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定国 >

第5章

定国-第5章

小说: 定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每天便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把小孩子们整天要读的‘论语’翻出来,多看几遍。

这一天,下起了小雨,天也黑沉沉的,到处都是湿意,他便没有往东湖边去钓鱼,而是撑着小油纸伞儿,去街面上选一些做好的纸轴。

最近他在书法上略有小得,很喜欢把那些还记得的名诗妙词临在纸上,挂在房间里独自欣赏,所以这纸轴就用得多了一些,有空的时候,他便会往店里去选一些喜欢的样式。

出门太早,又下着雨,街面上人迹罕至,便是那些店家,看到这样的天气,门也开得晚了一些。

撑着油伞走在古朴的石街上,他的心情却舒畅的很,说心里话,他其实很喜欢这种生活的状态。

一壶清酒,一杯淡茶,三五老友可以神游四海,漫谈人生。没有喧嚣的都市,没有乱心的琐事,不是神仙,却似神仙般的生活。

有时他会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总觉得自己还是活在自己原本的那个年代,只不过是误入了一处桃花源里,隐居到了这一处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

过烦了前世的生活,喜欢上了眼前的生活,他只是不愿意再回到过去而已。

第六章,美女与苏三,打脸。(呼呼。。冲榜。)

一边走着,一边漫无边际地想着这些心事,雨却渐渐地下大了起来,大雨激起的水气,让整个街道都升起一团团的水气,湿意让人无从遮挡。!古代的伞重,做的本就小,小雨还能用用,真要下大了,却是要躲雨的。

雨雾中走到一处稍稍前突的屋檐下,见可以避雨,连忙躲了过去,却不曾想,屋檐下,早立着一人,还是个女人。

这么大清早,走到街面上的来的人,不是闲得无所事事的人,便是迫于生计不得不出门的人。

他猜,眼前这女人,应该是属于后者。衣服的款式,倒还新,只是衣服的料子,却旧了一些。手里提着一个蓝子,用棉布盖着,还冒着热气,想来不是馒头便是炊饼之类的吃食。

一大清早地提着这样一个蓝子,想必是想赶早把这些卖出去的,只是这样的天气,恐怕她的算盘要打空。

不像是做惯了小买卖的样子,否则绝不会选择这么早出门,而且也不应该在下雨天出门。

女人看到他走进屋檐,倒是吓了一跳,连忙往边上躲。不像是普通的女人见到男人的惊吓,似乎是认识他的。

女人想冲进雨里,朝外移了一步,却又站住,这么大的雨,终究让她望而却步。

原来是认识的。他看到女人的反应,心里立刻冒出这样的想法。

能与老苏三相识的人,不是地痞无赖,便是青楼女子,因此这女人的反应,无疑也表明了她的身份。。

武陵城是封朝的陪都,人口众多不说,经济文化也是首屈一指。有钱人多了,文人骚客多了,这妓寨当然也就多了。

押妓成风,生活靡奢,也算得这武陵城中的一景,所以苏三在这种环境下,变成那副样子,也不能全怪苏三,这环境如此,与人而干。

文风鼎盛似乎与青楼妓院是对双生儿,总是相伴而来。自命风流的才子们,对这种地方,总是有特殊的偏好。

若是哪天,坊间传出某某才子,成了某某名妓的席上之宾,就总会成为才子们称羡的对象。

而当事人,也总会洋洋得意地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多么了不得的大事,时不时地挂在嘴边,以示炫耀。

当然这种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多数时候,还是金钱开道的。真正靠着几首歪诗,一些薄名,就想得到名妓们的热爱,只怕还是不太现实的。

不是没有,也有些爱才的女子,就喜欢那些穷酸的秀才,也传出过谁与谁私奔的‘佳话’,闹的坊间沸沸扬扬,鼓舞的那些没钱的才子们,争相传颂,恨不能自己就是那个勾搭出名妓的男主角。

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类似题材的话本,但那些话本中,被穷才子们勾搭出去的青楼女子,下场多半是很悲惨。

历史有一个与苏三名字相同的青楼女子,也是被一个穷秀才给勾引的。很是受了许多苦难,虽然下场不致于太悲惨,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这种爱情的模式,在当前这种社会背景下,成功率是非常低的。

