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宋 >

第179章

乱宋-第179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还没说哇。就听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宗泽正要喝问,只听张宪已经大步冲进来,颤声道:“王爷,大人,大事不好,刚刚接到汴梁急报,京师已被完颜宗望所破。皇上……”

宗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等他说完,立刻厉声喝道:“皇上如何?快说!”

张宪惶急地颤声道:“皇上和太上皇都被金兵掳走,汴梁如今已是人间地狱,惨不忍睹!”

李成算算时间,便知道这场灾难真是无法避免。想起留在京师的张明义,心中暗自担心,也不知道他能不能保护赵构脱身前来太原。

听到张宪的话,宗泽身形一晃,重重地向后倒去,李成大吃一惊,在张宪失声惊呼中,一把扶住宗泽,看他脸色苍白的没了一点血色,紧紧握着自己的手也是一阵冰凉。

想到宗泽的身体,李成心里一紧,急忙低声道:“大人先不要着急,不妨再命张宪前去打听清楚,若果真汴梁已破,大人就更该保重身体了!”

宗泽苦笑一声,摇头道:“皇上被金兵掳去,大宋恐怕……想不到今日竟然……宗泽实在死不瞑目啊!”

李成叹了一口气,安慰道:“大宋还有半壁河山,虽然京师已破,可是天下还有亿万汉人,宗大人不要太担心、”

宗泽看了李成一眼,皱眉道:“若是京师已破,金兵围攻太原的计划恐怕会发生改变,你要做好应变的准备,无论如何,太原不能轻易落入金人之手!”

李成看宗泽脸色太差,不觉向张宪低声道:“这个消息先不要让士兵们知道,等等消息再说吧。”

张宪犹豫了一下,拱手道:“既然京师已经被金兵攻破,王爷和大人若是再坚守太原恐怕……”

李成这时要等着赵构前来太原,所以还不能轻易离开,闻言只好点头叹道:“如今形势变幻难定,我们最好还是以静制动,只要金兵不来进攻太原,便立刻派人前往京师打探消息。”

张宪虽然不愿死守太原,但是看到宗泽和李成都不愿离开,便只好点了点头,转身退出大厅。

宗泽这时扶着李成在椅子上坐下,摇头道:“以王爷看。如今京师已破,该如何处置?”

李成摇头道:“李成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是觉得,这次金兵有备而来,如今攻破京师,士气必定大为高涨,先前的疲敌之计,未必管用了。若是两路金兵围攻,太原恐怕很难守住,大人理应早做准备。”

刚说到这里,只听外面又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成回头望去,却看到岳飞神色不安地大步而来,看到李成和宗泽,立刻拱手道:“王爷,大人,康王殿下驾到!”

第三十一章 赵构北上

“康王?!”李成和宗泽都吃了一惊,想不到赵构竟然这时会来到太原。李成来不及多问,急忙大步向院子里冲去,刚走到门口,就看到赵构在十几名士兵的簇拥下走进院子,他这时只是普通书生样子,随身只带着几名和他一起逃出来的官员。

看到李成,赵构眼前一亮,他这次完全是按照李成密信中安排的那样,有惊无险地离开了汴梁。当时若非金李成的计策,让金人知道他并不受宠,杀了也没什么作用,这才逃了性命,让齐王做了替死鬼。出了金营,他便直奔太原,这时也还不知道汴梁被金兵攻破的消息。

看到宗泽和李成的神色有些不自然,赵构还以为是因为自己,心中便有些不满,却还是勉强笑道:“宗大人和卫王都是皇上最为倚重的,本王今日前来,实在是无可奈何。”

李成叹了一口气,上前拱手道:“李成见过殿下,刚有消息从汴梁传来,汴梁已经被金兵攻破,皇上和太上皇已经全部都被金人掳走,众多宫眷也都……”

赵构脸色一变,咬牙道:“李大人,你还是先说说你和宗大人的计划吧,如今汴梁城破,两位大人如何打算?本王这次违背父皇前往金营求和的旨意,前来太原,本来是希望请宗大人出面劝谏皇兄,想不到今日在路上听到汴梁城破的消息,唉!赵构如今只有两百亲卫,若是回京驰援,还要向两位大人借点兵马。”

李成看了一眼神色凝重的宗泽,向赵构暗示了一下,摇头道:“王爷平安,已经是万幸了,如今汴梁已经陷落,想要回京便是自投罗网,难道王爷没有什么打算吗?”

