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明 >

第237章

霸明-第237章

小说: 霸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还是要放松几天,饮宴女乐这都是少不了的,等休息够了,养精蓄锐再去查访办差,但今日这事情弄的大家实在是怒火满胸,先行查办了再说其他。

不过有句话众人却不方便说出口,那杀气腾腾的兵卒实在是让人心悸,走在路上,百人脚步声如同一人,每一步落下都让人心里一颤,更别提那刀剑长矛上的寒光闪闪,看着让人心惊胆战。

每个人都想着那王通心狠手辣,可别在这天津卫呆的时间久了,这人做出什么不管不顾的恶事来,那大家就倒霉了。

反正京师那边听到,王通这里真的假的错处都那么多,只要认真查,还怕查不出什么毛病,到时候再休息享乐也不迟。

大家心里都是这般打算,到了第二日,想想“护送”他们的兵马,还是心里无底,通过兵备道于计勇那边行文求了分守天津卫参将孙志彬一营兵马过来,这才算是安心,开始通知王通那边要查了。

所谓查,让这些郎中、千户、掌司的去城内城外走访询问也不可能,归根到底还是要在账簿、名册以及进出实务上看。

职方司和福建司都有熟悉这方面的官吏差役,这次也都是一并带来,既然是查办,照例发文让王通到兵备道官署接受查问,并带上一应账簿文卷和相应人等。

送文书的人却是这兵部职方司郎中郭平广的长随,年纪不大,相貌俊俏,颇得郭平广的宠信。受宠下人,难免脾气就大了些,加上自家是查办的,来到锦衣卫官署的时候那当真是趾高气扬。

这长随在门口说明来意后,本以为对方会诚惶诚恐的请自己进去,没想到在门口守卫的兵卒冷冷的验看了文书,又到里面问询后,这才领他进去。

一看这般怠慢,郭平广的长随立刻是一肚子火气,他也没注意到陪他来的那几个兵备道以及监粮官署的差役都诚惶诚恐模样,等进了正堂,正看到几名帐房模样的人正恭敬和一名少年请示,却没人招呼理睬他,等了会顿时焦躁起来,扬声大喊道:“谁是王通,谁是王通!!?”

这么一喊,屋中诸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过来,那少年坐在那里沉声说道:“本官就是王通……”

“奉各位老爷的命,命王通去往兵备道官署,备齐账簿清册文卷,带齐相关人等,即刻前往,不得耽搁。”

郭家的长随说完,王通直接站了起来,那长随鼻孔到了天上去,冷冷说道:“一切说得明白,快启程吧,不要耽误了各……”

话未说完,被王通一脚踹在小腹上,直接踹倒在地上,王通上前照着肚子又是一脚,一把夺过这长随手上的文书,看了几眼,随即撤的粉碎,丢在这长随脸上,冷声问道:“本官是锦衣亲军的千户,正五品,不知道这位是几品,居然直呼本官名字。”

那长随疼的岔气,好不容易才缓过来,心想你个朝不保夕的,居然敢撕了公文,殴打差役,当即大声骂道:“职方司郎中郭大人就是我家老……”

王通上前又是一脚踢出,这长随整个人被踢了起来,然后摔在这青砖地面上,这次踢的太狠,疼的连叫都叫不出了。

“无官无职,郭四,你个给别人做牛马的奴仆,也敢这么和本官说话!”

郭四这才知道自己碰上了铁板,恐惧慌乱间,却忘了想,自己第一次来这边,未曾通报,对方怎么就知道自己的名字。

知道这时候,陪着来的兵备道和监粮官署的差役才敢陪笑着上前说道:“王大人,小的们也是公差,您老别生气,查办的大老爷们让您这边过去……”

“有圣旨吗?”

“……是各部和内监那边派来的,没旨意。”

“既然没旨意,和本官又各不相干,京里给本官下的文是协从查办,为何要令本官上门!?要查,来锦衣卫官署这边查!”

联合查办,却没有旨意,到地方上最多被称为是上差,算不得钦差,王通的身份是锦衣亲军分驻天津卫,说白了王通甚至和钦差的身份沾边,双方完全对等。

当然,查办的对象就是王通,但毕竟不是查案,一切还未定性,王通有没有什么害怕的,理直气壮的讲究程序,别人还真是挑不出错来。

那郭四猖狂,可兵备道和监粮的这帮人不管新旧,那都是知道王千户威风厉害的,听到王通这么讲,丝毫不敢反驳,都是在那里赔笑着点头。

“本官忙,带着这不长眼的东西回话去!”

