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夜唱 >

第139章

盛唐夜唱-第139章

小说: 盛唐夜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想要在洛阳城中建一座商娱综合中心,这里是最好的地方了。

“千万钱啊……”杨慎名感慨地叹了声,他家资颇丰,但让他拿出千万钱的现款来,却也力所不逮。

“你要这铺子做什么?”感慨完后,杨慎名又问道。

“开个酒楼。”叶畅道。

杨慎名并不完全相信,但叶畅究竟要做什么,只要不违反大唐律令,就和他没有太多关系。有了叶畅这一万贯,他心中有了几分底气,故此点头道:“你放手施为就是,要什么支持,只管与吾说。”

他为洛阳令,手中的事情多,见灾民之事平息下来,当即回城——洛阳城中可不是他这个洛阳令最大,权贵之多,仅亚于长安。灾民这边发生的事情,他还得回去给某些人一个交待。

杨慎名离开之后,叶畅便开始勾名单——新送上来的簿册,将有本领的人一一圈出来——可惜,这些灾民中有手艺的不多,想想也必然如此,有手艺的到哪儿都可以凭手艺吃饭,剩余的当然就是只会种田的了。

二千余名灾民当中,才找出十余个工匠来,这个数字,让叶畅有些无奈。

足足一个多时辰,叶畅才将手中的事情忙玩,此时午饭时间都已经错过,叶畅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唉呀,害得大伙陪我挨饿了,既是如此,除了留下当值的人手,其余人等随我去酒楼。”

“好!”周围顿时一片欢呼。

也有皱眉嘟嘴的,那是留下当值的人,叶畅笑嘻嘻地道:“当值的也不必担忧,我到酒楼,立刻让他们送食盒来,总不会落下你们!”

诸吏员齐齐高兴起来,洛阳米贵,居之不易,能白吃一顿酒席,谁都不会嫌弃。

唯有南霁云没有笑。

南霁云一直在注意叶畅,现在他越发看不透这年轻人了。

想得头痛,他决意直截了当地相询,因此叶畅才上马,他上前牵住缰绳:“叶录事,某方才得罪了录事,为何还要荐我?”

“得罪?”叶畅笑了起来:“不过是误会罢了,有什么得罪的?”

“叶录事上午向某示好,某却冷言相对。”

“那件事情……我问你,这个伙长之职,你做得下来么?”

南霁云略一犹豫,然后斩钉截铁地道:“区区伙长,如何做不来?”

“你随在我身边,若有危险,能如同我那伴当一般,奋力护卫我么?”

“职责所在,必效死命。”

“那不就是?某荐你,第一看你有无此才能,第二看你有无此心。至于些许小隙,何足挂齿?”

叶畅说到这里,眉头扬了扬,很是好奇地问道:“南八,你既直说,某也直问,某上午确实有意示好,你为何拒人于千里之外?”

“录事大闻,某闻之久矣。青龙寺中留诗,令贺少监辞官告老,此事有悖恩义之道,某甚不齿。”南霁云也不隐瞒,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贺监于阁下有举荐之恩,足下却以此报之,心术必不正……”

“住口!”旁边的贾猫儿听得他越说越不像话,顿时呵斥道。

叶畅却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南霁云继续说下去,南霁云斜睨了贾猫儿一眼,然后又道:“某原以为,传言或有不实之处,今日看你下令射杀灾民,便知你果然是……果然是……”

一时之间,他无法措辞,还是叶畅,给他补充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正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叶郎君好文辞,奈何心术,奈何心术!”

这就是指着叶畅的脸骂他心术不正了。

南霁云性子向来如此,他这一番话说出来,便没打算能与叶畅和睦相处。因此他炯炯有神的目光,死死盯着叶畅,只待叶畅口出恶言,便推了差使。

一个区区的伙长,便想收买他,未免太瞧不起他南八堂堂男儿了。

叶畅仍然没有动怒,但脸上也没有愧色。

当初之事,他自己也知道会有不好的影响,比如说,张旭、颜真卿在那事之后,与他的往来就疏远了些,虽有书信往来,也都只谈书法,不及其余。贺知章致仕时特意去他卧龙谷中小住,在某种程度上便是表态,表明他贺知章本人并不将“夕阳无限好”之事挂在心中,从那以后,此事的影响才淡化了。

没有想到,南霁云这样草莽汉子,心里却还挂着这事。

第150章 道虽殊途亦相谋

“你与为道不同,原是想不相与谋,但我却举荐了你,这个人情,你不得不承。可是我再对你示好,你却冷言相对,由此可见,你也是个忘恩负义之辈。”叶畅沉吟了一会儿突然说道。

南霁云顿时脸涨得通红:“这不一般!”