不是所有的青楼女子,都对爱情报有幻想的。多数的青楼女子,还是很有觉悟的,她们都会在年长色衰之前,就为自己安排好后路。

找个有钱的恩客,求着帮自己赎了身,脱出籍去做个小妾,这种情形是最常见的。

也不是每名青楼女子,都可以抓到心中满意的恩客,很大一部份女子,也会在青楼里呆到没有人光顾了,才会带着一点点积蓄,找一处地方,孤苦地老死。

也有一小部份女子,碰到好心的老鸨,肯让她们花一笔钱自赎的例子。只是这样的例子,不多。

必竟这是破了行规的事情,就算是老鸨好心,也不能明明白白地做。

这样的事情少归少,却不是没有,似乎眼前就有这么一例。

姿色正好的花样年华,却落到上街卖馒头的地步,可见她不在青楼已经有些时日了。做了别人的小妾,当不会落到这种地步,唯一的可能,倒是自赎之后,生活困顿,所以才想出这样的生计。。

“还是出来了好,只是,靠这样卖点馒头维生,难以长久。”

想到二人之间可能存在过露水之欢,他有心想给她一点建议。

女人啊了一声,却不知道他突然说出这么一句,是个什么意思。眼睛里满是戒备。

他苦笑了一声,看来原来的苏三,在她的心里确实不是什么好人。摸出一块碎银子,往女人身边走了几步,正想买几个馒头,也算是照顾一下她的生意。

“拿二个。。”

他话还没说完全,却不料女人抬手就是一巴掌打在他的脸上,速度之快,反应之强烈,让他脑子有些发蒙。

女人看到他手里捏着的碎银子,回味起他说的话,明白自己的反应太过了一些,可那个时候,她收手已经来不及了。

清脆的一个耳光,打在男人的脸上,女人的脸,瞬间就白了。她很快就想到眼前的这个男人,并不是她可以惹得起的,她被吓住了。

就好像这一耳光,不是她打在男人的脸上,而是男人打在她的脸上一样,一脸的无助,一眼的慌乱。

一大早出门,就被女人打脸,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他叹了一口气,并没有责怪女人的意思,把碎银子扔进蓝子里,让她拿二个馒头给他。

她慌慌张张地取出二个热乎乎的馒头,想递过去,却又有些害怕。

他伸手‘夺’过馒头。卖相还好,便吃了一口,却有点硬,像是隔了夜的馒头,有点咯牙。

这样的馒头,能卖出去一次,绝对不可能有人傻到买第二次的,她靠着这个,如果能维持生计的话,那也叫奇怪了。

“回去吧,下雨的天,不会有什么生意的,而且这馒头也太难吃了一点,不改进的话,是不可能有什么生意的。”他说完这话,便撑起伞往雨里走了进去,一会儿功夫,消失在雨雾之中。

女人见他走了,心才放回肚子里。她真是怕了刚才那个男人,以前就是胡搅蛮缠的性子,今天还好没有发作。只是她也感到有些奇怪,以前那个人,与眼前的这个人,似乎气质相差了很多。

“好像有些不太一样呢?”女人想着。

第七章,这手艺只能是:还好!(冲榜,求支持!)

被人打了一巴掌,雨又下得大,他便没有再去买纸轴,一路返回苏府。;

玉儿倒是奇怪他为什么纸轴没有买回来,反而脸上红了一大块。

他自然不可能说是一出门,就被一个女人给打回来了,便让她不要多问了。

别看小玉小小年纪,倒还真有管家婆的潜质,见他不说,虽然不问了,眼里却流露出来心痛的样子,竟比他自己,还要惜上三分。

嘴里也是自言自语。看来是猜着了自己的少爷,这是被人打的。

这事也就过去了,他也没有放在心上,雨下了二天,也就天晴了,便仍然去东湖边钓鱼。

周老今个来得早,只是他一身华丽的衣服,怎么看也不像是来钓鱼的人,倒像是监督他们钓鱼的鱼头儿。

到了中竿,难得这老头大方了一次,让家人弄了许多酒菜过来,摆满了一石桌。

“这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周老今日此举,再用一毛不拔,就不合适了,宁远小友,你说说,该换个什么称呼比较合适啊?”公孙老头在石桌边一坐下,便打起趣来。

“就叫‘可拔一毛’如何?”他笑盈盈地道。

公孙老头便笑。

周老不忿地道,“就知道你们嘴损,有本事别吃。。”

