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宋 >

第51章

乱宋-第51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师师身穿淡紫色宫锻上衣,下面是深紫色织金宫缎长裙,看到李成进来,含笑望来,目光中却闪过一丝淡淡的不安。

李成心知那人一定就是蔡京的长子蔡攸了。不觉笑了笑向师师望去。

看到李成的目光,师师忙欠身笑道:“蔡大郎君,今日倒是巧呢,这位便是当今的四品中书舍人李大人,李大人前段时日曾经抗旨拒婚,想必郎君亦曾听人说起。”

蔡攸凝神打量着李成,犹豫地看了一眼师师,点头道:“今日原本是想来师师这里小坐片刻,却没有想到师师还另有客人,本官人不惯同别人共饮,还是告辞了!”

第三章 利益交换

李成不等他有所动作,立刻上前一步,淡淡地笑道:“在下有一样东西,想要交给蔡大人。”

蔡攸目光一冷,脸上却还是淡淡地道:“世上的东西,蔡某还没有什么觉得稀罕的,若是李大人拿什么皮蛋来玩,请恕蔡某不能相陪!”

师师在旁边含笑道:“蔡郎何故如此?既然巧遇,便算是有缘,大人何不坐下陪师师片刻呢?”

看到师师笑颜如花的样子,蔡攸色迷迷地瞥了一眼师师那裸露在灯光中的一段雪白的玉颈,眼珠一转,嘿嘿笑道:“既然师师姑娘有意,在下便稍留片刻,只是不知李大人有何事啊?”

说着,转身在小厅正中的矮榻上坐下,望着李成,不动声色地端起几上的茶杯轻呷一小口,这才冷笑道:“未知李大人有何等要事,竟然在师师姑娘的香闺中同蔡某相见?”

李成没有理会师师打过来的眼色,诚挚地抱拳道:“今日与大人见面,的确是李成托人打听,才知道大人竟然在师师姑娘这里,这才贸然前来。只是今晚李成与大人所谈的事情,不但同李成性命攸关,若是处置不好,恐怕大人亦难以保全性命!”

蔡攸不屑地冷笑道:“我同你素未谋面,何来性命相关?我这里亦没有什么权势,你若是想攀附还是去太师府,向蔡某的父亲索要吧。下官现在帮不上阁下!”

李成从怀中取出李彦交给自己的奏章,递给蔡攸,微微点头道:“在下不过寒微之人,孤身在此,一无权势,二无荣华,便是被人算计,不过只是一条性命罢了。蔡大人却大不相同,若是舍得将荣华富贵和身家性命交给他人,李成无话可是,只能就此告辞!”

蔡攸冷冷地盯着李成,嘿嘿笑道:“每日来蔡某这里邀宠谋富贵者不计其数,阁下若是没什么让蔡某看得上的东西,还是早些回去,免得被太师知道反而累及自身。”

李成也不禁冷笑道:“蔡大人在青州的事情,恐怕知道的人不多吧?”

蔡攸猛地一惊,盯着李成,梳弄着胡须的右手也微微地颤抖起来。古人喜欢留胡须,李成就十分地不适应,本来只是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留上胡须,乍看起来就像是五十岁一样,很是沧桑。李成虽然头发随着古人的习惯,留了起来,但是还是不习惯胡须太长。他这样不留胡须的男子,在这个时代还是十分稀少的。

瞟了一眼蔡攸颤抖的右手,李成喟然低叹一声,从怀中取出那份青州知府的奏章递给蔡攸,点头道:“太师已经派人关照李成,李成明日就会向皇上递上有关青州知府贪墨赈灾款项的奏本。今日既然巧遇,看到蔡大人心情不错,似乎并不知道这件事,所以才想提醒蔡大人一声,免得明日皇上问起,大人太过仓促露了马脚。”

蔡攸脸色一变,猛地盯着李成,闷哼道:“青州知府乃是蔡绦一名妾室的兄长,他有什么事和我能有什么关系?”

说到这里,似乎想到了什么,看了一眼房间四周,这才发觉不知何时,房间内的妓娘已经悄悄退了出去。烛光摇曳中,舒适雅致的小厅内只余下李成和蔡攸两人。看到房间里没有其他人,蔡攸的脸色这才放松了一些。

看到蔡攸那闪烁不定的目光,李成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那份奏章递给蔡攸,诚恳地道:“这件事毕竟是和蔡大人密切相关,李成已经答应了太师为大人解决的办法。可是现在看来,既然青州知府乃是大人的亲戚,这件事,李成便有些不解了。究竟实情如何,还请大人指点一二!”

