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定国 >

第153章

定国-第153章

小说: 定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允叹了一口气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议定伏击位置时,是咱们一齐商议的,这并不怪你,你的主意还是很好的!”又叹一口气道:“就算我们埋伏在宫门外,那个送信的人要是想通知吴台铭,也会想其他的办法。何况宫门外动手,太惹眼,并不是一个动手的好地方。如悔勿须自责。眼下,还是想想善后的措施吧。。”

王苞早就在这上头想开了,见赵允说起,便开言道:“吴台铭是个鬼精样的人物,受此惊吓,只怕第一个怀疑的便是王爷!”

“哼,怀疑又能如何?没有实据,他是半个字也不敢往我头上说的。何况本王他遇了刺,他连说些影射话的余地都没有。。。”

王苞接着道:“进义的想法是:王爷与皇上同时遇刺,咱们可以把这脏水转到太子身上,这本来就是咱们既定的章程。只要皇上心中,或多或少有了,太子想早点当皇帝的疑虑,那咱们费这么大精神收回的结果,也并不能算太差。。”

听了王苞的话,赵允的脸色缓了缓!却看向杜如悔道:“还有没有机会除去吴台铭?”

杜如悔认真地点了点头道:“一定还是有的,只是这些天吴名铭必然是处处留心。。王爷且不用急,还是等咱们从容计较吧。。”

心里也知道,必然是这么个结果!可赵允就是有些不甘心!!翻来想去,再想要轻松地除去吴台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不干心,也只能是先放在一边。。

“好吧,吴台铭的事情先放一放。。先把今晚这些事情的善后事宜处置好!”赵允面上说得是栽脏太子的事,可是潜台词却是要除掉派去杀皇帝的二名杀手!因此说这话的时候,他看了王苞一眼。

王苞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示意明白。赵允才接着道:“刑天,你再多找几个眼线,往吴台铭的府里透一透,只要碰着机会,说不得还是要再试试的。。不管是投毒,纵火,放箭,只要能弄死吴台铭,都可以尝试!你明不明白?”

刑天忙点头。。

杜如悔见赵允有些急于除去吴台铭,忙补了一句道:“前提是隐密,一定要隐密。。”

赵允听了杜如悔的提醒,也点了点头道:“嗯,就是这样。。你们都下去办差吧,把田柱子叫上来。。。”

众人都退到接天阁外头,杜如悔让院外守着的田柱子进去,自己也回了自己的院子。。。

赵允在接天阁上,静了下来,一边喝着茶,一边想着事情,直到田柱子蹬蹬的上到了阁楼顶上。。

“爷!”田柱子行了一礼,规矩地立在一边。。

轻轻地点着头,赵允像是思考着什么!

他虽然当面驳了刑天的话,但刑天的话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当然是有内奸,要不然那个突然出现的送信人,绝没有可能把时间拿捏的那么准!

可是他不能当面认同了刑天的这个说法,因为他并不知道是谁出卖了他!王苞,刑天,杜如悔,他一个都不相信,除了他自己,他对任何人都不相信。。只是找不到证据,他无从下手,总不能把这三个人都处置了。。

赵允想了好半天,才轻轻地看着田柱子道:“杜先生这几天,有没有问过类似于,询问本王行踪,言谈之类的话?”

田柱子一愣,继而又仔细地想了一圈,才摇了摇头道:“没有。”

“今个午后,我们在接天阁说完话后,杜先生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

田柱子又细细地想了一回,轻轻地道:“好似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爷让田柱子这段时间,多盯着点杜先生,小的可不敢马虎。今个下午,他除了让下人出去买了一包蚕豆子,又按照爷的吩咐,见了那个苏三,就一直呆在房间里,连院子都没怎么出!买蚕豆子的下人,原本就府里的下人,小的问过了,杜先生只叫他买蚕豆子,其他什么事情都没有交待。至于见那个苏三,小的虽不在场,但事后也问了小厮,再也没有一句出格的话。。”

背着手,居高临下,赵允的目光从接天阁的窗口往下望去,整个王府都在他的视野之下。只是现在夜已深了,什么都看不清,看不见,模模糊糊的一片,就好像此刻他的心情一般。。

紧紧地皱着眉头,赵允心里反反复复地在问,到底是谁走漏了消息?若不是杜如悔,难道还是刑天或者王苞?

