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游戏民国 >

第103章

游戏民国-第103章

小说: 游戏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要求政府停止强制推行法币,停止用关税做抵押向帝国主义借钱,停止以高税率盘剥工商业。”章乃器提出了三项要求,然后又道:“只要政府答应了这三点要求,我们银行公会愿意和政府一起研究改良中国货币体系的问题。”

“好了,我会转告的。”罗耀国拿着笔将银行业公会的要求逐条记录了下来,随后又让章乃器签字确认。

完成了这个程序以后,罗耀国又笑道:“我的那个请你做官的建议你考虑的怎么样了?现在监察院下要成立主计署,我可以向监察院长于髯翁(于右任)推荐你去那里任职。”

想拉拢自己?章乃器岂能上了国民党的贼船?他冷笑道:“我是不会为你们这个右派政府效力的。如果是D的官,我倒会考虑一下的,现在也只有他们才是总理三民主义的真正继承者了。”

罗耀国望着章乃器笑道:“监察院不是政府机构,它现在相当于是议会的一部分,类似于议会上院,负责审查立法院制定的法律和监督国民政府。主计署是直接向监察院负责的独立审计机构,专门负责查政府机构和公营企业的账,然后再将结果向社会公开。”

“不对,总理什么时候说过监察院是议会上院来着?”章乃器顿时警惕起来,对于三民主义他是熟读过的,好像没有这一条的。

“上个星期刚说的,现在国民党在训政,总理的很多主张也在不断的修改。”罗耀国抿了口茶又说:“我早就听说你不畏强权,这个主计署要查政府和军队的账,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怎么样,敢不敢去?”

“哪有不敢之理。”章乃器还是愿意出仕的,只是不愿意为国民党右派效力,现在是查右派的账,看看他们有没有贪污,这个不算为右派效力,章乃器当然愿意去做了。而且下定决心要把罗耀国经手的账好好查一查,看看这个家伙有没有贪污?哼哼,那么多女人,一定是靠贪污的钱在养。

……

上海银行公会的三点要求随着电波飞到了国民党主席团会议的桌面上,四个党国大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最后都看着列席会议的宋子文、孔祥熙,想听听他们的建议。

一副阿弥陀佛样子,人称哈哈孔的孔祥熙哈哈一笑道:“这件事情好办,那些银行公会的人毕竟是商人,是商人就肯定唯利是图,我们只要拿出相应的利益引诱一下,他们的联盟必然崩溃,这样法币的问题不就解决了?”

一百五十一财阀初现

利益引诱?主席团的四人不约而同的摇摇头,那些是什么人?那些可不是冯玉祥手下苦哈哈啃窝头的大兵。人家是银行公会的大亨,都是大资本家有的是钱,而且现在还能自己印钞票。国民党有什么利益能吸引他们呢?

看到众人不相信,哈哈孔缓缓的将他的办法说了出来:“我们可以仿效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办法,扶植十家大型银行,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扶植它们来垄断整个南中国的银行业甚至是金融业。

比如我们可以向这十家银行提供大笔政府注资,规定以后的政府公营企业存款、贷款、债券、汇款等所有银行业务都由它们负责。由它们出面组织统一的银行间市场和联合证券交易所,可以在整个南中国垄断经营证券和银行间票据业务。由它们出面组建国际汇兑清算机构,负责南中国的国际汇兑业务。而且我们还要逐步提高银行的准入门槛,最终将不具备实力的银行和钱庄从南中国市场淘汰出局,以形成由十大银行垄断南中国金融业的局面。各位觉得,这么大的利益摆在面前,他们能不动心吗?而且蛋糕只有十块,想吃的却有几十个,这样他们的同盟还能维持吗?”

宋子文稍稍愣了一下,孔祥熙的话里的意思隐隐是要走那些后发列强走过的垄断资本主义的路子。利用政府的力量扶植出一大批财阀,利用他们来控制整个国家的财富,并且将他们的财力用于发展垄断资本主义。而现在的南中国在孙中山的领导下暂时摆脱了列强的锁链,似乎是可以试试这条路线的,可是这样做符合三民主义吗?孙中山能答应吗?