说完之后,王通又是回到座位上,帐房们手捧着一叠叠账簿文书围了上去,若不是地上有那郭四的痛苦***,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般。

传话的差役们哪还敢多呆,连忙搬了人离开……

“无法无天,无法无天,本官这就要写信给尚书大人,上奏给圣上,参他一个横行不法!!”

回去之后,那郭四少不得和郭平广哭诉告状,联合查办的众人也没想到王通居然这般猖狂,各个都是大怒。

这已经是来了的第三天,却连王通的面都没见过,众人坐在那里,齐声大骂,郭平广更是激愤,边走边说。

“既然说的是查办,王千户那边又说去他官署查,这次来,咱们是办差事查东西的,不是跟他置气的,既然他不来,咱们过去就是。”

正在这群情激昂的当口,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司礼监六科郎掌司胡志忠却闷闷的说了一句。

众人先是愕然相顾,可细想想,还真没别的路可走了……

第一卷第三百六十八章 挑错总是很容易

王通一次下马威,一次闭门羹都是让众人丢尽了脸面,闹到这样的地步,上门查也就上门查了。

大家都是报着查出事情来再要你好看的心思,官府衙门,大家办的是公事,有这么钱财货物的进出,有问题漏洞是正常,若没有反倒是不对。

三月二十三这天,大家结队登门,在这之前也按照规矩递上了公文帖子,说明自己一应公干事宜,这次分驻天津锦衣卫千户官署倒是没给什么冷脸,只是说这天请登门。

来到官署门口,说明自家来意,门口的卫兵不冷不热的把一干人请了进去,进了官署中,大家倒都有些意外。

所谓当官不修衙门,各处官署都是陈旧破败,可这天津锦衣卫的官署却整洁的很,各种穿着长衫短袍的人等来来往往,快步不停,一派繁忙的景象。

这般有条不紊的忙碌代表着一种组织和效率,大家都没想到居然会在这个千户官署中看到,人人诧异。

到了正堂这边,王通穿着锦衣卫千户的官袍在门前迎候,看着人过来,也只是抱拳淡然道:“各位大人远来辛苦,这边请!?”

看到他这不冷不热的模样,查办的众人有心要讥刺两句,不过看着两侧锦衣卫兵卒面色肃然,手持兵刃的站立,又把话咽了回去。

更有人想到,这王通让大家来这锦衣卫千户官署,不会为了是他家地盘,动手做什么都是方便吧!

几个人已经有胆怯心思,不过那司礼监派来的胡志忠神色木然,沉着的走在前面,众人无奈,也只能随后跟上。

王通给他们准备的地方不是在正厅,也不是官衙,而是右边偏房的一排房间,让上差们在偏房查案,也真亏他想得出来。

兵部职方司郎中郭平广暗暗皱眉,已经打算进去后就拍案发作,然后转身离去,在这里不光是危险,更是一点面子不给,这上面落了下风,还怎么查的下去。

正想着,正在门口等候的几位锦衣卫兵卒打开了偏房的大门,在台阶下看到门内的东西,查办的诸位官吏都是一愣。

里面整齐的排列着几排书案,每个书案上都摆放着一叠叠的帐目清册,笔墨纸砚等物都是预备齐全,更有些帐房差役打扮的人垂手站在一旁。

“各位的大人,王某在天津卫做的生意,练的兵马,帐目名册都在此处,请检查查对,边上的人都是具体办差的人物,帐目上有什么疑点错漏尽管开口询问,若要现场清查清点,也和他们说,本官立刻安排,不会耽误。”

王通伸出手在那里介绍说道,他看着下面各部各监的官员,还有他们带来的那些吏目差役,个个都是面露不解惊愕神色,他也有点糊涂了。

大家的确是糊涂,王通这行为那里是个被查办的,看准备的样样清楚,毫不隐藏的模样,分明是盼着大家查出点问题的样子。

众人板着脸走进了屋子,屋子中尽管账簿清册堆满了书案,可屋中布置的整齐,通风也好,让人感觉颇为舒服。

后面有个吏目低声念叨了句“这个倒比咱们部里清爽”,被前面的主官回头狠狠瞪了眼,这才是低头不敢再说。

大家表面上不动声色,可心中都有些气馁,这模样,不是说根本不怕查,就是把怕查的早就是遮蔽好了。

想想来天津卫前京师方方面面的交待,这么放手却也不行,没想到司礼监的胡志忠进屋左右看了看,居然露出个笑容说道:“这边气闷,咱家就偷个懒,去河边海边走走看看,王千户,安排两个人陪着咱家就是,其他的不必管。”

