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99章

龙啸大明-第99章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拥闹鹘胛誓忝鞘鞘裁慈耍俊

那人眼里露出了一丝诧异的神情,大慨是觉得商毅的官职太小了,但听商毅问他们的身份,立刻一撩长袍,露出了腰间的一面金漆腰牌,只见上面刻着“北镇抚司”四个隶书字。

商毅心里一震,自己猜得果然没有错,这伙人就是锦衣卫。

第141章 锦衣卫(下)

锦衣卫的名字即使是在三百多年以后,也是大大有名的,更是武侠小说和古装影视剧中的常客。

既然穿越到这个时代,商毅自然也对锦衣卫做了一番全面详细的研究:锦衣卫的全名为“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和后来的东厂、西厂一样,都是明朝的特务机构,合称为“厂卫”。

锦衣卫分有南北两个镇抚司:南镇抚司主管一般卫、所部队人员的犯罪侦查、审讯、判决、情报以及军事武器之研发事项,等同后世之宪兵队、军事法院、军事检查署以及军备局的结合体。而北镇抚司主管各地藩王及官员秘密监视、肃反肃贪,独立侦讯、逮捕、判决、关押拘禁(诏狱)以及反间谍事项。类似于后世美国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香港廉政公署的综合体。

一般来说,北镇抚司的权力要大于南镇抚司,因为北镇抚司有专理诏狱的权力,可以不经三法司授权,直接听命于皇帝取旨行事,并在狱成之后,甚致可以不通过锦衣卫指挥使,直接专达皇帝。而且就是在锦衣卫中,官不掌诏狱者,亦不得干预其事。同时北镇抚司也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朝鲜万历之战中,就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保证了明军的胜利。

后世对锦衣卫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因为锦衣卫拥有相当的特权,无形中也令他们有资本可以胡作非为、而又得到了皇权的庇护,不会被追究责任,造成了社会的动荡和朝廷的混乱,以及当时人们对锦衣卫的恐惧。在后世甚致有人说明朝不是亡于流寇,而实是亡于厂卫。因此总体来说,锦衣卫还是毁多于誉,由其是在魏忠贤独掌大权的时代,流传着许多关于锦衣卫的恐怖传说,虽然其中有相当一部份是东厂、西厂做的,但在一般人看来,厂卫实际是一体的。

而正因为如此,到了崇祯时期,魏忠贤倒台之后,在朝廷中要求取消锦衣卫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崇桢虽然并没有取消锦衣卫,但也戒于魏忠贤的教训,还是极大限制了锦衣卫的行为权力,所以终崇桢一朝,锦衣卫也没有闹出什么事来。不过因此也有人认为,正因为崇祯时期,锦衣卫权限大为削弱,才使官员缺少了监督,导致官场腐败变本加厉,也间接引起大明朝的灭亡。在后世,关于锦衣卫的功过得失,也引发过不少口水大战。

商毅不想对锦衣卫进行多评价,但对他们还是敬而远之为好,由其是在自己还没有成势之前,更不想和锦衣卫扯上什么关系,只是事情并不按他的想法发展,倒底还是遇上了锦衣卫。

不过抱着即来之则安之的心里,商毅跟着来人,来到了这群锦衣卫中间。

大概是因为被穆陵军所救的原因,这群锦衣卫对商毅还比较客气,没有拿腔作势,不过这也许和锦衣卫在崇祯时代并不得志有关。通报了各自的姓名和身份之后,商毅才发现,这批锦衣卫的来头到不小。

带头的是同知沈扬,佥事刘知用、镇抚赵从夫、周威,其余还有千户四人、百户四人、总旗、小旗、力士、校尉等等。

商毅听完他们的身份后,也吓了一跳,他知道,锦衣卫官员设有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二人,正四品,镇抚二人,从四品,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此其下管理职尚有副千户,从五品、百户,正六品、试百户,从六品、总旗,正七品、小旗,从七品等。下属还有将军、力士、校尉等职位。那么这一次锦衣卫出动了一个二把手,一个三把手、两个四把手,这个阵容可不算小了。

原来清军破关南下以有五个多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大明朝廷调集大量兵马,设了昌平、保定二总督,宁远、永平、顺天、保定、密云、天津六巡抚,宁远、山海、中协、西协、昌平、通州、天津、保定八总兵,号称兵力三十九万五千余人,然而还是挡不清军的铁骑,任其如入无之境一般。

各路的明军不但不敢与清军交战,在谎报战功上,却是人人都有一手,今天你报获胜,明天我就报大捷,你说斩首三百,我就说杀敌一千。只是一开始还能报胜利,但时间一长问题就出来了,既然明军老打胜仗,那为啥清军还不撤走,反而是继续南下呢?

