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631章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631章

小说: 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沮授眼里飘过一丝嘲讽之色。

“袁绍这个冀州牧如果还想干下去,叫他三天后,兵发甘陵国,和我北疆军同攻甘陵城。”李弘非常张狂地说道,“袁绍心里怎么想的,我一清二楚。他想消耗我北疆军的兵力,是不是?你告诉他,他要是不进攻公孙瓒,我立即和公孙瓒言和,这个冀州牧,三天后就是公孙瓒的。”

沮授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大将军,你可是我本朝柱石,大汉的骠骑大将军,不能这样骄恣枉法……”

“你说我吗?”李弘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我骄恣枉法?那袁绍呢?是谁把冀州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接着他瞪着沮授说道,“袁绍是不是想趁着我和公孙瓒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出手打我,以便渔翁得利?”

沮授还想辩解,李弘挥手制止了他,“三天后,如果袁绍不打公孙瓒,我就打他。”

沮授匆匆回到大营,把李弘的一番话对袁绍说了一遍。

袁绍和诸多僚属商议了很长时间,无法确定李弘的话是真是假。

沮授、田丰、荀谌等人都认为塞外的北疆军已经南下或者正在南下,以李弘的性格和用兵,他绝不会打这种必败之仗。但袁绍和审配等人不认同这种观点。袁绍认为李弘这个人打仗,无法用常理去揣测,他还特意对众人讲述了当年的翼城大战。当时李弘处于绝对劣势,但他依靠惶中羌的倒戈一击,竟然奇迹般地打赢了。

“大人的意思,是说公孙瓒招降的青州黄巾军可能临阵倒戈?”耿苞疑惑地问道。

“杨凤、王当、孙亲这些人过去都是黄巾军的首领,以他们的能力,策反一部分幽州军里的原黄巾军将士很正常。”审配说道,“听说,最近黑山的部分黄巾军跑到邯郸受抚了。由此可见,李弘说他能战胜公孙瓒,其信心定然来自于青州黄巾军的倒戈一击。”

“我看,李弘急于击败公孙瓒。”袁绍背着手,在大帐内一边走动,一边说道,“他今天带着三千铁骑来威胁我,可见他非常着急了。为了避免北疆军在未来几个月里陷入两线作战,他必须要立即展开攻击。”

袁绍随即说了自己的打算。目前黄河还没有解冻开河,于毒和眭固的黄巾军正滞留于黎阳一带。如果他们能在三月初渡河南下会合司马俱,那么,黄巾军最早也要到四月前后才能北渡黄河攻击冀州。公孙瓒肯定可以坚持到四月,但黄巾军会不会在四月北上?

去年东光一战,三十万青州黄巾军全军覆没,因此,袁绍并没有把握青州黄巾军会再次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二次北上征伐。为了确保黄巾军能在四月渡河北上,袁绍认为首先要保证黑山黄巾军能在三月的时候渡河南下,其次要切断黑山黄巾军返回黑山的道路,逼迫他们迅速南下。

为了顺利切断黑山黄巾军的后撤之路,袁绍打算答应李弘的要求,大张旗鼓地出兵甘陵国,欺骗和麻痹黑山黄巾军。等黑山黄巾军渡河之后,大军立即脱离甘陵国战场,以最快速度杀向黑山。

能不能顺利攻占黑山,扫清盘驻黑山的黄巾军,直接关系到河内的稳定和大军进驻洛阳后的安全。为此,袁绍命令兖州的各路大军适当后撤,让于毒和眭固带着更多的黄巾军渡河南下,同时命令东郡太守曹操率军赶到黑山相助。

袁绍还急书屯兵陈留的袁谭、高干,尽快发动对豫州的攻击,以便和刘表前后夹击袁术。

“北疆军丢失了豫州,关西战场和冀州战场又同时陷入苦战,在这种情况下,李弘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洛阳,转而集中兵力攻打冀州。”袁绍最后说道,“这个办法和我们过去所定的计策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我们的大军要离开魏郡进入甘陵国,魏郡的各城要加强驻防,以免遭到黄巾军的侵袭。二是曹操到黑山和我们一起攻杀黄巾军。曹操来了,我们的实力就强了,同时,我们还能抽调一部分兵力驻防魏郡。”

袁绍停下脚步,看看众人,神情凝重地说道:“由于公孙瓒占据了渤海和河间国,导致今年我们的钱粮供应非常紧张。现在我们不但要给自己的大军供应粮饷,还要给北疆军供应粮饷,我们已经难以为继了。几个月后,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拿下洛阳和豫州,大军的一部分粮草辎重就只能依靠魏郡来提供。因此,魏郡的稳定和安全,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不容有失。”