蔡攸神色阴晴不定地地仔细看了一遍那本奏章,这才冷笑道:“李大人可知本官和家父之间的关系?”

李成装作大吃一惊的样子,骇然道:“大人同太师难道不是父子吗?太师与大人难道……在下远自西域而回,回到大宋不过半年天气,而且一向不大关心官场内的事情,所以对于京中官场内的纷争了解不多。”

蔡攸冷冷地盯着李成,狞笑道:“那本官今日就告诉你,我和太师虽然乃是父子,却早已反目!他不仁,我不义,他一心重用信任蔡绦,就因为花言巧语不及他,将我这个长子冷落在外面,任我生死由命!”

说到这里,他神色渐渐缓和下来,只是目光却更加冷厉:“他让你这样做无非是以为我们父子的事情你还不大了解,所以才会找上你这样从西域回来,同大宋官场全无一点瓜葛的人了!”

李成装作难以置信的样子,摇头道:“这太令人难以想象了,大人和太师怎么会如此反目?莫非是有人挑拨太师的父子之情?”

蔡攸眉头微微一挑,冷笑道:“我父子反目之事与外人无干,你也不用担心会连累到你身上。”

李成惊讶地摇头道:“李成以为,这次的事情若是太师故意针对大人,似乎有些说不通,李成明日写好奏章,自然要向皇上揭开这青州知府的真面目!”

蔡绦皱眉看了一眼李成,冷哼道:“难怪父亲让你来办,原来你竟然丝毫不知道内情!”

蔡攸和青州知府的关系,李成还真的不知道,所以这时闻言便难掩震惊之色,蔡攸见状这才渐渐放心。

想了想,蔡攸冷笑道:“幸好你今日来见我,不然将来恐怕就要和蔡某一起被太是害死了!”

李成装作不解的样子,疑惑地道:“这份奏章乃是青州知府上奏大人贪墨赈灾款项的,太师让李成提前奏上一本,揭穿这个青州知府的真面目,完全是为了大人啊。”

蔡攸嘿嘿冷笑道:“青州知府参我贪墨,这件事情却十分凑巧,那笔钱因为灾民屡屡闹事,所以用来奖赏了平寇有功的将领,我可是一分钱都没捞到。就算青州知府参我一本,皇上那里也不会有事,反倒是这样让你提前诬告,不但不会让我身陷险地,而且你却会因事情将来大白于天下时,成为诬告的主犯,性命亦是难保!”

他这样一说,李成也顿时明白了整件事情的来来龙去脉,先前的推断总算没错,侥幸落入蔡京的圈套之中。同时也蔡京这样的冷酷阴狠感到吃惊,李成和蔡京并没有实质利益上的牵扯,他却还是这样步步紧逼,的确不是良善之辈!

看到李成脸色阴晴不定,蔡攸淡淡一笑,举起手中的茶杯,点头道:“李大人这样的毫不知情的无辜之人父亲也不放过,本官真是愧疚,只能以茶代酒,敬李大人一杯,算是聊表谢意!”

李成急忙还礼道:“大人何用这样客气,只是太师那里,李成还要将奏章递上去,毕竟李成势单力孤,与太师决不能相比!”

蔡攸点头道:“你自去办吧,有了你的消息本官自会应对,今天你来此的事情没有人知道吧?”

李成正色道:“只要大人不误会李成所为,李成自当全力维护大人的父子之情。”

蔡攸苦笑一声,摇头道:“父子亲情,在于蔡某早已不知是何物了。李大人今日之情,蔡攸来日一定相报!”

李成这时终于保住自己,没有落进蔡京的陷阱中去,心中大感轻松。看到蔡攸脸上一闪而逝痛苦,心中忍不住暗自叹息。蔡攸的累累恶行壁纸蔡京更为令人发指,只是看他们因为全是而父子反目,心中实实在在感到一种无情的残酷。

第四章 平衡之术

第二天一早,便是新的一年,第一天上班,百官都要进宫朝贺,也是除了除夕之外,最隆重的大型朝会。李成头戴起粱冠,身穿朝会礼服,右手拿着白玉制成的笏板,左手拿着那份奏章心情紧张地跟在众人身后行礼。

片刻,烦琐的朝拜礼仪终于结束,御座上的徽宗看着下面近百位大臣,含笑点头道:“众位爱卿都平身吧。”

殿内众人这才同时从地上爬起来。徽宗目光一转,看着跪在身前正刚刚起身的蔡京,示意内侍上前扶起,这才点头笑道:“太师年高,无需多礼,还是先坐下吧。”

说毕,一名小内侍忙上前将一把椅子搬给蔡京,蔡京这才重新谢了恩,扶着蔡绦在椅子上坐下。

看到殿内神态恭敬的一众朝臣,徽宗淡淡一笑,点头道:“新年伊始,大家也都十分操劳,若是没有什么事情,便散朝罢。”

说着,就要起身,旁边服侍的众人便准备向后殿褪去。蔡京却看了一眼还站在人群里的李成,冷冷地道:“中书舍人李大人似乎有事要向皇上禀奏!”