于是众将的口锋也就慢慢转变了过来,虽然也报了一些败绩,但也要强调是因为自己孤军无援,寡不敌众,仍然浴血奋战,杀死多少多少敌军,因见敌势众大,放才暂时避开一时。还有的人更绝,说什么与敌奋战十数仗,我亦未胜、敌亦未败等等。

崇祯也做了十几年的皇帝,那还不明白众将的这些套路,心里自然是又气又急,差一点就要杀几个立威,但就在这时,曾化龙将商毅第一次穆陵关胜利的大捷报到了北京。看到了这份久违的捷报,崇祯也不禁是又惊又喜,和过去那些冒功的捷报有所不同,这份捷报十分详细,不仅把战斗过程描写的十分清楚,连所杀的那些身份清兵,都写得十分清楚,到不像是假冒战功。

但取得胜利的这个商毅是何许人也,崇祯可是一点印像也没有,于是去问文武百官,虽然捷报说商毅是穆陵关千总,但也没有一个官员说得出这个人的来历,又去查档案,还是一无所获,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这个人是刚刚被提拔起来的,人事档案还没有送到北京来。

因此崇祯不禁又犯了嘀咕,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千总,能够有这么大的本事,一战就斩首九百余名清兵,而且还详细说明了所杀的清兵身份,这可能吗?会不会是曾化龙为了请功邀赏,而假报胜绩呢?这个商毅会不会是曾化龙布下的一个托,朝廷信了自然好,曾化龙有领导指挥之功,而朝廷不信,可以把假冒战功之名推到商毅头上,曾化龙最多也只有一个失察之罪。

崇祯本来就是一个性格多疑的人,因此越想也越觉得有可能,但从内心深外来说,祟祯又希望这份捷报是真的,朝廷可以经许久没有取得这样的大胜了,也太需要一场大胜乁,如果这份捷报是真的,可以大大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啊。

因此崇祯就在这样纠缠矛盾的心情中想了一夜,终于决定,派出得力人手,到山东去一趟,看一看这个商毅是何许人也,这次大捷是真是假,同时还打探一下,目前的战况怎么样了。虽然崇祯不想重用锦衣卫,但这件事情还只有锦衣卫才能办好,也只好出动锦衣卫。

而现任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养性接到这个任务之后,也不禁大喜过望,因为崇祯继位之后,戒于先朝的教训,而且在大臣们的压力下,对锦衣卫的行为权力一直加以限制,锦衣卫的风光也大大不如以前,现在好不容易接到了一个重要的差事,自然要卖力表现一番,说不定做得皇上高了兴,又重新信任使用锦衣卫起来,那么自己的好日子也就又来了。

因此骆养性也派出了精兵强将,几乎把整个北镇抚司都搬空了,把得力的人手全都派了出来,共计出动了五十三人。

众人分作几批,从北京出发赶往山东,沿路上到也打听到了不少情况,但或许是久疏战阵的缘故,进入山东济南府境内,在打探清军的虚实时候,被清军发现,结果一路追击,从济南一直逃到了青州府,也一直没有甩开清军的追击。人数也损失了大半,走到临朐县附近的时候,又被清军咬住了,这一下再也摆晚不掉,如果不是遇到了穆陵军,只怕就全军覆没了,尽管如此,现在只剩下了二十七个人。

不过能在这种时刻见到商毅,沈扬等人还是十分高兴的,而且见刚才商毅领军毫不费力就消灭了追击自己的清兵,这份战斗力放眼整个大明,也不多见,因此看来他的那份报捷到是真有可能是真的了。

不过打了一仗,也耽误了不少时间,商毅估计就是赶到临朐关前,只怕也天黑了,因此也就下令,就地扎营,休息一夜之后再出发。

就在当天晚上,商毅在军营里设宴招待沈扬一行人。虽说商毅对锦衣卫并没有多少好感,但即然遇上了,还是要尽量和他们搞好关系,每人送份礼自然也是免不了的,只是不要太过分,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商毅还是明白的,不过要是这群人蹬鼻子上脸,狮子大开口,拿自己当摇钱树,那可就对不起,反正就是二十七个人,全给干掉算了,正好现在清军都在,全完可以推到清军身上去,谁也没法对质。

不过沈扬等一行人对商毅和穆陵军众将的态度十分客气,虽然论官职,锦衣卫同知是从三品,而千总还没有固定品级,沈扬可比商毅大得多,但他却丝毫没有摆出什么官架子来。这让商毅也不禁怀疑,这帮家伙真的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卫吗?

