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117章

高科技军阀-第117章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头儿,这一个好象官儿也不小,要不要一并把脑袋砍下来?”一个人指着倒在地上的江钟正问道。

听了他的话,江钟正的身子因为恐惧而剧烈地抽搐起来。

“砍了吧。”对方轻蔑地看了江钟正一眼,转身离开了。

“好咧!”持刀的人将枪背在了身后,改成了双手握刀,看着奄奄一息的江钟正,露出了一个残酷的笑容。

“革命革命,你们这帮人整天就知道革别人的命,是不是没想到,有一天我们会来革你们的命,是不是!你这个混蛋!”

“孙大炮他娘的口号喊得山响,人事一件不做。竟然要把满洲白送给日本人!你他娘的!你知不知道老子的老家就在松花江边儿上?你他娘的怎么不把你老家送给日本人?嗯?!”

对方说到气头上,狠狠的踹了江钟正几脚。

江钟正的身体被踹得象面口袋一样的滚了几滚,但此时的他,已经感觉不到痛楚了。

“你跟他废什么话!有能耐捉住了孙大炮,再当面好好给他几个嘴巴子。”

“捉住孙大炮,老子非活扒了他的皮!娘的!倭寇在俺老家烧杀抢掠的时候,你们怎么连屁都不放一个?!嗯?!日本人签‘二十一条’那会儿,你们上哪儿去了?嗯?!***妈的!”

“没听唐将军说吗?北京杨将军告诉他的,那会儿,孙大炮已经和日本人签了个什么‘十九条’,比那个‘二十一条’还要坏。”

第144章 不当圣人

听到同伴的这句话,持刀的枪手更加愤怒,他看了看一动不动的江钟正,一刀闪电般的砍下。伴随着激扬的鲜血,被砍下的头颅滚到了一边。

另一位枪手将陈英仕的头颅也砍了下来,又将从他身上收集到的证物收好,然后起身离去。

北京,天桥,五福茶馆。

“……原来老孙在革命的那会儿,拿了小日本儿的钱,这个内幕被光复会的陶成章给‘抓’到了!陶成章把它公布出来,并联合了一些人要求改选,他们革命团体里面不要老孙做同盟会的总理了,所以老孙和光复会陶成章他们结了梁子。到了陶成章在上海又要招兵买马的时候,上海的都督陈英仕派他的手下的小哥们,小老弟江盖世和王竹卿,趁着陶成章在住院的时候,到医院里面去,朝陶成章头上开了枪,当场把陶成章打死,然后江盖世就逃到日本。老孙当时还假惺惺的发表通电抓这个凶手,陈英仕也说抓凶手,大家都在喊抓凶手,可原来凶手不是别人,其实就是老孙手下和陈英仕手下的江盖世!他娘的整个是一大骗局!”

“记得不,老孙南京做临时大总统的时候,他要的是总统制不要内阁制,可把总统让给老袁……不,当今皇上以后,又要求改回来,改成内阁制,不要总统制。你们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全世界都知道,咱们北京这个才是中国的中央政府,这是全世界各国都承认的。可是,他老孙竟然在广州又搞了一个政府,他自己封自己是什么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请问他这个做法,算不算分裂割据啊?”

“……前一阵子报上就登了‘唐人街蒙难记’悼念黄远生,凶手都抓到了,就是老孙指使手下干的,而且还把污水泼到了大总统——不,当今皇上身上……”

“……老孙本就是洪门会党的人,他手底下有不少亡命之徒,专门办这个事,以前咱们都不知道,象上次去美国洛杉矶和日本人谈判的杨朔铭将军,也遇到了他们的杀手,所幸杨将军艺高人胆大,擒下了凶手,才知道黄远生被杀的真相,还了当今皇上一个清白……”

“……老孙一向心狠手辣,他连他们自己一个阵营的革命元勋,自己的这种革命同志都要给干掉,其实不光是陶成章,据说‘宋案’其实也是他一手操控的……”

“……老孙那人,其实整个儿就是一个说书的,实际上他的话水很多油很少,根本不象那些一个劲儿鼓吹革命那样的民主,只不过特会煽动。他讲的慷慨激昂,博得不明白的人给他的鼓掌呐喊。我听过他的演讲,也跟他谈过话,跟他本人谈过话,你们知道吗?他是不准人反驳的,不准人反驳他的,提不得意见,谁的意见也不听……”

