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东莱太史慈 >

第372章

东莱太史慈-第372章

小说: 东莱太史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慈看着徐盛,微笑道:“我高兴并非因为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原本只在意料之中。倒是咱们的小军师诸葛亮让我吃了一惊。”徐盛对诸葛亮印象极为深刻。前两年在征讨冀州的时候这个诸葛亮随军出行,更是针对冀州的形势先一步预料到了郭嘉在冀州很有可能被甄夫人利用地事情,使得太史慈对张夫人提高了警惕,把一场原本就不该有的危机化为无形,作为那时的当事人之一。徐盛更知道诸葛亮当时的这个发现对于整个中原战局的潜移默化地作用。正是因为有诸葛亮的这个提议,才会让太史慈产生在表面上制造出太史慈和郭嘉不和的假象,设下连环计去对付袁绍。但却没有人会以为这是诸葛亮当时的灵光一现,而应该是对天下局势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诸葛亮只是很懂得韬光养晦之道,没有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完全说出来罢了,只是轻描淡写的给太史慈一个提示,见太史慈完全明白自己的意思。便不再多言去装小孩了。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个小小的提议会把整个天下叫得天翻地覆呢?这个诸葛亮出谋划策和其他军师完全不同,诸葛亮指定的对付袁绍的计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把政治和军事紧密的结合起来,当别人还在关心一场战争的胜败的时候,诸葛亮的视野早已经跳出了一州一郡,而是在俯瞰整个天下了。当时袁绍兵败,而青州又已经没有在向袁绍开战,彻底的消灭袁绍。因此袁绍得到了一个恢复的机会。要想灭袁绍,那就一定要给袁绍再一次对抗青州的胆子,否则青州哪有理由去消灭这位四世三公呢?为了给袁绍这个胆子才会有郭嘉“盘踞徐州”、鲁肃“屯兵幽州”、太史慈“失踪”、太史慈的“母亲”被抓、击溃袁术、给袁绍盟主的地位,郭嘉和鲁肃“结党”、“倾向”袁绍这些事情。
  说到底,这次对付袁绍的谋略从表面上看是太史慈的谋划,但始作俑者却是这个外界还毫不知晓的诸葛亮,谁能想得到,郭嘉这个青州第一军师在诸葛亮的提议中仅仅是个诱饵呢?到现在,诸葛亮的这个提议已经成为了引起青州整个军事飓风的风眼。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太史慈才会特别器重诸葛亮,在冀州战役结束不久后,便要诸葛亮回到青州继续学习。
  所以,太史慈一提到诸葛亮,徐威马上精神一振,不知道这个已经隐然成为青州下一代第一军师的孩子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惊喜。
  太史慈叹息道:“这个诸葛亮,总是出人意料,他先是看了幽州战局的最新发展情况,然后和陆逊,王基等一群青州五德院的小子跑到王豹那里,弄了一份作战计划出来,说是要出兵直击辽东郡。”徐盛也是青州人;对青州的地理环境很了解;闻言也被诸葛亮的计划下了一跳;不过一想;不禁怪自己的思路不够开阔。
  这些年来;青州军虽然并不以水军见长;但是每一年青州军的军队都会坐船出海作战;到那个什么日自己的小岛上锻炼一番;时间一长;那个小岛上的野人也知道青州军的活动规律;与时居然开始沿海修建防御工事。不过这难不倒青州军,尤其是那些特种精英,因为太史慈留下了一套登陆战的方法。极有实战价值。