第142章 收复临朐县(一)

有到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即然锦衣卫表现出了真诚亲切的态度,商毅自然也回报以热情友好态度,因此整个宴会在亲善和谐的气份下进行。

借着向众人敬酒的时候,商毅才一一仔细观察几个锦衣卫的首领人物。沈扬和刘知用都是四十左右岁年纪,一个削瘦,一个微胖,虽然都是满脸亲切的笑容,看起来十分普通,但偶尔目光中闪出一点寒茫,才露出他们的真实一面。

赵从夫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年青人,身材修长大约有一米七以上,虽然比商毅还略矮一点,但在这个时代也算是大个子了,不过是一付精明强干的样子、但锋芒颇有些毕露,并不是做这种暗中做事的人该有的样子,和沈扬、刘知用相比,还欠缺一点历练。

而剩下的另一名佥事周威,到是十分年轻,看起来最多十六七岁,而且长得一点也不如其名,没有一点威猛的样子,相反眉清目秀,皮肤白嫩,语言轻柔尖细。如果初看起来,不知情的人也许会把他当成一个太监。在锦衣卫里跟着一个太监,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但商毅向他敬酒,也只浅浅的眠了一口,行为举止也十分娇柔。商毅的年纪虽然也不大,但阅历丰富远超过这个时代的人,也可以断定,这个人并不是太监,如果是在后世,或许还会把他当成伪娘,不过在这个时代,虽然男风也很盛行,但都不能拿到正式场合来,因此她十有八九是女子装扮的。

锦衣卫里居然还带着一个女子,而且还冒着一个佥事的头衔,当然很不正常。不过商毅也不说破,就当没这么回事一样,推怀换盏,劝酒布莱,周威喝得少,他也不一味紧逼。

中国的酒宴,例来都是谈公事的地方,因此酒过三巡之后,众人也就渐渐的把话题扯到当前的形式上来,沈扬当然不会直接告诉商毅,自己是来查看他的报捷是真是假,只说自己是奉皇帝的命令,来山东打探军情,并且协助各地官员作战。

对这一点,商毅倒没有怀疑,因为锦衣卫的职责中,本来就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因此在清军犯境,崇祯派出锦衣卫来山东地区刺探军机,这也在正常不过,当然商毅也知道,这里面恐怕还有监督各地官员的意思吧。

不过商毅当然不会说出来,但也直截了当,告诉沈扬等人,自己这次出兵,就是打算收复临朐县。

沈扬等人一路打探,得到的都是各路明军畏战惧敌,不敢迎战清军的情况,而没想到自已重点考查的商毅居然敢逆势而上,主动出击去收复失地,虽然只是一座小小的县城,但也是极为不易了。

而沈扬等人也想亲眼看一看,穆陵军到底有多少战斗力,虽然在白天打败了一支清军,但那毕竟只是一支小股人马。同时沈扬也表示,只要穆陵军需要,自己这一批人可以尽力提供帮助。

商毅也立刻向他们表示了感谢,这个宴会也尽欢而散了。

————————————

第二天一早,商毅立刻整军出发,继续赶奔临朐县。

而这时清军也得到了消息,一支明军正在向临朐县的方向前进而来。

这支清军的主将叫布尔,是镶白旗的一名甲喇额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布尔也不禁又惊又喜,惊的是居然还有这样一支不知死活的明军,竟然敢主动向清军挑畔,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喜的是现在总算是可以好好打一仗了。

说实话自从入关以来,清军就打得明军一败涂地,见了清军之后是闻风即逃。一开始布尔还很高兴,清军所到一处,明军立刻逃走,而清军就大肆劫掠一番,在战利品交公的同时,自己也不忘留下一份,布尔都以经攒下了近千两白银,就是跟着他一起攻明的包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