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明 >

第620章

霸明-第620章

小说: 霸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和草原上贸易,收购的价钱已经压到很低,但如果把产碱的碱湖拿到手中,这利润定然还要丰厚许多。

还是这三江系统的人老谋深算,居然提前布局,大家都冲到前面抢什么牲畜人口财货,他们倒是早有预备的将这些碱湖吃了下来。

后悔归后悔,一干人也明白过来一个道理,草原上到处是宝,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发财的心思,据说有两个卖杂货的现在都已经积攒下了偌大的家当,怎么发不了财,这就吸引了更多的人冲入。

草原上也不是处处黄金,商团的队伍并不是一帆风顺,在草原上搏命,自然就要有死伤,而且还很多。

有那车队弹尽粮绝没有守住,被鞑虏骑兵冲进去杀了个干净的,也有夜里被人趁黑杀进来,还有被人伪装作为向导或者投靠,却临时翻脸或者带入陷阱的,死伤的都是不少。

那些归化城做久了这等勾当的商团卫队还罢了,有些人不过是招募些武勇之辈,手中连个火器都没有就去草原上行走,那遇到鞑虏骑兵就没什么好下场了,其实草原上的惨烈远不止于此,很多人仅仅是被箭射中,可在草原上缺医少药,没有的救治,运气好的,少了手脚,运气不好的,就只能是因为伤口恶化死在草原上。

但归化商团的队伍是分散出击,想要灭掉任何一个小队都要动用优势的兵力,而且要花费时间,在这个季节,部落汇集大股骑兵作战,就是慢性自杀。

而且归化商团发起,涌入草原上的汉人力量越来越多,实际上是不断的将科尔沁和哈喇慎等大部落向东挤压,他们的势力范围从西边开始一点点的被蚕食掉,然后只能不断的退。

就算是凝聚力量准备做最后一搏,也需要有足够的纵深空间,但科尔沁实际上并不仅仅在西边受到商团武装的压力,在他的南侧,还有宣府和蓟镇两个大明的边镇虎视眈眈,在东边还有辽镇。

草原万里,无处可退……

第一卷第九百三十二章 王帐之议

出喜峰口去往塞外,向西北的方向走三百里左右就是多伦,所谓“万里草原水草最丰美处”,至于草原上的部落都说这里是“大菩萨甘露洒处”。

每年七月,都是多伦这边最好的时节,随便站在一个丘陵上张望四周,入眼都是无边无际的绿色,好像是在大地上铺着一张说大的绿毯。

而且多伦有个好处,地形接近盆地,四周高遮挡了风雪,在冬日里也能好好的休养生息,水草丰美,牛羊牲畜在这个地方就格外的肥壮,有充足的水源,也可以开垦田地,种植庄稼。

草原万里,真正适合长期农耕的区域也就是俺答部的旧地土默川和河套地区,另一个就是这多伦了。

多伦这边有万余汉人农民和差不多同样多的蒙族以及其他各族农民在耕种,这个却不是此地有什么特殊,而是蓟镇和辽镇的力量一直很强,科尔沁部的战斗力在草原各大部族中又算不得什么强悍,掳掠人口一向是没有成效,无奈之下,也只能从辽镇边墙外各族寻找人手,以及零敲碎打的招募和掳掠汉人。

以往这个时节,牧民悠闲的赶着牛羊放牧,贵族们整日里饮酒作乐,或者骑马去东边的白山黑水间打猎,是轻松惬意的时候,但今年却不同,科尔沁汗王王帐所在驻扎了整整四千骑兵,紧张肃杀的气氛弥漫在草原上。

科尔沁部全部动员,可以有三万以上的骑马战士,而且在东方,从多伦一直到嫩江一带,大大小小的部落都是以科尔沁部为首,算上从同盟中召集的人手,最多可以动员到六万战兵,当然,这战力强弱就不好说了。

相对于这个数目,四千骑就算不得什么了,可这个季节正是最忙碌的时候,牛羊马匹都需要投入劳力去放牧饲养,所谓骑兵都是青壮的牧民,这些牧民都是家中的主要劳力,这个时候应当在家忙碌。

放在往年同时,科尔沁汗身边最多也就是千余名骑兵护卫,这千余名骑兵有一半甚至是一大半带着家眷和自己的牲畜,轮值放牧。

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忙碌,到了冬日没有足够的牲畜,那全家都要在冬天受冻挨饿,如果整个部落在这个时候没有投入足够的劳力生产,那部落的实力也会衰弱下去,影响到贵族们的富贵权势。

