了!

对于目前的形势龙且还是很满意的,因此嘴角一直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不管怎么说,以一个将领的身份灭掉一个诸侯国,这份功劳放在哪里都值得一提!

“项声啊,大军合围布置好了吗?”见到项声进来,空切轻声询问。

项声道:“按照将军的吩咐,已经布置好了,六县城东南北三个方向已经布置好兵力,按照将军的吩咐,西边则是敞开的。”

龙且点头道:“很好,围师必阙,西边留出一丝希望,九江国的是士兵可就不会有誓死顽抗之心了,我们攻陷城池也会容易的多!”

项声问道:“龙将军,英布一定会从西面突围吗?”

龙且道:“现在英布已经到了孤立无援的地步,坚守城池也完全是负隅顽抗,城破是迟早的事情。若是他不想就这样死去,就一定会选择突围,或许还能赢得一线生机。至于突围的方向,一个去处就是汉国,英布和英布是结盟的关系,到了刘邦那里或许还有几分东山再起的可能。

还有一个就是去衡山国,毕竟衡山王吴芮是他老丈人,或许看在女儿和外孙的面子上,吴芮说不定会收留他。但是不管哪一种可能,都是要向西走的,所以我们就索性为英布打开方便之门。”

项声道:“将军,以英布的精明他自然也能看得出这是我们计策,怕是不会轻易上当!”

龙且摆手道:“有时候即便是明明知道,但还是会上当……再者,这个缺口主要不是对英布的,而是对九江国的士兵,还那些汉国来的使臣……”

项声点头道:“我明白了……”

龙且道:“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

“将军请吩咐!”

“你现在率领一支五千人的兵马,游荡在彭城西侧外围,仔细侦查,若是有人从九江国向西撤离,立即围捕,或者直接剿灭!同时给我防备着衡山国那边,看看吴芮会不会有什么异动!”

“是!”

……

衡山国,花园里太子吴臣快步而来,衡山王吴芮正站在花园之中眺望东方,眼中满是忧虑与无奈。

吴臣来到父亲身后,躬身道:“父亲,龙且已经兵围六县了!”

“嗯!”吴芮只是应了一声。

吴臣看着父亲的表情,欲言又止道:“父亲,我们是否该出兵予以帮助呢?”

吴芮沉默了许久,才说道:“我们的兵力弱小,杯水车薪,救不了九江国!”

“即便是救不了九江国,也至少也救救姐姐和姐夫,还有您的外孙!”得知九江国的危急情况之后,吴臣很是担心姐姐吴梅一家的安全。奈何父亲一直没有动兵的意思,这让吴臣很是着急,今日前来就是为了劝说父亲出兵相救。

吴芮道:“如果你姐夫有心,他会想办法送你姐姐和孩子来衡山国的……”

“可是这一路很不太平,他们未必能够顺利进入衡山境内……”

吴芮沉默片刻道:“那好,你率领一支人马前往边境去想办法营救你姐姐。记得,只能救人,不可出兵和西楚兵马有任何接触!”

第四六四章送走妻儿

六县城内,英布刚刚在城墙上巡视一圈。

在淮水一带节节败退之后,九江国的兵力无可奈何之下只得退回都城六县,凭借城池最最后的坚守。

如今士兵们已经全部站在城头之上,开始最好防御任务,西楚国的大军已经将城池团团围住,形势非常严峻。

英布也清楚地看到自己麾下的将士全都垂头丧气的,士气低落不说,还处在一种深深的担忧之中。

就这样这样的状况如何作战?根本不是西楚队的对手,看来这城池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英布见到这个状况不由有些心灰意冷了。九江国还是没有逃过这样的命数,最终落得如此下场,可谓是有着很多的无可奈何。

可是现在又有什么办法呢?连一个龙且都打不过,更不用说项羽直接出手了。或许从一开始和西楚国对抗就是一个错误吧!英布轻叹一声向着王宫走去。

王宫的大殿上,现在的九江事指挥部就设在这里。英布回来的时候,大部分的将领已经奉命去做事情,大殿上空空荡荡的只有一个人。

英布抬头看去,正是汉王刘邦的使臣随何!

随何来到九江之后就一直没有离去,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说服英布叛楚,只得一提,他完成的非常漂亮。九江王英布果真倒向汉国,杀了西楚国的使臣,随即两国开战。

这正是汉王希望看到的局面,完成这些任务之后,随何本来可以回到荥阳去交差的,而且还会风风光光。论功行赏。但是刘邦那边给他的回复是,希望他代表汉国对九江国表示支持,让他一直留在九江国,也算是显示两国结盟的诚意。

这段时间九江国和西楚国在淮水一带打的火热,不过形势却不容乐观。九江军一直呈现出节节败退的局面。这让随何很是担心,不过随即也就释然了,汉国之所以和九江国结盟,不正是希望英布后面牵制项羽嘛。不过牵制的时间长短只能多一天是一天,毕竟九江国的实力远远不如西楚国。也不指望他们能够拖延太长时间。

在英布和龙且的作战的这段时间,西楚国一直没能出兵大规模地进攻荥阳一带,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而且在这段时间内,汉军元帅韩信还趁机率军征讨河东西魏国,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战果,单单从这些方面来说,汉国已经收获不菲了。

说直白一些。九江国利用价值已经差不多最大化了,再留在九江国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而且龙且已经率军围城,继续留在这里无疑是在等死。这并不是随何想要的结果,自己肯定不能就这么死在了九江国。

此番取得了如此大的功劳,还得这回到荥阳之后。汉王论功行赏,册封个什么爵位的!如果就这么死在九江国,那是多么的不划算,太没意义了。所以对他个人而言,是非常想要离开这个危险的境地。说实在的,他很是后悔。为什么没有在围城之前离开。

不然的话,现在已经安然无恙地脱离险地了。当然他也很清楚,若是就这样走了。无疑会让汉国背上一个抛弃盟友的骂名。即便是回到了荥阳,只怕是汉王刘邦还是会怪罪的。

再者,九江国的利用价值是差不多榨取完了。但是九江王英布的价值还有很大,将他拉拢到汉国无疑也是非常有用的,至少或是招揽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最好的结果就是拉上英布一起逃跑,一起回到荥阳拿自己也算是功德圆满。绝对的大功一件。但是英布摆出的确实一副坚守城池,顽抗到底的打打算。这不符合他随何利益。

所以随何先生早早地来到王宫大殿,就是想要等候九江王英布,施展自己的三寸不难之舌,全力劝说他,跟随自己离开前往荥阳。

“大王,您回来了?”见到英布的脸色,随何就知道情况非常不好,这六县城池肯定是坚守不了多长时间了。若是留在这里,危险无疑会成倍的增加。

英布轻轻点点头,他对随何的印象并不是很好。自从当日随何擅作主张,故意用形势逼迫自己杀了那个西楚国使臣开始,他心中就有一股怒意,只是一直隐忍不发而已。而且随着形势的恶化,英布还有种感觉,自己就是被随何欺骗落得如此下场的。

当初随何曾经提及,自己一旦和西楚国开战,汉军可能会从一些方面提供帮助的。可是实际上除了随和的一张嘴,根本没有一个人前来,反倒是接到汉军出兵的河东征讨的消息。看来人家汉王刘邦无疑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换取时间的傻瓜而已,英布心中的怒气更多也就投射在这位随何先生身上。

今日见到随何的嘴脸,英布知道肯定又不会是什么好事,但是还得耐着性子应付着。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