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位置 >

第13章

位置-第13章

小说: 位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婆都不以为然了,还像个男人么?
  沈天涯越发觉得丧气。他怎么也没料到给祝村长退钱会退出这么一个效果来。沈天涯就狠狠心,一定得想法子把祝村长的报告给解决好。
  要解决报告,办法还是有的。除了预算处,财政局还有一些处室掌握着资金分配权。比如行政财务处和农业财务处每年都有几笔下拨指标,如果把报告递给他们,多少可解决点问题。可预算处掌管着绝大部分资金指标,还要让其他处室解决这样的小资金,这话怎么开口?人家岂不一眼就看出了你沈天涯在处里做不起人?虽然
  大家都知道你沈天涯没管资金,你大小也是个副处长嘛,这点本事都没有,不如干脆把下面那个东西割掉算了?
  沈天涯思来想去,这个报告只能留在自己处里,要么跟徐少林搞好关系,让他把报告接了,要么把徐少林搞倒,自己掌握部分资金权,那么一切就好办了。搞倒徐少林又谈何容易?看来暂时只得委屈自己,主动靠近徐少林了。
  在一个处里工作,靠近徐少林还是容易的,不久徐少林就给了沈天涯一个机会。
  这一天处里来了两个人,是劳动局财务处的熊处长和皮副处长。熊处长刚提处长,说是特意到预算处来拜码头的。熊处长还拿出名片皮夹,抽出自己的名片,双手奉给徐少林一张,说有什么事只管打电话找他,随叫随到。反过来又朝徐少林要名片,徐少林开始说名片用完了,经不住熊处长再三恳求,还是给了他。
  熊处长捧着徐少林的名片瞧了一阵,郑重其事地装入自己的名片皮夹,然后过来给沈天涯发名片。熊处长打开皮夹给沈天涯递名片时,另有一张名片从皮夹里漏出来,飘到了沈天涯脚边。沈天涯弯腰去拣名片,发现颜色大小跟熊处长的那张没什么区别,可一瞧却写徐少林的大名。沈天涯没见过徐少林这款名片,这下一瞧,不觉暗笑起来。只见名片上除标着单位和电话,还标着预算处正处级副处长的头衔。这当然没什么稀奇的,稀奇的是还在正处级副处长后面打了括号,里面写着“暂缺处长”四个字。沈天涯当然看得出这四个字的含义,那就是说暂缺处长的正处级副处长相当于处长。
  第六章(4)
  熊处长还以为沈天涯从地上拣起来的这张名片是他本人的,想要回去,对沈天涯说:“沈处你已经有了一张,这张是不是还给我算了?”沈天涯也觉得拿着徐少林的名片没用,他的手机和家里电话都已储存在了自己手机里。可临时又改变了主意,对熊处长说:“你发就发双嘛,我好有一个备份。”把徐少林和熊处长两个人的名片一起塞进了衣兜。熊处长也就笑笑,说:“沈处你还真要备份?这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这天熊皮二人在预算处呆了好一阵也没走。沈天涯知道,劳动局近来正在划线打桩建设劳动大厦,这是一项投资三千多万元的工程,也算是有些规模了,因此前年劳动局刚报请市委常委,动议建设这座大厦时,各路神仙都把它当做一块大肥肉,使出浑身解数想扒到自己的门下。神仙也是有大小强弱之分的,有的神仙有背景,有的神仙有实力,关键时刻要看自己的看家本领如何。
  比如一位姓唐的工程老板攀上了一个在北京某实权部门管资金的远房亲戚,那亲戚答应通过正规渠道给昌都市劳动局拨款两干五百万元,条件就是工程由姓唐的来承包。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喜得劳动局领导口水直流,顾爱民和贾志坚当即拍板,跟唐老板签了意向合同,只等款项一到,唐老板就把基建队伍开进工地。谁知两千五百万到达昌都后,欧阳鸿让秘书郭清平去了一趟劳动局,要把这笔款子拿到昌东开发区去启动二期开发,市委再想法子筹集资金建设劳动大厦。
  劳动局长发了懵,好不容易要来两干五百万巨额资金,欧阳鸿却要派作他用,这不是要他的老命么?劳动局长急了,去找顾爱民求援,才知道顾爱民出国去了。又跑到欧阳鸿那里拒理力争,欧阳鸿怕他说话费口水,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让他尽量把话说完。劳动局长把肚子里的话全部倒了出来,倒得肚子里就剩刚刚灌进去的