不过这一年,什么都顾不上了,因为从归化城那边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多伦大本营这边,也要保持足够的力量应对。

科尔沁汗翁果岱早就没有打猎游玩的兴趣,要是从前,这个季节他会率领亲卫亲兵去辽镇边墙外的女真各部抢掠,掳掠人口,肆意胡为,这就是他的所谓“打猎”了。

“难道是我不敬神佛,为何我的父祖就可以世世代代享受汉人的财富和女子,到了我这里,局面就这么恶劣。”

翁果岱端坐在毛毯上,脸色阴沉的说道,天气晴朗,日光正好,大帐的顶篷都是卷起,让阳光射入。

“大汗不要这么说,此事和神佛没有什么关联,那俺答还被番僧称为活佛,还不是有了这样的下场,是那些贪财的汉人太为可恶,他们占据了土默川,又看上了肥沃富庶的多伦,不过,这些事应该都是那王通引起的,大汗,我有个主意,能不能让人拿着金银去买通汉人京城的那些太监和大臣,让王通……”

“莽古斯,如果汉人拿着金银来找本汗,说你的坏话,本汗是会听那些汉人的,还是相信你!”

科尔沁汗翁果岱瞪了进言的人一言,恨声说道,坐在他左侧的那名大汉连忙躬身,帐中其他的台吉贵族们都不敢插言,这莽古斯是和翁果岱从小一起长大的,从小就是翁果岱的伴当,现在已经是有万户的职位,负责统领科尔沁部的精锐兵马。

莽古斯不怎么有心机,在战场上倒是能冲能打的猛将,最近听说是请了从西域过来的番僧在家供奉,这些西域过来的番僧懂得知识文字,在蒙古贵人身边,都是被当作智囊来看待,想来刚才那些话就是来源于此了。

训斥了一句莽古斯,科尔沁汗脸色依旧是阴沉,在那里摇摇头说道:“这时候如果征发各部的骑兵,必然要大伤元气,可要是不动,就看着汉人这么一步步的压过来,那结局还是一样,如果打了,冬日里也会有大麻烦,察哈尔那边和汉人和议,却盯着咱们的人口和地盘,现在居然没个主意,打或不打,无非是早死晚死,难道就在这里等着不成?”

科尔沁汗说到最后越发的愤怒,拿起身前的银碗丢了出去,好在地面上是厚厚的毛毯,也没什么影响。

不过帐中的一干贵人都是齐齐的伏地,不敢出声,坐在翁古代下首的一名白须台吉,身上穿着紫色的绸缎长袍,配有金饰,显得尊贵异常,他伏地一会,抬头说道:“尊贵的大汗,暴风雪来的时候,不要迎着他走,要躲避开来,暴风雪终会停息,老人们说的话语都是有道理的,大汗要慎思啊!”

科尔沁汗在那里沉吟了下,依旧是阴着脸摇头,在那里开口说道:“我们也能拿出十万大军去决战,汉人那些商人们的护卫最多也就能凑到三万人,为什么要走,如果打败了他们,我们甚至可以拿下归化城,就像是俺答部那样……”

“大汗,我们的西边有敌人,我们的南面也有敌人,大明的宣府和蓟镇如果像是前些年那样出兵,我们立刻就是腹背受敌,就连王帐所在都未必能保住,而且要是让那王通带兵出来的话,在兵力上也是远远超过我们。”

这位白须贵人越说腰背越是挺直,王帐中的贵人们各个都是神色慎重起来,科尔沁汗翁果岱神色变幻,到最后却是在那里摇头,吐了口气说道:“没有了这多伦,科尔沁也就不是科尔沁了……”

“大汗,有大汗,有大汗忠心的骑兵和牧民在,到那里都有科尔沁,如果大汗在这里死守,到时候没有了人,科尔沁才真的没有了。”

白须贵人声音抬高了些,大礼跪伏在地,王帐中安静一片,虽说部落逐水草而居,可人畜都需要有水才能活下去,科尔沁部男女老幼,总数也是将近超过十万,在这里生活也是数代,怎么能说离开就离开,离开了多伦这样的根本之地,那和俺答部失去了归化城和土默川有什么区别。

更不要说,如果抵抗不住归化汉人商团的压迫,科尔沁部这样的大部落迁徙的话,多少依附过来的势力会离心,如果真要迁徙,恐怕科尔沁部本身都有可能消亡了。

不过,不管大家愿意不愿意承认,几年的时间,明国好像是突然变了一个样子,原来那个庞大但是笨拙懦弱的肥羊,突然变成了张牙舞爪,嗜血凶残的饿虎,那里有血腥,这个饿虎就要扑向何方。