他是司礼监六科郎掌司,这地位非比寻常,偷懒旁人也不敢说话,王通也没的干涉,听到之后,叫来两名兵卒,安排着一同出门去了。

胡志忠一走,其余四人反倒是定下了心神,要查出毛病还不容易,无非是怎么用规矩办法罢了。

四个人到了一旁的座位上做下,有人端上茶水点心,各部各监带来的吏目差役们开始上前核算清查。

且不提锦衣卫这边连算盘都给准备好了,王通坐在另一边却看着其中一人眼熟,想起来倒也很快,那位千户葛力可不就是当年秦馆胡乱出头被自己打了一顿的那个,原来有这般的宿怨,所以才主动请缨来查办。

王通看着那边露出一丝冷笑,葛力本来还恶狠狠的瞪着王通,被对方这么冷笑着看过来,心里惊慌手里发颤,茶碗差点掉在地上,连忙转过头去。

“这帐目的确是清楚……”

“一笔笔的彼此都有勾连,条目都有迹象可循可查,老汉户部当差三十年,看着这清楚帐目,觉得爽利……”

“这一笔进项,那边可有……”

“……有的,某日进款多少……”

这屋中算盘声和小声议论声响成一片,不过议论的却都是这帐目清楚,户部福建司郎中邱延海虽然是个进士出身,可在户部熬的这么久,对这些也都明白,听这议论越来越心烦,忍不住大声喝道:“仔细看着,不要遗漏了一丝一毫,出了什么纰漏,小心本官扒了你们身上的皮!”

屋中安静了一下,却是没人议论了,王通抿了口茶水,冷笑了一声,这冷笑对面当然听的清楚,大家只做没有听见。

“诸位大人,这本记录运河税卡抽税的帐有一处不平,去年十月三十,短了十二两银子。”

有过了一会,一名吏目犹豫着说道,运河税卡,每天不知道进项多少,十二两银子实在是不值一提的数目。

可各部各监的官员却如获至宝的一齐站了起来,王通安排在边上的帐房也是跟了过去,帐目不平那就是账簿有问题,这是算帐学问的基础,郭平广捧着账簿看了几眼,冷笑一声,大声说道:“帐目不平,必然有弊,里面不知道要牵扯出什么,一定要详查。”

王通派来的帐房过来看了眼账簿,翻开手中的册子,朗声说道:“那日税银收讫,入库清点时发现铁胎银八两,六两老色西银,合计折算,共损失十二两银子,已经在另一本帐目上冲掉了。“铁胎银就是在铁块外面包着银子,用来骗人的东西,西银是指陕西三边和西域部落贸易的银子,成色极差,又加了个老色,那更是低劣。

这个说法中规中矩,也是很合情理,邱延海却在边上冷然说道:“漏出马脚了不是,一时不小心出了纰漏,光天化日的怎么遮掩,退下,本官不是来听什么解释的!”

被训斥的那名帐房气得满脸通红,才要再争辩,回头却看到王通在那里摆摆手,也只好忍着退下。

邱延海、郭平广这一番做作,下面的人怎么会不明白,可这帐目的确明白,根本看不出什么错误的,他们不知道,王通这边也是盯的紧,专门养了一批帐房内部审查,那一世很多管理经验和规则都被用在这边,又有高额的报酬,又有严刑酷法,自然周密的很。

双方这么枯坐,午饭也是在屋中草草吃过,倒是又查出一个不平的地方,某日短少三十文钱。

这个也有原因,却是收钱的时候船颠簸了下,拿不稳掉进河中,然后差役第二日掏钱补上,这有个时差,所以也在账目上反应。

对于查办的队伍来说,真是如获至宝,可眼见着外面太阳西沉,官署的管事已经吆喝着拿灯火进来,也就是这十二两银子和三十文钱。

胡志忠却还在外面闲逛没有回来,屋中四人却有些焦躁,王通那边却让人拿着托盘进来,一托盘上放着十二两纹银,一托盘上放着三十文钱,还在这几位面前走了一圈。

这岂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