  那些茶水了,欧阳鸿又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没有,直到劳动局长再没有可说的了,欧阳鸿才开始发话。
  那天欧阳鸿说话的声音很低,节奏很慢,脸上始终是带着微笑的,好像劳动局长不是他手下的干部,而是上面来的大官。劳动局长当时就感到十分气馁,意识到一切都完了。他是知道欧阳鸿的习惯的,他如果大发脾气,捶着桌子训斥你,鼓着眼睛咒骂你,那最后他会考虑你的意见,给你留有余地的,如果他心平气和,不愠不火,以一种唠叨家常用的口气跟你说话,那事情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这可是欧阳鸿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明之处,所以昌都市机关干部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不怕欧阳发脾气,就怕欧阳没脾气。
  据说那天欧阳鸿只轻言细语开导了劳动局长三分钟,劳动局长便口服心服出了欧阳鸿的办公室。两千五百万元资金和那位唐老板转入昌东开发区后,不久省计委拨了一千万到市劳动局,一位姓戴的老板进入工程。原来姓戴的是省委李副书记的干儿子,他早就盯住了劳动大厦这个利润可观的建设项目,那一千万就是在李副书记亲自过问下,省里有关部门安排给昌都市劳动局的。欧阳鸿这是一箭双雕,既实现了建设昌东开发区的目的,又把劳动大厦的建设项目给了省委领导的干儿子。
  这样的事情关系复杂,牵涉面太广了,社会上难免说法很多,却井没有几人真正知道里面的内幕,所以大家都是抱着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的态度,打听打听,揣摩揣摩,并不会太当真。只有一事是大家都看得见的,那就是劳动局长的顺利升迁,让昌都人意识到,这也许与劳动大厦的事有些牵连。
  原来劳动局长在自己年届五十八,就要退二线的时候,突然去人大做了副主任,成了名正言顺的市级领导,也算是修成了正果。要知道,人大尽管是个让老同志从掌权过渡到交权的缓冲地带,但安排人也是有常规的,那就是在一般情况下都是七不进八不留,近年因机构改革力度加大,已经实行六不进七不留的办法,而这个时候五十八岁的劳动局长却提了人大副主任,人们的想象力再弱,也会产生某些联想的。
  老局长拍拍屁股走了,可一项三千万多的工程,足足留有两千万元的资金缺口,新上任的耿局长就恼火了,他和局里人上蹿下跳,四面出击,能来钱的地方跑了,没能来钱的地方也跑了,虽偶然小有所得,却难有大的收获。好在还有一个欧阳鸿呆在昌都,他也调动自己的关系,通过多种渠道筹到五百来万的资金,并在常委扩大会议上责成傅尚良,无论如何要给劳动大厦解决五到六百万元,因此劳动局领导和财务处的人三天两头就要跑一趟财政局,想尽快兑现欧阳鸿的指示。
  劳动局的人到财政局来,主要找两个人,就是傅尚良和徐少林,因为只有他两人能解决问题。沈天涯知道傅尚良已在劳动局的报告上签了同意拨款三百五十万的意见,劳动局的人也拿着报告到贾志坚那里批了字,才回头来找徐少林办手续的。预算处的人都是懂得行规的,拨这么大一笔的款子,人家当然不会空手到预算处来,为了不影响人家的操作,与此事无关的人就会理智地找个借口,离开预算处,这叫做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嘛。
  第六章(5)
  沈天涯自然也不傻,见徐少林跟劳动局两位处长打得火热,处里人都出去了,自己再呆着就没意思了,于是起身向门口走去。不想徐少林在后面叫住了他,说有事要跟他商量商量。沈天涯也就不好走开了,又想起自己包里还放着祝村长那个报告,正想找机会跟徐少林靠近,现在机会不是来了么?
  沈天涯重新坐定后,徐少林把财政准备拨三百五十万元的事简单跟他说了说,还说这事市委和市政府领导催得急,没来得及跟处里的人通气什么的,现在特意向沈天涯通报一声,言下之意是事情仓促,并不是他徐少林有意瞒着大家。沈天涯理解地点点头,又应付式地对熊、皮二位道:“劳动局搞这样大的动作,真是不容易啊,地方财政理应给予支持。”二位处长就对沈天涯表示感谢,说劳动永远也不会忘记财政的。
  又说了几句客气话,徐少林说:“就要下班了,两位处长想请处里人小酌几杯,小宋他们也不知哪去了,沈处长你看,我们两个就代表处里领一领两位处长的情吧?”
