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二战]烽火情天 >

第98章

[二战]烽火情天-第98章

小说: [二战]烽火情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西都买全了。事到如今,温舍已经不再奢望与蒂洛还有破镜重圆的可能。他只希望能够以一名朋友的身份关心她。刚出月子不久的蒂洛在收到这些礼物时,既感动又感伤。不过她总算是接受了这些礼物,把它们一一收好,留给小恩斯特用。
  除了探望凯瑟琳,温舍又去了趟沐瑙,给住在那里的艾米利亚送去了一张通行证。温舍告诉她,她随时可以离开。艾米利亚比几个月前看起来更消瘦了一些,脸色也不大好。她拿着通行证,一句话也没有说。温舍看着这个样子的艾米利亚,感到说不出的怪异。温舍临走时,艾米利亚对着他,几次欲言又止。最终她还是选择了沉默。

  和温舍一样得到晋升的还有派普。10月份(注),他迎来了两件喜事。一是在10月1日那天,被授予东线纪念勋章。二是在10月14日,他荣升为警卫旗队师第二步兵团三营营长。在此不得不提到被解职调离的前任营长安哈特少校。这个倒霉催的家伙在接到免除指挥权的命令时,连个招呼都没打,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别说与跟随他多年的部下道别,就连与继任者交接这么重要的流程都给抛在了一边。
  派普接手的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部队。安哈特少校的所作所为给这些年轻人的士气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派普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机,向他的新部下们发表了一次既精彩,又鼓舞人心的就职演说。使年轻的士兵们重新点燃了斗志。之后,这位严厉的长官便开始了在全营范围内的实战训练,并下大力气整顿纪律。派普频繁巡视于三营各连,并且经常在训练场或讲堂上搞突然袭击,把官兵们弄得措手不及。魔鬼式的训练本应让官兵们叫苦不迭,但派普总有办法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服从命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派普便成功渡过了与新部下们的磨合期,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全营。不过,令连长们感到心有余悸的是,长官大人著名的“毒舌”有时会突然发威,严厉尖刻毫不留情面。虽然这只会出现在他们没能达到既定要求的时候,但谁也不愿意当着士兵的面被训斥。为了保存颜面,三营的军官们成了全师最勤奋的军人。当团长提奥多尔·维施中校在某个公开场合拿三营的几位连长作为正面典型大加赞扬的时候,三营众人无不在心中暗自庆幸偷笑。套用中国的一句著名古话:孰知长官之毒舌有甚是蛇者乎?
  虽然派普在三营的指挥生涯进行的有声有色。但他还是有几件不如意的事。一是在10月份,派普的上司维施中校推荐派普晋升为少校,并在报告中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同时,派普的前任长官,弗林茨·维特中校也在报告后面补充了大量好评。可惜这次晋升申请被驳回了,维施和维特皆表示不能理解。派普虽表现得很豁达,但内心不是不失落的。说起来,与他年岁相当的温舍也已经晋升了少校,派普自然不甘落于人后。失落归失落,派普并没有将情绪带入到工作中,依旧一丝不苟地履行着团长的职责。
  第二件事,也是他最头疼,最郁闷的一件事。那就是奥利维亚仍旧没有原谅他。这些日子以来,派普像往常一样,不间断地给她写信,用各式各样、接连不断地糖衣炮弹“袭击”奥利维亚,但皆如石沉大海,奥利维亚连一个字都没有回过。派普不得已,使出了苦肉计。他拿出一颗子弹,把它用皮绳穿了起来,做成了一条项链,寄给了奥利维亚。告诉她这是春天的时候,打伤过他的一颗子弹。派普以为这下奥利维亚一定会心疼他的,谁知道小姑娘这回是铁了心不理会他。寄出去的东西连一点回音都没得到。这让派普彻底没了办法。在一次切磋乒乓球球技之后,派普一反平日伶牙俐齿的常态,支支吾吾拐弯抹角地询问自己的副官,也是三营原来的副官奥托·丁泽,如何讨姑娘的欢心。这让奥托·丁泽大惊失色,苦口婆心地给派普讲解了一个下午教义中的婚姻观。派普对此哭笑不得。
  派普在法国郁闷,柏林的奥利维亚也没好到哪儿去。派普一封接一封的信搅乱了她的心绪,特别是当她收到子弹项链时,简直心疼的不得了。她仿佛能看到沾染到子弹上的鲜血,她恨不得马上追到法国去,好好看看派普早已愈合的战伤。可是,只要一想到海因里希·派普,她的心就又硬了起来。她赌气不去理会他,就像他曾经好几个月不联系她一样。她彷徨无措,迷茫不安。她想原谅派普,但似乎总是被某种情绪阻碍着。派普的母亲曾几次邀请奥利维亚到她那里去,奥利维亚不好意思拒绝,只得前往。在那里她看到了海因里希。派普不在的日子里,他被寄养在了爷爷奶奶家。奥利维亚意识到这个家庭除了自己,几乎每个人都接受了海因里希,他得到了关注和爱。奥利维亚还注意到,海因里希总是在偷偷地观察自己。一双大眼睛里盛满了好奇与惶恐。奥利维亚也尝试与他交流,她发现这并没有想象中困难。派普的母亲又适时地说了一些劝解的话,奥利维亚再一次陷入了矛盾纠葛。