殿内的百官这时都在等着徽宗起驾离开后,便可散朝回家,都没有想到蔡京会忽然出头。都同时一惊,纷纷向李成望来。

迎着徽宗那询问的目光,李成硬着头皮上前,取出手里的奏章,郑重地跪在地上,朗声道:“微臣有奏章上奏!”

他话音刚落,徽宗淡淡一笑,摇头道:“李爱卿暂且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李成不知道蔡攸究竟有多大能力把今天的事情挽回来,闻言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蔡京,发觉蔡京和蔡绦脸色同时大变。李成便知蔡京并不知道他去见蔡攸的事情。

这时,只听徽宗淡淡低笑道:“今日乃是正月初四日,正是新年之首,有什么事还是慢慢说来,朕今日心情不错,所以觉得李爱卿一定是有什么新鲜的好东西了,快些拿出来吧!”

说到这里,看着还在发呆的蔡京父子,微微皱眉道:“两位爱卿难道还有事吗?”

蔡京飞快地批了一眼李成,急忙颤巍巍地行礼道:“老臣不知陛下宣召李大人究竟有什么事情?李大人的奏本,不妨当面呈上,这样老臣才能放心。”

徽宗笑道:“原本倒是没什么大事,只是蔡攸昨晚给朕递上奏章,说是青州知府误以为他贪墨赈灾款项,已经将他平寇的各项支出呈给朕看了。赈灾虽然关系重大,但是平寇事关社稷,所以朕倒觉得蔡攸之言十分有理。他有担心李大人误会,朕也知李爱卿一心为国,屡次举荐良才,所以有心替他们两人解开误会!”

蔡京脸色不变,平静地躬身道:“老臣年事已高,对于子弟的管教着实疏忽,还请陛下降罪!”

徽宗微微笑道:“这件事就这样罢了,大家都是一场误会,原也不是什么大事。”

蔡京神色愧疚地拱手道:“老臣管教不严,真是惭愧啊!”

徽宗笑了笑,看了一眼李成,笑道:“李爱卿为人忠厚,难免被表面所惑,太师也不要放在心上才好。”

蔡京尴尬地拱手道:“皇上英明,李大人乃是罕见的正人君子,蔡京自然不会将一时的误会而迁怒于人。”

徽宗笑了笑,看着蔡京点头道:“今日宫中弄了一些新鲜玩意,太师既然留下,便随朕一同欣赏罢。”

李成见状,忙上前跪下道:“皇上洞察先机,李成差点误会了青州知府,真是莽撞!”

徽宗淡淡一笑,点头道:“李爱卿对于朝中的事情还是不大了解,不妨随着太师在各处走动,了解一些各级官署,各上下关系,这样日后朕才能放心于你。”

李成猛地一惊,没想到徽宗竟然会让自己插手其他事情,而且还是这样地肯定。虽然只是观察了解,但是对于刚刚进入官场不到半年的一个新人,徽宗的这份信任也的确让李成有些意外和感动。

心中对自己为了自身利益,不愿轻易改变已知历史,看着眼前这个含笑的儒雅皇帝,李成很难想象十年后徽宗惨死五龙城的凄凉。

不禁暗自叹了一口气,李成苦笑道:“皇上看重,微臣更加惶恐,只是担心生性愚钝,另陛下失望。”

徽宗点头叹道:“爱卿这样屡次拒绝功名,却依旧忠心耿耿之人,朕还没有见过几个,便是太师他们也未必能做到爱卿这样心无他念,如此一心为我大宋!”

李成知道徽宗因为前面两次推荐了合适的人选,而自己没有任何要求,所以对他的感觉很好。只是童贯完全平定方腊也要在四月,而张叔夜招安宋江也要开春之后,眼下所有的一切看在别人眼中,都还是不切实际的。如今徽宗这样说,多少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威胁,不过有了徽宗这样的表态,也就是一把双刃剑,带来威胁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少的好处,而且自己这样也没有数么实权,别人就算反对也说不出什么。若是有人暗下黑手,有了徽宗的表态,也要考虑一些了。自己的日子应该不会太难过,只是对于大宋即将到来的灾难自己又能做些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