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定国 >

第118章

定国-第118章

小说: 定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了,还差不多。不过终极剑侠,常年在终极山上闭关,已经有许多年不管俗事了。。。”

苏三之前并不知道这些内情,听邓琪英这么说,才知道原来终极剑侠,并不是最历害剑侠的意思,而是终极山上的剑侠,不由轻轻地一笑。。

李道明见这里面还有这个情节,倒也安下心来。。那边张合强撑着身子,对李道明道:“让钦差大人受惊了,张某不才,没能挡住何昊天,差点让钦差大人受难。。”

李道明哪里会认同张合这话,若不是张合及时出现,他现在只怕尸身都凉了。。忙上前对张合行了一礼道:“张将军这话就是看不起道明。今天张将军,还有小神仙对道明有救命之恩,道明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还是回狼头营再细说这些吧。。这里还乱,万一林海录有什么后手,又是麻烦。。”苏三打断李道明的话说道。

李道明自然是听苏三的安排,着二个扶住张合,还没有走出半条街,便迎上了匆匆而来的狼头营。。赶紧拆了门板,把张合一路抬到营里,营里有专职的军医给张合伺弄伤口,李道明的心,也渐渐地安定了下来。。

狼头营五百号人,在这里保护着他,就算林海录把城里的军队调过来,只怕也不是对手。。何况林海录就是下这个命令,只怕也没人敢动这个手,毕竟武陵军的威名摆在这里。。。

事情到了这一步,林海录便只有坐等听参的份了。。

林海录坐等着何昊天给他带来喜讯,可等到的却是何昊天的死讯。。

听到这个消息,他浑身的力气,都像是被抽掉了一样,软软地坐倒在椅子里,脸色惨白惨白。。。。

李师爷也是一脸的失色,急道:“大人,快派孟少军带亲信去街上找李道明。他们拼死了何昊天,恐怕也是损失惨重,这个时候,最是要撑住气啊。。”

林海录忙道:“对,对。。给孟少军下令。。”

李师爷道:“大人别急,我亲自跑一趟。。”

林海录忙道:“好,好,师爷亲自去,本府就放心了。。快去快回。。”

李师爷点点头,急急地往外跑,在院子外抓往其中一个回来的蒙面汉子问道:“何昊天是怎么死的?”

“头儿是被人一拳打死的,那人历害的紧。沈众都吓退了,我们哪里还敢动手。。。便散了。。”

李师爷眼睛一转,心知就算孟少军找到了李道明,也是无用了。便跑出府衙,急急地走到自己在城中,偷偷置下的一处小院。见四下无人,打开门,往里一钻。再把门反锁死,房门一关,舒舒服服地倒在床上,大睡起来。。。