  注:为了行文需要,时间有所调整。

  Chapter 167  索夫洛娃和谢廖沙
  要问索夫洛娃大婶平时最喜欢什么,那一定是伏特加。要说索夫洛娃大婶平时最喜欢干什么,那一定是喝伏特加。这位体型彪悍,嗓门粗、脾气大的中年妇女是村子里最厉害的女人。大家平时都对她客客气气,生怕一不小心惹她不高兴。要知道,索夫洛娃大婶骂起人来,绝对一个小时不带重样儿的。不过,村子里的人都很尊重和喜欢索夫洛娃大婶,因为她虽然嘴上不饶人,但心眼儿却是极好的。谁家有了困难,她一定第一个跑过去帮忙。当然,这得在她清醒的时候。
  喝酒归喝酒,索夫洛娃大婶从来没误了农活,她是全村数一数二的好手。每年属她的收成最好,赚的钱最多。不过,赚的钱大半都贡献给了伏特加。在她心情好的时候,会买一些糖果分给村里的小孩子们。别看她平日对孩子们笑嘻嘻的,可要是有顽皮的小孩来偷她家的母鸡或者鸡蛋,她可是从来不客气。这不,今儿一大早,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就偷偷摸摸地溜进了索夫洛娃大婶的鸡棚,刚想摸几个鸡蛋,就被索夫洛娃大婶逮个正着。
  “你们这帮捣蛋鬼!”索夫洛娃大婶通红着脸,扯开大嗓门就喊了起来,“敢偷我的鸡蛋!看我不打断你们的腿!”她一边说,一边举起了扫帚,冲着那几个男孩跑了过来。前几天刚刚下过一场雪,地面上有些滑,索夫洛娃大婶拖着沉重的身子跑起来速度有些慢。
  “大婶,您又吃不了那么多,分我们几个不好吗?”一个男孩嬉皮笑脸地说道。
  “别跟我嬉皮笑脸的,我一定要教训你!”索夫洛娃大婶追到了“小偷”们的跟前,眼瞅着扫帚就要落在他们的屁股上了。
  “大婶,我们就拿三个。”男孩们的行动比胖胖的大婶敏捷得多,他们迅速闪开了。站在稍远的地方讨价还价。
  “一个都不行!我一定要告诉你们的父母!让他们狠狠教训你们!”索夫洛娃大婶一边喘气,一边叉着腰恶声恶气地喊道。
  “他们才不会教训我们呢!”男孩们做了个鬼脸。
  “那就让我们家谢廖沙教训你们!把你们打的哇哇叫!”大婶喊得更大声了。
  “得了吧大婶,谁不知道谢廖沙哥哥都躺在床上好几个月了!他怎么教训我们啊!”男孩们站在雪地里蹦蹦跳跳,他们一点也不怕索夫洛娃大婶。因为他们知道,索夫洛娃大婶从来不会真的教训他们,有时候还会把鸡蛋送给他们。而且大婶的儿子谢廖沙平时也总是对他们和颜悦色的,才不会打他们呢。
  “谢廖沙早就能站起来走路了!看他不打你们!”
  “谢廖沙哥哥可以走路了啊?”三个男孩中稍小的那一个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那他什么时候能给我们讲打仗的故事?”
  索夫洛娃大婶突然间泄了气,她把扫帚在雪地里戳了戳,闷声闷气地说道:“过些日子再说吧。”
  “干嘛还要过些日子?”那个小男孩不干了,他跑到了索夫洛娃大婶面前,“我真的好想听谢廖沙哥哥是怎么杀德国鬼子的。”
  “大婶,您不会是吹牛皮呢吧?谢廖沙哥哥真像您说的那么神吗?”另一个大一点的男孩子揶揄道。
  “看你这孩子!你还不相信我!”索夫洛娃大婶的脸再次涨得通红,她气哼哼地跑到屋子里,又气哼哼地跑出来,手里拿着好几个勋章,小心翼翼地捧起来给那几个孩子看。
  “这是战功奖章,这是勇敢奖章,这是红星勋章,这是优秀士兵证章……这全是谢廖沙得来的。”索夫洛娃大婶的声音有些异样。
  “哇!”三个孩子全都围了过来,他们好奇地盯着大婶手中的勋章,其中一个想要拿过来仔细看。
  “不许动!”索夫洛娃大婶把勋章藏在了身后,瞪了孩子们一眼。
  “谢廖沙哥哥真棒!”男孩们由衷地赞赏道。
  “你们谁还敢说我吹牛皮?”大婶的大嗓门又发威了,她凶巴巴地看着孩子们。
  “不敢了不敢了。”男孩们异口同声地说道。最小的那个男孩眼巴巴地瞅了瞅索夫洛娃大婶,乞求着说道:“大婶,那等谢廖沙哥哥完全康复了,就让他给我们讲故事,好不好?”
  “好。”索夫洛娃大婶说道,“快回家吧,小鬼头们。每人只许拿一颗鸡蛋,听见没有!”
  “听见了,大婶。谢谢您!我们走啦!”男孩们拿了鸡蛋,雀跃着跑开了。
  索夫洛娃大婶走回了屋子,她对着那几枚勋章出了会儿神,把它们小心地收好,放到了抽屉里。她又走到了里屋,对着坐在凳子上的年轻男人喊道:“谢廖沙,别偷懒了!快去把后院的积雪扫干净!”她举着扫帚冲他比划着,“拿着这个,到后面去!麻利点儿,别慢吞吞的!”
  凳子上的年轻男人站了起来,用右手接过了扫帚,慢慢走到了后院,开始扫雪。他的脸色有些苍白,看起来像是大病初愈的样子。他身材削瘦,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衣,行动有些缓慢。寒风吹过,他打了几个冷颤,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等等!”索夫洛娃大婶跟着走进了后院,把一瓶伏特加递给了年轻人。“看你这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喝点酒暖暖身子!”
  年轻人摇了摇头。索夫洛娃大婶突然间气不打一处来:“谢廖沙,我命令你赶快喝!这对你的伤有好处!”她直接把酒瓶送到了他的嘴边。
  年轻人无奈地看了索夫洛娃大婶一眼,把扫帚放在了一边。又用右手接过了酒瓶,不情愿地喝了几口,伏特加的烈性让他咳嗽了起来,脸也憋得通红。索夫洛娃大婶使劲拍着他的后背,恨铁不成钢地说道:“怎么从前线回来连酒都不会喝了!这哪儿像个男人!”
  终于,谢廖沙不咳嗽了。他看到索夫洛娃大婶自己拿起了扫帚,开始清扫积雪。他走过去想帮助她,却被她推开了。“你还是回屋坐着去吧。外面冷。”他执意要帮忙,索夫洛娃大婶不乐意了。“你胆敢连我的话也不听了吗?”她又开始比划了,“回屋去,回屋去!看看我炉子上的汤熟了没有!”
  谢廖沙停下动作,静静地看了看索夫洛娃大婶。焦糖色的眼眸流露出了笑意。他走回屋子,蹲在炉火边,用勺子轻轻搅动着飘着香气、开始沸腾的汤。真好,一会儿又有热汤喝了。