看看老蒋和胡汉民,这两位眼睛里虽然也有些疑惑,但是却都在不经意间微微点着头,很明显他们两人已经动心了。宋子文微微皱眉:“庸之,这样做根本不符合三民主义,根本就是列强对内剥削的那一套,我们是革命者,不能做这种事情的。”

“不能吗?”汪精卫的声音突然响起,只见他白白净净的脸上竟是微笑:“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不就这样做的?我看日本人的办法很好,我们应该学他们的。而且我们现在的情况和他们当年也比较相似。虽然没有统一整个国家,但是地盘也不小了,军政命令也统一,关税权也争回来了。我看庸之的办法可以。”

汪精卫现在已经完全扔掉了左派的面具,恢复了亲日的真面目,事事以日本为师,既然日本是这样做的,汪精卫就认为可行。

“嗯,我赞成兆铭同志的看法。”还未等宋子文出面反驳汪精卫,老蒋又笑眯眯的投了赞成票。他和江浙财团比较亲近,自然不希望宋子文把他们逼到绝路上去。

“这个办法好是好,不过也不能都扶植江浙财团,广东和南洋华侨至少要占一半。”胡汉民差不多是一锤定音,因为在这种问题上许崇智基本上都听他的。

“啊~呜!”许崇智揉着太阳穴,打了个哈欠:“就这样办吧,财阀就财阀吧,学日本也没什么不好的。再说不是还要给那些银行注入公股吗?这样也算是国家控制,不是完全私营,所以不违反三民主义的。”

许崇智整天大烟美人的居然也懂三民主义?呵呵,真是出人意料了。不过他的解释也马马虎虎能通过,这下宋子文也没话说了,也只好勉为其难的同意了。就这样国民党右派又进一步向右挪了挪,开始走上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归路了。

……

接到吴子良拍来密电,罗耀国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现在这个时空的南中国的确是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苗头,基本上形成了统一的市场,有独立自主的关税保护,社会环境也比较安定。而且离日本全面侵华还有十二年时间,如果这场该死的战争还会发生的话。在这十二年里肯定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良机,国民政府的确有能力扶植出这样一批财阀的。那么这个机会就不容错过了!呃,趁着在台上就抓住机会捞一点吧,以后出去了也有好日子过!

想到这里罗耀国便不再犹豫,冲着送电报进来的戴笠招手,示意他俯耳过来,随后罗耀国压低声音说道:“发密电给吴子良、吴重、完颜豪还有我叔叔,让他们尽快筹集一批资金汇到上海来。再请杜月笙到我这里来一次,要快。”

“辅公,您这是想……”戴笠自然知道密电的内容,看罗耀国一脸兴奋的样子,自然知道他的如意算盘。以现在南方国民政府所掌握的财力、物力要扶植起八大银行那是易如反掌,这种机会错过了还真是可惜,如果能控制其中一家,那以后还不是财源滚滚?而且现在上海金融业和国民政府严重对立,由此也造成银行股价暴跌,正是进货的良机。

接到戴笠的电话,杜月笙赶紧找来新做的少将军服穿上,然后便急急忙忙坐了轿车飞奔到淞沪警备司令部报到了,还是有一点军人雷厉风行的样子。

见了罗耀国,杜老板行了个很不标准的军礼,然后满脸堆笑的问:“钧座,您唤卑职前来有何吩咐?”这套说辞还真符合国民党军队的标准,看来是找人指点过了。

“请坐。”罗耀国微微一笑,拿去桌面上的电报递给杜月笙,说:“你先看看这个。”

“这是?”杜月笙定睛一看,呃,没有发现有什么机会。不就是扶植银行嘛,这个看上去没有什么希望。杜月笙还没有意识到国民政府现在的巨大实力,认为他们和之前的军阀也没有多少区别,只是地盘大一些罢了。

罗耀国也不管杜月笙怎么想,直接就问:“现在有没有大一点的银行可以吃进的?”