“若是发现杜先生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不管大事小事,都来报我。。”赵允低沉地说完这些,继而又道:“刑天和王先生那里,也多注意一点。。。”

田柱子低低地躬着身子,赵允每说一句,他便弯弯腰,示意已然听到。。。直到赵允挥手让他离开。。

他并不是傻瓜,在王府呆了这么长的时间,他是最了解王爷脾气的人。

王爷的多疑,他一早便是领教了的。。今天王爷可以当着他的面,怀疑那些人,看起来是信重他,把他放在所有人更重要的位置上。可是他也明白,背地里,王爷还不知道支使了谁,也在监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好在,自己并没有背叛王爷的心,也就自然是问心无愧的。。

第47章,赵广的心思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心思,在这个不寻常的夜晚,在这个热闹之中,却透着丝丝寒意的夜晚,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滑向更深更沉的浓黑。!。。

当赵广终于接到吴台铭的传信,得知吴台铭差点身首异处时。他再也抵不住心底一阵深深袭来的寒意!只觉得浑身发凉,手脚冰凉!

吴台铭对他太重要了,若是吴台铭死了,那他立刻就变成空中的楼阁!对局面一下子就失去了掌控,立刻就变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没有了半点依靠。。。

以前他只是觉得吴台铭是他的一好助力,或者有时还觉得他有些烦,但是直到此一刻,他才明白,吴台铭不仅是他的助力,而且几乎是他的意旨能具体实现的唯一途径。失去了吴台铭,他就像是被人突然架空了。。

这种感觉,就好像心被人剜去了一样,空落落的,让人难以接受。。。

所幸的是,吴台铭还好好地活着。。

受了这个消息的刺激!赵广的脑子,好像被激活了一般,在听到吴台铭遇刺,却仍然活着的消息后,他的脑子里立刻便蹦出两个想法:一是,吴台铭不能死,自己必须要好好保护他;二是,万一吴台铭再有不测,自己也不能就这样慌乱,要多接触一些亲近他的官员,以备急用。。

想到这里,赵广轻轻地拉着徐江锦道:“苏一的案子就算最后无疾而终,苏一也不可能再回去做侍郎了。你现在是从三品的实职,又在金陵府的任上呆了一段时间,对朝廷里的事情并不陌生,自然是有机会更进一步,出阁入相的。。本太子这几日便要与吴相议议这件事。你若有心,还需尽力在皇上面前,多表现一番。。”

徐江锦倒不明白这话是赵广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吴台铭教给他说的。但不管怎么样,这对他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因此他连忙感激地一躬身,答道:“下臣唯尽心办差,必不敢稍有分心,以报太子厚恩!”

笑了笑,赵广拍了拍徐江锦的肩膀道:“凡事由心吧。。嗯,你且在此好好守住,有人来,一律打发回去!父皇说是一刻时辰就结束,如今半个时辰也过去了,里头应该也差不多了,难得父皇今个这么高兴,我们这些为臣,为子的,也要尽力奉承才对。”

徐江锦连连点头,目送着赵广走进了听雨楼。。他也行到楼外正门边,静静地朝里打量,只见皇上正满脸的笑容,与苏三和许伟说话。。。哎,为君者要有威严,断不可与平民这般亲近;便是与大臣之间也要保持距离,否则皇威而在?只是,这些不是他可以管的。。

许伟,徐江锦是认识的。这是城内第一大世家许家的后人。。明年春闱过后,必然是要有抬举的,皇上知道许伟,也属正常!毕竟这小子也是颇有才气,而且家族势力也颇为皇家信用的。。

只是许家最近与吴王走得比较近,许侍郎在东府里掌着户部,一应的事情,倒似与吴王通得气较多。其实也不难理解许家的做法。偌大一个世家,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总不好摆明了车马,要加入到哪个党派之中去,只有二头都渗入一些,只怕才更符合许家长远的打算。。

太子做了皇帝,许家不会受到亏待!吴王做了皇帝,也要念着许家的好。许老爷子这算盘精的很呢。。。

至于这苏三嘛!徐江锦倒是有些意外。。。

苏一还关在牢里,他却这般的高调,看似像一个万事不懂的书生,但刚才他在楼内说的那一番吹捧皇帝的话,还真是叫人瞪目结舌。

这种话,就是叫一个久历官场的老油子当着皇帝面,只怕也难以这么顺当地就说出来吧?可这么一个后生小子,居然就这么信口惶惶地给说了。不仅说了,而且还说的理直气壮,说得这么流利自然。

从这一点上看,苏三不是迂腐至极,不懂世事的酸秀才;便是空前绝后,脸皮超厚的一个怪才。。

可是看眼前这苏三,待人接物如此不俗,又哪里会是一个迂腐到了极致的烂读书生?那风情,那举止,那言谈,难道说,他还真是一个深藏不露的奇才?