“如何不一般?贺公逼我参加科举,为的是让我替国效力,我荐你于杨公之前,为的也是让你替国效力,其间有何不同?”叶畅撇了一下嘴:“若说不同,无非是贺公贤名,传遍天下,某则一心胸狭隘之小人,是也不是?”

“是。”南霁云见叶畅如此坦然,也进然相应。

“呵呵……”叶畅笑了笑。

南霁云盯着他,看他能说出什么话来。

“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传闻未必全真,某自己所言,也未必是真。”叶畅沉吟了一会儿,一开口,便让南霁云吃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接下来这段时日里,你跟随在某身边,不妨用自己眼睛去看,某究竟是何等人物。”

说完之后,叶畅挥手示意:“走,民以食为天,吃饭去!”

他带着众人向城中回去,南霁云不免有些愣愣地看着他的背影:一句话,就走了,难道不是要劝说半晌么?

南霁云不知道,虽然接触的时间还短,但叶畅已经很了解他的性格:此人固执己见,非言语能动者。

待叶畅一行离开了二十余丈,南霁云才回过神来,又犹豫了一会,他快步上向,追了过去。

无论如何,这是上司交待下来的任务,只要自己随时警惕,莫被叶畅这厮的狡舌所蒙蔽了就是。

他拿定主意,当下就冷眼看着,眼见叶畅一日日在洛阳城中奔走。或是拜访豪商,或是交结贵戚,每日里要赶三四个趟儿。

让南霁云吃惊的是,这般长袖下舞之中,南市的工程当真开始了。最初时叶畅还是想将灾民安置在城外,免得有扰城中百姓,但后来不知他如何做的工作,灾民们安置之所,搬到了城内。在南市北横街东头,也就是叶畅预定的那块土地上,修起了一丈高的土围墙。再在土围墙里,用木料搭建房屋,供灾民安居。

“叶录事当真了不起。”

天宝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在叶畅正式接手灾民安置仅仅十五天之后,便看到围墙立起,而灾民们的木屋,也正在搭建之中。

望着眼前这一片迅速拼搭而成的建筑,丁典事近乎叹息地道。

南霁云望了他一眼,口中不说,心里却觉得有些别扭。

“南八,你似乎不服气?”因为都随在叶畅身边的缘故,两人如今很熟,南霁云只是个区区伙长,可是众人都知叶畅甚为看重他,故此丁典事对他也很客气,以南八呼之。

“叶录事才能是有,德么……这一块地,似乎是为他自家谋取吧。”南霁云淡淡地道。

“迂腐之见,迂腐之见!”听得他这样说,丁典事顿时有些激动:“南八,你可知安置这些灾民,难在何处?”

“回乡将土地发还,便可安置,有何难哉?”南霁云不以为然。

“他们回乡斗得过乡中豪绅?”丁典事冷笑道:“你这般做,就是驱他们上死路,那些豪绅家中,哪个没有为官为吏的,哪一位长官,愿意为着这些灾民,去得罪豪绅?他们难就难在无处安置上,朝廷能济一时,却救不了一世,叶录事在《灾后应争方略问对》中说得很明白,这种灾民,最为危险,初为流民,后为流寇……”

丁典事滔滔不绝说了好一会儿,却见南霁云仍是一脸不以为然,丁典事住嘴后摇头:“与你说这些,你也不懂,若不是叶录事心怀仁德,也拿不出这些方略来……”

“仁德?某听闻他是忘恩负义睚眦必报,何谈仁德?”

“睚眦必报,以你我之无礼,叶录事可有报复?”丁典事摇头道:“至于忘恩负义之事,某亦曾有闻,只不过……南八,你觉得这些时日所见叶录事,可像是忘恩负义之辈?”

南霁云默然。

他把目光投向叶畅,只见叶畅裹着一件皮裘,正在胡床上假寐。能够十五天就将灾民安置的前置工作完成,叶畅劳心劳力,白日要在工地上指挥,夜里又要与那些贵戚豪商应酬,其实是挺累的。

如果真如丁典事所言,叶畅是在为灾民寻出路,那么他仁德恻隐,绝不像是忘恩负义之人了。

“罢了,不说叶录事为人,只说他这才华——你见这些木屋,谁能相信,这仅仅是十日间便制成?”