“是吗?当今皇上对不同意见的人还没象他样呢。”

“要不怎么叫孙大炮呢。”

“你知道吗?谁要是反对孙大炮,他抓到第二天就枪毙,如果他真是象他说的那样,真正讲三民主义的人,主张民主民权民生,民权主义里面可是要保护基本***的啊,你怎么可以头一天抓到人,第二天就枪毙啊?人命关天,那是要经过完整的法律上面的审判的手续啊,当今皇上还没敢这么做呢。怎么也没有那么快啊,怎么可以第二天就枪毙?第二天就枪毙……”

“当初民国又转回帝制的时候,我就想,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都说了民主共和比皇帝好啊?但现在看来,只要能让老百姓过上安生日子,都是一样。至少,咱们现在见了皇上和大臣们,这不用下跪了就很好。这就是进步。”

“上次打败小日本后,当今皇上现在把国家治理得刚有一个眉目,老百姓才过得安稳一些,这老孙就在广东又闹开了,这不明摆着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把老百姓当回事吗?当初日本人逼咱们认可‘二十一条’,都下最后通牒了,他怎么哑巴了?现在‘二十一条’没有了,他又说当今皇上这不对那不对***什么的,真是欠抽!”

“没看报上说吗?这就是当年,日本人提出‘二十一条’,逼着当今皇上接受,就在咱们誓死力拒‘二十一条’的时候,孙大炮就有一封秘密的信,给日本首相,他说:请你们支持我打倒老袁——就是当今皇上,我给你们更好的条件,比‘二十一’条,比你们要的条件还好的条件!你说什么意思啊,‘二十一条’大家都知道,这可是大大的***的条约,***的条款,他这里的意思就是说‘我孙大炮***比他卖得还多!’为了夺权上位,他竟然可以牺牲咱们中国的利益到这个程度。他还自称爱国呢,他才是***的掮客!他当时一个窝子的革命战友,铁子,黄兴黄克强知道吧?都忍不住了,他说啊,我们再也不要反对政府搞这些劳什子革命,搞这些所谓的政治斗争了,再这样搞下去啊,咱们中国可就被卖光了……”

“孙大炮一伙这一次在广东发动,听说声势很大,好象云南的唐继尧和广西的陆荣廷都和他通声气了……”

“哎!看这个哎!这报纸又爆新料的哎!”

“看这里!原来他孙大炮是靠日本军阀来养的!看,孙大炮的亲笔字,面致首相大隈重信伯爵,孙大炮亲笔字,看到没有?大隈首相伯爵阁下拜鉴,看到没有?……这一段,一年以来屡蒙我公资助,得到你对我的帮助,得以收拾余烬,把我的班底能够维持下来。这是他亲笔写给的信,证明了什么?证明了这革命党的口口声声的打倒独裁军阀口号都是骗人的!他们才是真正的汉奸***贼!日本人给他钱让他回来捣乱的!看到没有,白纸黑字证明了!他拿了日本人的钱!为日本人办事!”

“嗨!看这个!这还有他和日本人签的那个‘十九条’呢!……此辈平日行为,向以颠覆祖国为目的,而其巧为尝试,欲乘国民之愤慨,借簧鼓以开衅端,其居心至为阴狠……看!这是当今皇上的批语。皇上早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了……”

“不过听说镇守广东的龙济光已经让孙大炮给撵到海南岛上去了……”

“那些个草包窝囊废,不值一提,听说李纯将军和张敬尧将军已经率赣军入粤讨贼了……”

“赣军当初打得倭寇抱头鼠蹿,这一次孙大炮肯定讨不了好……”

“孙大炮有滇桂两省支持,弄不好真要出事……”

“只要赣军一到,肯定把他们全灭掉!”

“这可不好说,听说赣军不少是原来从土匪当中招安的,李纯和张敬尧都不是能带兵的人,未必能调动得了这帮狠人……”

“现在还没有消息表明,滇桂两省附逆,我们还是不要杞人忧天,乱了自家的阵脚。要是真有这事,皇上肯定得御驾亲征……”

“孙大炮嘛叫大炮,就是指他好放空炮,不干实事。他其实搞什么革命的营生,也是想要当皇帝!”

“你说这话,有根据吗?”