  所以说现在诸葛亮提出用青州军训练的方式去登陆辽东郡,这注意十分可行。问题是谁都没有想到,偏偏被诸葛亮想到了,这只能说诸葛亮的思路非常开阔太史慈苦笑道:“这个主意我不是没有想过,但一直苦恼领军的将领和军队地问题,毕竟现在青州的军队大部分出征在外,而且将领各司其职,哪有合适地人选?而且我刚刚从青州调了一万新训练出来的青州骑兵到幽州去。”
  徐盛理解的点了点头。不过诸葛亮既然能说得动以严谨著称的王豹,那诸葛亮一定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太史慈眼中充满了赞叹,轻声道:“这个诸葛亮的解决办法是只带一千名青州军坐船沿着海岸线先到辽西。在那里接公孙越和公孙瓒的家人坐船,然后到辽东,用公孙越和公孙瓒的家人来换得整个公孙世家地支持,如此一来,兵员的问题就被解决掉了,至于说到领兵的将领,则启用公孙瓒手下的降将严纲。”
  徐盛一愣,马上明白这其中的好处。在乱世之中。一旦兵败身亡,家人只怕也是难逃一死,甚至整个家族都会受到牵连,就像刘虞死后,公孙瓒毫不客气地把刘虞一家老小全都杀死。可是现在太史慈反其道而行之。而且公孙瓒并非死在自己的手中,又发誓要把公孙瓒驱逐草原民族的愿望实现,当然可以赢得整个公孙家族的信任。
  把公孙瓒的家人放回去更是一种恩宠的表现,公孙家族在这种情况下定会全力支持青州军。最关键的事情是公孙越并非是武将,回到辽东后,即便想要图谋不轨都没有那个本事,更何况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还在太史慈的手中。那是公孙瓒唯一的血脉,谅公孙越也不敢轻举妄动。
  公孙续不怕死、不接受别人的威胁是一回事,公孙家族的人怎么想又是一回事。太史慈微笑道:“真亏得诸葛亮能想到这个办法,这小子算计别人的心理实在有一手,一眼便看穿了公孙续现在绝对不会反叛,因为公孙续知道要实现自己父亲的愿望,只有依*青州军。现在谁反抗青州军就等于反抗他的父亲,你说在这种情况下,公孙家族能不全力以赴吗?”
  徐盛倒没有想到这一步,面色一正道:“主上明鉴!”太史慈眼中射出憧憬的神色道:“严纲领军,青州一千精兵为先锋队,公孙世家的族兵为后备,诸葛亮、陆逊为军师,哈哈,这倒是个有趣地组合。公孙家族本身就有无数的良马,我那一千青州军的坐骑问题也解决了。”
  途戚也笑了起来。
  太史慈看向徐戚笑道:“你说这件事情还不值得我开心吗?若是有一坛当利美酒,我此时也以一饮而尽。”顿了一顿,太史慈又道:“王豹的信里还说,那十万黄巾军和五万甄氏家族的族兵,以及大批的粮草和建筑城市的工具正在日夜不停地运往幽州。用不了多长时间,幽州就会进入到战略反攻阶段。”
  徐盛的眼中现出懊恼的神色,他在长安一代无所事事惯了,见到自己的老伙计都在沙场征战,当然心中焦急了。太史慈看在眼里,笑道:“文响,你也不必着急,长安这场热闹只怕比中原还要精彩呢!”
  徐盛一想也是,不由得嘿嘿笑了起来。
  太史慈又道:“文响,于禁那里也来了一封信,说是他在那里迎来了一位咱们的老朋友,这个人你一定想不到。”
  徐盛愕然道:“老朋友?谁?难不成是吕布?又或者是曹操、孙策?把他们的顶上人头弄到了于禁那里?”
  太史慈哈哈大笑道:“文响你在青洲住久了,怎么想起事情来这般荒诞不经?告诉你吧,是许子将先生!”
  徐盛闻言呆立半响,然后才懂得叫出来道:“天!竟然是子将先生!”自从临淄一会,许子将飘然而去后,这许多年来完全不见踪迹,太史慈也曾派人寻找希望暗中加以保护,但始终杳无音信。也知道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再加上青州事务繁忙,太史慈也就作罢了继续寻找许子将的念头。
  只是没有想到,许子将现在居然会突然出线。
  徐盛兴奋地说道:“真是太好了,可惜长安的事情还没有完事,不知道要何时才会见到子将先生,哎,子将先生不会只待数日便走吧?”太史慈眼中射出奇光道:这人间谁能料的中子将先生的心事?子将先生在信中说不久将会到长安来。
  许子将;来长安?
  这个时候出现;难道是专门为太史慈造势而来?