十日制成供两千余灾民居住的木屋,叶畅所用又是故伎。无非就是进行标准化、零件化拆解,将木屋的各个部位长、宽、厚(高)都固定下来,然后发给完全统一的标尺,让灾民们自己用工具进行加工。每一组灾民,固定加工其中一件,第一日时还生疏,废品率极高,第二日便少有废品,第三日速度上去。这样短短八日时间,便已经可以再抽人手去挖地基、沟壑,开始搭建木屋。

两日时间,二百八十间木屋便整整齐齐出现在这土围墙之中。虽然木屋还很简陋狭小,一间中要住八到十人,也显得非常拥挤,但至少让灾民们有了遮风挡雨的住所。

这几乎是一个奇迹。

“来了,来了!”

南霁云懒得听丁典事替叶畅吹嘘,正好那些灾民们排着队进来,他顿时叫道。

“我去唤醒叶录事。”丁典事也顾不得感慨,上前轻轻推了叶畅一把。

叶畅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了看四周,见丁典事笑脸,他坐正身躯:“丁典事,人都过来了?”

“都过来了,只等录事训话。”

叶畅站起身,来到木屋群之前的街上。

灾民们原先都在低声谈笑,见他站过来,便都静了。叶畅搬来一张胡床,直接站在上面,笑着道:“今日只分屋,不分新妇,你们用不着如此欢喜……”

众人都哄笑起来。

一味地畏惧不是长久之道,叶畅在保证自己对灾民的权威同时,他也注意用一些俏皮话儿拉近与灾民的关系。灾民对他,如今是既敬且亲,他开口说话,并不全是那些大而空的画饼,更多的是让灾民们动容的言辞。

“十日,当初若某对大伙说,十日便能让汝等住入可遮风避雨挡住霜雪的屋子,汝等可会相信?”

众人当中,一小半心思灵活的都摇起头来。

谁会相信这个,即使是如今,众人还是觉得,象是一场梦一般。

只不过每天拉锯、凿孔,用尺量用笔画,干了十天,便可以搭出一套住房来——就像如今市面上覃家杂货铺在右军扇之后推出的“积木”一般!

“故此,如今我也不会说,一两个月后便教会你们安身立命的本领,半年之后让你们真正住上属于自己的屋子,而不是挤在这小木屋中。”叶畅一本正经地说道。

有人又笑了起来:叶畅口里讲不会说,实际上却是都说出来了,而且是两个大大的饼!

只不过有这些木屋在前,众人对叶畅画出的饼,可比起官府里一般官员画出的饼要信任得多。

“如今只有二百八十间木屋,因为这块地面,只有这么大。待隔壁也拆了之后,便能有五百间木屋,到时就可以住得宽敞一些了,各家也可以自己住在一起。”叶畅又道。

众人都是点头,如今住,必须按着叶畅规定,将各家打乱来居住。若是十天之前叶畅提出这个,众人必是竭力反对,可有这些木屋在,众人看到了叶畅的许诺不是空口白牙,又见识过叶畅的狠厉,就算心中还是不愿意,面上却都表示支持。

“接下来便是升火的事情,如今天气一日冷胜一日,升火是必须的,但有二忌,你们都听好了,一忌是走水,故此屋里人走火熄,违者依约罚之……二则是忌闷气,石炭升火,需得通风,故此窗户须留缝。”

南霁云听着叶畅讲这些细节,觉得未免太过婆婆妈妈了。特别是窗户留缝妨闷气之事,更是他闻所未闻的事情。

这么冷的天,留缝岂不是白升火了?

然而就在这时,听得叶畅道:“你们莫要轻视此事,且看吧。”

他说完之后,挥了挥手,便见几个伴当拎着竹笼过来。竹笼中有鸡鸭,也有狗和羊。伴当将竹笼放进了一间木屋,然后又将一炉火放了进去,关紧门窗后再出来。

“现在开始抓阄分屋,每一伙的伙长出来抓阄!”

叶畅没有说那些鸡鸭是为什么而去的,接下来便安排抓阄。这二千余名灾民,其中有劳动能力者有一千九百余人,叶畅将他们每八人分一伙,设一伙长。每伙住在一间木屋之中,因此由各伙伙长来抽签。而抽签的顺位,则是根据这十日各伙完成工作的情形来安排的。

老弱等没有劳动能力的,也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