科尔沁部已经好久没有收到归化城西边的消息了,隐约间知道那边的部落被逼走,被抢掠,或者沦为附庸,现在看来,这样的命运就要降临在科尔沁部身上了,面对商团武装,科尔沁部还有胜算。

但有件事大家不愿意提,谁知道这是不是大明对科尔沁战争的开始,现在如果开战,科尔沁部没有胜算。

寂静之后,众人的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科尔沁汗脸上的阴沉倒是去了几分,在那里叹了口气说道:“西边是敌人,北边是沙漠,南边是明国,东边……东边不也是在打吗?”

这么一说,王帐的气氛又是低落了几分,翁果岱咬咬牙,伸手抓起自己的佩刀,刚要说几句慷慨激昂的话语,有人低声说道:“大汗,辽镇明军追剿建州女真,但根本不是真打,不过是追着跑虚应故事,反倒是一些不是建州的女真被剿灭了,现在那边不少人反倒是归附在那建州……”

说到这个,在王帐的一干贵人怎么会不明白,有几个人当即嗤笑出声,不屑的说道:“要是兔子被抓绝了,猎鹰也没了用处,那边的汉人也明白这个道理。”

“这岂不是说……”

那莽古斯疑惑的出声说道,王帐中又是安静了下来。

从宣府东边的龙门所出来,走两天一夜的路程,过了满套儿这个小聚居点向东三十里的地方,这里有一个土围子,里面有科尔沁部的两千五百兵丁驻守,而且还有两个临近的部落辅助,一共差不多有四千男丁。

过了这个土围,就要穿过燕山山脉的余脉,然后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东部草原了,但之所以在这个土围子处屯驻重兵,并不是因为此处是要地门户,实际上要绕路走的话,也不过是多两天的路程而已。

之所以这里是要地,因为此处有个金矿,科尔沁部每年需要的物资,不少都是通过这个金矿的出产来购买的,现在归化商团武装打到这里来了。

第一卷第九百三十三章 满套儿金矿

大花血本的购置武器,招募人手,还要为在草原上死伤的人抚恤安家,甚至还要派人去京师安排戏班演戏,这一切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草原上的财货。

满套儿附近的金矿从被来往的商队发现开始,就一直是大家的目标,但这满套儿里面可以拉出来四千多骑马拉弓的男丁,规模不大的商队那里敢打什么歪主意,甚至都不敢距离太近,不过,有意无意的,这个位置却牢牢的记在心里。

自从归化商人大会之后,归化商团的武装一步步向东推进,终于到了这金矿的附近。

满套儿在潮河边上,而且向南就是古北口一带,也是草原上的交通枢纽之一,汉人和蒙人聚集,商贸颇为发达。

这等商贸发达,又是紧邻河边的地方,往往都是蒙人力量比较强的地方,因为交通便利,物资的取得也比较便利,科尔沁部也派了人在这边收取赋税。

八月下半的时候,两支武装商队共一千五百余人接近了满套儿,既然挂着商队的名头,那就是来做生意的。

谁也不会被这个理由蒙蔽,血腥气已经弥漫了草原,蒙人都知道这些大明商队的笑脸之后藏着屠刀,在满套儿这边甚至先爆发了杀戮,科尔沁部的蒙人开始驱逐这里的汉人,抢掠他们的财产。

大明的汉人遵纪守法,可在草原上,这没有王法的地方,谁会束手等死,有过战斗,有过厮杀,不过蒙人的势力终究大些,汉人还是吃了大亏,他们的妻女有的被侮辱,家产被人抢掠。

在这样的地方,蒙人根本没有什么做生意的能力,又是习惯烈马烈酒,不愿意辛苦劳动,他们往往只能看着汉人逐渐发家富裕,心里都是积攒着怨气,这次却是趁机爆发了出来,烧杀抢掠好不痛快。

逃出来的汉人自然就投奔到了商队之中,一看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索性将那层商队的面纱撕去,打出了为同胞报仇的旗号。

满套儿也有近两千能骑马杀人的男丁,甚至连一些妇人都能拉弓拿刀,不过这些人是各处凑起来的,实在是乌合之众。

而商队的武装,则是归化城中在名册上,由虎威军老兵主导,大同镇兵卒作为骨干的护卫商队,实际上这两支武装商队是六家商行将自己的护卫凑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