“当然了。你知道吗?他早年在家里的时候就有老婆的,后来还收了个小妾,就是他老婆的陪嫁丫环,这一妻一妾都给他生过儿女,可他后来竟然说革命和家庭不能两全,就离婚了,孩子也没要。你说,有这样的父亲吗?对自己的妻儿老小都这样,可能对老百姓好吗?”

“也可能他是怕牵累家人才这么做的吧,造反可是要全家杀头的。”

“可他到了日本以后,又弄了好几个日本女人当秘书——其实就是小老婆,都是十五六岁的妙龄女子……”

“舍弃结发妻子,甘心做倭奴龟婿,真是不知廉耻!狗彘不如!”

独自坐在一张小茶桌旁的江雪莹抚摸着冒着淡淡的白气的青花瓷茶杯,默默地听着周围的茶客们对时事的议论,一时间百感交集。

从参加革命到现在,她从来都没有想过,如今的形势,竟然会发展到了这一步。

她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一向景仰的民党领袖,现在在中国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到了如此不堪的地步。

“怎么想起一个人在这里喝茶了?”

一个全身裹在黑色皮衣当中戴着墨镜的年轻人坐在了江雪莹的对面,笑着问道。

“没什么……”江雪莹收回了自己的思绪,她抬起头,看着对方,虽然看不到对方脸上的表情,但她还是能感觉到,墨镜后的那双眼睛正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你督办大人一个人跑到这里,也不怕蹦出个刺客什么的。”江雪莹看了看孤身一人的杨朔铭,微笑着提醒了他一句。

“放心,我有布置的。”杨朔铭微微转头,目光飞快地扫视了一下四周,“其实我自己收拾他们都行,用不着这许多人陪我来。”

江雪莹的目光跟着他向周围望去,但她却没有能够发现,周围的人,哪些是杨朔铭带来的“这许多人”。

“这两天事情多,而且也许过一阵子我就好不在北京了,咱们还是长话短说吧。”杨朔铭说道,“我说的那些俄国人,你见到了没有?”

“是‘冰火’和他们谈的,我没见到他们。”江雪莹从怀里取出了一封信,交给了杨朔铭,“听‘冰火’说,事情很顺利。”

“好极了。”杨朔铭将信封打开,抽出里面的信低飞快地扫视了一眼,又将信重新收好。

“不过,还有一个情况,‘冰火’要我告诉你。”

“哦?什么情况?”杨朔铭问道。

“他们能这么快在俄国起事,其实是得到了德国人的资助,”江雪莹说道,“其实不只是资助,还有实际行动,他们是坐德国人的火车回国的。”

“原来如此,和日本人对付咱们中国的手法差不多。”杨朔铭仰了仰头,张大了嘴,露出了一个夸张的恍然大悟的表情,笑着说道。

江雪莹知道他扮出这种表情是因为什么,脸上不由得现出了羞惭之色。

“北京的天气真冷。”杨朔铭的目光望向远方,轻声说道,“不过,我想现在的俄国,应该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了。”

“我可不想让中国也变成那个样子。”江雪莹想起了“冰火”告诉她的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见闻,不由得握紧了拳头,“那不是革命,是屠杀。”

“放心吧,我绝不会让这种情况在中国出现。”杨朔铭转过头望着她,意味深长地说道。

“你刚才说你过一阵子就要离开北京了,是去南方督师吗?”江雪莹想起了刚刚杨朔铭说过的话,立刻问道。

“差不多,”杨朔铭点了点头,“又得了个南直隶巡阅使的职位。”

“恭喜恭喜,总算又拿到兵权了。”江雪莹的眼睛一亮,但想到杨朔铭将要兵锋所指的地方,她的目光又变得黯淡下来。

“希望你这一次,不要大开杀戒。”江雪莹说道,“有些人只是受了蒙骗,只要让他们知道真相,他们是会改正错误的。”

“我尽力。”杨朔铭明白她的意思,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尽管他的话说的十分诚恳,但江雪莹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异样。

“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和我们差不多一样,充满了激情和理想,还有人文情怀的年轻人。”江雪莹看着杨朔铭,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心里隐藏多时的话说了出来,“可现在,我感觉,你好象有些变了。”

“我都哪些地方变了,能告诉我吗?”杨朔铭的身子略略前倾,有些好奇地看着她,问道。

“你似乎也喜欢上摆弄这些阴谋诡计了。”江雪莹想起了最近自从报上刊载了那些消息之后,民间的舆论风向所起的变化,轻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