****

公孙瓒接到了李弘的书信。

李弘在书信中说得非常客气,说伯珪兄在东光之战中击败了三十万青州黄巾军,立了大功。今长公主以天子命,下旨拜兄长为奋武将军,蓟侯。圣旨和印绶我已经让信使带过去了,请兄长拜领。然后李弘言词恳切,仔细叙说了朝廷和北疆的诸般难处,希望公孙瓒能以社稷为重,立即罢兵。李弘甚至答应公孙瓒,只要他能罢兵不战,不但可以驻军冀州,自己还愿意上书长公主和朝廷,举荐他为冀州牧。当然,前提是他必须把袁绍逼走。

最后李弘说,我欠了兄长一顿酒,一直想找个机会请兄长一醉方休,不知兄长能否到界桥一聚?

圣旨和奋武将军的印绶,公孙瓒收下了,但他拒绝了李弘的邀约,不愿意出城和李弘相见。

长史关靖仔细看了李弘的这封书信,他认为李弘这是在故意拖延决战的时间,北疆军的援军可能正在赶赴冀州的路上。

从十二月底到现在,幽州军派出了上千名斥候到中山、常山和赵国一带打探军情,但一直没有发现北疆援军的踪迹。依照关靖和严纲等人的猜测,北疆援军可能的确还没赶到冀州,因为北疆军的一部现在正在关西和董卓交战,能赶到冀州支援的只有塞外大军。北疆的塞外大军从接到命令到集结,需要一段时间,再加上又是严冬,大雪纷飞,道路阻绝,塞外各部大军能在两个月内完成集结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从塞外的云中、五原等地到冀州的巨鹿郡,有两千多里路,也就是说,北疆的塞外大军至少要到三月下或者四月初才能到达战场。

关靖和严纲等人的意见是,立即向北疆军发动攻击。

公孙瓒也同意关靖的意见,但考虑到双方兵力对比,幽州军没有绝对优势,所以公孙瓒对是否立即展开决战很犹豫。

目前北疆军和袁绍的大军加在一起将将近五万人。幽州军能上战场的虽然有十万人左右,但其中主力只有三到五万人,这还包括幽州的一万铁骑。公孙瓒想等到三月初,田楷和刘备的主力大军回援之后再展开决战。

关靖不同意。他给公孙瓒详细分析了冀州目前的形势,尤其是黄巾军的动向。田楷和刘备在青州奋战了两个多月,夺取了青州北部四个郡国,把几十万黄巾军赶了出去。黄巾军的生存越来越难。这个时候,如果冀州大乱,黄巾军见有机可乘,必定会二次北上,而兖、青、徐三州的州郡大吏当然是愿意帮黄巾军这个忙了,他们巴不得黄巾军北上。黄巾军北上之后,局面将不可收拾,所以,关靖极力主张公孙瓒先击败北疆军,然后再全力对付北上的黄巾军。

公孙瓒笑道:“士起,你的意思是,我们和袁绍言和?”

“袁绍突然从黑山撤兵,屯兵于清渊,其目的太明显了。”关靖笑道,“袁绍是什么人?他难道不知道冀州是个死地?袁绍的根基在豫州,而袁绍的野心是图谋天下。所以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削弱北疆和我们的实力,为他将来顺利占据洛阳,称霸天下做准备。”

“现在北疆军援军未到,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联合袁绍重创北疆军,把北疆军彻底赶出冀州,然后我们再调头对付黄巾军。”关靖从容说道,“我们和北疆军打,和黄巾军打,实力消耗非常大,这是袁绍愿意看到的结果,而他自己又没有任何损失,他为什么不愿意?”

“只要袁绍按兵不动,北疆军的两万人就死定了。”关靖兴奋地说道,“我们还是采用磐河的办法,大量消耗黄巾降兵。这两个月没有给他们发军饷,这些人颇有怨言。哼……没有大人的仁义,他们早就是白骨了,哪里还有饭吃,还有衣穿?”