公孙老头可不听周老的话,拿起筷子对苏三道,“可不能赌气不吃,周老府上的厨子,可是都城里请来的名厨,咱们可不能因为赌气,错过了美味。。”

美味?他不由地笑了起来,前世里,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地上跑的,他哪一样没有吃过?在各式各样的调味品,极度发展的那个年代,人们的口腹之欲,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要说美味,恐怕眼前这个社会,是拍马也赶不上的。

这个社会,最可以称道的,也就是那些食材了,无污染,干净,纯天然,这一点,才是后世不具备的。

周老看到苏三脸上似笑非笑的样子,很是来气地道,“怎么?看不上眼?还是,又有什么高论?”

又有什么高论?很不服气啊,哈哈。不理会周老,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

仅从外表上看,这菜式倒也有些卖相,不过吃到嘴里,味道却没有想象中的好,果然是少了许多滋味,这与厨师的水平无关,必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多的调味品,再高明的厨师,也不可能做出滋味儿十足的菜式。

如果只以当前社会,主流的口味来评价,这菜也算得上是极好的了。

“还好!”他淡淡地给了个评语。

这个评语把公孙笑得不行,把周老气得不行。。

周老可不是好相与的,眼睛一转,拿捏着语气道,“既是还好,那必是有更好的?不知苏小友什么时候有空领着我们二个老叟,也去品尝一番。”

他没有接周老的话茬,而是小饮了一口酒,嗯,酒的味道不错,应该是自家窖藏的老酒,香味很足,入口也绵。

封朝的酒,酿造是受节制的。只有丰收的年景,朝廷才会放宽酒的酿造。便是如此,这酒也不是一般家庭能喝得起的,市井中能买到的酒,多是加了水的淡酒,因此也叫水酒,是不醉人的。

因此,能喝到这么好的酒,却是难得。

“酒倒是极好。”他咂了咂嘴。

周老头见苏三顾左右而言他,便使了一个眼神给公孙老儿。

公孙老儿看到周老头儿的眼色,呵呵一笑却不动声色地对苏三道,“这酒可是周老府上,超过十年的窖藏,一般人可喝不着。”

周老也应道,“若不是欢送你小子去做先生,不用和我们抢鱼钓,这酒,老叟我,是绝对不会拿出来地。。”

周老头其实是个有心人,虽然说话遮掩,其实真就是摆酒,贺他去做先生的意思。

能有这个心思,苏三自然不能不记这个情,这酒菜在外面,也算是难得的,关键还是这份心意,让他感到亲切。

能被别人记得,那就足以让人感动,君子之交淡如水,要得便是这种不经意之间的感觉。

公孙老儿接着周老头的话茬儿,对着周老头儿建议道,“听说周老还有几坛子五十年的陈酿,如果苏小友,真有那么好的吃食,不妨拿出一坛子来。美酒加美食,二三好友一坐,也是一件美事啊。”

苏三听到公孙老头儿这个建议,心里倒是赞了一声。虽然是周老下了套,要公孙老儿帮衬,但公孙老儿显然也不是好相与的主,这一刀子下去,可下的狠。

美食要有,美酒也要有,倒是便宜公孙老头儿。

周老听得一阵肉痛,却看到苏三一脸的笑意,并不甘心就露了怯,便咬了咬牙道,“有何不可,只是若没有那等美食,可配不上那等好酒。”

周老这话,算是把话题,又扯回到了他的那句‘还好’的评语上了。若是没有美食,他也就不必提供美酒。

公孙见周老应下了,便拿眼来看苏三。

面对公孙与周老的夹击,他倒是一脸的淡然,一口饮尽杯中的美酒,“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美食,只不过比这些菜式,滋味略好一些,二位老友想品尝,岂有难哉?改天我亲自下厨,做一些带过来便是。”

二人的下巴掉到了石桌之上,倒是没有想到,所谓的美食,会是出自苏三之手。

“只是君子远疱厨,本君子亲自下厨只怕会让人笑话。就是二位老友,偶尔吃得一次,万一喜欢吃了,难不成,本君子,还天天下厨不成?倒不如,花点儿时间,教个弟子,学得本君子一点手艺去,也往城内那热闹的去处,开起一间店铺。二位老友想吃的时候,只管买来,倒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