赵构看着李成,皱眉道:“本王前来太原,也是希望能有两位英雄相助,若是两位答应,赵构自然是要救回金人手中的父皇和皇兄。”

说到这里,他眼圈一红,满脸悲痛地向宗泽望去。由于赵构的身份特殊,宗泽虽然已经十分疲倦,却还是勉强支撑地道:“王爷侥幸逃出,乃是天意,如今两宫尽入金人手中,大宋眼下群龙无首,正需要王爷做主!”

赵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却还是皱眉道:“赵构年轻,军事上虽然可以依靠两位,但是政事上就……”

李成看了一眼宗泽,看他摇头道:“难道王爷忘了李纲李大人?”

此言一出,宗泽双眼一亮,立刻点头道:“若有李大人辅佐,王爷就大可放心了。如今在京师的宗室几乎尽被金人掳走,究竟怎么办,还得看看京师的消息。只是要劳烦康王殿下几日了。”

这时,李成双眉一挑,看到赵构询问的目光,不觉摇头道:“如今正是国家危难之际,不能再用以往的办法来应对。若是大宋有了新的君主,皇上和太上皇可能反而可以保全……”

他话音刚落,赵构立刻摆手道:“李大人,本王只是希望从太原借到大军救回父皇,这样的话可万万不能再说了。”

李成微微一笑,还没开口,宗泽已经点头道:“卫王殿下所言极是,只是如今完颜宗翰所率十万大军距离太原不过数十里,虽然先前的疲敌之计非常有效,但是京师失守的消息必定会让完颜宗翰大块速度。而且,一旦完颜宗望那边的十万大军合围太原,孤城必定难守,太原陷落事小,康王殿下,如今是皇上诸成年兄弟中唯一幸免之人,若固守在此实在危险。”

李成看到宗泽的脸色更加没有了血色,心里暗自紧张,却不能在这时打断。张宪闻言,不觉拱手道:“太原云骑尉许穆,所带兵马为太原唯一一支精兵,若是大人准备撤离太原,末将举荐此人!”

宗泽看着几人,摇头道:“如今京师沦陷,康王殿下和卫王都是身份重要的人,尤其是康王殿下绝不能再有危险,所以还是让老夫在此牵制金兵,死守太原,卫王乃是兵事大家,理应保护康王殿下离开。所以太原城中所有精兵一半交给卫王,保护康王前往淮北。”

李成还要再说,宗泽已经摆手道:“此事就如此决定吧,你和岳飞保护康王,许穆和张宪留下同我一起抗击金兵。”

李成不想在这时离开,只是想到一旦金兵完成合围自己再想带着赵构离开,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想到这里,只好叹气道:“既然宗大人已经决定,我后天准备便是。:”

看到赵构带着人向后院而去,宗泽闻言,这才长吁了一口气,拍了拍李成的臂膀,点头道:“太原也是用人之际,王爷又是智勇双全之人,只是眼下大宋宗室只有康王一人,康王安危,如今已经肩负着大宋的国运!这个重担,可比太原一城一地重要百倍。老夫将这个重担交给王爷实在亦是惭愧。“

李成知道宗泽的身体,已经很难支撑他去指挥战斗,如果勉强,恐怕这年逾古稀的老人就真的将要成为历史了。

想了想,只好担心地道:“宗大人,你的身体很难再撑了,还是由你保护康王,李成留下抗金!”

宗泽脸色一变,怒道:“难道李大人身为卫王,而不知道保护国家的重要?目前脱失康王一旦有事,大宋就真的没有回天之力了!”

李成自然也知道这种情况下,康王赵构已经成了一种宋朝皇室的象征,只有保护完整,才能让天下百姓有勇气继续抗金,如果康王出现意外,金兵肯定就会更加飞速地席卷整个大宋版图。虽然他十分清楚历史的记载,可是身在其中,他也能很难判断,万一因为自己的出现而导致历史出现偏差,假如这个偏差忽然出现在这种改变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上,那所有的一切,还真的是难以判断了。

看到李成神色紧张,宗泽以为他明白了自己的话,上前拉着李成,低声苦笑道:“老夫已经到了古稀之年,如今死在战场上,倒也是死得其所,但是大人身兼重任,一定要保重啊!”