第二百单八章,尾声

可怜林海录左等李师爷不来,右等李师爷不来,只得再派人去找孟少军。!。才听说孟少军,已经被钦差行辕的人拿住了,关押在武陵军狼头营里。。

一众衙役发现情形不太对劲,已经自行都散了。。

吴同那边见事败,收拾了家私带着家人,打开了城门,出城逃命去了。。

整个城里乱成了一团,钦差早已收扰了逃出来的侍卫,到各个府衙里知会情形,并委了陆安节制城内守军,一直到天将亮的时候,才把城里的乱局平稳下去。。

到了第二天早上,成批的狼头营军士,便控制了府衙。。把林海录给软禁了起来。。

钦差一边严令所有衙司官员照常行事,一边快马急报,一纸奏折送到金陵。。

可奏折才送出去没有多长时间,便从府衙里传来消息,林海录已经自杀身亡。。

李道明听到这个消息,倒是松了一口气。他真有些担心林海录不舍得死。而林海录不死,吴王那边势必要压着自己审理林海录。。

林海录不能审,一审就会审出更大的问题来。所以,林海录这个时候死,是最好的结果。。。

过了二日,皇上便有旨意下来,令李道明查抄林府,并授命他,整顿武陵府官场。。。

李道明这下可就威风八面了,查得查,抓得抓,直到太子爷悄悄地传了口信说:不要闹得太大。李道明这才收手。。

连着几道奏本上去,又为张合顺利召抚了莫干山上匪众等事请功。。

苏三因为不肯露名,又是一个平民,所以李道明也没有在折子里提起苏三的事情。倒是按照苏三的吩咐,在折子上说:“在林海录的府内找到了李家的老爷子。”云云。。

虽然林海录已死,但也把这事情做得滴水不漏,这样会免去了李道明的诸多后患。事实上,这也确是林海录的首尾,只不过中途着苏三截了胡而已。。。

众多事实都证明林海录是罪大恶极的;而林海录中伤李道明的那些话,当然就都是子虚乌有了。。

不过这些内情,在武陵官场闹得沸腾,却不能让平民百姓知道。若是让平民们知道大封朝的官员充当起了强盗的角色,那不仅是斯文扫地,还是有损官威的一件大事。。因此,对外只说林海录施政不当,贪墨公银之类的官样文章。。

反正林海录是畏罪死的,人死如灯灭,总要有个差不多的体面。。。

张合的伤势并不严重,包扎好后,第三天就可以自由活动。莫干山匪众的召抚还是他一手操办的。。他的原话是:不接受召抚,立刻就打。。

莫干山的匪首陈生与二当家吴春一商量,打是打不过的,其实早就想等着朝廷来召抚。所以根本不用张合劝,他们就遣散了想回家的匪众,带着近百号精干接受了召安。。

张合也不区别对待,直接就把这些人分了二个队,二个当家的,一个人管了一个队,把人数报到后护卫军岳老将军那里,没过几日,枢密院便有官凭文书发下来,又把这些军士建籍造册。。

这些都是细话,就不一一表了。张合这一场,虽然受了一些伤,但李道明可没少在奏子里替他美言。。。

他也打听到,二皇子似乎对他的在武陵府的作为,颇为欣赏。。几次放出话来,暗示他效忠。但张合心里早就信了苏三的话,哪里肯露了这个风口。只把自己的前上司唐季虎将军的事情翻出来,单独写了一份折子,由枢密院递了上去。。

这么做,一是为了老上司平反;二是也有自己的私心,想让太子爷那边,了解自己的苦衷,并不是为了吴王,才与林海录做对。。

只是这折子上去,林海录已死,唐季虎的事情,已经死无对证。再说,这件事情也过去了七八年了,因此,这折子便被驳了回来。。

张合上这折子,自然是出于苏三的授意。驳回来,也在苏三的猜测之中。张合事先已经猜到,也没有太过在意,可他却没有想到。过了几日,枢密院有行文到武陵府,说:枢密院已然撤去对唐季虎往日罪行的裁定,所有档记也一体销毁了。。

这其实就算是给唐家翻了案。张合大喜,若非不能喝酒,他一定会喝个大醉。有心想找人说说心里这份高兴,想来想去,也只能找苏三诉说诉说这衷肠。。

却不料这小子,好像失踪了一样,苏府不见人,思友书院也不见人。。。似乎是有意避着他一般,想着他说过,要好好地过平静的日子,心里倒是信了这话是真的。。。

苏三确实是有意要避着他。不仅是他,还有李道明等人。。

在城内安宁下来后的第二天,他就偷偷地住到了胜老的府上。。

胜老出门前,交代过管家,这老宅子,苏三随时都可以来住。。因此他只知会了周老爷子和李老爷子一声,独瞒过了自家的老爷子,带着小安和玉儿住到了东湖。。。

每天只是钓鱼取乐。。

这其间,接到唐丽的消息,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口信中,唐丽说并没有杀死杜如悔,而是把杜如悔给关了起来。并说杜如悔要见自己,还有杜如悔说的什么:见了面,一定不会杀自己的话。。。

苏三对唐丽擅自作主的行为,有些不太满意。他有时候,有些霸道。吩咐出去的事情,哪怕是错的,他也会硬着头皮让人去完成。他总觉得,做事要有股子劲道,讲究一个不折不扣,如果什么事情,都有松动的余地,那事情办到最后,就会走样。。。

不过他想了想,也无法完全去怪唐丽。严格意义上,唐丽并不是自己的手下,这是其一;再说唐丽也没有经过自己的调教,不知道给自己办事的规矩,这是其二;所以,唐丽自己做主,没有立刻杀掉杜如悔,他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没有过于计较。。