徐江锦摇了摇头,并不敢确信自己心里头的那些想法!在他看来,苏三实在是太年轻,这种年纪与那种风华绝代,心藏万机的绝世奇才,实在是无法贴合在一起。。至少要再增加个十年二十年的阅历,还差不多。。

赵普看到赵广走了进来,轻轻地一招手笑道:“来,你也帮着苏三他们理理!”

于诗词一道,赵广受了赵普的熏陶,也自然是不俗的。为了要让皇帝尽兴,他自然不会违命,便也与苏三许伟二人站在了一处,却只拿两人理出来的稿子看。。

只见许伟与苏三二人整理出来的许稿,至少也有三四十篇,便笑对两人道:“这么整可不行。。”又对一楼里的许多才子道:“不要求数量,用心地把一首做好,才行。。。”说罢,也不去看新稿子了,只捡已经送上来的稿子,挑出十篇好诗,又在十篇里比下五篇,只拿着五篇对苏三与许伟道:“你们两人,一人抽出一篇,只留三首!本太子呈给皇上看。。”

皇帝对太子快刀斩乱麻的这番举动,倒是比较欣赏。另一边守在门外的徐江锦则在心里道:若是太子于政务上,也能有这样的头脑,那也不失为一代明君。。。

苏三没有去接太子手里的五篇稿子,只是对许伟笑道:“宁远都挑花眼了,就请许兄代为挑出二首便罢了。。”

许伟并不说话,而是一躬腰,接过太子手里的诗稿。这几篇诗稿,他都是看过了的,因此扫了一眼,便直接挑出了二篇,把余下的三篇递还到太子的手里。。

赵广接过手,一看,二篇金陵府才子的诗稿都还在。只少了一篇武陵府里的,一篇荆湖路里的。最后留下的一篇倒是京西路才子的诗!在赵广看来,这位京西路宗元的诗虽好,但在这五篇里,只能排在最末。。

赵广一篇一篇看过三首诗,看了苏三一眼笑道:“不挑?”

苏三笑了笑道:“许兄看过了,就是一样的。。”

许伟脸上稍稍红了红,却偏过头!不去看苏三的眼睛。。

他私心还是站在金陵人的立场上考虑的!既然赵广已经从这些里头选出了五篇,那就说明这五篇都是可以当选的。。

他所做的,只不过是留下了金陵人的诗作而已。。唯一有让他自己都觉得有点过份的地方,便是他把武陵府里王宇的诗,给抽了下来,换上了宗元的诗!

宗元的诗在五首里最弱,呆会皇上要评的话,自然是金陵人独占了风光。。

赵广见苏三不挑,便笑了笑,也不再说什么了。便把手里的三篇诗稿一收,送到皇帝的面前!

第48章,御批

三篇诗稿无疑都是上佳之作,虽然还达不到传世的程度,但诗意都是极好的。!。。不过这三首,二首是金陵府的,一首是京西路的,独独没有武陵府的,倒让赵普稍稍有些意外。想起刚才苏三谦让了许伟挑,这许伟未必就有公允之心。。因此也急着评,而是一招手,叫过太子道:“你不是挑了五篇吗?另二篇也找来朕看。。。”

许伟站得近,听了皇上的这话,脸不由又红了红,却只装着没有听见!赵广自然是不会违逆皇上的意思,便又走回桌前,挑出刚才许伟挑出来的二篇,递到赵普的手中。。。

赵普一打眼,先看了诗作下头的题款,果然有武陵府的一篇,是一个叫王宇的才子;另一篇倒是今晚主持比诗会的左治世所写。

这二篇诗都做的极好,细细品来,在这五篇里头,应该是最出彩的二篇,却没有想到许伟竟然给挑了出来。。。这可真是小孩子的心性!哼哼,这许伟与苏三比起来,倒是差了不少。首先这气度就差得多了。。

心里笑了笑,也没把这事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