()


 第三部 一统 第一卷 第二章 迷局(上)
  太史慈和许盛说话间,史阿一挑营帐的窗帘进来了。这天第一剑客乃是第一批渡河的人,在渡河之后便独自一人前往长安,希望凭借其超卓的身手可以潜到长安城中仔细侦查一番。
  长安城现在乱成一团,即便是许盛手下的特种精英也很难混入长安城中,因为现在长安城无论是王允一方还是吕布一方对于外来人都防范甚深,尤其是对长安之乱以后进入长安城的人,更是如此。所以许盛才会一直弄不清楚长安城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史阿就不同了,不过怎么说,史阿已经在长安住了一很长的一段时间,又因为其在剑术上的崇高地位,所以长安城内他反而比较有办法。
  太史慈和徐盛见史阿进来,便停止了谈话,一脸关切地看着史阿。
  史阿飘然来到太史慈身边,若无其事地坐了下来,对太史慈淡然道:“幸不辱命!”太史慈和徐戚大喜,若是可弄明白长安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自己此次长安之行的胜算便多几分,否则太史慈最后只能采取强攻的方式平定长安了。
  但那绝对不是太史慈希望看到的,王允、吕布姑且不说,现在*近长安的汉中和西凉根本就是两个火药桶,盯住长安不放的可不仅仅是自己,若是自己沉不隹气,选错了时机和长安方面开战,一个弄不好就会被拖入到战争的泯潭中,难以脱身。现在自己可没有那么多的军队投入到长安地战局中。现在史阿这么说无疑是给自己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史阿看向太史慈。淡然道:“文响说的没错,长安城现在的确难以进入,我在赶往长安的路途上碰到不下十数股王允派出的巡察部队,正在长安的近郊的村落里不间断的搜查。在到了长安城后更见到长安城的门口有十分严厉地盘查,一切身份可疑的人都会被拒之门外,更有甚者,直接被抓到官府巡查。”看着徐盛不住的点头,太史慈皱着眉头道:“那长安城内岂非是人心惶惶?”徐盛摇头道:“那倒不会,外来的人一般在口音上会露出马脚,所以真正的长安居民反倒是没有事情。我们的人手中倒是也有学长安人说话惟妙惟肖的人在;但问题是。即使我们混入长安城内也没有办法立足;我们在长安开的青州酒楼已经被查封,而且很多的情仇商人和我们那些装扮成说书先生的兄弟被抓了起来。这明显是在针对我们,真是搞不懂王允为何会这么自信,按照常理,顶多先派人监视才对。我们在长安城的人手一向很小心,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露了马脚太史慈的头脑中一下子闪过了郭图的阴冷面容,冷哼道:“这还用说?袁绍和王云一直有勾结,郭图在冀州地时候曾经被我们抓到过,又曾被带到过高阳酒楼。以他的智商,应该很容易想到那就楼是我们青州军方的产业,郭图不会不提醒王允的。”
  徐盛脸色变得极为难看,咬牙切齿道:“哼!郭图,看你还有多少时日于我青州作对!”太史慈笑道:“郭图时日无多,已经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不过挂齿了。对了文响。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在城门口假冒长安本地人,然后在长安城的客栈中住下啊。”
  徐盛垂头丧气道:“王允再想到了这一点,凡是在长安城内住下的外地人必须要向客栈出示一份身份证明,这身份证明是在城门口的时候被确认身份无误才由城卫所发放的,所以即便可以冒充长安人进长安,却没有办法在长安立足。现在在长安,就连乞丐都要接受王允的统一管理。”太史慈为之啼笑皆非:管理乞丐?真亏王允能想得出来,难道王允要当丐帮的帮主吗?
  史阿这时候接口道:“幸好我在长安城的东门的城卫所中有一个过命的老朋友在,否则还真不容易进去。”
  太史慈微笑道:“史阿兄在长安的人脉广,要进到长安城里,自然是比我们这些外人容易多了。对了,史阿兄知道长安城为何会乱成这个样子吗?”史阿沉吟了一会儿。才道:“我在进到长安城之后,找到了一个我早就安插到王允府中当护卫的徒弟,在询问下才知道,原来长安变成这样子还要从汉中地战事说起。”
  看着瞪着双眼看向自己的太史慈和徐盛,史阿道:“在汉中张绣和张鲁交战多时,战事一直处于僵持状态,至少在刘备赶到汉中前是这样。”
  太史慈点了点头,这件事情自己知道,因为贾诩并未想要真的攻击汉中,现在攻击汉中是为了制造长安大乱,否则十个汉中也不在话下。史阿又道:“王允对汉中的战事十分关心,但却也无可奈何,尤其是在刘备三兄弟赶到汉中之后,王允是见过这兄弟三人的勇悍的,也知道急切之下难以攻下,于是便同意了贾诩先生的意见,把一直在长安当官地刘焉的儿子刘璋送到贾诩那里,要贾诩利用刘璋攻下汉中”太史慈没有说话,史阿说的事情一直到现在都和贾诩的计划完全相同。因为张鲁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在历史上,张鲁为了自己前途,都可以不自己的美丽后妈送给刘焉玩,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