“正好我们的粮食不多了,死个五万、八万的最好,能解决大问题。”严纲笑道,“将来他们如果临阵倒戈,我们就惨了。只要我们主力还在,黄巾军就不足为虑。”

公孙瓒想了一下,点点头,“急书田楷和刘备,让他们带着大军尽快赶到黄河岸边。只要开河,就立即来援。”

****

二月下,李弘率领大军离开界桥,向一百里外的甘陵城进发。

同一天下午,公孙瓒接到消息,立即率军迎上了李弘的大军。

双方在距离界桥五十里的夕烽亭相持。

也在这一天,袁绍率军离开了清渊城,向甘陵城方向缓缓而去。

****

二月下,冀州,魏郡,邺城。

清晨,东方刚刚露出一丝鱼肚白,古老的邺城掩映在淡淡的薄雾中。

城楼上的卫兵长长地伸了个懒腰,睡眼惺忪地向城外望去。

蓦然,他睁大眼睛,张嘴发出一声恐怖嚎叫,“北疆军……豹子……”

第五节

密集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一队铁骑冲出雾霭,越过密密麻麻的士卒,直达阵前。

战马猛地刹住身形,扬蹄长嘶而立。张燕面色冷峻,稳坐马上向远处的城楼望去。

迎风飘扬的大纛矗立于云雾之中若隐若现,来回奔跑的人影依稀可见,急促而猛烈的战鼓声响彻了邺城上空。

黄巾军多少次想占据这座古城,但每次都无功而返。不是因为这座城池高大坚固,而是因为它在冀州的特殊地位,使得官军上上下下誓死血战,坚决不让它落入敌人之手。大贤良师张角、黄巾大帅、自己的义父张牛角都未能实现的愿望,自己能否实现?张燕咬咬牙,冷哼了一声。

从接到骠骑大将军李弘的军令开始,张燕就在筹划着冀州战事。要想取得冀州战场的胜利,必须要取得先机,拿到战场的主动权。而要想占据先机,首先就要拿下邺城,拿下魏郡,把袁绍赶出去,以确保北疆军不会腹背受敌。

目前冀州战场上,麴义的军队人数有限,只能起到牵制和诱敌的作用,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塞外援军。为了能让塞外的援军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冀州,达到奇兵致胜的效果,张燕到了雁门郡的平城屯田区后,命令五万刚刚由塞外边军转为屯田兵的士卒们一律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佯装成民夫,分成数队,带着粮草辎重,急速南下。

麴义兵退广宗城后,立即按照张燕的要求,在距离广宗城百里之外的巨鹿城兴建了一个巨大的粮草辎重营。这五万援军先后于十二月中前后进驻巨鹿大营。由于这五万大军来得早,行踪又非常隐蔽,公孙瓒和袁绍派出去的斥候都没有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壶关和飞狐要塞两地,根本没有想到北疆军的援军早已进入冀州,而且还就在战场后方很近的地方。

巨鹿城距离邺城将近三百里。张燕带着佯装成民夫的五万大军,昼伏夜行,于列人方向渡过漳水河,然后连夜疾行一百二十里,于拂晓时分悄无声息地包围了邺城。

传令兵纵马狂奔,从各处飞驰而来。

东门、西门、南门都已完成包围,随时可以发起攻击。

张燕看看越来越浓的大雾,大声命令道:“急令王当、孙亲、于氐根三位大人,立即按排各部将士就地休息。”

接着他指着斥候部的军司马李煊问道:“文烈,北门情况怎么样?彭烈的大军是否已经准时到达?”

邺城北门外是漳水河,张燕特意在河对岸安排了一支大军,阻击和捕杀妄图渡河而逃的敌人。李煊躬身回道:“刚刚接到消息,彭烈大人已经率军赶到对岸。不过……”他笑着说道,“漳水河正在化冻,冰层很薄,敌人逃不过去。”

“不要大意。”张燕说道,“袁绍和他许多部下的家眷都在城里,如果能抓住,对我们大有好处。”

李煊眼里露出仇恨之色,手中的马鞭突然狠狠地抽到了地上。他刚刚从黑山下山投靠张燕,对袁绍和冀州府的一帮官吏痛恨至极。张燕皱眉看了他一眼,大声说道:“文烈,我警告你,这是北疆军,擅自屠城是重罪,你不要给我找麻烦。”

“大帅,白帅死了,死在袁绍之手,这个仇岂能不报?”李煊激动地吼道。

“拿下邺城,就是报仇。”张燕用手中的马鞭拍拍李煊的肩膀,“屠城其实并不能报仇,只会祸及无辜。我再说一遍,如果你敢违抗军纪,我就杀了你。”

全身甲胄的袁熙手握剑柄,意气风发地站在城楼上,对身旁来来往往、惊惶失措的士卒们不屑一顾。

“许大人,北疆军现在正在界桥一带和公孙瓒激战,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袁熙十分怀疑地说道,“是不是他们看错了?”

许攸努力睁大眼睛,意图透过浓雾看清远处的一切。他疑惑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