  Chapter 168 橡叶之外的沉重
  正如豪赛尔和郝斯特所担心的那样,苏联人果然还有后招。11月19日,苏军最高统帅部筹划了两个多月的“天王星计划”正式实施。苏联的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向斯大林格勒进发,并迅速突破了在城市外围防守的罗马尼亚军队。将深陷斯大林格勒城内的第六集团军包围了起来。当德军最高统帅部接到苏军发起反攻的消息后,陆军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力劝希特勒下令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撤出斯大林格勒。然而,戈林却向希特勒保证说自己强大的空军可以有力地保证第六集团军的空中补给。希特勒听信了戈林的保证,要求保卢斯坚守阵地。但事实证明,戈林是个大忽悠。由于恶劣的天气和苏军的防空火力,空投计划很快遭受失败。被围困在城内的德军只得到了一成左右的所需物资,将士们感到了饥饿的威胁。于此同时,苏军不断加强对斯大林格勒的包围圈,并逐步开始缩小包围圈。第六集团军的处境岌岌可危。

  11月底,希特勒公开发表演说,表示绝不会从斯大林格勒撤退,被围困的军队也决不能投降。他任命曼施坦因元帅为顿河集团军群的司令,从顿河附近杀出一条血路,营救斯大林格勒的保卢斯第六集团军。曼施坦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