“什么?”这下杜月笙脑子里嗡的一声,马上就意识到这里面肯定有机会,否则罗耀国不会急于要买进银行的。杜月笙稍稍琢磨了一会儿,便开口道:“有是有,不过这家银行的亏空比较厉害,不知道合不合钧座的意了。”

“说说看。”罗耀国点点头让杜月笙说下去。

杜月笙笑道:“这家银行名叫中国通商银行,说起来也是鼎鼎有名,曾经是我们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华资银行,是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成立。这家银行也曾经盛极一时,不过在八国联军那阵子北京、天津两个分行被抢,就此一蹶不振了。现在只剩下上海总行,北京、汉口两个分行和烟台支行了。而且这家银行的经理傅筱庵在此次反直大战中支持直系吴佩孚,出借了大批钞票给直系,现在差不多都是血本无归了。现在股东们急得团团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有人肯接盘,让他们多少补回点损失就是求之不得了。”

“好,没问题。”罗耀国也没多想,当即就答应下来。“月笙,你去和他们的股东谈判,不超过八十万就把他们的股份接下来。”通商银行原来的资本金有三百万,不过由于在前次反直战争中压错了宝,因此损失惨重,现在也就剩几十万资本了,罗耀国出到八十万收购还真是够仗义了。

送走了杜月笙后,戴笠又送来了吴重、吴子良还有罗翼群的电报,他们的电报上说大约能调集六十万现金,罗翼群则表示罗家包括罗翼群和罗耀国两家现在拢共能筹集到五十万,这已经是把罗耀国在香港收进的房产全部抵押以后才能弄到的款项了。

“嗯。”罗耀国听了这个数字非常满意,随后又吩咐戴笠说:“让吴重汇三十万过来。然后再想办法在北京挤兑一下通商银行,等他们的票子跌下来以后,花个两成的价钱收回来。呵呵,吴大帅拿去的钞票现在应该还在京、津市面上流通吧?”

。。。。。。

收藏。。。。。。

一百五十二挤兑啊!挤兑!

1925年4月,刚刚从一场内战加革命的浩劫中熬出头的古老中国;突然发现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在一夜之间就降临了。

挤兑风潮就要开始了。

不是中国通商银行一家,而是几乎所有的银行现在都面临着挤兑风潮。之所以是几乎,那是因为还有几家例外,比如两广福建的那些南洋资本和广东资本的银行就没有挤兑,现在他们早就推行了法币,早就没有发钞权了,自然也没有人来找他们兑现。张老将的东三省官银号也不在此列,作为战争的胜利者,他们印出来的钞票暂时还保持的信誉,没有成为一张废纸。此外刚刚开张的苏维埃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也没有兑现的危机,因为这种纸币是最先进的“纸本位”,根本就不能兑现。

挤兑首先在北京、天津两地爆发。呃,不是罗耀国的阴谋。他的命令刚刚传到北京,市面上的商号,店铺就开始拒收大部分银行的钞票了。

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有两位,一是已经垮塌的曹锟、吴佩孚的直系北洋政府。二是在南中国割据自雄并且在强制推行法币的国民党当局。

长期以来中国的银行业都和北洋政府在玩一种以钞票换公债的游戏。说得简单一些,就是银行用印刷出来的纸币,换取北洋政府印刷出来的公债。呵呵,真是多此一举,北洋政府自己印点钞票自己花不行吗?何必绕过圈子呢?

那是因为当时各行都有发钞权,而且他们的信誉好像比政府还要高一些,老百姓们对政府印出来的钞票不怎么认帐,对商办银行倒反而信任一些。于是,这个公债换钞票的把戏就开始上演了。当然,玩这套把戏的主要是北洋一系官僚资本所控制的银行,比如交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汇中银行、北京通商银行、北四行等等。

曹锟和吴佩孚的政府就是依靠这种方式从银行筹到军费,支持他们的战争,如果他们打赢了,统一了中国,这些银行手中的债券或许还能有个保障。不过很可惜,这回战无不胜的吴佩孚栽了,于是北京、天津的大批金融机构也要跟着一起吃倒帐。

不过,公债坏账只是这次挤兑风潮的一个发源地,如果没有另一个发源地国民党的法币政策的话,他们大概是能挺过这一次危机的。毕竟,这些花花绿绿的纸印得都挺精美,上面的数字据说也是能换到现大洋的。此外,这些钞票还是当时中国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没有它们的流通,整个贸易和流通会变成什么样子是不可想象的。除非有一种新的比它们更有力的纸币出现来替代它们的作用,比如法币。这个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家伙现在的信誉看上去还不错。这个时空的国民党地盘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