李成有些不忍去看宗泽那苍白而刚毅的脸,只是看到那苍老的背影,心里更觉一阵难过。看到李成沉默下来,宗泽以为他不愿离开太原,长叹道:“皇上命王爷驰援太原,是为了牵制完颜宗翰,不让他和完颜宗望合围汴梁。如今汴梁已经陷落,再留于此并无多少意义,只是老夫身体已经经不起长途撤离,与其死在路上,倒不如留在太原,趁着金兵还没有合围的间隙,修筑城防,将来便可与金兵一战了!”

李成闻言,迎着宗泽那检疫的目光,沉默许久,才沉重地点头道:“好吧,李成必定不敢辜负大人!”

宗泽闻言,这才微笑起来,只是笑容中满是悲凉。冬天的太原,北风萧瑟,即便是作为中军大帐,也还是可以感到一阵阵寒冷。看着宗泽脸上的笑容,李成只觉得自己的被生生地撕扯着,揪拽着,那种难言的痛苦,让他的身体也情不自禁地僵硬了起来。

这时,张宪在外面,朗声道:“宗大人,负责保护康王离开的两万精兵已经准备妥当,末将已经将最好的火器都调配出来,以备康王殿下使用。”

李成闻言,吃了一惊,若是没了火器,已经调走大部分精兵的太原势必难以抵挡金兵,不觉立刻低声道:“宗大人,不可,火器乃是太原抗金的利器,若是没有了火器,又没了两万精兵,太原……”

脸色一沉,宗泽竟然不顾李成的好意,冷喝道:“这李大人不要再争执了,虽然你是太原的军务主官,可是眼下的情况,老夫只能无礼了。这个决定,本官是不会改变的!”

第三十二章 各怀心思

1127年,靖康二年,十二月,岁尾的寒风将路边的尘土吹得四散飞扬,身穿红色战袍的两万宋军在李成的带领下,保护着赵构南渡黄河,前往南京应天府,这里并不是后世那个南京,而是后世时河南省的商丘一代。

李成早年在河南中部一带,当过一年兵,这时来到一千多年前的“旧地”,还真是说不出的复杂感觉。

度过黄河之后,金兵渐渐知道了赵构的行踪,一路追来。李成只能尽量捡一些偏僻的山间小路行军,加上时值冬天,山中更是寒风刺骨。只是唯一让李成稍微放心一点的,是赵构虽然从小没吃过苦头,却很是能够忍耐,一路上并没有听他抱怨半个字,只是脸色一直没有出现过笑容,让随行的岳飞等人都小心翼翼地应付着。

眼看距离应天府已经不到一百多里路程,李成便想加快速度,早点赶到,趁着天黑前找到落脚的地方。一路上遇到不少被金兵打散的乱兵,李成都暂时收拢了起来,他身上携带的黄金总算可以保证这些乱兵安心留下。一路走来,不到一个月,在李成铜板的诱惑下,竟然被他陆陆续续地收拢了两万多乱兵,加上先前的两万精兵,这时赵构身边竟然已经有了五万军队,这对于李成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好一点的消息。

正要催马急赶,身后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李成回头望去,却看到赵构身边的一名内侍骑马而来,看到李成也没下马,只是拱手道:“李大人,殿下请大人过去商议。”

这时,身边的人,除了赵构的心腹,就是李成自己的亲卫,所以他也就十分放心,闻言点头道:“王爷难道有事?”

那内侍沉吟了一下,冲着李成为难地摇了摇头,李成见状就知道是赵构又有了什么主意,这一路走来,赵构虽然表面还算谦逊,但是却总是试图暗示让李成有关称帝的事情、,这让李成十分担心。对于赵构,李成鉴于历史的记载,相对还是存了三分戒备,所以只是耐心安慰赵构,对于赵构的急切,只能装作不知。

赶到赵构的马车前,便听赵构低声道:“大人上车内谈吧,孤王心情有些沉闷。”

李成看了一眼身后跟来的岳飞和张宪,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小心防范,这才登上马车。甫入车内,就看到赵构围着黑色锦缎貂裘,抱着暖手炉,旁边一名内侍看他上来,立刻退了出去。

看到李成,赵构笑着拿起茶壶,亲自给李成倒了一杯热茶,这才笑道:“师傅,这几日真是辛苦了,这次孤王能平安逃离京师,全是师傅的妙计,孤王真是佩服万分,想不到师傅除了文武双全之外,还这样智计百出,孤王能遇到师傅,真是天意!”

李成微微一笑,他这些哪有什么计策,都是照着史书照搬的,不过看到赵构眼里,的确是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