  四个人出了预算处,来到楼下。劳动局的宝马小车就停在坪里,熊处长请徐少林坐前面,徐少林让了让沈天涯,说:“沈处你德高望重,前面位置该你去坐。”沈天涯说:“你就领了熊处的情嘛。”先钻进了后座。
  坐小车也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没有专车的小领导都愿意坐前面位置,因为不是专车,坐的人就多,后面挤,前面宽松些;有专车的大领导自然没有人多车挤之虑,考虑到后面比前面安全和隐蔽,喜欢坐后面。比如财政局;傅尚良有专车,不会有人去挤他,出门最多带一到两位处长,每次他都坐后面。其他副局长没有这个待遇,要下县或是上省城,车里面常挤得满满的,处长们为了不挤了领导,会主动把前面的位置让出来。所以一位经常坐前面位置的小领导,如果有一天他忽然坐起后排来了,不用问,他已经成了有专车坐的大领导或实权领导了。
  不一会儿宝马就停在了一家酒店门口。到包厢坐下没两分钟,劳动局耿局长和分管财务的彭副局长也来了。沈天涯知道,他们被劳动大厦的基建逼急了,把预算处的人当成了自己的亲爹亲妈。一伙人喝完酒,熊、皮两位用车送徐少林和沈天涯回去。徐少林住在夫人单位工商银行宿舍,离酒店近,先送他。到了工行宿舍楼门口,徐少林跟各位说声再见,下了车。熊处长也急忙打开车门跳下去,把徐少林拉到路旁隐蔽处,咬了一会儿耳朵,又拉扯了一阵,才回到车上,送沈天涯回家。

()免费TXT小说下载
  到财政局宿舍门口,车子停稳,沈天涯正要下去,熊处长拿出一个信封来,往他的兜里塞。沈天涯护着衣兜,说:“免了免了。”熊处长说:“别客气,都是兄弟嘛,你要向徐处学习,他就比你干脆。”沈天涯就不好推脱了,松了手。
  这次合作,让沈天涯和徐少林之间的距离仿佛拉近了许多。沈天涯知道徐少林的用意,是想让他在劳动局这件事情上配合他,至少不要给他设阻。虽然权力在徐少林手里,沈天涯究竟还在预算处呆着,要添点乱还是容易的。
  沈天涯于是找了个机会,把祝村长的报告给了徐少林,徐少林满口答应了,说只要有指标,一定优先安排。
  然而不久省里就来了两次指标,都被徐少林悄悄安排下去了,祝村长那个报告却还放在徐少林抽屉里。徐少林这事做得很隐秘,只签字画押的傅尚良见过省里的指标通知,处里没有任何人知道。沈天涯还是有一天晚上他那位刚到财政厅预算局做了局长的大学同学曾长城打来电话,说他可能会到昌都来一趟,沈天涯顺便提到今年省里怎么没有经费指标下来,曾长城才告诉他,已经下过两次指标了,最近一次还是他到预算局后亲自签发的。
  放下电话后,沈天涯心情半天也没平静下来。他清楚安排资金指标是有猫腻的,安排给别人,徐少林是有实惠的,安排给了沈天涯却得不到什么好处。这个徐少林也太精了。既然徐少林靠不住,有一天沈天涯趁徐少林没在处里,打开他桌上的文件夹,把夹在里面的祝村长的报告取了回来。
  第七章
  不久曾长城果然就到昌都来走了一趟。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副手苏副局长。沈天涯没预料到的,是曾长城和苏副局长此行竟给他带来了好运。
  当然,沈天涯的好运还和曾长城到来之前昌都市出的一件小事有些关系。
  那天沈天涯在桌前翻阅报纸。这是一份省会城市的都市报,一版是省领导开会视察方面的报道,二版是一些政沦和表扬稿式的文章,沈天涯看看标题就翻了过去。看报看题。看书看皮,面对层出不穷的官样文章,也只能如此而已。
  就在沈天涯有些失望的时候,第三版上有篇文章让他眼睛亮了起来。
  这篇文章叫做《作秀癖》,文中例举了古今几位政治秀高于。比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废汉自立之心已久,却处处装成一副忠汉模样。汉魏之际,文化产业不太发达,曹领导的诗赋也不可能印发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