只是,他并不是杜如悔想见,就能见的。。

等着吧,等自己哪天心情好的时候,顺道儿再去看看这个杜如悔吧。。

因此,每天里便是去钓鱼,或是在舍下与小安玉儿打牌。。。。

苏东山最近有些摸不着头脑。。从上次周济直接到府里替他的干孙女求亲开始;到那日宴席上,自己那个儿子谈笑风生;再到如今的钦差大人派人在门下专等苏三。便是那一向少进武陵城的武陵军将军张合,这些天也是三天二头地亲自到府里头坐地。。

害得他,整天里提心吊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几番旁敲侧击,也问不出对方找苏三是什么事情。

不过,不管是钦差那边的来人,还是张合将军亲至,言语之中却都是透着客气,因此提心吊胆的时间少了,这好奇心倒突突地直跳。。。心里想着,应该不会是为了那宴席间做的几首歪诗,便这么待见苏三,却也实在想不出,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这些人,这么热心。总之,这心里是不妥贴的。。

苏三在东湖边碰着了刘老和徐老,二老便把宋平等一帮学子,给叫了来。

苏三倒是喜欢与这帮特朴实的人混在一处,谈笑之间也尽是无拘无束的自在。。

武陵大学的地点已经定下来了,却是原来的林府。。

第二百单九章,高谈阔论

李道明查抄了林府的许多家产,还有地契房屋,请了旨意就地发卖。、QunabEN、。。

因听济老说起武陵大学,正是苏三的倡议,便做主把林府给贱卖了。。。

便是贱卖,那一千几百两的银子,只怕也买不到这偌大的林府。可是李道明在武陵府那是灸手可热的人物,谁不捧着他一点,托着他一点。

他一句话,也许就摘了人头上的乌纱;一句话,也许就把人抬上了高位。。这武陵府里的官员,哪个不巴结?

这其中最巴结李道明的,便是何应文。

在这次林海录事件中。何应文一直是死心蹋地的给吴王卖命的。因此,吴王那边已经在保举何应文来做这个府尹。。

皇上那里却没有最终定论,似乎有些犹豫。在最近一本回给李道明奏折的朱批上,问他武陵府的官员有谁可以勘用?还是需从外省调派大员?

这样的朱批,一来显示出皇上对李道明的信重;二来,也表示李道明的一句话,也许就决定着何应文能否顺利出任武陵府府尹。。

只需要李道明在下一次奏折中,为何应文美言几句,那何应文出任府尹,基本上是铁定的事实。。

何应文因此必须要力挺李道明。。。而李道明想把武陵大学办起来的事情,就是一个机会。。

他所在的提举常平司,就管着学政的大权。。他大手一挥,便从司库里拔出五万两,助武陵大学买下了林府。。。。其实是换汤不换药的。无非是把提举司库里的钱,变成了府库里的钱而已,只要他当上了府尹,那还是他的钱。。。

李道明对何应文这个举动,当然是认可的。。他心里自有一杆称,既然吴王已属意何应文,那自己不妨做个顺手推舟的人情,已经得罪了太子爷,没有必要再去得罪一个吴王,就算何应文不这么巴结他,他也要是为何应文说几句好话的。。。

何应文这边有了举动,那些大小官员们当然也是闻风而动,这个捐钱,那个捐物,还有人帮着规划,翻新林府。。一个‘武陵大学’竟然在几天之间,变得风风火火、有模有样。。。

宋平在说起这些的时候,总觉得有些难以相信,就好像是做梦一般。。

苏三却对这些淡然处之,他更关心的是‘武陵大学’将来的发展。既然是学院,那就要以‘学’为主。事实上,这样弄得满城皆知,反而不利于学院的宁静。他也担心宋平等人志得意满,从此自大起来。这得来的容易,败下去也快,他不得不提醒他们几句。。

宋平几个人过来的时候,确实有些心猿意马。苏三当头棒喝了几句,把这些表象一一剥去,大家才发现,现在的学院还只是个空架子,许多真正意义上的事情,还没有去做。。因此,一个个都静下心来,与苏三讨论接下去要做的事情。。

苏三也很是动了一番脑筋,主要就院规院训,还有办学的宗旨,进入的准则之类做了具体的规范。。又建议成立学院的董事会,一切学院的重大改策,都要在这个会上讨论表决通过。。

这些东西都是新东西,让宋平等人消化掉,就花了不少时间,再让他们从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